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指间】悲秋(散文)

编辑推荐 【指间】悲秋(散文)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6发表时间:2018-03-10 17:34:11

昨晚翻《易经》,勾起老问题:乾卦全阳,从一条龙蛰伏地下开始,到现身地上,当公卿,做诸侯,一路小心谨慎,荣登九五之尊,而坤卦,全阴,从初爻开始“履霜坚冰至。”应该讲阴寒之气的发展过程啊,没有,二三四五上,没一句跟阴寒有关。猜文王的想法,费劲。
   突然想起《论语》一句,一阵莫名伤感却袭上心头。孔子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夫子大实话。
   我想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年轻时都“发愤”过,但达“忘食”境界时候几希,而“乐以忘忧”却常有。总之,稀里糊涂的“不知老之将至”,直到华发初现,才明白“履霜”--踩到白霜--坚冰将至。李白就描写过这个情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据说文人都好个“伤春悲秋”,这方面诗词歌赋多的读不过来,犹如满天繁星,不知摘那一颗好,碰点子吃糖吧。
   “伤春”是年轻人干的事儿,无病呻吟的多,就是有个把“悲秋”,也是“为赋新诗强说愁”。
   “悲”,是悲生命的消失,对死亡的恐惧。
   秋之所以“悲”,就是与生命相关。时间从夏天的旺盛到秋天的凋零萧瑟,生命将尽,所以悲。孔子在河边上感叹的,不分昼夜逝去,像流水一样的那个是什么?除了时间和生命,还能有别的解释么?
   屈原悲的直白:“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时间过得那么快,我总是赶不及,年岁不饶人,恐惧啊。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秋天到了,草木在不断凋零,怕是美人也一样会老去哦。这屈原也是,从草木之凋零,居然悲起了美女的老态龙钟。
   “自古逢秋悲寂寥”。意识到生命即将终结,熟悉的一切都将离去,只有寂寞和空虚,唯见孤坟野草,悲。想起电视剧“狼烟北平”中,文三的一句台词:老咯,要去听蛐蛐叫了,就是这个意思。
   欧亨利深谙生命与秋天的关系,把一片即将落去的秋叶与生命将尽的肺炎孩子联系在一起,给我们讲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秋,在我国古人来看来是阴阳交变时期,阳气衰退,阴气渐盛。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秋天,悲气主宰人之情绪。秋在五行属金,在脏属肺,在声为悲,悲气过盛则伤肺,你看那林妹妹,常常面颊潮红,咳嗽不止,还咳血,整日里悲悲戚戚,正是肺病的典型症候,愈病愈悲,愈悲愈病,最后不治。
   而火克金,火气能压制过旺的金气,火在脏属心,在声属喜,五行相克:喜胜悲,多想想高兴的事情,就能克服悲伤压抑的情绪,虽秋风萧瑟,但古人逢秋便登高远望,为的是感怀秋高气爽的喜悦,所以,范仲淹在岳阳楼上临风把酒,喜气洋洋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不可逆的时间面前,人类感到了无奈的恐惧,但又那么的不甘心,于是宗教来了。
   基督,回教徒笃信人有一个灵魂,躯体归于尘土后,永恒的天国是善良灵魂的最后归宿。道教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得道成仙,白日飞升,与天地同寿。佛教传入中土,人们接受了轮回说,还有下辈子,足以克服死的恐惧;业报说又帮克服了变牛变马,地狱的恐惧:苦难的业报后即是福报。还有更“激动人心”的喜悦,净土宗,特别是弥陀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等着有缘人往生,阿弥陀佛还会用自己的愿力来帮助有心向佛,但力道不够的信徒往生净土。所以,中国大乘佛教在经历了宗派林立、禅宗一家独大的辉煌后,最后终于“禅净合流”,佛教法门万千,成佛之路艰难,人们更愿意方便简单的得到永恒。玄奘奄奄一息时,徒弟问:和尚往生否?玄奘回答:往生。一代宗师也欲往生,往生弥勒净土,到兜率天去。就连刻板严谨的弘一大师,依律宗出家,最后却皈依净土宗。

共 14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语云春女思、秋士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其实也不尽然,君不见先生笔下范仲淹在岳阳楼上临风把酒,其喜洋洋者矣!毕竟肃杀之秋有让现实社会滚滚红尘中人油然生悲者众,于是学问有了,文章有了,宗教有了。大作高屋建瓴,举重若轻,融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于一体,宛转斫轮,大气磅礴,直令读者眼界大开,雄文拜读,欣赏了!【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