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色声香味触里的深渊

编辑推荐 【赏析】色声香味触里的深渊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赏析


作者:天水碧 布衣,352.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07发表时间:2018-03-18 12:08:18
摘要:诚如林奕含的精神科医师所言,林奕含的文章里有一种密码。只有处在这样的处境的女孩才能解读出那密码。

【赏析】色声香味触里的深渊 世上没有比人更肮脏的了,世上没有比人更美好的了。
   林奕含在接受采访的八天后,亦即2017年4月17日选择结束自己26岁的生命。林奕含在写《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大概清楚自己的心力只能写这一部作品,作品完成之时,亦是心力用尽之际。小说出版后,林奕含的父母站出来说,房思琪就是林奕含。房思琪的疯与林奕含的死,同是彻彻底底的毁灭。
   中文简体版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附有一篇台湾作家蔡宜文的文章,其中写道不敢使用“幸存者”这个词。所谓幸存者,“指涉的不是其他种犯罪的受害者,当用到幸存者这个词时,仿佛都是在描述一种屠杀。”林奕含在接受采访中说道:“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施暴者的施暴行为从来不是独立完成。这本书中,被人高捧膜拜的李国华是施暴者,钱一惟,张太太夫妻,甚至房思琪的父母无一不是施暴群体分母样的存在。
   房思琪13岁那年被补习班的老师李国华诱奸,渐至患上精神病。病发后,十八岁的房思琪被父母送进精神病医院。林奕含非常清楚,在她写每一个字的此时此刻,在写完小说之后,并非仅台湾而言,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房思琪式的屠杀不会有停止的一天。最近网络上有关性侵集体联名举报的事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同样艰难。李国华明白并深刻地理解,当社会面对性的暴力时,会有人站在他背后,跟联名举报事例中有人出言为施暴者否认并反诬受害人同理。
   比成长历经的痛更让人绝望的是反思质疑自察的同时,还有对自我的诘问。林奕含是两者并而行之。
   小说中的语言有连绵的意像,它们连缀成长句或短句,有如海棠之色——暖红娇白。句子构建出的美,有房思琪和怡婷自喻为精神上的孪生姐妹的情谊,亦有相伴在文学博士伊纹身边共读文学经典的琳琅之美。当林奕含写到与李国华在家里,在小旅馆的细节,从13岁到18岁,在李国华藉由文学和语言构建的块垒之中,房思琪从最初不知所措的自责,到最后的发问,几近婉丽的词语,犹如精巧的刀刃一次又一次地在小鹿样的眼睛前划过。句子与句子,词语和词语之间结构出的薄刃似风,与其说是犀利,毋宁说是一个女孩对人性,对他者和自己备受屈辱和折磨的细剖,至直见性命。
   “艺术可不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会不会艺术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文学或语言,离开人,无从孤立存在。林奕含对艺术、文学或语言的指问,与犹太籍作家普里莫·莱维在《这是不是人》里的多重含义之问,可以说是指向是相致的,皆是从人性的角度追溯人性的深渊。“普里莫·莱维在40年后死于奥斯维辛。”是普里莫·莱维自杀后,同为幸存者的美国作家埃利·维瑟尔写下的一句话。“羞愧的幸存者”的标签和普里莫·莱维的死,擦洗不掉,铮铮确凿。当词语含混为某种身份的时候,幸存者这个词,如同黥面之刑。
   房思琪眼里的雨和风,议论与途说等等无论是否有形还是无形,无一不是含着气息和温度,并非仅是一个喜爱文学少女的纤敏和细微。她在解释何为随意观音时,说道:“观音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观是观察,世是世间,音是音声,就是一个善男子看间世间有情的意思。”林奕含的敏感敏思亦出于此,她笔触里的六根六识在成长历经中逐渐勘破人性里的深渊。
   因婚姻中断学业的伊纹是房思琪成年后的镜像。如果房思琪没有遭遇李国华,幸存成为伊纹,学识和美貌并没给她带来美好。被家暴的阴影之下,伊纹也是沉默的,与房思琪的沉默同出一辙。抑郁症折磨了林奕含八年,她甚至意识到,李国华的暴行中,自己也是共谋。她看见了人作为个体时触进自身最深的深处,惟有自己可见的暗礁。
   李国华的女儿晞晞,林奕含着墨不多,却意味深长。李国华拒绝妻子提出给女儿找补习老师的要求,任由女孩除了吃就是刁蛮。晞晞的这个形象反复多次在小说中出现。过去二十年中,那些拿着作业本在李国华桌边排队的小女孩,郭晓婷、饼干被永远地困在事发当天。采访中,林奕含说过犯罪和风流的区别。李国华属于前者。
   林奕含去世之前有过两次自杀经历,并非不怕死而去死。

共 16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了这本书的人物和内涵。作为小说自然有不少缺憾。但已经够好,文字流丽,情节规整。最难得的是我在其中能看到张爱玲式的感知。用张爱玲来夸人,在别人看来可能已经泛滥了,但我对这个类比是很吝啬的。张爱玲在我看来最了不起的一点不是她的所谓洞察人性,而是她的修辞:张爱玲非常擅长使用联觉,而且不是那种“闻到了阳光”式的初级联觉,而是不出现提示,直接把两种感觉搭在一起,造成五种感官交错混乱造成的跳脱的效果,而且这种感官的偏移还和文本本身是融洽的。例子在她的小说中比比皆是。这点和巴别尔特别像。所以张在我看来首先是个文体家。林的小说也有这样的气质,有些修辞并不融洽,但惊艳的地方远远多于缺憾。 整个小说除了开头的一个预叙和结尾一个场景外,几条线穿插(漂亮的被诱奸的女孩-家暴受害者-长相难看的女孩儿),看似混乱但其实非常清楚。虽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叙事手法,但撑住了整个故事。有些行文方式近乎亨利米勒。虽然有些地方写的过于简单或说想当然。但写一个这样的长篇是非常艰难的。作为第一个长篇也已经很了不起了。在房思琪所在的世界里,文学对她没有任何帮助,也再难有帮助的可能。在我们所在的世界里,尽管作者最后自杀,这小说仍然在现实世界里可称武器。我不太想提什么让大家都知道身边有无数个房思琪或者避免出现下一个房思琪这样的话。这些话没错,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这小说中的文学有多无力,在现实中它的拷问就能有多有力。纳博科夫一个虚构的洛丽塔让恋童真的成为一个被严肃对待的问题(虽然在我看来这不是这本书的重点),艺术作品的道德作用是不可被忽略的。虽然这本书内容揭露了敏感问题,但是很值得一看【编辑:曹子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曹子仪        2018-03-18 12:10:47
  推荐阅读,。。。。
曹子仪
回复1 楼        文友:天水碧        2018-03-18 21:45:13
  谢谢编辑老师的解读。林奕含的确是张迷,她的小说中极为擅长用修辞联结感官与意识,并将其外化。可能是同为女性的原因,她笔触里的犀利与温柔,读来不止于心惊。
2 楼        文友:小米粒        2018-04-28 09:08:41
  好的作品从来都是以作者处于这样的处境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敢于揭露,还原真相,减少伤害。作者对该书的解读精确透彻,“比成长历经的痛更令人绝望的是反思质疑自查的同时,还有对自我的诘问”足以见得房思琪式的强暴对一个女孩子成长的伤害之大,留下的阴影之深,这样的一个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该篇随笔结构完整,脉络清晰,语言文字凝练,实为一篇佳作。拜读学习了。
越说话越自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