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旧】旧梦焉识(征文·随笔)

精品 【流年·旧】旧梦焉识(征文·随笔)


作者:桑子 秀才,2391.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89发表时间:2018-03-23 21:28:33
摘要:时代在燃烧着,可生命却冷却了——《西线无战事》

【流年·旧】旧梦焉识(征文·随笔)
   在《我们的父辈》开头,为了给即将奔赴东线的兄弟俩威尔汉姆和弗里德汉姆践行,五个发小欢聚在了发小之一格雷塔开的小酒馆里。杯中斟满啤酒,五只酒杯相碰之时,威尔汉姆说了句:圣诞节后柏林见。
   那是1941年的6月,夏至正在柏林的夜空上,朝着大地投下了意味深长的一瞥。《我们的父辈》讲述的是二战时期五个发小的故事,格雷塔就是其中一个。
   那是一个德国“为所欲为”的年代——德奥合并、苏台德的并入、拆解了捷克斯洛伐克、闪电入侵波兰、入侵丹麦后短短五小时内丹麦投降、四天占领荷兰、就连昔日的欧陆霸主法国也是兵败如山倒,几乎就是在50天内被占领。眨眼间,放眼欧洲大陆,似乎只剩下自身难保的英国,还有东方的巨人苏联还在坚挺。打个有些不恰当的比喻,彼时的纳粹德国,就像是当年令人闻风丧胆的蒙古骑兵——这是一支比魔鬼还要可怕的军队。
  
   一、葛丽泰
   格雷塔第一次出现在镜头时,正是酒馆打烊之时。士兵们在酒馆里一顿狂欢后,格雷塔一边和士兵嬉笑怒骂,一边把他们轰出了酒馆。我对她的第一印象,除了美丽,就是世故老练。
   那时的格雷塔,是“小酒馆老板娘”,可她的“宏图伟业”是当一名歌手。巧合的是,格雷塔的名字在英文和德语中都拼写为Greta,和瑞典传奇女演员葛丽泰·嘉宝同名但不同姓,不过是中文音译的区别。
   我不知道编剧在起名时是否有何寓意,可自从发现这个巧合后,我始终觉得“格雷塔”这个名字,代表的就是一个“少女梦”——对聚光灯,对舞台的渴望。站上舞台,一席长裙,放声歌唱,这是多少少女曾经的幻想?
   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可偏偏这种事情就能让格雷塔遇上。在那场临别前的践行宴上,格雷塔放了当时被禁止的摇摆乐来提升气氛。气氛是提升了,被“吸引”来的,还有在当时让人见了就想绕路走的盖世太保。更糟糕的是,在场的五个发小中,发小之一、格雷塔的男友维克多,是犹太人,一个在“水晶之夜”中家业几乎毁于一旦的犹太人。
   “穆勒小姐,由于你违反宵禁条例,你需要来普林茨阿尔布雷希特大街8号登记备案。”穆勒是格雷塔的姓,昭示着她在当时是“正统雅利安人”。在另外四人的掩护下,维克多逃过了可能的牢狱之灾,可违反宵禁条例的帽子却没赖掉。
   在饯别聚会上,格雷塔穿了一条米白色碎花的过膝裙子,一双白色平底鞋,和维克多一起在摇摆乐的欢腾中起舞。“水晶之夜”中满地刺眼的玻璃已经昭示了犹太人可能面临的命运,但是格雷塔却始终如一。作为观众的我们无法真正明白格雷塔的初心不改,究竟是出于痴情,还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纵情,或许二者皆有之。
   如果说,饯别宴时的格雷塔还是以少女的清纯形象示人,当几天后她出现在普林茨阿尔布雷希特大街8号时,却变成了头戴带花高帽、戴着黑手套、妆容精致,如此差异强烈的风格,不禁让我想起了张爱玲笔下,那个从女学生变为交际花的薇龙。
   格雷塔的口红号,是和红玫瑰一样的色泽,是魅惑的红色。
  
   二、红裙子
   格雷塔和维克多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争吵中结束的。之前的一次外出,一次偶遇,维克多发觉了与这位军官打照面时,格雷塔眼神中流露出了不自在与慌乱。几日后,按耐不住的维克多冲到了格雷塔的家里。
   凌乱不已的被单,还有格雷塔单薄的衣着暗示着片刻之前的翻云覆雨,可下一幕才是真的维克多难以置信:格雷塔的手中拿着饯别宴上五位好朋友一起拍的合照,照片上的维克多,已经在剪刀的擦擦声之下变成了一个空洞的长方形,就像一面玻璃被彻底打碎的窗口。
   面对维克多怒气冲冲的质问,格雷塔什么都没说;当维克多转身甩门而去时,他并不知道坐在梳妆台前的格雷塔,悄然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几日后当维克多回到家中时,她的母亲塞给了他一本特别通行证,并告诉他:你的德国女友不久前来过,送来这个东西。时局动荡之下,维克多的母亲已经明白,格雷塔才是德国人,他们这些“外来人”根本不是。
   那是一本由德国政府发前往法国马赛的特别通行证,上面的维克多变成了德国政府的公务员,前往马赛执行重要公务。
   维克多一眼认出通行证上的“证件照”,根本不是什么标准证件照,分明就是从那张合照上剪下来的。就在准备离开柏林逃难前,维克多来到了格雷塔的小公寓。
   格雷塔不在家,深更半夜的,她还能去哪儿呢?可是维克多即便猜不到全部的细节,也猜到了大概的故事:格雷塔为了他能逃出柏林,和那位盖世太保军官做了一笔情色交易,尽管他不知道,盖世太保还答应她去疏通自己在电台的熟人,助她成为歌手。
   停留片刻后,维克多将一个包裹轻轻放在了格雷塔的床上。包裹里,是格雷塔托他做的新衣服——一条火红色的长裙。
   裙子为什么这样红?纯真的爱情就是神瑛侍者的甘露,才让这绛珠仙草如此美。维克多知道,当格雷塔回到家时,就会看见这条红裙子。
   这不是一条红裙子,这是一封情书,上面是维克多用一针一线写的:我原谅你了。
  
   三、德尔·托罗斯
   在豆瓣评论区里,我看到网友的纠结:格雷塔去当盖世太保的情妇,初衷究竟是为了当歌手还是?她究竟爱不爱维克多?毕竟站上舞台是她这么多年的梦想,而救维克多不过是个附加条件。
   也许两个对她而言是同样重要的,一个是梦想,一个是恋人,二者早已合二为一,不可分割。她不可能不知道以时局的走势,等待犹太人的只可能是更残酷的命运,她无力对抗庞大的纳粹机器,既然白头偕老似乎越来越渺茫,保全维克多,让他逃出德国,成为了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终于到了录音的时刻,她穿着维克多做的一席长裙。身姿如松的格雷塔,站在舞台的中央,仿佛火女王在等待着盛大的加冕仪式,抑或是一朵绚烂的火玫瑰,即将在德意志的土地上等待着最为华丽的绽放。
   她盯着眼前,可我也不知道,她究竟在看着何处,眼神似乎在游离。
   “德尔·托罗斯小姐,准备好了么?”录音师在后台喊着她的艺名,管弦乐队已经各就各位可格雷塔没有回应——是不知道录音师在喊她么?还是她的确没听见?
   那位盖世太保很是时候地在后台,对着话筒喊了她一声“格雷塔”。
   她如梦初醒般地轻轻一抖,仿佛从茫然的回忆或是一片大脑空白中醒来。似乎在她的意识里,德尔·托罗斯不是她。
   钢琴前奏响起,格雷塔温柔的嗓音在钢琴的伴奏下,成为了一条流过天空的星河。这是她的成名曲——《我小小的心》(MeinKleinesHerz)
   “我小小的心只为你跳动,数着时分等候你归来,然后拥我入怀。我小小的心已经憧憬幸福,她在家乡默默地等待,坚信你会回来。”
   她在等维克多么?还是在等着那再也无法回来的过去?
   在女声的抒情民谣中,镜头给了维克多——他没能逃出柏林,而是被这位似乎“救他一命”的盖世太保军官暗中扣下,塞上了前往奥斯维辛的火车。
  
   四、东线
   我一直觉得这首《我小小的心》,其实和《喀秋莎》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我小小的心》没有前者的磅礴。
   “我小小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漫漫长夜我辗转难眠……”当那些被困在西伯利亚寒冬中的德军士兵听见广播中的歌声,是否会后悔当初选择了军营?可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尤其是才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无法入学的年轻人,他们早已没有选择,因为天底下有三个字叫“抓壮丁”。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红军成功将德国的第六集团军团团围困在了西伯利亚寒冬里,自此,“二战”迎来了中场转折点——第三帝国为所欲为的上半场结束了。
   看着越来越多仍然一脸孩子气或是学生气的士兵被源源不断送来,身在前线的威尔汉姆和弗里德汉姆已经明白,局势正在一点点恶化。
   可早已成名的格雷塔却并不知道前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也不怪她,生活在镁光灯下的女星,又岂会真的知道“人间疾苦”?生活就是音乐、情人还有舞台,一直到有一天,她被那位盖世太保军官逼着她前往东线,去给前线士兵进行慰问巡演。
   她来到了威尔汉姆和弗里德汉姆的军营,五发小之一的夏洛特,则在附近的大后方当战地护士。五缺一的发小们举杯庆祝——庆祝格雷塔的梦想成真。在另外三人的风尘仆仆中,格雷塔精致的妆容和充满格调的演出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她和他们三人,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
   负责接送她的人员居然等不及她收拾完自己大大小小的箱子,就开着车子绝尘而去。踩着高跟鞋的格雷塔在后方被夏洛特“逮”了个正着:这里有个重伤员,我们一起把他抬进野战医院。
   满手是血,衣服上沾上斑斑血迹的格雷塔吐了一地,一旁的夏洛特却早已面不改色。她见惯了生死,见惯了血肉模糊,见惯了炮火连天,可是格雷塔没有。
  
   五、刑场
   晨光在格雷塔苍白的面容上悄然吐着芽儿,她在望着前方,不知是在望着面前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还是在望着远方?1945年的春天来了,战争的结束,还会远么?
   火红的长裙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的囚服。那白色,是冰的白色,白得没有丝毫温度。她早已不是那位歌曲在广播中不断播放德尔·托罗斯,而是犯了“散布悲观言论罪”的死刑犯——从前线回来时,她对着酒馆里那些沉迷于狂欢,一脸胜利在望,却从未上过战场的年轻士兵,几乎就是“恨铁不成钢”地吼了一句:这仗我们打不赢了!
   在那个万恶的慰问演出时,她才知道,东线岌岌可危之下,野战医院的任务早已不是救死扶伤,而是将伤员治个半好后强行送回战场去送命。
   她看到了生命是如何在炮火的燃烧中一点点冷却。
   她没能吼醒这些涉世未深的幼稚青年,却留下了口实——一手造就了“德尔·托罗斯”的盖世太保就以“散布悲观言论罪”,将她投进了监狱。娇艳的红玫瑰,而今不过就是墙壁上的一抹蚊子血,一抹会给盖世太保仕途可能带来污点的蚊子血。
   就在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前,大批像格雷塔这样的音乐人、歌手、作家被纷纷逮捕。
   同一个监牢的狱友,在一个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日的清晨被带走了。俩人最后的拥抱,是格雷塔最后一次与他人拥抱。
   直到又是一个不知何年何月何日的清晨,铁门打开了,出现在眼前的,不是苏联红军,也不是美国人。
   她可还记得维克多的怀抱么?刑场上,她的眼神迷离如雄兔,莫非是察觉到了原来梦的虚无?
   晨光中,尘埃在轻舞,枪声响起的瞬间,没有人为追梦人唱歌送行,没有神父为她祈祷,唯有晨光,唯有黎明,唯有黑洞洞的枪口,唯有慢慢落下的尘埃。
  
   六、那时
   无人会否认纳粹德国的累累罪行,可《我们的父辈》之所以能在豆瓣上取得9.5的高分,并非是靠传统的“反思法西斯的累累罪行”。这部片子的真正高明之处在于并非是对纳粹的控诉,而是:不带任何预设立场,它就像是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就像一本日记本,记录了“二战”阴影之下普通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是如何被战争的坦克所碾压。一昧的指责不过是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控诉,最终的结论无非就是将屎盆子尽数扣到“元首”希特勒的头上,而人类并不会在声讨中真的变得更好。
   战争结束了,柏林被炸成了一片狼藉。
   维克多踏着残垣断壁回来了。他没有去奥斯维辛,在中途,他和一个波兰姑娘冒险跳车逃生,闯过不知多少鬼门关后一路逃回。
   格雷塔住的小公寓里,从床单到家具都披着尘土,一片狼藉,却是那种没有人烟的狼藉。
   他来到了格雷塔的酒馆,酒馆的一切都披上了尘土编制的伪装衣,锈迹斑斑的水龙头早已出不了水。一片废墟中的酒馆,在光线与尘埃的朦胧中成为了一幅印象派的油画,在重重的瓦砾中扭曲了时空,似乎所有人,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威尔汉姆和夏洛特回来了,也许他们都会就此沉沦,可不管怎么样,他们活着回来了。
   距离“圣诞节柏林见”的约定,已经过了四年,少了两位归来人——弗里德汉姆在德国投降前三日倒在了俄国人的枪下,格雷塔从未上过战场,却倒在了自己人的枪下。逝者如斯,生者已矣;尘埃落定,旧梦焉识?
   “敬格雷塔和弗里德汉姆。”威尔汉姆打开了一瓶满是灰尘的啤酒,倒满了三个玻璃杯。
   杯子碰撞,清脆的“哐当”声中,追梦人不再,处处是旧梦碎裂的声音。

共 48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二战题材是欧美影视剧重要的主题,因为那是一段极为痛苦悲伤的历史。但是由挑起战争的战败国德国来拍反映二战的影视剧,还是很让人好奇,人们想了解德国人眼中的二战是什么样子。这部三集迷你剧,简洁、凝练,带给观众的触动是深刻的。本剧的故事大致是从二战即将面临转折,德国人从一路凯歌到陷入困境讲起。主角是五个涉世未深生活在柏林的普通青年,因为战争不得不各奔东西,奔赴战场。这个电视剧告诉人们:无论是纳粹士兵还是犹太难民;无论是躲在后方的女歌星还是平民,谁也无法逃开战争的魔爪。战争的残酷甚至让你觉得那些死去的人才是幸运儿,而苟活下来的人只是失去魂魄的躯壳。战争不会管你的家世背景,也不在乎你的学识与喜好,可怕的战争终究会将人变成魔鬼。正如片中所说:“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是苍蝇,我们用我们的肉体喂养它们。”由此想到美国电影《冷山》,对普通人来说,战争从来没有胜者,只有伤痛和死亡。作者此文详细讲述了剧情及感想,表达自己对战争的观点,让人思考战争带给人们的命运伤痕。佳作,文笔娴熟,脉络清晰,见解独到,推荐阅读!【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25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3-23 22:44:58
  流年社团专栏作家傅菲先生说,故物,留存着亲人的体温。故物里,有灵魂在驻守。
   感谢您与我们一起共赴一场旧时光的邀约。旧,雪藏着时光的疼。旧,雕刻着生命的感动。
   行止见识,与旧相亲。旧时光,旧巷子,旧房子,旧家具,旧爱,旧梦,老街旧邻、前尘旧事,多少风景旧曾谙。
   旧,在心中,在笔端。
   感谢支持流年,顺祝春日安好。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8-03-25 19:59:49
  六个切面,透过德国人的眼,诠释二战。
   很有特色。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