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东坡肉,谁解其中味?(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东坡肉,谁解其中味?(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10发表时间:2018-03-02 09:05:27
摘要:今年,春之幕刚刚拉开,我便走进西湖楼外楼,端起东坡品过的狮峰龙井,端详菜谱中的东坡肉,倚窗远眺楼台隐现的西湖。我在想,“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画境”里,不知有哪位游人能驻足追忆起:800余年前的数十个日夜,乍暖还寒的湖风,屡屡吹干了筑堤者的汗渍?可曾有哪位游人感叹过:区区一段烧肉趣事,竟能把为官一任的口碑传颂至今?

我每次听到“临波拂柳观池鱼,杯酒知味醉苏堤”的诗句,就想起杭州西湖大意画般的长堤。初春晓雨后的苏堤,恍若睡眼惺忪的美女,翠绿色柳丝,是她轻撩的丝帐;漂移的画舫,是她依恋的旧梦,远空的垂虹,是她美好的向往;少女的花伞,是她遗落的头帕……每逢此时,我都要在湖畔伫立良久、迎风遐思,即便是接待者提醒我,已到用餐之时,我也不想四处寻觅地方风味,深恐散逸、清远的屐痕,染上与之相左的腥膻。故此,我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杭城品素》,引得众微友对清素美食心向往之。
   然而,每每住在西湖之畔的酒店,总会想到那湖、那山、那楼、那堤,追怀一代文豪——苏太守浚湖筑堤的往事。午餐时,常有一道“荤菜”上桌。这就是中外闻名的传统名菜——东坡肉。
   想避开油腻荤腥、素品杭州的我,开始婉拒这道红亮亮、肥腻腻的东坡肉。于是,接待者讲述起了这道菜的缘起……听着听着,竟然生发几分好奇感,很想品味思远。
   但凡风流名士,在名山秀水间,总能留下他清晰履迹。这印迹,折映行者的风采与操守。东坡便是其一。他不仅在名山秀水中留下豪迈词赋,也为后人留下一道值得细品的菜肴。
   东坡一生喜好、形成典故的美味极多,食文化权威专著——《食典》记述了为什酥、蒸河豚、鲜花饼等。然而,能流传至今,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或许惟有东坡肉。追其原委,不仅仅是东坡肉色、形、味俱佳,关键是这款“杭菜”,与苏大学士、苏太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相连。
   那年,苏轼以龙图阁大学士的身份出知杭州。初春的一天,他伫立西湖之畔,见景生情,正准备吟唱几句,忽见西湖内外已被葑草湮没大半,堵塞水路,因此,诗兴全无,毅然组织民众除葑田、疏湖港,取湖泥、葑草筑起“湖中堤”,建起了颇具审美情调、新月形态的石桥。自此,不但使当时的西湖焕然一新、水利通畅,而且留下两处名景“苏堤春晓”和“六桥烟柳”。
   杭州的百姓,非常感激这位新太守。当获知他喜吃红烧肉,便相继抬着猪肉送上门。苏轼见状,朗然一笑,照单全收。翌日,指导家厨按他的“特技”,烧制被切成块状的红烧肉,放入小坛,常时间小火煨㸆,成品后,分送疏浚西湖的民工食用。大家品尝后无不赞美,便称其为“东坡肉”。
   记得在杭州采写饮食文化时,听到“东坡肉”面市后的多类“后续版本”。版本一,宋仁宗听到“东坡肉”的传闻,为东坡疏浚湖水、与民同乐大加赞赏。版本二,“东坡肉”连同起源被“炒热”,朝廷奸佞趁机向宋仁宗进言,说苏轼在杭州收礼品、谋私利、违民意,百姓恨不得食之骨肉,故此,将一道肉菜称为东坡肉,以“嚼咬为快”。耳软心活的皇帝听信谗言,将苏轼连降连迁……
   以中国数千年来官场习性、世态炎凉而论,我宁肯接受后者。以菜名而论,我总感到,把人名生硬硬地放置于菜谱上,会让食客感到纠结。故此,面对“东坡肉”多版本故事,我只想沉醉在“筑堤”情节之中。
   较有说服力的史话,当属南宋文学家周紫芝所著的《竹坡诗话》。书内描述过苏轼追求美味、尤其喜好吃猪肉的趣事。竹坡居士说,苏大学士被贬黄州之后,所作的《猪肉颂》,详述了烧制猪肉的技巧和用料:“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猪肉鲜,价贱如粪土。贵人不肯吃,穷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现今,酒店的厨师们把《猪肉颂》删繁就简,把“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定为烧制“东坡肉”的十三字诀。虽时过境迁,菜谱记述的烧制工序,依旧与东坡所授技法相差无几。
   与杭州西湖之别,转眼又是几个春秋。那日,住在与西湖景观相似、同样有一泓清波、花径石桥、荷塘柳畔、梧桐落叶、近山近寺、店景相映的北京稻香湖景,又见到与东坡肉“同范儿”的“封缸坛肉”。通过咨询获知,这道酿肉之酒,是丹阳封缸酒。这种名酒以“浓郁甜软”为特征,菜肴以“入坛微㸆”为要素。食客品尝之时,若临窗看水景、追思苏东坡,也算是相得益彰。
   今年,春之幕刚刚拉开,我便走进西湖楼外楼,端起东坡品过的狮峰龙井,端详菜谱中的东坡肉,倚窗远眺楼台隐现的西湖。我在想,“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画境”里,不知有哪位游人能驻足追忆起:800余年前的数十个日夜,乍暖还寒的湖风,屡屡吹干了筑堤者的汗渍?可曾有哪位游人感叹过:区区一段烧肉趣事,竟能把为官一任的口碑传颂至今?
  
  

共 17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是春风杨柳醉苏堤的季节,西湖美景,春雨画舫,午餐时再加一道闻名遐迩的“东坡肉”,可谓大快朵颐。“东坡肉”是杭州名菜,色形味俱佳,名闻天下,相传为北宋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在杭州任太守时所创。关于东坡肉的典故版本不一,或褒或贬,但这道名菜也跟苏轼的名作一样留香千古。而作者在初春时节畅游西湖,品味香茗佳肴,更有佳作随春波肉香在指尖上跳跃,怡情怡性,令人陶醉。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红尘有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8-03-02 09:06:23
  问好散人老师,祝您元宵节快乐!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2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3-02 10:03:41
  拜读《东坡肉,谁解其中味》!多次品尝过,但真不解其背后的故事,今随老师之笔,方知深含之寓意,看来中国饮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是有道理的。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3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3-02 10:10:02
  谢红尘有爱解析,史建民关注。祝星月文友上元佳节合家欢快!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4 楼        文友:五月潭        2018-03-03 07:52:48
  勾起了我对东坡肉的向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