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山多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笔)

编辑推荐 【江山多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笔) ——浅谈肖派传承人侯红琴艺术造诣之我见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7发表时间:2018-03-10 11:18:51
摘要:几百年来是陕西秦腔看家剧目,久演不衰,观众耳熟能详。我记得学习书法古人有“人正书正”之说;学习文学,从事文学诗词散文写作自古就有“文如其人”之说。愚人以为尘世间,只要是从事艺术创作,可以说互为幽径。即是秦腔艺术,亦不例外,人而有德,台风沉稳,扮相俊美者,台前幕后,从始至终以观众为上帝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磨得一剑成。曾经有名言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侯红琴老师获得第十七届梅花奖,她当之无愧,她值得三秦儿女学习,她值得秦腔戏迷和秦腔爱好者以及从事秦腔工作者的每一位陕西子民向她致敬。 至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向侯红琴老师致敬。向天下所有优秀妇女们致敬。祝福你们节日快乐,生活愉快。 祝福我们的秦腔,秦声悠扬,秦韵大江南北。祝福肖派,后继有人,余韵绕梁……

【江山多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笔) “人生半百,就爱秦关乡音,世事三千,独钟石碑诗文。”这是鄙人闲暇对自己人生的喜好写照。除去正常工作生活,就喜欢涂墨仿古赏贤,写一半阙蹩脚诗,唱一两段跑调的秦腔,自觉得乐乎其中,人生陶醉其中足矣。
   这半生听过的秦腔,买过的贴书,诗词韵书不少花钱,就拿秦腔来说,收藏各种唱段不下几千。但是,近些年喜爱却有偏重,少年时轻狂激情,只要是戏我都听,只要是书我都买,但是戏听了未必听懂,书买了未必熟读,也不一定能理会其中的哲理。近几年看书听戏不再在于多少,而是尽量力求字字玉珠吸取精华,段段精彩从中深受教益。这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深感受到时间对于我这样的愚人的重要性了。
   近两年,由于从小欣赏老一辈秦腔名家艺术瑰宝的原因,因此,大肖二肖的肖派艺术造诣对于我的影响,还是比较深厚的,再加上常年在外的原因,所以,欣赏秦腔戏多以肖派名家和肖派唱段为主,因为肖派艺术作为秦腔婉约派的代言,我确实已经是病入膏肓,难以自拔。有时候我就想,假设我童年确实从业秦腔,要让我选派系我觉得绝对是选肖派,要让我选角色,我想肯定是唱旦。
   肖派创始人肖玉玲老师去世八个多月了,但是她的艺术造诣之高,她的唱腔余音袅袅,荡气回肠,盘旋三秦大地的上空。对于肖老师的艺术意境理解,我已经在去年所写《赏急子回国,怀念肖玉玲老师》一文中详细介绍过,所以不再多啰嗦,毕竟自己对于秦腔是个外行,加之水平有限,再啰嗦我估计自己会失之偏颇。
   肖老师唱腔,余音徘徊,肖老离去让我痛心惋惜,确实回味无穷。回味之余,为不使自己掉队,偶尔我也经常追逐和关注肖派的弟子门生。特别是近年来,活跃在陕西秦腔界的陕西周至秦腔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侯红琴老师,侯红琴老师的演唱技法,让愚人折服,让我陶醉倾倒。记得我不知在那篇文字里曾说过:“肖派弟子里,能唱出肖老师味道的人并不是很多,肖老师肖派独树一帜。”今天我更要说:“肖玉玲老师奠定了肖派秦腔,侯红琴老师不但继承了肖派,她更发展了肖派。”
   说起侯红琴老师,我在此首先声明,我并不认识侯红琴老师,因此你也别猜测我是侯红琴老师出钱招募的说客之类。说实话,其实我也很想认识这位肖派的秦腔传承人,并向她虚心学习秦腔。
   因此,仅从网络资料知道,侯红琴老师的简历,侯红琴,女,1971年出生,陕西省周至人,她是旦角演员。现为西安秦腔剧院副院长兼三意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师从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老师,她是肖派传承人,主攻正小旦。
   侯红琴老师的戏,说实话我看的并不是很多,因为她唱的戏段,我大常听看的是肖老师的段子,因为肖老师的段子听习惯了,我很难跳出肖老师的圈子。听侯老师的《探窑》,只是有微信公众号推出作品,公众号提示我有新推出作品,因为打开了链接而且闲暇,于是乎就认真地听看了两遍,谁知道侯老师的《探窑》欣赏结束,我却是爱不释手,这让我想起了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诗的含义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
   冬郎,唐诗人韩偓小名。父亲韩瞻,李商隐故交,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入柳仲郢幕府,韩偓十岁,宴席赋诗,才华惊座。公元856年,李商隐回长安,重诵韩偓诗句,回忆往事,吟七绝两首,此诗乃其中一首的后两句。将冬郎父子比作凤,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桐花盖四野,花丛雏凤清脆圆润,老凤苍凉呼叫,悦耳动人。真可谓富于诗情画意,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现今的侯红琴老师和已故秦腔大师肖老师不正是真实的现实写照吗?
   就侯红琴老师《探窑》而言,我现在没时间看戏,如果看戏却看的很细致,包括演员的唱、念、做、打,我经常会看戏,所以看的胃口很叼,我会找出两个演员的同样段子,进行对比欣赏,这样欣赏的结果是,陕西老话说:“货怕货比。”然而侯红琴老师的《探窑》,我是用肖老师唱的《探窑》进行对比的,侯老师的戏并不怕货比,可以说侯老师的唱段和肖老师《探窑》各有千秋。侯红琴老师唱《探窑》,自始至终,把握从贵族小姐到贫民宝钏的人物身份,她吐字清晰、唱腔圆润,抒情优雅清新,平实质朴、自然大方、亲切感人。侯红琴的嗓音,更是甜美圆润,行腔委婉流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她的嗓音,自然天成,风格独特。她不但继承了肖老师的肖派委婉动听,特别把握人物心理世界的描写,更是强调了创新立意,既有传统秦腔的风格,又有时代韵味。侯红琴的唱腔听起来特别的过瘾,侯老师的唱腔,让我想到了我收藏了的近代画家齐白石的花卉画册图片,四个字“清新淡雅。”
   从网络资料显示,侯红琴老师从1985年考入西安秦腔艺术学校到如今,先后演出了《法门寺》(饰宋巧娇)、《狸猫换太子》(饰李妃)、《少帝轶事》(饰玉措)、《三娘教子》(饰王春娥)、《苏三起解》(饰苏三)、《探窑》(饰王宝钏)等等,可见成绩斐然。
   侯老师演出的《火焰驹》,几百年来是陕西秦腔看家剧目,久演不衰,观众耳熟能详。我记得学习书法古人有“人正书正”之说;学习文学,从事文学诗词散文写作自古就有“文如其人”之说。愚人以为尘世间,只要是从事艺术创作,可以说互为幽径。即是秦腔艺术,亦不例外,人而有德,台风沉稳,扮相俊美者,台前幕后,从始至终以观众为上帝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磨得一剑成。
   曾经有名言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侯红琴老师获得第十七届梅花奖,她当之无愧,她值得三秦儿女学习,她值得秦腔戏迷和秦腔爱好者以及从事秦腔工作者的每一位陕西子民向她致敬。
   至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向侯红琴老师致敬。向天下所有优秀妇女们致敬。祝福你们节日快乐,生活愉快。
   祝福我们的秦腔,秦声悠扬,秦韵大江南北。祝福肖派,后继有人,余韵绕梁……
   2018年3月6日初稿,3月10日凌晨终稿

共 24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秦腔,作为八百里秦川的一盏明灯,迄今为止,在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的辛苦努力下,已发展并传承了千年之久。秦腔之所以能够得到千年传承,归根结底,还是那些艺术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篇文章,正是基于此,以肖派名家代表——侯红琴老师,在秦腔艺术上的造诣以及她对秦腔这门传承千年的艺术的奉献做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她的艺术生涯,对于秦腔这门艺术,对于老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的追求,读者都会有所体会的。尤其是他们的精神,值得高度赞扬,也值得我们学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从事哪一行,都需要付出努力,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哲理深厚,欣赏学习,推荐共赏。【丁香编辑:樱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0 11:23:10
  不管是哪种艺术,想要传承、发展下去,就必须具有一批敢于奉献的艺术家。文章就侯红琴老师在秦腔艺术的造诣,进行细致的展开,将她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通过侯红琴老师的艺术生涯,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我们是否应该懂得更多的道理呢?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3:02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谢谢
2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0 11:23:14
  秦腔,我不会唱,充其量,只会吼几嗓子,尽管如此,我也觉得自己很神气,这就是秦腔的魅力所在。秦腔,是老陕的最爱,也是我们的民族瑰宝,因而需要我们将之传承下去。我们要以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为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一些努力。欣赏美文,问好乡党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3:21
  谢谢老师谢谢你
3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8-03-10 12:00:03
  肖老师对秦腔的热爱让人敬佩,秦腔唱腔悠扬,深受当地百姓喜欢。
闻杰
回复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4:07
  感谢老师问好
4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8-03-10 12:01:18
  敬仰为秦腔奉献毕生精力的老师们,秦腔是一种弘扬,更是一种传承。
闻杰
回复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4:47
  感谢老师鼓励谢谢问好
5 楼        文友:娇娇        2018-03-10 12:14:5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物都要从坚持到发展的过程开始,秦腔也不列外,品秦腔,唱秦腔,才使得一代老艺术家们,将秦腔发扬光大。
娇娇
回复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5:20
  感谢老师鼓励谢谢支持问好
6 楼        文友:娇娇        2018-03-10 12:17:05
  老师对于秦腔的热爱和传承让晚辈敬佩,秦腔表演形式婉转悠扬,唱腔华丽,深得人们喜爱。文章描写朴实,将几位老师对秦腔的热爱愉悦在文字中。敬茶老师!祝春安!
娇娇
回复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5:55
  感恩遇见谢谢鼓励问好
7 楼        文友:娇娇        2018-03-10 12:17:46
  感谢雪哥辛勤编按,辛苦了!敬茶!祝春天快乐!
娇娇
回复7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6:35
  再次感谢问好老师,谢谢啦
8 楼        文友:林易峰        2018-03-10 12:35:27
  不经磨砺,怎得宝剑,秦腔也是一样,老师的敬业和对秦腔的敬畏让人动容。
回复8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6:55
  感激有你问好老师
9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8-03-10 14:30:45
  艺术需要传承和坚守,秦腔也是一样,表演艺术家们精干的敬意精神感动,秦腔才会得以发展。
天使的左翼
回复9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7:19
  感谢鼓励问好老师谢谢
10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8-03-10 14:31:10
  秦腔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天使的左翼
回复10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3-11 08:57:56
  感谢老师谢谢你们,谢谢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