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读《传习录》之“四句教”

编辑推荐 【赏析】读《传习录》之“四句教”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50发表时间:2018-03-07 17:17:29

【赏析】读《传习录》之“四句教” 据说王阳明晚年对自己一生讲学总结出了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是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后人称其为“四句教”。这四句话在王阳明自己写的书里没有,见于《传习录》下卷第五十。
   王阳明有两个大徒弟:钱德洪和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是王门首席弟子。新弟子入门,一般要由这二位先行对其进行阳明学说的“疏通大意”,然后才能听王阳明讲学。
   无疑,钱德洪和王龙溪对王阳明的学说思想的理解是到位的,但对这四句教的理解却相差很大。二人经常辩论,意见难以调和。在一次师生聚会结束后,两人就这四句话向老师请教。《传习录》下卷记录了师生的对话。《年谱》也记载了这个事情。将两本书有关章节合起来读,就能大概窥到这件事情的全貌。
   嘉靖六年,已经是监察左御史的王阳明被朝廷诏为两广总督兼巡抚,赴广西平定思恩、田都之乱。临行前一晚,王阳明召集弟子们聚会,大家一起吃个饭,算是话别。席终弟子们散去,钱德洪和王龙溪站在师父门下不走,王阳明知道这二人有事,于是出来,和两位大徒弟来到天泉桥上(据考,这天泉桥也就是王阳明府邸花园中的一座小桥)。这是钱王最后一次向老师问道,王阳明也做了解说和叮咛。史称这件事情为“天泉证道”。
   两位弟子就这四句话的理解分歧向老师请教。王阳明很高兴:正想将这个问题跟你们说说。我呢,就要离开了,你们两个的见解都是可取的。要互相取长补短,不要闹矛盾——“二君之见,正好相取,不可相病”。汝中(王龙溪)要学习德洪的勤奋“功夫”;而德洪要学习汝中之透悟本体。
   钱王二人各自的理解如何?
   钱德洪认为,这四句话是王阳明学说的最后究竟圆融之说,一个字都不能改,是“定本”。“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是为至善,至善即良知,就是原原本本的心,即本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之本体原来是无善无恶的,但是落实到俗人世间,各种诱惑,欲望便袭来,由此引起的善恶等价值判断就会随着产生,这就是意念之动。绝大部分人是尚未得道的俗人,还有“习心”,所以会出现这样有善恶的“意之动”。要做的就是立即把这刚动起来的“意”给压下去。“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意念一动,良知就会立刻知道这动起来的意念之善恶,这个没问题,符合阳明一贯思想。“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良知判断出了善恶,必然会导致“为善去恶”“知行合一”嘛。“为善去恶”就是一个正心、诚意的过程,也就是格物、致知的修行过程。
   王龙溪则认为,这四句话还不能算作最后的“究竟话头”。只能算是一种“权宜”之说。因为,既然说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就无善无恶,意无善无恶,知也就是无善无恶的,知无善无恶,物也就是无善无恶的了。这就是王龙溪有名的“四无”之说。
   两人见解相差太大,希望老师能给于解说,判断。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趣。他说,你二人啊,说的都不错。我“接引”人的方法原本就有两种。汝中说的是那种“利根”之人,能直接从本源上面体悟。这人心原本就是一个晶莹剔透,处于“未发之中”。这种人根器聪慧,一点就通,一下子就能悟到本体,这就是功夫,一下子内外,人己全都悟个通透。但是,这样的“利根”之人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却都是愚钝的“习心”之人,经受不住利欲的诱惑,沾染上世俗陋习。这样的人心之本体是受到了蒙蔽,所以,要教他们在良知上去实践为善去恶的功夫,功夫纯熟了,去掉心上的蒙蔽,那么本体也就通亮了。所以不能教他们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
   王阳明告诫二人,以后你们讲学,万万不可伤失我的宗旨,他又讲了一遍:“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说以后你们讲学,根据我这个四句话去讲,就不会有什么毛病。对不同的人要实施不同的讲法,这本来就是上下贯通的功夫,天资极高,特别聪慧的人是很难遇到,能将本体功夫一下子彻底悟透,但连颜回,明道这样的人也不敢自认的,怎么能轻易的对一般人抱有这样的期望呢?你王龙溪的说法是我接引利根之人的;你钱德洪的说法是我为不具利根之人说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上中下皆可接引入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
   王阳明这样苦口婆心教导两位弟子,《传习录》记载:“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两人都有所省悟。遗憾的是,这两位先生在阳明走后还是执着于自己的理解,还是各讲各的。钱德洪拘泥这四句话,不做任何发挥;而王龙溪坚持大讲他的“四无”,最后导致了阳明学说的分化。黄宗羲评价的中肯,说钱德洪是“把缆放船”,始终不离阳明本意,最后阳明心学“家道式微”;而“姚江之学”(王阳明是浙江姚江人)在王龙溪手中得以“风行天下”,却“渐失其传”。
   两位老先生的分歧就出在对第一句话的理解上:“无善无恶心之体”。其实王阳明在以前的讲学之中,就心,即良知的“无善无恶”做过很多精辟的讲解。
   王阳明用眼睛和镜子作比喻:眼睛本身是不会预先有什么颜色在里面的,这样才能够分别出显现在面前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如果事先存有颜色在里面,那看见的东西就不能反映物的本来颜色,不管这颜色是善还是恶。比如碎金子和玉屑,这都是好东西,但是掉进眼睛里,还是会迷住眼睛,起蒙蔽,不好的作用。而镜子,必须是毫无杂质,通明透亮的,才能真实的反应事物的真实面目。心之本体本来就是通体透亮,毫无杂质的,这样才能辨别善恶。
   有学者认为,阳明将心提高到了形而上的本体概念层次来说事儿,而“意之动”则离开了形而上的本体概念,转而落实到了形而下的“器物”层次,我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意为心之动”,心之所以动,一定是有一个物来到面前,或人进入到了某一境界。心动,就是产生了“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的结果不是善就是恶,或无所谓善恶。心,即良知本身如同明镜,“本来无一物”,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善恶的判断,而我们就是根据因心动而产生的善恶判断去有所行动。这个行动就是“为善去恶”,即去正心,去“诚意”,就是去“格物”。知道善恶就是“知”,根据“知”的行动就是“行”,所以必然是“知行合一”。
   王龙溪则把这四句话放到同一个层次,按照逻辑推演:心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就无善无恶;意无善无恶也就无所谓知善知恶,最后“物”也必然是无善无恶。不同层面上的概念硬要用逻辑推演,结果将是与原来的观念相失。
   我赞成钱德洪的理解。
   王阳明借用了佛教话语“接引”“利根”等说法,有人就将阳明心学说成是来源于佛教禅宗,或是意思差不多。这是错误的。佛教禅宗的心性说,与王阳明心学的心性说目的旨归完全不同。佛教是离世间的,儒家的阳明心学是入世间的;佛教心性说是通过修行,去掉心的染污,还归一个本来清净或寂的心,从此不受任何干扰;而阳明心学则是本来清净的心能够知善恶,要去知善恶,然后必然去“为善去恶”。

共 27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文章根据王阳明心学要诀的关键性四句进行剖析,剖析出王阳明两个得意弟子意见之分歧。最后得出“心动,就是产生了“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的结果不是善就是恶,或无所谓善恶。心,即良知本身如同明镜,“本来无一物”,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善恶的判断,而我们就是根据因心动而产生的善恶判断去有所行动”这样的结论。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3-07 17:19:32
  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与现在的某些思想能否融汇贯通,就要靠读者的理解了。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