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降临】龙口小记(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降临】龙口小记(征文·散文)


作者:杨志青 童生,74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3发表时间:2018-04-02 11:41:09

【流年·降临】龙口小记(征文·散文) 山水无情而人有情。
   不知为什么,有一些地方一进入你的视线,就叫你爱上,是那样的迷恋,有时让你说一说,迷恋她什么,也说不上为什么。
   龙囗是原康镇西北部一个小山村。最初是看红叶去的,车在山中红叶丛中乱跑,车是让红叶牵引着,无目地进入了一个小村。那是深秋,小村中到处是晒着山楂片,红果之秋,周边山野红叶如火。感觉小村是一潭酒,深沉而味韵。
   当沿着淅水河而上,在弓上水库停车,看到水库对面有一排电线杆,问当地人,山上为何村。人说是原康龙口。这才想起曾无意中走到过的,小村的秋韵,像那一潭酒,在内心中发酵,竟一直说再去。
   无奈,此时,看着一碧万顷的水面,那静止的绿,让人神往。站在水库边,去对面有一条铁皮船,当我们来到,只有小船无人船自横,望着清澈的水,也只有放弃登龙口。并对同行的朋友说,那天咱也坐上小船,学学古人,驾船而游,也有别样风景。
   又是初秋,坐在书房,想起了那远山的秋,就叫上朋友,又驾车而去。
   去龙口,有两条路。一路就是陆路,能开车而到;一路就是过水面,而登山路而上。
   一路之上,扑面的秋韵,那红叶,那金黄色的白杨树叶,还有那秋味、秋风。让我们又一次来到龙口,只是这一次,没有先前的慌忙,走在小村,问村上的人,看西边还有一条沙石路,就决定停车而行。没有想到,一路走,一转过一个山坳,又看到弓上水库,在高空看是另一种韵味。一条碧绿的,像盘在涧谷中的一条蛇,只不过是静静的。还有身边,那一小丛红叶,我也举起相机,想留下这秋之碧水。走进西龙口小村,古朴的小村,散落在一个山坳中,走进村中,小村静静的,只是在田间地头,见到一对老夫妇,在采摘秋果。如果说龙口的秋是酒,我们这次来,只是品了一小口,因为天气还是初秋,这秋像一位小姑娘,还是那样羞答答。过了几天,在一次金秋笔会上,见到老同学,摄影家协会付主席,他嬉笑我说,你也要宣传林州,龙口你去过吗?我只能说去过。会后,我和朋友,两个人又上了龙口。
   在我的心中,上次的探秋,感觉没有找到秋的味。这次不同了,一过九龙村,车在盘山水泥路上行,一路的金黄色的树叶,远看就像深谷中的秋画,那色彩、那笔调、那韵味,就像在仙境。只能停车而立,站在山顶之上,品这一谷的秋色,像酒,又像茶。红叶有的凋谢了,那风中飘散的落叶,感觉有一点悲秋的韵味。人就是这样,头一次的探秋,那只是看到初秋的味,而没有尽兴,而这一次,又看到了晚秋的调落,而有一点感伤。好在,在那秋阳下,在西龙口村,站在小村的土场上,晚秋的阳光,有一点凉,湛蓝的天空,我看远去的大雁,一排又一排。突然,前面的红叶丛中,走来三二个人,我看到一位妇女,脖子间的红纱巾,在风中飘动,那粉红色的小脸,在红叶丛中,一闪一闪的,像天上的仙女。那三人走过来,才看清是过去登山的朋友,他们也是来会秋的。秋是一道菜,是一杯酒。没有想到,龙口的秋,也是相逢朋友的。
   回来,还曾写下几首小诗,登在《安阳晚报》上,也算是对龙口秋色、秋味、秋韵的回味。
   龙口是一潭酒,喝在口中,那悠长、味美,感觉不能独品。
   一有时间,我就向朋友推。有一次爱写作的朋友,要我找一个地方走走,我就又踏水而行。这一次,三个人是沿弓水水库,过淅河。在初春,一进入龙口,朋友看到山里的人在种蒜,她们还是兴奋的。都是农村出来的,她们一边和山里人说话,一边自已动手种。有时想想,当年的银环,是从城里到农村,什么都新鲜,而今天的我们,少小都是从农村中出来,才进入城市,在时间的河中,农村竟成了我们新奇的地方。没有想到,带写作的朋友,这次来到龙口,竟是来品味春种的。如果说以前我是来品秋景的,这次她们的视野,首先是品人。看到二位老人走过来,她们就上前和老人对话,一位还是健谈的,老人八十多了,一生坎坷,参加过抗美援朝,又参加过三线,现在独自一个生活,一生没有结过婚。现在独自住在村中,我没有走进老人的家。看到这一位老人,我不知说什么好。以前,我只是一有时间就跑来,只是为了龙口的风景,没有想到,生活在龙口的人。又走进一户人家,那两位两人,在门前用锯,锯柴火。走进,我想看看山村的农居,没有想到,一进入人家,干净的屋子,那用报纸糊的顶棚,让我想起,小时自已家,过年前,大人也要糊顶棚。还有那土炕,更让我奇妙的,人家还是用原来的煤火,我坐上去,想起小时,一到冬天,火上坐上一口大铁锅,自已坐在火边,一双小手,围在铁锅边。朋友也用手机拍下烤火的双手,只可惜,不是那嫩嫩的手了,是一双经春秋的手。
   时间在岁月的河中,一波又一波,只是,那童年的记忆,还是那样嫩嫩的。出来屋子,站在院中,朋友说起,她家原来也是这样的院子,看到这位老妇人,远远地看,极像自已的母亲。我无言,我一直想,对于我们这一辈,从农村出来,上了学,走出了农村,从根上,在心灵的深处,那种农村的味,就是写出的东西,也写不出农村。我们又是一个走出农村的人,又有了一点城市小资的味道,走在乡间,心灵上靠近,而真真要做一个农民,而我们又做不到。看到一个人在烧山,朋友大声读起,野火烧不尽,对面就传来,春风吹又生。一个山里的男人,头上有两个小辫子,在烧山,这个人竟让我们惊奇。没有想到一句诗,在山乡找了知音。我们三人走近,人家还给我们读了诗,还唱了一段戏。这真是一个奇人,这个奇,也许是一种头脑有一点疯的奇,走进了人家院子,听这个人谈家庭,是一个离过婚的人,孩子在山下了。这个奇,朋友说起陈忠实作品中的人物,也不时不离地,有一个奇人。这就是龙口,回望这个小村,又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回味,有的东西我也说不清,不过朋友的话,也让我深思。
   我又带朋友来了,这次是十几个人的队伍,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
   走在山谷中,山野间那一丛丛的黄花,那扑面的春风,都让朋友们兴奋。又到龙口村了,朋友们四处看,我沿着土路,一转过山坳,看到杏花丛中,一位老人在路边。我一看,是我以前在西龙口村认识的,他也认出了我。他一路陪我回村,我被一树桃花吸引,尽管还没有全开,但扑面而来的香味,让我神往。远处碧绿的水面,映在桃花丛中,这就是我想要的风景。是这样的野性,又是那样的坦然。朋友们在桃树下,拍照。
   那位老农,别过我后,就上自已的田里了。看到我带的人过来了。高声地对我朋友们说,你别让他骗你们了,他这个人不着调,不带你们去风景区,到这穷山乡来,有什么看头?我只能笑笑,朋友们也都笑了。
   我就是老农眼中,不着调的人。现在,又坐在电脑前,写一点不着调的文字。对于文字,自已在心灵上,也认为自已是幼稚的。不过,因为喜欢,常要写一点。龙口对于我来说,我有一种还想去的感觉,不知去寻找什么,也许就在这许多的寻找中。
  
  

共 27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数次去龙口小村,去那里探秋,看红叶,赏秋韵,品一谷如酒似茶的秋色。不仅如此,还竭力推荐朋友去那儿,与朋友一起品味春种,与山里人交谈,感受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朋友嗅闻桃花的香味,享受野性坦然的风景。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人对乡村的真挚情感,那份眷恋,那份痴迷,令人动容。作者说,对龙口,总有还想去的感觉,说不出究竟因为什么,其实作者的答案已经渗透于文字之中,这是一种乡土情结,可能在城市的土壤下,情已经不再那么纯真,人也不见得能适应在那偏僻的乡野生存,但是,承受着刻入骨子里的乡土文化的滋养,这份眷恋之情会一直浓郁。一篇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的佳章,荐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8-04-02 11:43:19
  问好作者,遥祝春日快乐,佳作连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4-03 09:58:44
  太阳的每一次沉落,树叶的每一次飘零,
   每一次挫折困难的造访,每一次生死别离……都是神谕降临的另一种表达。
   那些缓缓降临的美好,是我们的福祉。
   那些突至降临的磨砺,同样是我们的福祉。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您所经历过的每一种“降临”,有“流年”倾听。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