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PK大奖赛”】教育之我见(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教育之我见(随笔)


作者:独倚修竹 布衣,21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62发表时间:2018-03-23 23:58:22
摘要:鲁迅早年呐喊,救救孩子。今天的孩子,谁可拯救?理当引起全社会高度警觉!前苏联著名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一次,某老师在放学路上被他的学生拦路辱骂,这位年长的老师临近退休,气的直打哆嗦,却只能慨叹“世风日下”。同僚们听了,纷纷翻开耻辱的历史:电话、短信、网络帖,有的直呼其名辱骂,甚至威胁、恐吓。师道尊严何在?对此,同道之人一片悲鸣,引发许许多多的思考。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都在强调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学生理应尊重老师。而以上与之相悖的境遇,老师怎能面对?且不要说师者颜面扫地,形象低至尘埃。从贵为教育的角度分析,培养出如此离经叛道的学生,教育不可仅用失败描摹,说它危机重重已不为过,长此以往,未来堪忧。前苏联著名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分析探究有如下原因:
   一、学校教育的弊端
   1.避开因材施教
   班级授课的三个固定:固定的学生,固定的老师,固定的教室。学生入学的时候,像成批量的物品被分摊成份,一份一个班。用抓阄的方式配备一套老师。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每一个阶段都被程式化,固定化。师者仁心,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在统一的模式中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从小学到初中,甚至高中,不同阶段相同模式。一个班好学者不到总数的1/3,就算这些学生苦学、乐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一级学校,成就了老师家长的人才梦,那剩余的2/3,则成了老师家长的负担。
   占比很大的他们每天不能完成作业,家长担心考不上高一级学校,老师担忧影响升学率,逼迫他们学习、做作业。有的性格乖爽,顺从就范,在无奈中学如嚼蜡。这些学生中又有1/3,根本不爱学习,谁的监督也不奏效,他们耍小聪明,欺蒙哄骗,瞒天过海,在校欺骗老师,在家蒙混家长,对上课、作业之类一点兴趣没有。他们初中年龄基本在12—15岁,小学更小,一路上来,像关在笼子的小松鼠,上跳下窜。课堂不听讲,45分钟难以坚持,搞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影响教学。不能配合学习互动,慢慢演变到与好学者格格不入的地步。更有甚者,逞强作对,欺侮老师,仇视老师,谩骂老师,甚至殴打老师……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课外活动期间,这些课堂捣蛋不守
   纪律的学生,往往表现得异常活跃。有的善于组织,有指挥才能;有的机敏善辩,似有外交天赋;有的胆识超人,很有猎猎威信。可是,在一统规模的课堂中,他们或昏昏欲睡,或左顾右盼,或说话搞小动作,或搅乱课堂。不由发人深思,固定的模式化教学,培养了一批人才,同时也扼杀了更大批量的人才,避开因材施教,满堂授业,有人适应,有人愁,这是教育的一大弊端。
   2.以升学的名义
   “学而优则仕”成了“学而优则升”。为了升学,以升学的名义,一个“优”字被狭隘再狭隘,最后局限于一点“分数”。为此,学变成了应急手段,一切以考分为中心,教学内容直奔主题。于是课业负担日益加重,重重叠叠的习题,参考资料堆积在学生面前。他们疲于应付。即使好学者也无不变成负荷爬行的小虫。反问教育者,我们除了教给学生课本知识,布置大量考题作业,还做了什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了吗?对犯错的学生,我们帮助了多少,创造他一个不再犯错的环境了吗?和学生谈论人生,设想过未来了吗?没有,都没有,我们忙碌于应对讲、学、练的车轮战,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一切,有时老师晕倒,或学生晕场,并没有停止过这样忘我的教学脚步。其实,老师忙于教,学生忙于学,忙于作业,忙于成绩,教学内容真正被单一化。我们渐渐的只用分数衡量学生,高分就是好学生,低分就是差学生。我们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还是孩子,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育人工程不是夺标竞技。记得国外一家企业招聘,其中一道题是:你为母亲做过什么?你为自己的母亲洗过脚吗?洗脚和他应聘的专业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回味一番,该企业注重企业文化,注重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可我们以升学的名义,把教育对象机械化,把教育内容紧缩成一条单线——分数线,这样做的结果 ,即使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他们素质的缺失该谁负责?
    3.背“道”而驰
   对汉语的淡薄,对汉语言文字的荒弃,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先祖创造汉字,从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到假借,汉字形体不断变化内涵也随之丰富,同时也不断开拓着我们的知识,涤荡着我们的思想。一个“休”字,让我们看到一个人靠着树干的形象,又理解到树的被依靠,给人阴凉,吸尘养肺,美化市容,净化空气,环保卫士,默默无闻,不求索取,任劳任怨……这是中国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学更能引领人们走向真善美的殿堂。而今,短、频、快的时代浪潮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快节奏占据着人们的心灵空间。对汉字的咀嚼玩味,深研细究之趣淡薄起来,把文以载道的理念送还了祖先。《礼记》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似乎一切变得如同过眼烟云。我们每个人在追逐中随着大潮往前跑,猛回头发现丢掉了口袋里最宝贵的东西。如果诚信是做人之本,那么德行更是本中之本。文学的
   载道功能正是通过对汉字的领悟来完成的。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被戏称“主课中的副课”。学生轻视冷漠语文;家长一旦逼迫,则逼迫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补习英语;老师一旦,则着急数理化英语成绩上不去。语文及他所载之道就像弃置荒郊的果树,纵有累累硕果,却无人问津。其实,对语文的荒弃,阻断了提升学生思想素养的有效途径,由于人们急功近利,鄙薄,浅视语文,使学生理解力差,辨别能力下降,没有基本文化素养,从而,对所触及知识,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或者甚至吸取糟粕舍弃精华,在现实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沾染恶习,误入歧途。
  
   二、社会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三大阵营。社会以经济为龙头的大趋,掀动了生活的波澜,人们奔波于金钱的交接,中国社会崛起了许多豪门望族,豪宅,豪车炫人耳目。家庭为经济多于为学识,社会为赚钱多于为品行。人们觉得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以至考取名牌大学的学生因贫穷自卑,难以抗压,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社会环境的影响,超越了先哲圣贤千年古训,现实的风向标,指引人的思想意识,改变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导致曾一度社会兴起“读书无用论”,使得学校教育处于尴尬境地。有的学生自身厌学,潜意识受到读书无用的牵制,把希望寄托于偶然,巧合,效尤暴发户。“好逸恶劳”是人的惰性,这一劣根性需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而一个暴发户的恣意行为,正是好逸恶劳的最好表现,横财一笔,漫天挥霍,文化在他们的眼里和心里很陌生,素质似乎跟他们无缘。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成为“暴发户”的天下,这些发了家致了富的人们讲究着一切尽可能的讲究,视金钱如粪土,相形之下,追求安平乐道该是多么迂腐荒谬啊。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中,耳濡目染,精神领域失去了偶像。学校教育,老师的言传变成空口白话,再加上题海大战,为分奔命,仿佛学校教育注定要被碾压在时代的车轮之下。而网络,非法网业,又给学生朦胧的意识注入了一股兴奋剂,他们一旦沉迷其中,怎一个“瘾”字了得。鲁迅早年呐喊,救救孩子。今天的孩子,谁可拯救?理当引起全社会高度警觉!我们每天听到天气预报,为人们出行做指导,我们每天听到空气质量和指数,为人们健康做参考。教育的问题,我们不能重复昨日的旧调,不能像听听天气预报那样习以为常。从学校抓起,从新课标教学落实开始,号召全社会创造良好环境,为改变现状,改变孩子的前途,改变社会命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比起国家、人类,老师的颜面又值几何!我们教育者,更应该摇旗呐喊,唤醒社会,家庭,积极行动起来,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教育好下一代!

共 31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而今,短、频、快的时代浪潮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快节奏占据着人们的心灵空间。对汉字的咀嚼玩味,深研细究之趣淡薄起来。作者这个观点,本人很赞同。这篇杂文随笔,作者从不尊师事例引发议论,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从家长、本人、老师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呼吁社会各界应该摇旗呐喊,唤醒社会,家庭,达到尊师重教。这篇文章着笔太大,不好把握。期待作者更多精彩,荷塘欢迎你!【编辑:言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童霓        2018-03-24 12:40:41
  文章着眼现实,内涵深刻,引人深思,欣赏。
Take my breath away.
回复1 楼        文友:独倚修竹        2018-03-25 15:46:20
  很高兴文友来访,学校教育的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急需教育专家废寝忘食的研究解决!
2 楼        文友:独倚修竹        2018-03-25 15:43:27
  感谢言农老师赏评,辛苦了!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