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母亲的年(散文)

精品 【西风】母亲的年(散文)


作者:檐下听雨 童生,830.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96发表时间:2018-03-04 17:40:10

【西风】母亲的年(散文) 过年了,越发想念母亲,不仅仅是因过节的缘故,更主要的是母亲和过年的影像有太多的重合,记忆里的年就是母亲的年。
   母亲的年是一跌进腊月便开始的。为迎新年,母亲首先要为家人赶制新衣,平时的打裌子,纳底子,补袜子的都是寻常事情,进了腊月,母亲就开始了向年的冲刺。没黑没白地量呀、剪呀、缝呀、熨呀,伴着剪刀、线板、尺子的叮当声,伴着母亲爽朗的说笑,我们过年的新衣在母亲温暖的手里一件件“孵化”而出:我的小花褂,妹妹的红棉鞋,姐姐的绿棉袄,爷爷的黑棉裤。母亲会朗声地唤我:“过年喽,雯儿,快来试试妈妈做的新衣。”想那时的我咋恁不体量母亲的辛苦,有了新衣服之后,还缠着母亲用剪剩的布头缝一个漂亮沙包,而母亲则都是欣然答应的。
   腊月二十之后,母亲手头的针线已忙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清理卫生和忙乎吃的。母亲说,除夕那天祖宗和神灵都回来过年的,家里各处必须要收拾干净,否则就是对祖宗和神灵的不敬。母亲平时并不迷信,这事上却是特别地虔诚,母亲没有文化,我想她是在以这种方式表达一种对自然对人伦最朴素的情怀吧。过年的卫生,是母亲的一项大工程,先是烧一大锅热水,再将热水舀进院里的大盆里,之后,大大小小的家什一件件搬进院里,整齐列队,等待“洗礼”,屋子的犄角旮旯,橱柜的边边沿沿,炊具的里里外外,母亲都会仔细过手,不让其留下尘渍。桌帏,窗帘,门帘等也都一一摘下,清洗、熨平之后再重新挂回去。这段日子会经常见母亲挽着袖子,扎着围裙,伸着通红、精湿的双手,风风火火地里外擦扫洗涮。母亲也偶尔唤我们参预进来,“过年了,大喜(洗)呀,丫头们也来喜(洗)喜(洗),平儿(姐姐),把柜子上抽屉卸下来,刷一刷……”“雯儿(我),桌帷摘下泡在那边的盆里……”“老疙瘩(妹妹)能干点啥呢?帮妈妈往盆里加点洗衣粉吧……”在妈妈的招唤下,几个垂髫小丫,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地“忙”活起来,母亲从不打骂我们,也不溺爱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母亲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年是快乐的,年是劳累的,年是成长,年也是神圣的。
   腊月二十三开始,母亲忙碌的重点开始转为吃食,这天,母亲会早早起床,蒸一大锅年糕,习俗上讲吃了年糕是封住嘴,尤其小孩子不能乱讲不吉利的话了,吉利不吉利的,我们不管,重要的又有好吃的了,母亲做年糕的技术绝对一流,红红的高粱面嵌上通红的小枣,光滑整洁,吃起来既黏又甜又软,黏高粱是自家种的,大红枣也是自家种的,所以,总感觉我家的年糕要比别人家的好吃,好吃也不能多吃的,母亲说黏的东西不好消化。
   临年的三五天,母亲天天发面,面盆放在炕头火洞上,盖上一床旧棉被用以保暖,早上发了,到中午就能醒成白胖胖的一大盆,母亲围上围裙挽起袖子开始忙乎,蒸包子,蒸馒头,蒸豆馅,母亲最拿手也我们最喜欢的是蒸花馍,母亲把揣了碱的面,揉好,揪成一般大小的面团,拿一团在手,揉、捏、剪、剔,不大会儿,面团便成了花朵,成了小鸟,成了小猪刺猬,母亲也叫我们打下手,拿黑豆给刺猬装上眼睛,给花瓣染上红红绿绿的颜色。蒸熟之后,揭出来摆放在盖帘板上,那花儿、那鸟儿、那小猪,便都水灵灵胖嘟嘟地栩栩如生了。不顾母亲的再三嗔呵,调皮的丫头们总是先把小鸟的翅,小猪的耳朵,或者刺猬的鼻子拧下来吃掉,然后嘻嘻哈哈地高兴一阵子。
   年三十,是母亲最忙碌的一天。母亲先是把堂屋的八仙桌收拾干净,再将祖宗和神仙的牌位请到八仙桌上,依次安顿,上供,焚香,祈祷,一直记得彼时母亲的神情,那安静那虔诚,会让嬉闹着的我们即刻安静下来。接下来,母准备年夜饭了,炖肉、炖鱼、炸丸子、炸豆腐、包饺子,忙忙碌碌直到深夜,团圆饭吃过,疲惫的老人和孩子们都睡了,母亲收拾停当,再把第二天一家人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才坐在炕沿歇口气,便又想起自己的头还没洗。炉子上的水沸了,母亲将水倒进脸盆,脸盆放在一个木凳子上,母亲弯了腰,将头发散开,缓缓浸入水中,从玻璃瓶里抓一把碱面在头上使劲揉搓,盆里的水瞬间混浊了。我一直记得大年夜母亲洗头的情景,我们都睡下,外面的鞭炮已响起,母亲才开始洗头,我趴在温暖的被窝里,探着身子看着母亲缓慢地舀水,缓慢地绞头发,缓慢地擦干,缓慢地在年夜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做着自己的事情,母亲似乎很疲倦,又似乎很满足,那影像在庄严而神圣的年夜,在摇摇曳曳灯火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清晰,又是那么心酸。
   后来,我们长大,再后来嫂子进门,过年的时候,我们总是抢着替母亲做些事情,可许多时候,母亲却坚持自己来做,在母亲的概念里,年是神圣的,年是以小时分钟计算,以斤两尺寸计算的,打不得任何一点的折扣,只打得满心欢喜。
   再后来,我嫁人了,回娘家过年的机会渐少,再后来母亲走了,我回家过年的路也便从此断了。我在自己的小家过年,过着母亲的年,过着不知何时烙在我骨子里的母亲的年,打点过年的衣服时,我也会不自觉地唤着儿子“过年喽,儿子,快过来试下妈妈做的新衣......”儿子便扔下手里的玩具,颠颠跑来,一如当年母亲唤我的情形;我也会按照母亲的程序打扫房屋,清洗家具;按照母亲的样子,挂灯笼、贴窗花,尽管已经贴得很好了,还会不自觉地唤儿“儿呀,过来看下妈妈这窗花贴得可正?”儿子也大声地应着,一如当年母亲唤我一样;我也蒸母亲那样的花馍,但却记不好小鸟的翅膀是前倾还是后倾;年夜的饺子,我也盛一碗奉给神灵和祖先,香燃起时,才意识到忘了问母亲祈祷时应该念叨些什么。但我再不用象母亲那样在除夕最后一刻才挤点时间给自己洗头,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打点自己,因为母亲带走了太多的辛苦和劳碌,所以她的儿女才拥有了比她更多的闲暇和快乐。
   又过年了,我在我的小家过着母亲的年,在我的日子里过着母亲的年,清理卫生,打点衣服,炖肉烧鱼,伴着零零星星的鞭炮,我似乎又听到母亲温暖而爽朗的呼唤“雯儿,过来,试新衣嘞……”“雯儿,来呀,吃饺子喽……”“雯儿……”
  

共 23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儿时的年味儿一进腊月就嗅到了,年从母亲缝缝补补,清洗家里的物件,蒸年糕,蒸包子,蒸馒头,蒸豆馅等拉开了帷幕。母亲为了孩子们能够在新年穿上缝制的衣服通宵在灯下劳作,为了让孩子们吃到和平日里不一样的食物,费尽了心思,一块普通的面团在母亲手里经过揉、捏、剪、剔,便成了花朵,成了小鸟,成了小猪刺猬。通过作者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善良贤惠识大体的母亲。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作者学到了很多,每到过年也学着母亲的样式清理卫生,打点衣服,炖肉烧鱼……母亲虽然没文化,但是,她留给子女的好习俗好品德是值得子女学习一生的!作者文笔细腻,描写很生动,读来仿佛眼前一位慈祥的母亲在默默劳作!佳作!推荐共赏!感谢作者赐稿!【编辑:晶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311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晶莹        2018-03-04 17:45:54
  听雨这篇文感觉写的就像我母亲一样,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我母亲也这样忙碌着!写的真好!让我重温了童年的年味儿!
( (
回复1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4 20:35:18
  晶莹姐辛苦了,编按写得很好,用简明的语言,点明了我的写作思路,提炼了我文章的主题,中华民族传统的年节里,女人也起的作用似乎要比男人大许多,所以,我的母亲,你的母亲,千千万万的母亲,把“年”的忙碌当成了对家人对生活的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中华女子中华母亲的美德,也在传统的“年”里得到尽情的宣泄,“年”俗里一些细致的情节,也更容易被女人传承,所以,可以说,我们现在过着的年,也是母亲的年。
回复1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4 20:43:30
  刚才有一点忘说了,这个配图特别能达文意,那木门,那红棉袄,那朝天鞭,那方方正正的福字,完全就是当年的情形呀,一张图片已让我暖到心底。
2 楼        文友:衢四海        2018-03-04 18:25:02
  家务事是每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作者通过母亲在腊月里做的一系列家务劳作的描述,一个勤劳、善良、顾全家、有担当的劳动妇女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母亲的一系列劳作印象己深深融入作者血液之中,更加凸现母亲的勤劳善良的的品质。拜读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4 20:48:37
  我们的母亲们,都是这么朴实,这么善良,这么爱家爱生活,在那个物质贫乏生活困难的年代,要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把年过得有声有色,那些母亲们尤其不易,现在想来,那些场景很是让人心疼。谢谢四海老师的共鸣,问安!
3 楼        文友:海牛        2018-03-04 18:32:27
  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对母亲的爱和思念浸润在字里行间,特别是看到母亲洗头那一段,既温馨又感动,平凡又伟大的母亲跃然纸上。好文,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4 20:54:31
  母亲洗头一节也正是我想表达的重点,母亲的忙碌和辛劳,最能通过这一情节表现,这也是让我想来频频流泪的一节,想必我天国里的母亲再不用等到除夕最后一时刻挤一点时间给自己洗头了吧?海牛老师慧眼,直戳文章要害,让我心生感动。谢谢!
4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8-03-04 18:46:10
  檐下听雨的大作,似乎跟之中老师约好了似的,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中心思想,借过年思念、回忆逝去的母亲或父亲。其字里行间,漫溢着浓浓的亲情,使人读来感动。因为,思念远逝的父母,总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
回复4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4 20:59:32
  谢谢寒哥一再的鼓励,这种鼓励就是我写作的动力,拿我的拙作与之中老师的相提并论,实在是汗颜,我自己知自己的文远没有之中老师的厚重,这也是我一再为之努力的东西。现在就去拜读之中老师的文,有寒哥这样一提示,对我解读之中老师的文并吸取其长,是有很大作用的。
5 楼        文友:晶莹        2018-03-04 20:51:07
  小雨,图片我是反复琢磨才找到的,一定要表达文的内容,你满意就好!祝创作愉快!
( (
回复5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5 21:04:46
  这图片很能解析原文,谢谢晶莹姐的用心之选。
6 楼        文友:之中        2018-03-04 22:49:29
  母亲的年不仅在儿女的身上,也在儿女的心里。母亲的年是那么丰富,母亲的年留下的情景是那么逼真,做卫生、做吃的、洗头发等等情节,每个儿女都看见过。只不过完整表述出来的只有作者。母亲走了,女儿仍然过着母亲的年,母亲种下的种子仍然在开花,母亲留下的点点滴滴仍然在生根发芽,这就是传承发扬,这就是母亲永远活着的又一样例证。
   作者细腻而饱含深情的文章值得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5 21:00:42
  关于年的习俗,那的细节,年的精神,这些更容易在女人之间传承,母亲对女儿们的影响,在“年”里更容易体现,所以,女儿们的年也是母亲的年,母亲就活在儿女的年里,感谢之中老师提读拙文,问安!
7 楼        文友:王振婷        2018-03-05 07:11:44
  怎么和我的母亲那么像呢,我的童年过年就是这样过的,在哪个物质缺乏的年代,母亲却绞尽脑汁让我们把年过的快快乐乐
回复7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5 21:03:12
  母亲本就一首沧桑的歌,一篇厚重的文,任谁来写也是一种感动,你也写吧,一定能行!
8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03-05 21:46:33
  母亲的年,好亲切的几个字,却包含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读完此篇文,心中暖暖的。浓浓的年味在忙碌的手中溢出温馨的亲情。好文!祝听雨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8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06 09:32:55
  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的影像会在每一个年里一次次重放,温暖着我们的日子,谢谢韵姐鼓励,问安!
9 楼        文友:桑干河        2018-03-07 06:46:08
  母亲的年,温馨的年,亲情满盈的年。问好听雨老师!
桑干河
回复9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12 08:35:46
  谢谢河老师鼓励,喜欢你的文,生动,大气,厚重。
10 楼        文友:衢四海        2018-03-11 19:44:06
  好文就是好文,不会埋没。祝贺加精。
回复10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18-03-12 08:37:10
  谢谢四海老师鼓励,我的文章相对单薄,还需各各位老师学习,问候春安!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