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春韵】赊小儿鸡来(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春韵】赊小儿鸡来(小说)


作者: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1729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86发表时间:2018-03-19 08:25:20
摘要:这就是我生长的那个小乡村,这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多美啊!

“赊小儿鸡来……赊小鸭……”
   梧桐花开的美丽时节,外来的小商贩肩挑着小鸡、小鸭来了。一脚踏进村子,便传来抑扬顿挫的叫卖吆喝声。
   “赊小儿鸡来……赊小鸭……”儿时顽劣调皮,只要一听到村里大街上这一声声耳熟能详的叫卖吆喝声,我就会撒开脚丫子一溜小跑,上气不接下气回到家。
   “娘,赊小鸡、小鸭的来啦,咱赊不?”娘每年都会赊十几只小鸡、小鸭喂养,因为今年家里还没赊,我猜想娘肯定会去掉我话里的那个“问号”,应下我的话。果不其然,娘闻声出来,大声说:“赊赊。看你个傻小子,风风火火跑出一脸汗,着的哪门子急?”
   我抹抹脸,嘿嘿笑笑:“娘,还不是怕您去晚了,赊不上‘扑棱扑棱’扇翅膀的好小鸡、小鸭了吗?”
   “嗯,你小子这话挺在理。等我忙完手里的活,一会跟娘去赊小鸡、赊小鸭去。”
   “唉呀!娘,还是赶紧快去吧,别磨唧了,一会好小鸡、小鸭都让人家挑走了,咋办?到时您后悔都来不及了。我知道在赊小鸡的现在在哪里,快快,咱赶紧去……”
   儿时年幼,不知日子苦,去赊小鸡的路上,我抬头问娘:“为啥非要赊小鸡?”
   娘无奈苦笑,摸着我的小脑袋说:“嗯嗯,你一个小毛孩子,除了玩心,懂个啥?这春天里,是咱老百姓手头最紧巴的时候,拿不出钱来买,赊小鸡、赊小鸭是咱这一带不成文的规矩,都时兴好多年了。”
   “那,赊了小鸡、小鸭,啥时还账?”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破砂锅问到底。
   那次,娘没表现出一丝半点不耐烦,牵着我的小手,叹口气说:“做人要实诚,咱这庄户人,没谁会赖账,赖账会叫做无赖,被人瞧不起的!一般是等到秋天鸡鸭下蛋时,小鸡小鸭贩子就会来收账。那时卖蛋有了钱,或者有了其它收成日子略微宽绰些,还上赊小鸡、小鸭的账。”
   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儿时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俺那的农村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嗨,谁不想改变一穷二白的苦日子,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呢?”自那时起,爹娘就计划着喂养一些鸡鸭、猪羊,等长大卖掉换些钱来补贴家用。
   生活在黄河滩区偏僻的农村,那时没啥经济作物!经年里一贯的要么麦茬豆,要么麦茬玉米棒子,生产的粮食除了交公粮,留给自己家的只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吃喝。没有其它的经济收入,又没有足以再拿出来多余的粮食换钱,相对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来说,那个年代真是穷苦的可怜,大多数家庭竟凑不起买十几只小鸡、小鸭的钱。
   “活人岂能让尿憋死,是不?”
   那时候,聪明智慧、勤劳善良的村民,掰起指头算起账,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办法就是最好的商机,一些思想超前、头脑灵活的人动了心思,开始做起了赊小鸡、赊小鸭的行当。这样既解决了村民买不起小鸡、小鸭的问题,又解决了小商贩小鸡、小鸭卖不出去担心亏本的实际问题。起初,小商贩多是肩挑加盖的扁箩筐;后来,大多是自行车后座上跨个放几层小鸡、小鸭的木箱子,走乡串村叫卖。
   “赊小儿鸡来……赊小鸭……”
   听到沿街串巷熟悉的叫卖声,村里的嫂、婶、大娘们好像事先有约似的,陆陆续续走出家门,乐滋滋围着小商贩带来的小鸡、小鸭苗,挑选上十几只或几十只。唠着家长里短,数叨着小鸡、小鸭的品相好坏,挑选出一个小鸡或小鸭,都会放在端平的手掌心,轻轻抖动一下,仔细观察小鸡或小鸭的动态,直到满意为止。早有准备带来家什的,会把挑选好的小鸡、小鸭直接放进自家的家什里,等挑好挑足了满意小鸡、小鸭苗,就会招呼小商贩给过过数,然后就是记账,一切妥当,便宝贝似地拿回家好生精心呵护,用心喂养。
   热闹要数那些个没顾上拿工具,就急急赶过来赊小鸡、小鸭的人。挑好满意的小鸡或小鸭,干脆直接放在随身携带的簸箕、竹筐里;那些个空手而来的,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用褂子的前襟兜着小鸡、小鸭,急慌慌、乐颠颠快步往家跑。
   我和娘赶过来时,已经有不少人家挑好了小鸡、小鸭。见娘来赊小鸡、小鸭,热心肠正准备回家的二婶,大声招呼俺娘说:“耶,大嫂子,咋来恁晚?要不我帮你挑挑吧!”
   “行,太好了!你眼力好,是个行家。”
   “嗨嗨,谁让咱是一家人,不费啥大工夫,快蹲下一块挑吧。哈哈。”
   “呀,娘,你看这个小鸡还大恁活泼,您咋就不挑呀?!”
   “哈哈,因为呀,他是和你一样,是个带把的小鸡苗。”
   “啊,二婶,你说它是个小公鸡苗啊!哼,公鸡苗咋啦!养大了会打鸣,年节里让俺爹宰杀了吃,多好啊!是不娘?。”
   “哎,我说你个馋嘴的傻小子啊!就知道吃吃吃。咱家有去年留下的两只大公鸡,打鸣就够了。”
   “唉唉,大侄子,咱养鸡养鸭就是图它长大后下蛋换钱,要是养一群公鸡、公鸭,不是白忙活了吗?再说了,这公鸡、公鸭长大了,卖也不值几个钱,一年养下来下来还要糟蹋不少鸡鸭食,能不心疼?”
   那次听了娘和二婶的话,我才长了见识,明白了那个时候小公鸡、小公鸭为啥受冷落?哪像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公鸡比母鸡光鲜受宠。
    “赊小儿鸡来……赊小鸭……”
   那时和年龄不相上下的孩子们,只要听到这走街串巷的叫卖声,都会屁颠颠地围过来,为啥?唉,那时物质匮乏,没啥玩具可玩。一来吗?“叽叽、嘎嘎”毛茸茸的小鸡、小鸭着实可爱;二来吗?闲来无事,凑凑热闹寻开心。
   有次,我们正在一起玩耍“土坷垃仗”的几个小伙伴,听到熟悉的叫卖声,一路小跑围过来,个个学着大人的模样,挑选小鸡、小鸭苗。
   不料却招来小鸡贩子一顿大声呵斥:“嗨嗨,小毛孩子,懂个屁,没事胡乱摸啥?!摸坏了小鸡、小鸭,你家大人能陪嘛。去去去,哪凉快,哪玩去!”
   “哼,为啥?摸摸咋啦!”
   “耶,说你不听,咋还犟上了?为啥?回家问问你爹娘去!”
   那天回家,我问娘:“为啥?”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为啥?也不知真假,说是小孩子的手温高,抚摸过的小鸡、小鸭会生癞或者死掉。”
   “哼,吓唬调皮小孩子,骗人的谎言吧!我不信!”
   “嗨,你给我听清记住了,信不信由不得你,以后再不准摸人家小贩子的小鸡、小鸭苗了!知道不?”
   我不信他们的话,小孩子手温高,能摸死小鸡、小鸭?哼!谁信?骗小孩的吧!
   动了心思,我一脸坏笑。嗨,走着瞧吧!嗯,事实胜于雄辩。我要用事实说话,揭穿大人们说的这个谎言!
   那次,我家赊回家的十几只小鸡、小鸭,娘把他们分别放在大纸箱子里精心养着,纸箱子底部铺有一张废旧报纸。为防气温低时冻坏了小鸡、小鸭,娘还特意在纸箱子上面盖了一块棉布单子用来防寒保暖,晚上会把纸箱子放在高处或直接挂在梁上。
   娘说:“这样做,是因为村里经常有黄鼠狼、野猫出没,担心小鸡跳出来跌伤,或被馋嘴的野猫或黄鼠狼叼去,偷吃了。等小鸡长出羽毛、翅膀硬了,听懂咱家里人呼唤声时,就撒开散养;等到小鸡长出了全毛,晚上能自己飞到屋檐鸡架上或者树上时,就不用费心了。”
   ……
   “娘,你忙别的吧,我来喂小鸡、小鸭。”
   “哎,你那笨手笨脚的样,能行?”
   “娘,放心吧,每天看着您喂小鸡、小鸭,我早都学会了。”
   “那行,你可给我小心点,这小鸡、小鸭,可金贵着呢。”
   “嗯,知道了,错不了事。”
   嘿嘿,机会来了……
   那天,我照着娘的一贯的做法,把盛小鸡、小鸭的纸箱子搬出来敞开口,让小鸡、小鸭晒着太阳,准备喂食。趁娘不注意的空闲里,我偷偷流进厨房,从锅灶里弄出点锅底灰,小心翼翼地涂在一个小鸡腿部做记号,在喂食小鸡泡过的小米时,我特意把那只涂了锅底灰的小鸡单独拿出来放在地上,一边用手抚摸,一边喂小米。
   小鸡渐渐长大了,能自己能飞上爹给它们搭建好的鸡架上了。那只被我涂抹了好多次锅底灰,抚摸着长大的小鸡活的好好的,没有像赊小鸡的贩子说的生癞迹象,更没有死掉。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间秋天到了,那个赊小鸡小鸭的小商贩按照预约准时来俺村“秋后算账”。嘿嘿,“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村里人聚在当初赊小鸡、小鸭的老地方,挨号如数还上赊欠的钱,没有一家赖账的。
   回首往事,长唏嘘。“赊小儿鸡来……赊小鸭……”这曾经温暖熟悉的吆喝声已经远去,村里那个经年赊小鸡、小鸭的地方,如今已建成了文体设施配套完善文化广场上。
   昨天周末,回农村老家看望父母,晚饭后跟随爹娘去了村里的文化广场溜达一圈,广场上灯火通明,喧嚣热闹,有的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的围着广场绕圈散步,锣鼓喧天里扭秧歌、跳广场舞的村民们,个个身着艳丽的盛装,脸上透着幸福、漾满笑。
   “耶耶,来来,一起扭秧歌吧!”
   “哈哈,快快,来跳广场舞吧!”
   呀呀,爹去了那边,扭起了秧歌。
   嘿嘿,娘留在这边,跳起广场舞……
   我那淳朴善良热情的父老乡亲们,欢快地扭起来、跳起来、笑起来……
   嗨,这就是我生长的那个小乡村,这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多美啊!

共 35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赊小鸡小鸭,在以前的农村看似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却折射出许多意义来。由于那时贫穷,尤其是春忙的时候,也是手头最紧巴的时候,连十几只小鸡小鸭都没钱买,只有赊账,等养大了“秋后算账”。因为贫穷,才有了赊小鸡小鸭这个行当。同时也反映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村民诚实可靠,不会赖账,赖账,会被人瞧不起。为了不让小孩玩小鸡小鸭,大人故意吓唬小孩,可我不信,特意抚摸几下,还做了记号,可小鸡不仅没死,还长大了,揭穿了大人的谎言。如今,日子好了,生活美了,再也不用赊小鸡小鸭了,村民们也跳起了广场舞,扭起秧歌,他们脸上无不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文短却意义深长,内涵丰富,以小博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讴歌了人民生活的美好。佳作,力荐共赏。【编辑:空城深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城深深        2018-03-19 08:28:33
  窥一斑而知全貌。赊小鸡事小,却放映了农村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内涵丰富。好文!感谢赐稿看点!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3-19 08:53:11
  谢谢空城深深老师辛苦编文指导,老师按语精彩精准传递正能量,问好老师,远握敬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胡谷        2018-03-19 15:38:31
  赊小鸡啰,这吆喝声中,反映了儿时小贩对贫穷的乡亲们的信任和希望。这篇小说取材于农村生活,讲述的是农村巨变的故事,是一篇佳作。
梦想的力量,因为有你和我。
回复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3-19 17:07:34
  谢谢胡谷老师光临指导,雅评鼓励,您的指导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问好老师,向您学习,给您敬茶了!
4 楼        文友:小金子        2018-03-19 16:57:40
  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正能量。好文章!
胸怀天下锦绣,写锦绣文章!
回复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3-19 17:09:47
  非常感谢小金子老师光临指导,留评暖心,向老师学习,祝您开心快乐,给您敬茶,继续努力学习。
5 楼        文友:春夏秋        2018-03-19 17:02:16
  小说通过儿时赊小鸡和小鸭的描写,反映农村时代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美好。正如编按所写“内涵丰富,以小博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讴歌了人民生活的美好。”欣赏佳作,向老师学习!期 盼精彩再现看点。
回复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3-19 17:12:52
  感谢春夏秋老师光临指导,雅评鼓励。老师留评如春风化雨润人心,向您学习,遥握敬茶,希望老师以后多多指导为盼,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6 楼        文友:瑜玲珑        2018-03-20 18:35:10
  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人。真好!
一个喜欢爬格子的懒汉。
7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9-05-17 08:58:45
   广场上灯火通明,喧嚣热闹,有的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的围着广场绕圈散步,锣鼓喧天里扭秧歌、跳广场舞的村民们,个个身着艳丽的盛装,脸上透着幸福、漾满笑。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