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舌尖上的乌兰察布(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舌尖上的乌兰察布(散文)


作者:太行飞剑 举人,585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25发表时间:2018-03-31 10:05:18

【看点】舌尖上的乌兰察布(散文) 我读中小学的时候,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度过的,爸爸是修铁路的,铁路修到哪里,我们的家就搬到哪里,一开始属于太原铁路局管辖,后来又属于呼和浩特铁路局管理,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乌兰察布市这个边塞小城。少年时吃过的美食至今念念不忘。
  
   一、小米的恩情
   小时候,秋季新学年开始,语文老师总要布置一篇作文:秋天的景色。我们这些毫无见识的毛孩子都会毫不例外地提笔写道:“秋风吹过,地里的谷子笑弯了腰。”长大以后,我第一次给杂志社投稿,提笔写道:“成熟的谷子会弯腰。”是啊,我脑海里的谷子总是弯着腰,谷子是卑贱的农作物,越是成熟,头弯的越低,让人很容易想到那些侍弄它们的同样卑贱的农夫。农夫越是勤劳种植谷子,日子越是过得没有起色。一年年的劳作,换来的却是“艰难度日。”也如那些农夫腰杆弯曲,脾性坚韧,默默地撑起一个沉甸甸的农耕时代。
   那时候,小米是塞北小城百姓的口粮,我们长年累月地以小米为伴。那高贵的大米,离我们实在太远了,要从遥远的南方运来,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凭着粮本买上几斤。记得考上大学那年,我去南方读书,走的时候母亲千嘱咐万叮咛一定要带些大米回家来。听话的我放假回来,千里遥远从厦门背回了三十斤大米,感动得老娘逢人就讲:女儿辛苦了。
   吃了几顿大米饭以后,父亲说:“这传说中美味的大米,看着晶莹剔透的,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并不比小米醇香,太寡淡。”父亲认为,小米饭口感好,又抗饥耐饿,富有营养,能滋养产后的婆娘,养胖家里的娃娃。那时候,我们的餐桌上几乎天天都是小米。早晨是黏糊糊的小米稠粥,晚上是小米稀饭,中午是结实的小米干饭。父亲常常挂在嘴边上一句话说:“老子没啥别的本事,小米饭管你们够。”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说话算数。1960年全国人都勒紧裤带过穷日子,听说中南海都三年不见肉腥了,我们家有父亲利用工余时间种植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谷子,仍然满足了我们一天三顿小米饭。回顾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很为自己有一个能干的父亲而骄傲!
   那些年,我们家人口多,挣钱少,并且只有父亲一个人挣钱养家。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家伙,只能吃饭不能干活。因此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想填个申请表,申请个困难补助。可是每次都因为调查员说:“他家的孩子一个个胖乎乎的,面色红润,不像穷人家的孩子。”结果“困难补助”泡汤了。寻找原因,就是因为父亲给我们吃的小米饭。
   多年以后,营养学家才“事后诸葛亮”地说:“小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固胎防流产,孕妇可食;含铁量高,滋阴补血,产妇可食用;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胡萝卜素等等,晚上食用,可以助眠。”
   掐指一算,离开乌兰察布已经几十年了,可是对小米的感情没有变,而是随着岁月的流失,更叫人睹物思乡了。无论是在农贸市场,还是在超市,只要看见小米,就要买上几斤,不为充饥,只为思乡。
   今年春节,单位发福利,有一箱子小米,还有一些水产品。老公说:“咱们吃不了这么多,送给弟弟妹妹一些吧。”我立即说:“别的东西你随便送,只是这些小米我要留下自己吃。”可见我的潜意思里,小米不仅是粮食,更是一种乡愁。
  
   二、马铃薯的味道
   乌兰察布是马铃薯的故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解释一下,马铃薯在我们内地叫土豆。你如果不相信,就上网查一查,网上说,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乌兰察布市昼夜温差大,降雨集中在马铃薯生长季节,雨热同季,土壤为沙性土,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淀粉含量高,口感较好,品质极佳。2009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乌兰察布市“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中文名乌兰察布马铃薯主要产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在我长身体的时候,我并没有像莫言那样的饿肚子记忆,因为父亲不但种植一大片谷子,还种植了一大片马铃薯。乌兰察布有广阔的土地,父亲有勤劳的双手,到了秋天收马铃薯的季节,我和父亲连夜赶着收马铃薯,不然就叫饥饿的人们给抢了。记得那时候,夜色很深,天上只有漫天的群星,没有月亮,我一个人守着一堆马铃薯,等着父亲运回家去。父亲用大板车一趟一趟地往回运。我看着地里的马铃薯。猫头鹰在不远处的白杨树上上叫个不停。我心里很忐忑,担心半夜会有人来抢马铃薯。因为那时候人们都饿疯了。我家收完马铃薯的地都被“揽土豆”的人给彻底翻了一遍,他们能碰上一个马铃薯,就跟发了财似的。
   我父亲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地窖,地窖下面的地方很大,足够放得下我家的马铃薯,我们一个冬天都有马铃薯吃,炒土豆丝,用马铃薯做傀儡吃(一种地方特色美食),牛肉炖土豆块(那时候,草原上牛肉很便宜,几毛钱一斤)。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整个的把马铃薯煮熟了,剥皮后风干,储存起来当零食吃。
   我们家的马铃薯丰收了,马铃薯的价格却上涨了,父亲看到这是个商机,就偷偷地拿出去把马铃薯卖了一部分。仅仅是这些卖马铃薯的钱,加上出售谷糠的钱,父亲买了一辆自行车,还给母亲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这一下子可捅了马蜂窝,父亲被列为走资本主义的典型,不知做了多少次检讨,其中内心的煎熬只有父亲体会得到。我们那时候还很萌,只知道吃饱喝足了听故事,不知道父亲有多么辛苦。
   乌兰察布的马铃薯淀粉含量很多,我母亲用马铃薯提取淀粉。她拿个擦子把马铃薯弄成细丝,然后用水浸泡,捞走土豆丝,剩下的水再沉淀一小时,盆底下就是淀粉了。母亲用淀粉给我们做手工的粉条,她用河捞床压粉条,至今我还记得母亲把辫子盘在头上干活的情形。我们家做的粉条吃不了,母亲还送给亲戚一些,那年月,亲戚认为这是很大的礼物,就回礼给我买了一件连衣裙。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母亲会用马铃薯做拔丝土豆,那时候这是很奢侈的食品,邻居家的孩子都很想蹭饭吃,母亲说:“你去给小红家送一碗拔丝土豆吧,快一点,不然就凉了。”结果小红在门外说:“大婶子,我已经在门外等你这句话多时了。”母亲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三、难忘的油炸黄米糕和莜面傀儡
   提起油炸黄米糕,我的口水立即就会溢出来。黄米油炸糕是用金黄色的黍米做的,成熟的油炸糕是金黄色的,外皮酥脆、里面软糯的,又香又甜的。每一年春节前,母亲总是忙着给我们做一大盆油炸黄米糕。
   母亲称足够多的黄米面,将其放在陶瓷盆里。母亲说陶瓷是中国的传统用具,光滑度好,不沾面。母亲在黄米面中逐步加入水,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拌到面都成了小疙瘩,没有干面粉的时候,就放在一边醒十分钟。第二步,在蒸锅的篦子抹上油,把拌好的面粉铺到篦子上,放入将篦子放入蒸锅,大火蒸至6分钟即可。第三步,从锅里取出蒸好的面,这时候面很烫,需要用勺子沾水快速把面揉均匀、细腻。第四步,准备好豆沙馅,黑白芝麻和桂花酱调成馅料。最后一步,面团揪剂子,包入适量的馅料(在包制过程中,如果面粘手,可以手沾水和油包制)大火炸致金黄色就可以吃了。
   我们邻居崔大妈是一个腿脚有毛病的残疾人,她从湖南长沙来的,非常喜欢吃油炸黄米糕,她说:“口感很好,胜过家乡的糯米糕,但是就是不会做。”母亲说:“不会做,不要紧,只要你喜欢吃,我去给你做。”于是母亲总是做完了自家的九斤黄米面油炸糕,还要去崔大妈家再做六斤,一天干下来,累得要直不起来了,可是脸上还是挂着笑容。
   按照乌兰察布的习惯,一般是中午吃了黄米面炸糕,晚上就会吃莜面傀儡,这个比较好做,就是把煮熟的马铃薯剥皮后,揉碎成面,然后与生莜面混合,揉搓成小疙瘩状。最后放在笼屉里蒸8分钟,出锅即可吃了。我们家这两种饭总是在一天内吃到。所以想起黄米面油炸糕,就忘不了莜面傀儡。莜面有很多吃法,但是那时候它是属于细粮;限量供应。平时很少吃到,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黄米面就更金贵了,只有春节和国庆节每人供应一斤。要想多吃一些,只有去农村向农民高价购买。
  
   四、草原羊浑身都是宝
   乌兰察布三件宝中有一个是“羊皮袄”。其实不仅仅是羊皮袄,草原上的羊儿浑身都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宝贝。羊肉是乌兰察布人最喜欢吃的家常食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随着今年来草原牧场生机的恢复,羊群的数量比以前也增加了。春节的时候,亲朋好友送礼都是送一只羊,当然是已经宰杀好的白条羊。一只羊少则五十多斤,多则七十多斤,放在冰箱里慢慢吃。我小时候,女婿给丈母娘送礼也只是一条后腿。可见从这个羊肉的重量上,我们就可以断定:现在百姓的生活好多了。
   羊头和羊尾巴,还有羊肚都是上好的下酒菜。只要炖熟了,炒一下就行了,不用放太多的佐料,以保持羊肉的鲜美的原味。在乌兰察布的街上,饭店很多,每个饭店都有羊肉,羊肉的做法和吃法也不相同。有刷羊肉,烤羊肉,烤全羊,羊肉水饺,羊肉包子,羊肉火烧。小时候过年一定要吃羊肉水饺,星期天改善生活也是羊肉水饺,那时候羊肉比猪肉便宜,我们都很喜欢吃。
   羊奶也是上好的营养品,谁家婴儿奶不够吃,一般都是喂羊奶的,羊奶的质量几乎接近母乳,所以乌兰察布人都有用羊奶喂婴儿的习惯。我家小妹妹就是吃羊奶长大的。小时候有一个阶段,我脾胃虚寒,母亲就煮羊汤给我喝,每天晚上,弄一些羊头肉煮羊汤,不放酱油,只放盐,放点香菜,羊汤白得像牛奶一样,稍微有点粘稠,不是稀汤寡水的那种。我喝了一段时间,脾胃好多了。
   羊粪是最好的肥料,也是燃料。冬天东营盘的羊粪很厚的一层,我和父亲去用大板车拉过来,送到地里营养庄稼,那时候没有化肥,种马铃薯,谷子,胡萝卜,头菜都是靠羊粪,牛粪和人的粪便。我和父亲经常去公共厕所掏粪,被同学们戏称为“掏粪工人。”冬天,干燥的牛羊粪还可以烧炕。那种慢火烧的炕,恒温持久,屋外大雪纷飞,屋内温暖如春。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父亲坐在炕头上给我们讲故事的情境景。前几日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姐妹兄弟群里,大家还在回忆父亲讲的故事呢。那些故事淳朴、生动,至今难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到十五月圆之时,我会关掉家里所有的灯,站在阳台上看月亮。我家住在南山底下,这里没有聚光灯,月圆之夜会看见好大的月亮。使我想起乌兰察布的月亮,也是这么圆圆的,亮亮的。久违了,我的乌兰察布;久违了,我的第二故乡……

共 41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乌兰察布是我国的一个边塞小城,文章主要描写了那里的几样美食。一、小米曾是那里的主食,直至现在,老人们也常说“小米饭养人”,正是那里的小米,让“我们”在饥饿时期,也得以健康成长。二、马铃薯,也就是土豆,它可顶半个主食,又可做成各种美味的菜品。三、油炸糕好吃,但黄米面金贵,因此吃一回也就记住一回。四、草原羊浑身都是宝。本文虽然描写的是乌兰察布的美食,实则回忆了难忘的少年时光,每组美食都有着相关的感人故事,在那美食背后,我们不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与眷恋,我们还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那就是“我”勤劳的父亲,他用自己的辛劳与智慧,在困难时期养活了一大家人。作品文笔成熟,描写形象生动,毫无煽情之词,却真实感人,精品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冰城雪主】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城雪主        2018-03-31 10:11:04
  感人的文章,含泪编完!我们这一代人,想起过去,真是一言难尽。大姐家的条件,在那时简直算得上土豪啊。感恩大姐勤劳的父亲,大姐若有专门写父亲的散文,一定是更加感人的!感谢支持【看点】散文,给大姐问安!
字是纷飞雪,朵朵入梦来……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3-31 10:45:28
  感谢 冰城雪主老师的美按,我也是在激动的情绪下写的这篇散文,我想这些家乡的美食记载着我的乡愁,如果读到它会感动,说明我的表达可以。否则说明我的表达存在问题。谢谢老师的鼓励和理解。理解万岁!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3-31 10:45:07
  感谢 冰城雪主老师的美按,我也是在激动的情绪下写的这篇散文,我想这些家乡的美食记载着我的乡愁,如果读到它会感动,说明我的表达可以。否则说明我的表达存在问题。谢谢老师的鼓励和理解。理解万岁!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4-02 22:17:14
  感谢看点各位老师对我的写作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指导。
太行飞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