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斛兵鹭影(外二篇)

精品 【荷塘“PK大奖赛”】斛兵鹭影(外二篇)


作者:浮山雨 进士,736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9发表时间:2018-03-22 10:32:25
摘要:斛兵塘。一代枭雄屯兵的故事,在古塘风起的涟漪里波遥。


   一、斛兵鹭影
   《三国志•武帝纪》曰: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这是公元208年。曹操统兵八十万于合肥,攻荆州,进而江东,意欲统一长江流域。时,曹见人马浩荡,无法计数,为清点兵员,便命挖坑,令士兵反复进入站满,以此计算兵数。挖坑作斛,量兵不量米,正是曹公的过人之处。其子曹冲借船称象,怕也是智之一脉传承。后量兵坑废置,成一水塘,人称“斛兵塘”。这是三国在合肥留下的遗迹之一,位于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东南角,有百亩之阔,现被合肥市竖起了历史遗迹的标志碑,列为重点文物。
   春日,我从合工大西门进入校园,是为再览魏武帝的斛兵之地。走过绿荫覆盖的香樟大道,在一栋楼的转弯处就见一方郁郁葱葱的绿色天地,盈盈地递出了一张清亮的“名片”——斛兵塘。一代枭雄屯兵的故事,在古塘风起的涟漪里波遥着。我曾来过这里,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塘是个土塘,周边没有现在的水泥镶边。那时的斛兵塘,初春新柳如烟、碧波荡漾,深秋更有芦花雪白、在水一方的诗情画意。
   我顺着岸边漫步,杨柳依依亭台,小道古木蔽日,三三两两学子或坐、或立、或读、或思。春阳波光一汪清碧,轻风撩起一池涟漪。塘畔四周,林木葱葱,青草丛丛,小花艳艳。好一方幽静的空间,好一处读书的场所。塘于西南处折了个大弯,便有了一股幽深之感,弯处可见点点新荷萌动,让我遐想起莲香飞扬的意境。
   一点白鹭,从空阔的水面破出,扑入我的眸子。只见绿水环绕的塘心岛,绿树成荫,苍翠里点点银白闪现,那是只只白鹭倚树筑巢,一如海岸崖壁所见。一位散步的老者热情地告诉我:“斛兵塘小岛是鸟儿的天堂,尤自公元2000年以来,上千只鹭鸟年年春天都来到这里。”接着他又介绍道:“它们一般只在斛兵塘小岛做巢、繁育后代,立冬后就飞走。”闻之,我抬头即见一妙景,一只大鹭叼着一条小鱼,正在引诱着一只小鹭试飞,一个逗趣感人的场景。
   倩影白鹭,人们因为常见而忽视了她的美。她小巧的身躯背负着一坨白雪,素洁闪亮;那细长的脖颈伸缩出了缕缕画意,令人遐思万千;铁色的长喙舞动着劲风,垂钓者静坐于塘边,潇洒地抛出了一道弧线,那姿态悠然自在。一切都恰似一阕精巧的宋词小令,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配合,那么的适宜。看,小岛水边站立着一只白鹭,一如一个钓魚老翁,把沉稳倒影于如镜的塘水里。请问,垂钓是否可钓出曹公的令旗?另有一只白鹭孤立在岛树的绝顶处,悠闲一片白云飘飘。是在望哨吗?可否望见当年英姿勃发的八十万曹军?还有白鹭二三,贴近水面轻盈低飞,是不是在搜寻曹军挖坑时留下的痕迹?
   鹭影如雪,在碧绿的水塘中起起落落,曼妙清澄;那洁白的鹭翅,在高远的天空画出了一道瞬间的曲线,那么的优雅。这时,美丽的斛兵塘便成了一幅崁于玻璃框里的画,静处有动,动处显静。坐在塘畔长廊里,看白鹭在绿塘之上窜跃,好似一片片轻舞的雪花,在我的眼中慢慢地融化,又慢慢地盛开,好像一首韵在骨子里的小诗,衬在百亩绿水之上,便会闲适自在地生出朴素高洁、平凡美好的境界来。
   观鹭影碧水,一种难以言表的美,促使我即兴吟出了一首小诗:“白鹭,兴冲冲地驮着/一点雪归来/一不小心/银翅一翻/把背上的“梨花”,落在了/三国故地的合肥/把春天的倩影/清亮亮地落在了/曹公斛兵的清塘涟漪……”
   坐听鹭鸣,心事一如种子洒落碧波里。大湖名城,日新月异,尤在人居环境上植满了绿意,于是候鸟来了。眼前的量兵坑,岸草韧石,亭飘疏韵,还有三两学子静读,柳绿塘堤水影,无不悠悠扬扬。恰这时,一行白鹭翔飞青天,如诗如画,我就想,今朝画款谁题?
  
   二、水响斛兵塘
   这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处角落,是古时曹操用于量兵的一口水塘。塘面清净宽阔,还有一个幽幽的延伸,便就延伸出了一个美丽的童话,那是锦鲤与秋水的故事。
   没有水草牵拉诗句,只有水响塘的边脚,那是锦鲤戏抓塘痒。忽然,塘就打了个深秋的喷嚏,惊起了锦鲤一声“扑哧哗啦”,溅起了一塘的水花。水面波纹揉和着阳光,光影交错纵横,如梦似幻。
   这是一群锦鲤,没入一方秋塘里,款款游动,透明一水,或浮于水面,或穿梭水底,一如游泳健儿的水上体操,展翅花样游泳艺术。这是水面上的诗情与画意。
   锦鲤,寓意吉祥,健美艳丽,泳姿雄然,是水中的活宝石;锦鲤,点点片片花斑,多彩于黑鱼身上,多彩于黄鱼身上,多彩于白鱼身上,多彩于红鱼身上,如花如玉,生动一水。
   此情此景,我迫不及待地将镜头对准锦鲤,调整好光圈,放大水的波纹,于细微处清晰那温顺安静的线条,让光的流动成自然的塘面,让水花与光影交相辉映,从而纯粹光影的交融。
   好了,在波光粼粼之上,锦鲤摇头摆尾欢快着。这是一幅寓意深刻的画:水,光,鱼。这里锦鲤是陪衬,光影是艺术,而水是主角。锦鲤因水而活而灵,光影因水花的跳起而美丽。
   锦鲤花泳,水响斛兵塘,响出“水”的本原蕴含——生命,在律动的光影里……
  
   三、龙栖荷塘
   一域水系,蜿蜒曲折,似一条祥龙盘踞于此,故名“龙栖地”。这里南滨巢湖,淝河穿越其间,史称“吴楚要冲,包公故里”。话说宋朝某日包公解甲归乡种藕济民。一时间,家塘飘色,红粉黄白,荷香弥漫……
   秋,在荷的边缘开始着色。晴空万里,我同几个友人坐上塑蓬小船,向龙栖地进发。遥遥一抹金色,是成熟的稻子,令我想起了辛弃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放眼碧叶,青波起伏;万亩荷花,静舞初秋。秋阳里,一朵朵荷花高傲地挺着腰杆。它们像逃避尘世的隐者,悠闲地立在水面上怡然自得;又像正气凌然的君子,不沾染一丝世俗的尘埃。
   水的节奏美,就是于自然的空间码出层层叠叠的绿色。风景这边独好。青天碧荷一色,鱼儿嬉戏静波;四野清香弥漫,蜂蝶穿梭飞舞。
   荷,千姿百态,娇美动人。盛开的,像娇艳的少妇绽放着动人的笑脸;待放的,如羞涩的姑娘,正酝酿着一场火力的爱情。就是一朵凋零的荷花,也是一首静美的小诗。
   一片片鲜花瓣,和着禅钟轻落湖泥中,成就了一支支洁色的藕根,救赎尘世。我敬礼那一杆杆青色的莲蓬,香绿一方水土,肥沃一方家园。
   水的韵律美,在于静动自如。我站在潮涌的荷香中,吟诵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只见一条鱼儿游着游着,忽地钻进荷叶丛中不见了,趣味横生。龙栖荷塘,里里外外都在诠释着生命的律动。
   坐在时光的塘埂边,坚守一块净土,坐看云起云远,一粒白鹭斜影,一撇夕霞飘飞……

共 26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岁月匆匆,时光流逝,总会引发文人墨客的无限遐思。散文《斛兵鹭影》由《斛兵鹭影》、《水响斛兵塘》和《小雪之美》三篇短文组成,三篇短文各自独立成章,各有千秋,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斛兵鹭影》着重于凭古怀今,抒发了作者“逝者如斯”的情感;《水响斛兵塘》重墨于斛兵塘的景物描写,叙写了作者醉心于山水的淡泊情怀;《龙栖荷塘》用独特的细腻的观察力,将荷花的形态栩栩如生展现出来,歌咏了荷花一尘不染的品质。精美散文,倾情推荐!【编辑:上大人孔乙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2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03-22 10:33:19
  在写作技巧上,《斛兵鹭影》气势宏大,笔调温婉细腻,历史的典故开篇,犹如打开了一幅跨越历史时空的宏伟画卷;景物的细致描写,为文章的主题抒发,做了绝美的铺垫,让读者在画面的震撼中,在文字的温婉中感觉到了作者融入文章之中的情感;《水响斛兵塘》细致的景物描写,笔调清新细腻,景物精致玲珑,画面诗意盎然,让读者不禁会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感觉到了作者情感中表达的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小雪之美》通过白描与写意的手法,把冬天景物的变化与作者对大自然的感知完美地结合起来。冬季的萧杀,往往成为文人们的感悲诗篇。但在作者的文字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充满了希望,结尾处的水仙,营造出一个“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浪漫向上的境界。
回复1 楼        文友:浮山雨        2018-03-22 10:55:32
  谢谢老师精彩评语!
   紧紧握手!
2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03-22 10:34:14
  在文章的立意上,从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到苏轼 的《前赤壁赋》,作品的立意难免陷入个人的怀才不遇的情感抒发。作者的文章,在立意上积极高远,没有丝毫的悲凉气氛,反而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精致的积极欣赏、感悟、赞叹!文章整体风格大气唯美,拟古而不拘古,充满了作者的站在时空的高度,用积极向上精神审视自然的景物,实属散文之中的精品佳作。感谢投稿荷塘,荷塘期盼老师的更多精彩!
回复2 楼        文友:浮山雨        2018-03-22 10:56:30
  谢谢老师读评!
   敬茶!
3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03-22 10:34:59
  文章一处略作修改:原文“那时斛兵塘新柳如烟,碧波荡漾,更有芦花雪白,风摇“在水一方”的诗情画意”,此句在画面上极具美感,有着很强的色彩冲击力,但“新柳”与“芦花雪白”不能在一个季节出现,春天即便有残留的芦花,颜色与深秋的芦花有着一定的色差,故修改为:“那时斛兵塘新春新柳如烟,碧波荡漾;深秋更有芦花雪白,风摇“在水一方”的诗情画意。”
回复3 楼        文友:浮山雨        2018-03-22 10:54:27
  改得好!谢谢老师!敬茶!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25 10:43:53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回复4 楼        文友:浮山雨        2018-03-25 15:56:54
  紧紧握手
   谢谢
5 楼        文友:天龙        2018-03-25 10:48:54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5 楼        文友:浮山雨        2018-03-25 15:57:19
  谢谢社长关心
   敬茶
6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3-25 20:51:02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祝老师创作愉快,精彩无限!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6 楼        文友:浮山雨        2018-03-26 07:47:37
  谢谢老师来读
   紧紧握手
7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3-25 22:53:46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7 楼        文友:浮山雨        2018-03-26 07:48:00
  谢谢老师来读
   紧紧握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