
【丹枫】驴要评职称(小说)
写在前面的话
“驴”一字听起来咋这么难听。然而我说服不了自己,偏偏要提到它,要写它。
驴是辛勤劳碌,命运凄苦,默默无闻的代名词。任劳任怨工作,挨了辱骂还低头纳闷工作就是乖驴子,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有关驴的词语很多:不占优势,长期低头纳闷被称为“蔫驴子”;或在动物凶猛年代有过“犟驴脾气”;可能一直是平平淡淡又默默无闻的“驴样子”;也可能正发奋拼争具有一股不服输的“驴精神”。
驴是温和而善良的。它们拉磨吃草,但是不出奶,所以在历史地位上不如牛和马高尚。
驴在汉语中多被用于负面词汇,如“驴脾气”、“黔驴技穷”、“卸磨杀驴”等,可见其地位不高。但在非洲国家苏丹,驴不但受到不杀生的特别礼遇,甚至成为当地人、尤其是女人证明自己身价和地位的象征。
以前我在写《一头驴要上优质课》时,在网上读了《驴精神!——岁月感悟杂文》的文章,明白了许多东西,很是感慨。
还有“驴友”一词的新鲜理解:“驴友”为自称、尊称对方的一个名词,因为驴子能驮能背,吃苦耐劳,所以,也常被爱好者作为自豪的资本之一。驴友一般指的是徒步或骑自行车出去的旅游者。因为自助游者通常都是背着个大背包,里面装满各类旅途所需用品,就像驴子驮着东西一样。他们经常自嘲自己:“累得像驴一样。”
有这样的故事作为考题出现过:故事叙述的是老驴身在陷阱有驴态,成功走出困境创下了“驴精神”,故事是这样讲述的:有一头驴,随主人出外去驮物,路上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嗷嗷凄声求救,主人环绕四周根据环境、经济费用及利用价值权衡,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摇着头唉声叹气转身离开了。只留下孤零零的驴子。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也认为自己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被主人抛弃,就连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天天还有那么多垃圾从井口扔砸到身上。先是在狭小环境里烦闷、意念走向绝望,在臭味垃圾中等待死亡。
经历黑夜与黎明的交替,某一时它的思维发生了转变,要坚持驴脾气,不能放过一丝希望,还要认真过好每一天,它每天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甘愿被垃圾所淹没,并从垃圾中找些残羹、菜叶、树叶来维持自己的体能。每当白天有人把垃圾倒下来它就有意痛苦叫唤,还引来一帮顽童为了听它叫声,玩耍扔下了不少土沙、树叶、秸秆、青草类。终于有一天,垃圾成为它的垫脚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驴的故事告诉我们: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即使身处深深陷阱,有垃圾不停压来,困境在自我努力下也会有所转化的,你同样可以把垃圾踩在脚底下,走出那所谓有形的陷阱,完全也可以踩着劣势而上的。
人生不过如此,奇迹总是在逆境中拼争出来的。面对逆境,我们真需要在驴样日子里,有时耍点驴态,有驴样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还看到《驴说》一文,作者分析的很到位:驴的名声不好,凡和驴沾边的总让人生厌恶之心,骂人的话中大都带有个驴字。譬如:一个人没有听见该听见的话,对方就骂他耳朵里塞了驴毛;一个人讲话声音该小时而大了,对方就骂他是驴叫唤;一个人做事固执不灵活,也被人骂为犟驴;做事只讲形式而不重视内容,也被人说成是驴粪蛋外面光;和尚头上没头发,这既不招谁若谁,也被好事之人骂为秃驴。就连旧社会地主放的高利贷,利率都叫驴打滚,实际上马打起滚来比驴还要凶。
基于此,所以很少有文人骚客赞美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倒写了一篇关于驴的文章,还是说驴没有本事,概括了一个成语叫黔驴技穷。驴和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驴真无用吗?非也!它认准了目标就绝无反顾,哪怕前边是荆棘丛生。面对人们的责骂而毫无怨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硬叫窝死驴,不叫打住车,即使死了,也要把皮献给人类,保不准,你还喝过驴皮阿胶呢。
凡人啊,做不了马就做驴吧!
本人就曾以驴为人物代名词讲一些故事,那么再听我讲一个教师驴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1)积极参评
是社会所逼,是形势所趋,实话难听些。
在这个只注重实际,大多只崇尚个人利益的时代,“高尚无私”的无用光环已不再是忽悠教师大脑的法宝。
一个教师在教育界耕耘一辈子,谁最终不就是为了想捞个相应的职称,既能给自己的职业名称冠以美名,加以色彩定义,又能涨几个工资。多少年来,为了晋级,多少人你追我赶,蜂拥而上,甚至你抠我挖,到头来遍地鳞伤,疲惫不堪,哭笑不得。
这不!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开始了,有个叫驴的老师又一次加入了晋级行列。
如今,驴也看淡了晋级这件事了,竞争越来越激烈,久经沙场之后,挫败心越来越强烈。驴在遭受打击之后,总安慰自己:晋级说白了就是加几个工资而已,平时少花点不就行了吧!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心情快乐,家庭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说归说,劝规劝。
到了评职称的时候,驴想着,自己条件都符合,别人都去参评了,自己也去,坐等是不会有机会的。驴决定要去参评,不过告诫自己心态放好,顺其自然,管它结果如何,不刻意去和别人争名夺利。
驴总认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火候到了自然会轮到你。想起以前评中级职称时的艰难与憋屈,驴后背直冒冷汗,蚀骨的悲凉。
今年的局势,依然如故。晋级人,黑压压,一片。
教龄,能力,身高,长相,肤色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原本都是铁哥们,好朋友,但为了利益都这么被迫无奈地攒集在一起。
不行,这样挤着要死人的,须按规则列队。前面队伍有点长,年年都是如此,驴举着证件一步挪四指,眼巴巴看着前面参赛人的后脑勺,左摆右摆愣是看不到前面的猎物。
驴几乎站在原地静等了七八年。
近几年,评定是相对公平的。上级文件规定,要从教龄,任职年限,业绩,证件等几方面比拼。于是参评的教师都把能派上用场的证件呈上去,等待排序的结果……
驴还像往年一样,从保险柜里小心地拿出两个档案袋,然后小心地打开档案袋,小心地翻动着一张一张的获奖证书,仔细地筛选着重点亮相的证书,又小心地将这些证书叠放在一起,一会儿从大到小,一会儿从小到大。
驴不只一次地翻腾着自己的奖证,似笑非笑,像是在细数着件件珍宝,又像是抚摸自己的娇儿。
七月的骄阳肆虐着人类,有点任性,尽情施展着自己喷火的威力,烤得人脸疼痛难忍。驴顾不上这些了,规定截止下午四点参赛教师必须将证件送交比赛地点,逾期不候。
驴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驴怕晒黑,穿上了防晒衣,带上了口罩,又带上了头盔,将“珍宝”装进袋子,然后又装进一个精致的绿色大纸袋,挂在电车前面放脚的地方,骑上车一路狂奔向学校走去,生怕误了时间。
快到学校大门,驴低头一看,“啊!”绿袋子不见了,我的“珍宝”丢了!
驴的魂,上天了!
赶紧原路返回寻找,驴眼盯住路边的每一寸土地,眨都不眨。
“谁捡到一个绿纸袋子?”修鞋摊主,买卖西瓜的,站立在路边的人,全都不放过,逐个询问,都没人拾到。
驴在这条路上来回找了几趟,都没有绿纸袋的影子。
这下完蛋了!这辈子完了,永远不能晋级了,这些证书凝聚着半辈子的心血,在教育界混全凭这东西!
驴站在路边的太阳底下汗珠顺着脸淌着,驴心急如焚,神色张皇,但没有流泪,因为来不及悲伤。
炙毒的阳光射满了驴的全身,一阵热风又凑热闹刮来,风里夹杂着黄土灰,迎面一股脑地扑向了驴的全身,驴无处可逃。
是不是放在家里压根就没有拿出来?明知不可能,驴还是想给自己点希望。
回到家里,驴屏住呼吸,门后边,床缝隙间,卫生间,所有旮旯里都没有闻到“绿袋子”的气息,看不到“绿袋子“的影子。
驴绝望了,瘫坐在沙发上,目光呆滞,像跌进了万丈深渊,欲哭无泪。五分钟后,驴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拿起手机一看,还不到四点。
走!再原路找一遍,尽最后努力,说不定有人拾到,正站路边等着呢!
酷热暑气仍在无情地不自量力地往人们身上扑,驴这一次没有带头盔,也没有穿防晒衣,任凭太阳直射,那种骄阳炙烤的难耐远比不上内心焦躁的痛苦。
驴这一次骑车,不再飞奔慌张,因为心脏已经掉在地上了,车子像乌龟一样在路上游着。
“彻底丢了!别想找到了!”驴做好了接受“珍宝”失踪这一现实的准备。
公路两旁的树木毫无生气地竖立在那里,树枝树叶在热风中昏沉沉地摇摆着;路边西瓜摊边卖西瓜的老汉也不再吆喝叫卖,皱着眉头,无精打采一脸乞求地看着行人;修鞋匠干脆放下了手中的锤子,趴在车摊边打起了盹。
驴下意识地朝南瞟了一眼,忽然建行门前的一辆白色轿车进入驴的视线,左边倒车镜上挂着的东西“嗖”地扎入驴的瞳孔。
“啊!我的绿袋子!是我的珍宝!”
驴激动万分差点碰住人,将车子扎稳在路边,快步奔到车边抓起袋子,打开一看,“是!是我的绿袋子啊!”再看看里面的“珍宝”仍在,驴激动得泪花涌满眼眶。
司机探出头来说:“我等了你半个小时了!你骑车速度快,袋子从车上掉下来你没注意,我在后面捡到了。”
“那我在这里来回几趟都没看见啊!”驴慌乱而不解地问着。
“估计你来回走时,我正在建行里面柜台前办个业务,你的袋子我是放在车里面的。我办完了出来后才把它挂在倒车镜上。”司机也尽力解释着。
“谢天谢地啊!你是个大好人啊!否则我这老师这辈子就白当了!这辈子就指望这一沓破旧纸片片过日子里呀!”驴激动起来不管啥话都往外撂。
“我看了袋里的东西,都是获奖证书,心想肯定是教师的重要东西,所以我就在这里等你。以后骑车走路要小心,将重要东西装在后备箱,或者座底下会安全些。”司机尽力补充说明着,并再一次真诚的提醒他。
驴也为自己的马虎不细心自责着。
千恩万谢后,驴赶紧往学校赛点赶,时间正好四点。
驴慌乱地把自己的“珍宝”一张张拿出来,放在评委们面前,几乎没有喘气的功夫,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然后一句话也没解释就离开了办公室。
身后留下一连串暑气……
(2)整理材料
驴爱养花,但年年总养得不怎么滴,有的像吊死鬼一样,病恹恹的。
今年两盆吊兰和一叶兰还长得可以。吊兰伸着懒腰,蹬着腿,使劲蹿出绿丫,拉长细颈,从窗台垂下,有两米多长。一叶兰今年又长出六片新叶子,深青幽碧的,又肥又壮。
驴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电视剧也不怎么吸引眼球,侧头正好看到窗外防护栏上置放的几盆花草,心情被吊兰拉得很长很长。
室内空调声“嗡嗡”直响,不知为什么驴后背仍直冒汗,不知是冷汗还是热汗。于是驴即作几拙句,将镜头烙印在本子上:
盛夏午休心一惊,空调默默送冷风。
窗透盆景显妩媚,花噙阳光隐多情。
盛夏酷暑挡不住,风近窗前帘自惊。
忘却世间烦心事,只管睡美一身轻。
突然,通知来了!
职称评定初赛有了结果:按上级档案从每位教师的教龄,任现职年限,证件积分,教绩几方面考核计算打分,驴入围了。
但这只是初选,名单报上去还要和其他学校的入围人员放在一起,进行第二次评定,然后末位淘汰。
驴心里想着,有两个地级课题获奖一等奖和春季市级讲的优质课一等奖证书没有递上去,也就是说之前的积分中,这两个获奖证件没有积分。后来驴电话问了领导,是否可以加上,征得同意后匆匆忙忙送去,
一切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吧!今年不行,还有明年,明年不行,还有后年呢!希望越大失望越深,驴深有体会。顺其自然是对自己最大的抚慰。
晚上入睡,驴依旧做着不着边际的美梦。
三天后,领导通知驴:你被推荐上报,准备整理材料吧!填表和整理材料培训会开了半晌。
当天下午两点,驴就和一同晋级的同事一起去一百多里外的xx学院去认证本科学历。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可轮到了,管理人员说:“你把大专文凭也拿来才能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