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春韵】他是翻山越岭而来的一阵风(小说)
一
“2017年7月23日雨
今天是我抵达上海的第七天,我没有想到会收到关河的邮件。接到他电话的那一刻我还有些恍惚,我不知该开口和他说些什么。直到他提起,我才猛然间想起,这是我认识关河的第七个年头。”
许舟收到关河的邮件,是在一个雨夜。
彼时是她到达上海的第七天,正抱着电脑窝在床上查资料,听到邮箱收到新邮件的提示音时,许舟有些不以为意。她从资料页面上移开目光,点开了邮箱,却在看到新邮件发件人的那一刻微微一怔。
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发件人:关河”。
关河,她不过才离开他七天,如今看到他名字的那一刻竟让她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许舟抬手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忽然从窗外吹进的风让许舟不由得生了几分凉意。
许舟披了件衣服,起身倒了杯热水,温热透过杯壁传递到她掌心,让她不自觉把手中的杯子握了握。她再次回到电脑前,手指不由得颤了颤,点开了那封邮件。
她以为会是洋洋洒洒几大页邮件,可直到定睛看去,却不过寥寥数句:“许舟,记得照顾好自己,许舟,你要快乐。”
多年前那个曾对关河来说最重要的人离开了他,他伤心难过好久,也是她许舟劝他去争取,去挽留。
而他关河只是说:“那些要走的人我从不挽留,因为他们若是还真的有所留恋,是决不会做到离开这一步的。”她记得关河语气中的无奈,他说:“许舟,要走的人,从来都是留不住的。”
不拖累,不挽留,这才该是他关河的性子。
手机是在这时响起的,屏幕上显示着的号码是她多年来最为熟悉的,许舟拿起手机踱到窗边,犹豫了好久终究是接起了。
“喂。”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男声,那声音极轻极柔,似夏日叶间上初生的露珠的吻,像山川明月里泛起的清涟碧波,如冲破山中雾霁的第一缕曙光。
他的声音,隔着夏日夜间的风落入许舟耳中,极尽温柔,让她一时恍了神。多年过去,饶是再没听过比这更好听的声音。
“关河,”许舟开口轻唤,“我是许舟。”
“我知道。”许舟听到关河在那头应下,却又忽然间听到他在那头笑着开口:“我原以为你不会接我电话的,我以为当年的事再加上现在你该怨我至深了。不过许舟好在,你没有。”
许舟抬手掀起窗帘的一角,上海这座城市不知什么时候落了雨,整个城市被雨笼罩,在橘黄色灯光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安稳。
她怔了怔:“关河,不管是当初从四川考去南京,还是如今只身一人来到上海,这都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半分怨不得旁人,我也怪不得你。”
听罢,关河在那头沉默良久,半天才淡淡提了句:“许舟,我们从认识到现在,该是有七年了吧?”
一句话,不像是询问,倒像是肯定。他这不经意间的一提,却是让许舟眼眶一热,险些落下泪来。
“是啊,怎么一恍,就七年了呢。”许舟鼻子有些发酸,这般回答道。
七年,当年十五岁初识他,头三年靠着发QQ消息交情甚好,后来她考去他在的城市,大学四年的时光是有他为伴的,再到如今大学毕业奔赴上海。这转眼间,就过了七年。
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急了,淅沥的雨声入耳,关河在那头的沉默显得更加突兀。许舟叹了口气,喃喃般似是说给自己听:“关河,上海的雨,似乎下得更急了。”
寂静空荡的房间里,偶有光洒进来,风将白窗帘吹得鼓动起来,许舟站在窗前,低声对电话那头的人轻道。
她说:“关河,我是这一生飘摇摆渡靠不了岸的舟。”
二
“2010年6月30日晴
我遇见了一个人,他如清风,似明月,回头看看我这过往十余年里遇见的人,竟无一人能与他相比。书上说,十几岁的年纪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人,否则会是一生的劫数。他会是我的劫数吗?我不相信。”
许舟初见关河,是在她十五岁那年。
那时她刚过了中考,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的缘故不得不一个人乘飞机从四川到南京。登机前,母亲还在电话那头絮絮叨叨地说着:“舟舟,你一个人坐飞机的时候小心一点,舟舟,爸爸妈妈是真的太忙了,没能来接你,你不要怪我们,你爸爸待会儿就到机场了。”
许舟一手拖着行李箱,一边回答:“妈,我知道了,你们说的我都明白,马上过安检了,我得先挂了,待会儿就到,你们别太担心了。”
许舟从小在小县城里长大,飞机这东西,她还是头一次坐,在旁人的帮助下找到座位,却好半天没能将行李放上行李架。她向四周望去,机舱里多的是家人,朋友,情侣的影子,她一个人的身影,显得特别孤单。
那种与全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很快将她包围,许舟难过得快要哭出来。
可她到底也没有哭出来,因为在她眼泪落下的前一秒,关河出现了。
他伸手拿过许舟手里的箱子,一抬手便放了上去,他低头冲许舟轻笑,指了指刚放上去的行李,“好了,放上去了。
许舟抬头看他,却又恰好对上关河低头时那双含笑的清亮的眸子,她又慌忙低下头,断断续续地轻声道出一句:“谢……谢谢。”
而关河只是轻轻一笑,却未再说些什么。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巨大的失重感和产生的耳鸣扑面而来,让许舟很不适应,她有些害怕地闭上双眼,身体甚至还有些微微发抖。黑暗中只觉掌心里传来一股温热,却又很快散去,手心里似乎被人塞了什么东西。
许舟有些困难地睁开双眼,摊开手掌时,赫然看到手心里躺着一颗糖。
“吃糖的话,耳鸣的作用效果会减小很多。”关河捧着一本书,头未抬起半分,淡淡开口道。
许舟愣了愣,她垂下眼帘,喃喃般似是说给自己听:“谢谢。”手却不自觉将那颗糖握紧了几分。
她这般说完,关河却忽地笑了,他从那本书上移开目光,转头看向许舟,“你好像只会说谢谢,我们才认识这么一会儿,这都是你向我道的第二句谢谢了。”
“这是应该的。”许舟这般轻道。
关河笑了笑,忽然开口问她:“我叫关河,你叫什么啊?你怎么一个人?父母呢?”
“我叫许舟,”她回答道,“我父母工作忙,脱不开身,我就一个人来了。”许舟平静地开口,语气中未听出半分情绪变化,连她这个年纪遇到这种事该有的委屈,抱怨,关河都没有听出丝毫。
关河怔了怔,随即带有几分安慰意味开口:“没事,一个人也挺好,你看,我也是一个人。”
“你也是一个人去南京旅行?”许舟这样问。
而关河只是摇了摇头,“不是。”他转头望向窗外,“我是南京人,只是很久以前和人约定过,高考之后一起去峨眉山看一场日出。如今的我,不过是去赴了当年的约罢了。”
许舟看不见关河的表情,她沉吟良久之后开口:“既然是约定,那应该是很美好的。”
关河没有回头看她,只是淡淡开口:“约定这东西,向来是记得的人一直记得,而忘记的人早已忘记,哪里算得上什么美好。”他说着说着就笑了,似是自嘲,“许舟你还小,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很多事你都不懂。”
关河言罢,未再开口。
几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远比想象中的要快,飞机降落后,关河帮许舟拿下行李,陪着她向机场门口走去。
直到快要出机场时,关河顿住了脚步。
“许舟。”他唤她。
听他这么一唤,许舟不由得转过身看他,“怎么?”
“我想,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不如交个朋友,你能不能把你的联系方式给我?”关河顿了顿,“你要是介意就算了。”
许舟只轻轻摇了摇头,随即从身旁的包里拿出纸和笔,快速写下一串数字递了过去,“是你帮了我,我有什么好介意的。”
关河伸手接过,似是想开口说些什么,不远处传来许父的一声“许舟”。关河笑了笑,抬手扬了扬手中的字条,拖着行李向机场外走去,经过许舟身边时轻道了一句。
他说:“许舟,你要快乐。”
三
“2010年7月31日雨
明天要回四川了,在南京待了一个月,没有再见到关河,父母也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带我出去玩。关河跟我提过的地方一个也没能去到,有些遗憾,不知道下次再来南京是什么时候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关河。”
在南京的这一个月,虽没能见到关河,但却靠着发QQ消息关系日益密切。当得知许舟这一个月哪里都没有去玩时,他在那头发消息安慰道:“没事,留到最后的都是最好的,以后你再来南京,我带你去玩,夫子庙,中山陵,秦淮河,乌衣巷,十六朝古都的文化,还得我这个南京人给你讲。”
许舟看到这条消息之后就笑了,她在这头应下:“好。”
第二天离开南京时,许舟没想到关河会来送她,当她拖着行李走进机场看到关河的那一刻,她不由得一怔。
见她来,关河冲她招手笑道:“许舟,你来了。”
“你怎么会来?”许舟有些吃惊。
他伸手拿过许舟手里的行李箱,抬手揉了揉许舟的头,“我们是朋友啊,我的朋友离开,我说什么也得来送送你,你这一走,得好长时间见不到了。”
关河这般说着,又忽地掏出一把糖放到许舟手上,“这些糖你拿着,要是还是受不了耳鸣就吃一颗。”他顿了顿,“如果放不上行李就开口找人帮忙,女孩子嘴甜一点总归是好的。”
被他这么一说,许舟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她反笑道:“好了知道了,关河,你怎么这么唠叨,和我妈说的话简直一模一样。”
关河只是笑笑:“万一你一去不回来,我不就见不到你了,趁着最后的机会跟你唠叨几句而已。”
他说:“许舟,等你下次来南京,不管过去多久,我都一定来接你。”
回到四川后,许舟开始忙着军训、入学考试的事,高中生活远比想象中的要更为沉重,每天重复着上课、做题的简单生活。一周半天假的住校生活仅够许舟匆匆回家洗头洗澡,拿完换洗衣服之后又匆匆返校,几周下来,与关河的交流,不过寥寥。
偶尔许舟从试题中抬起头,想起暑假里去到南京,离开南京时与关河定下的约定,朦胧模糊得像是一场梦境。
好不容易等到学校放长假,都已经是国庆节了。许舟以为这么久以来和关河都没有交流,会让他们失去话题,可是并没有。
那天回家以后,关河和许舟聊起他的大学生活,聊起他每天六点多起床,晚上十二点多睡觉的生活,聊起他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聊起并不繁重的课程。
许舟有些羡慕:“大学生活总是比高中生活好太多,可我却连想考的大学都没有。”
关河很快回了两个笑哭的表情,他说:“你也可以试着考南京大学啊,你考过来我还能当你一年学长。”一句话,倒是让许舟愣了愣。
“到时候再说吧,我也不一定考得上。”许舟这样回复道。
后来几次暑假,许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没能再去到南京,而关河在这之间却没间断过给许舟发消息,给她讲南京发生的一切。
他说:“今天去了秦淮河,登船游河的人太多,一群人挤在一条船上,倒也失了兴致,等下次你来,我们再一起去。”
他说:“南京今天下雨了,梅雨季节也是闷热得很。”
他说:“陪朋友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知怎么,突然有点心酸。”
他说:“最近降温了,早上总有些赖床。”
整整两年里,许舟没能再去到南京,却凭着关河发来的消息对这座城市越发了解。有时候看着关河发来的照片,许舟不知怎的,突然间对这座城市存了些许念想。
转眼到了高三,因为高考的缘故,母亲从南京赶回四川陪着许舟,而且没收了许舟的手机,母亲说:“等到下次月考考好了再来拿吧。”
自那日后,许舟和关河失去了联系,她埋头苦读,她只想考好。
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月考,许舟突飞猛进拿下年级第一,终是拿到了手机。给关河发出消息的那一刻,她有些紧张,她想等来他的一句“高考加油”。
她问:“在吗?”
而关河只是回了她一句:“许舟,我好难过。”许舟看不见他发这条消息的神情,但一字一句透过冰冷的屏幕看起来显得异常绝望。
那时许舟才知道,当初关河一个人来到四川赴的那个约定,是和他前女友江暖一起定下的,他们在一起六年,却因为大学没考到一起而分隔两地。或许是长期的异地恋过于无望,又或许是因为旁的什么,总之在这一年,江暖向关河提了分手。
许舟有些无措,她不会安慰人,她只说:“要不再去争取一下,试着挽留一下。”
可关河拒绝了,他说:“许舟,你不懂,决心要走的人,从来都留不住。”
他发完这条消息头像就暗下去了,还没来得及和许舟说一句“高考加油”就下线了。许舟那晚很想哭,可到最后她也没哭出来,她是在那晚做了决定的。
后来填高考志愿,她所有的志愿都填了南京大学。
她身边的朋友不解:“怎么考去南京啊,你一向喜欢的城市不是上海吗?”就连父母也问:“怎么想到考去南京啊?从来也没听你提起过啊。”
面对这些问题,许舟没有回答,她只有一个念头——她要去关河身边。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