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一个城市灵魂的守护者 ——记大安江论坛和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

编辑推荐 【江南】一个城市灵魂的守护者 ——记大安江论坛和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谷雨坡 秀才,135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597发表时间:2018-03-20 21:46:57

一个城市,高大靓丽的建筑,宽敞明净的街道,只是她的躯壳,深厚的历史文化才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这座城市的魅力之所在以及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安江,曾经是湖南省怀化市的前身——黔阳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也是黔阳县(今洪江市)原县治所在地。安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五代时置硖洲,宋朝改置安江寨,清朝道光年间置安江镇。安江因挖掘出距今7800年前的上古高庙文化,而被称之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上古高庙文化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神农炎帝在安江种植过水稻的遗迹,又因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这里发明了杂交水稻,安江也被人称之为“世界稻都”。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最后一次会战的雪峰山战役中,安江是中国国民党陆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和中美混合作战司令部的驻地,在这次战役中,安江人民踊跃支前参战,为取得雪峰山会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雪峰山会战之后,中国的抗战就进入了全面反攻阶段,安江因而又有“胜利之城”的荣光。
   集高庙上古文化、稻作文化和抗战文化等三大文化于一身的安江,由于黔阳行政公署(今怀化市)和黔阳县治(今洪江市)相继迁出,行政级别的一降再降,加上旧的交通区位优势的丧失和几家大型工厂的搬离,曾经的繁华也渐渐地凋敝,热闹的街市慢慢地变得有些寂寥。曾经领先于本地区其它城镇的城市建设也逐渐地落后了,甚至出现长时间的停滞不前,安江似乎被人遗弃了!
   虽然一个城市的繁华在沉寂中渐渐地荒芜,岁月在她的容颜上斑驳了一道道深褐色的褶皱,并因此淡出许多人的视野,但若她的历史文化脉络不断裂、不消亡,并能够在逆境中得到很好地传承,甚至发扬光大,那么这个城市的灵魂就不会走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必然会重新走向辉煌,发出更加璀璨的星光。
   一个城市的灵魂,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即使其他人都在纷纷逃离,而他们却都执著地守候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专心地呵护着这座城市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并使之更加璀璨耀眼。安江,就有这么一批民间组织和热心市民,为了安江的文化历史得到较好地传承,为了给安江的发展重新插上飞翔的翅膀,他们不辞辛劳,多方筹集资金,甚至自掏腰包,走遍了安江的大街小巷,探访了安江周边的山山水水,搜集到许多历史文物,发现了许多隐逸着的如画风景。他们让安江的历史文化更加丰腴,让安江以更美丽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大安江论坛和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民间组织。
   周宪良老师,被大家称之为“安江通”,创立了专为宣传安江及周边地区的“大安江论坛”网站,是网站的总版主,也是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创办人之一,现为该研究会的常务副主席。
   周宪良老师从洪江市教育战线退休下来以后,通过走访安江的大街小巷,了解到安江有许多历史文化宝藏,但是有些都不为外面的人所知,甚至很多住在安江的人都不知道,有渐渐消失的危险。看到周边其它城市在互联网上宣传得如火如荼,而安江只是一些零散甚至是负面的消息出现在网上。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安江不能再这样任其消沉下去,必须要把她振作起来,尤其是其历史文化必须要对外大力宣传起来,要让大家知道,安江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很丰富的城市,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地方。
   2016年元旦,经过周宪良老师的多方奔波,在时任安江镇党委书记,现任洪江市政府副市长全振华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在国家工信部正式注册,以实时全面报道安江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以及人民的精神风貌为主的大安江论坛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开通两年以来,得到了安江片区三十多万人以及在外务工打拼网友们的极大关注,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时至今日,大安江论坛网站会员已经突破五万人,发表安江及周边地区宣传帖子五千多篇,图片两万多张,制作安江及周边地区宣传视频三百四十多个,网友回复帖达两万余条。
   大安江论坛网站对安江的高庙文化、稻作文化和抗战文化进行了系列深入的宣传,同时实时地对安江的城市改造、铁路和公路建设、新人新事新风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2015年以前,知道安江是雪峰山会战司令部的人寥寥无几,更有八千多抗日英烈长眠于安江,外界却鲜有人知道。通过大安江论坛网站制作的五十多个有关抗战宣传视频的发布,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安江在中国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两年以来,来安江参观抗战遗址的海内外人数已超过十万人次。2017年6月26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看过大安江论坛网站以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当即给大安江论坛网站题写了站名,并祝愿大安江论坛网站在宣传安江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大安江论坛网站在宣传安江、为安江经济建设出谋划策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洪江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宣传安江,为政府和群众搭建一个更加畅通的互动平台,周宪良老师又建立了大安江论坛微信群。他把张龚市长以及其它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请进了微信群,也把关心安江建设的普通老百姓请进了群。目的就是为了把安江的历史文化能较好地传承下去,为了把安江的各项事业能加速发展好。大家畅所欲言,以位卑未敢忘报国的精神,积极献计献策,为安江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通过大安江论坛微信群,让安江的老百姓有了一个足不出户就能参政议政的机会,也让政府有关部门能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收集到许多有关建设安江的好建议和好设想,让政府和群众之间没有了任何的隔墙和距离。
   他是一个身体瘦小但精神饱满的老人。他精通易经学说,又平易近人。有一副挚爱安江的热心肠,能团结所有关心支持安江发展的人,他就是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的蒋才福执行会长。
   蒋才福执行会长是土生土长的安江人,对安江非常了解,也深深地爱着安江。他知道,安江是个好地方,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安江又变的落后了,变的不为外界所知。他认为,作为一个安江人,不能总是叹气,总是埋怨,更不能总是等靠别人来发展安江,必须主动出击,大力宣传安江,把自己的内功做好,把安江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为了更好地挖掘、宣传和弘扬安江的三大文化,以文化促发展,他团结安江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特别是许多退休人员,在时任安江镇党委书记全振华的支持下,于2015年6月组织成立了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
   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办公地点,坐落在原中国国民党陆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关圣宫附近的杨家窨子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在研究会成员曾中先、黄爱梅和蒲玉梅等三人的陪同下,拜访了研究会并参观了他们辛苦建立的湘西抗战文物馆。
   关圣宫建于明末,宫门高约十二米,位于安江防洪堤旁。左边是蒋家祠堂,右边是胜利广场和遗存的部分杨家窨子屋。关圣宫的门楼依旧高大雄伟,前面的沅水还在慢悠悠地向东流去,而那一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木门却被泛旧的岁月尘封着,显得有些落寞和沉重。当我走进研究会的湘西抗战历史文物馆时,仿佛被远逝的时光给拽了回去。在这间光线暗淡的老房子里,一件件承载着民族苦难历史的文物,犹如一道道暗夜里的闪电,穿透着人们的心灵。只有站在这里,才懂得我们的国家是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这么幸福的日子。
   听曾中先他们介绍,研究会为收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抗战文物,克服了资金不足的困难,在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的同时,发动所有的会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派专人去乡里打探并收集历史文物。因为资金捉襟见肘,有个时候,刚打听到文物消息,跑去谈价,却又被别人高价抢了去。但他们并不气馁,又会去别的地方继续搜集有关安江片区的历史文物。
   看到如此简陋的文物馆,我真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担心。看到某些参观者随意触摸文物馆的文物,我觉得他们缺少着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我建议曾中先他们,一定要告示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文明参观,礼貌参观,号召大家要带着一颗对历史敬重之心参观。
   安江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现有会员二百三十八人,年龄最大的会员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的彭际良,最小的是大学生向浩明。研究会围绕安江的三大文化,邀请阎朝科、贺刚等高庙文化专家,召开学术研讨会多次,研究出安江因高庙文化而应有“中国第一古城”之称。收集各类历史文物三百余件,发现整理出历史文物景点十九个,挖掘出洪江市区域内抗战遗址五十余处,研究会主要成员自筹资金在胜利广场安装LED宣传屏幕一块,每天晚上滚动播放,宣传安江的历史文化和建设成果。研究会还成立了九支文艺队,既丰富了安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很好地传承了安江的历史文化。
   大安江论坛和安江历史文化研究会都是在安江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成立的,他们高举安江特有的三大历史文化大旗,集聚了安江发展的一切合力,他们是安江这座城市的灵魂守护者。在他们的鼓与呼下,安江人民又重新树立起了文化和发展的自信心。我们相信,在洪江市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十三万安江人民的努力下,安江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有一片越来越美丽的云天!
  

共 36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赞美安江的散文,向我们介绍了为安江默默奉献的人们。大安江论坛和安江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建立和发展历程。还有取得的优异的成绩。历史和文化是最能代表一座城市的标志。所以对这些工作一定要视为重中之重。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让安江的明天更好。感谢作者赐稿,江山欢迎你。【编辑:魏海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魏海龙        2018-03-20 21:48:11
  总有一些默默奉献的可爱的人。点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