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蓝】有一种霸道强权,让我由衷赞叹(杂文)
这个世界上,从事任何行业的人都是良莠不齐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样--教师这个行业有高尚的,也就有无底线的;有擅长谆谆施教的,也就有霸道管理的。
我们是个小县城,市里只有三所初中,两所高中。师资力量薄弱,工资待遇也微薄。固然,有大多数有师德的老师不计较功名利禄,长年来始终坚守在教育的前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但也不乏“与时俱进”的潮流人物,教师队伍里更注重攀比,而工资和消费又往往不成比例,课外收费补习便成了一种风气。
一开始,学生只是自愿补习,教师在课堂上稍有保留,在补习班上倾囊相授--得让花钱的学生看到不一样的效果。没有补习的家长便恐慌起来,教师的补课生源越来越多,学费也一涨再涨,当看到比日常工资多上几倍十几倍的暴利时,有些老师的攫取欲望也一涨再涨。
于是,他们不再满足在家开班,租门市大张旗鼓。于是,他们在学校组织关系网,在初一学生入学考试判圈时压低各科分数,强迫家长敦促学生补课。于是,他们对拒绝补习的学生打击报复甚至人格侮辱……
这种霸道强权终于惹怒了家长,上个月,有两个补习班的老师被举报了,教育局当场查封,均被降级留用。当一个老师红了眼盯着钱看的时候,这个世界是灰暗的,没有哪个学生愿意接受这种霸道管理,这种思想上的强奸,他们的“服从”只是建立在“惧怕”上,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从心里往外痛恨着学校的这些霸道强权。
但这个年底,出现了插曲,有一种霸道强权,让我由衷赞叹!
每年的圣诞节成了学生们的快乐大餐,他们郑重其事地买苹果,买包装纸,买贺卡,买圣诞礼物。满大街的广告都和圣诞有关,花店、礼品店、超市摆满了圣诞礼品。在商言商,商家唯利是图,为了挣钱他们无所不为,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可叹的是这些小孩子,蒙昧的心灵被利欲熏心的社会风气浸染着,使他们忘了自己本国的节日,却让西方的传统牢固地占据着自己的心灵。长此以往,他们会记得拯救地球的是电影里的美国人,他们会记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最浪漫的节日是情人节,最快乐的节日是愚人节,然而我们的端午中秋七夕哪去了?这种文化的侵略甚至比武力的侵略更让人可怕,因为武力侵略带来的是反抗,而文化的侵略往往造成了思想上的异化。
或者有人说,小孩子凑个热闹逗个趣,有必要这么危言耸听吗?如果你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领学生们做阅读题,当填空题涉及到中国的端午、中秋、元宵、七夕甚至春节的日期时,几个班的同学竟然没有一个全对的,大多数一个都答不上来时,更有甚者他们会有很多人答12月25日,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后背发凉,你会不会从心里往外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
青少年喜欢标新立异,可我们成年人却有责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种被“西方节日洗脑”的可怕现象危害是长远的,而造成这种局面家长和老师难辞其咎。商家为了利益炒作,可以教育孩子不去商店;英语班为了招生鼓动,可以教育孩子不参加活动。可叹有些老师每年接一堆圣诞礼物时喜笑颜开,这不是无形中鼓励了孩子们参与这些洋节吗?
我作为一个小小的补习班老师,无德无能无权无势,只能在每年洋节时提前告诉大家,老师有信仰,不接受洋节任何礼物,请尊重老师。偶尔也有学生送来一个苹果,还不能伤了孩子的心,于是当众分开,一人一块,并告诉大家,我们要过中国人的新年,外国人的节日,与我们无关。
而我终归是势单力薄的,在众多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的呼声几乎微不可闻。我多么希望国家能够立法,对煽动过洋节的予以严惩,但我也知道,这毕竟只是一个空想。
然而,今年我终于看到了希望。在大气候的影响下,一向浑浑噩噩的学校也终于发声了。几个学生纷纷告诉我,他们的老师警告同学:提洋节是一种耻辱!谁要拿着圣诞果来学校,就让他到国旗下站两个小时!
我听罢,激动不已。多么不讲理的老师,多么霸道的强权,可是又是多么地利国利民啊!如果当初老师都这么霸道,洋节又怎么会像现在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但凡事没有如果,我只希望他们不要走形式,将这种“霸道”坚持下去。
“过洋节是一种耻辱!”这声音震聋发聩,这一代坚持着这种声音,下一代也便会摒弃了洋节。我期待着这个念头成为现实,从而重振我大中华之传统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