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无法抹去的伤痛(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无法抹去的伤痛(散文) ——忆我的读书生活


作者:杨忠文 布衣,24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24发表时间:2018-04-03 10:25:06
摘要:我人生中的黄金时期,是在特殊的年代度过的,读书求学的大好时光大多被白白的荒废了,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是我无法抹去的伤痛。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我读小学和初中、高中也正是这个时期。在我的记忆中,《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是我最早认识的书。
   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们农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只上语文、数学、音乐和体育。课本只有语文、数学。学校条件差,校舍陈旧破烂,土基墙瓦屋面,没有围墙大门。缺少课桌板凳,几个土基垒起来,上边搭上板子,就是“桌子板凳”了。我们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图书室、阅览室这些与读书有关的名称,恐怕老师之外谁都没听说过。没有课外书,也就谈不上课外阅读了。上语文课,老师多数给我们读《毛泽东选集》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读《毛主席语录》,让我们背诵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我愚公移山》),上政治课,老师给我们读几段报纸(内容是什么大好形势,继续革命之类的口号)。
   那是一个荒唐的时代,知识贫乏的年代,那时读书无用论盛行,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名著是大毒草。工农兵管理学校,上大学不考试,靠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推荐,唯成分论,只要出身好的工人阶级子弟,贫下中农的子女,小学毕业,初中未毕业,手上有几个老茧就可以进大学校门读大学。学校教学秩序混乱,正常上课的时间少,开门办学,学工学农。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去学农参加劳动锻炼,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期终学年末不复习考试,小学毕业就离校回家务农,运气好被推荐继续上学读初中。农村初中多是学制两年的附设初中。在这两年中大部分时间也是学农。课程开不足,上课的时间少。小学毕业的老师当初中老师教初中,学生不懂的知识老师也不知道。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度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生活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四大名著,我没有见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托尔斯泰、高尔基、巴尔扎克等也就更不必说了。那个时候,我读过的课外书只不过几本连环画,像《鸡毛信》《小兵张嘎》等之类。这些书,也不是自己的,只是跟他人借看,或者他人看时与人家混看。家里贫穷,肚子吃不饱,哪有钱去买书?再则这类书农村买不到,只有县城的新华书店才卖,到那儿才能买到。因为没有书看,只能到处搜集借看。有的书到了我的手里,已经用面糊打了许多补丁,残缺不全,但我还是把它视为珍宝,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能够背诵一些段落。连环画,我们叫它小人书,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主要的课外读物,它伴随着我度过了那渴求知识却无书读的年代,让我在那缺书的日子里吸收到了一点点有限的精神食粮,为我以后在有书可读的日子里能去如饥似渴的读书撒下了几粒种子。
   后来到县一中读高中,总算可以读到一些大部头的书。学校有一个图书室,可以借到几本书来读,如《创业史》《金光大道》《艳阳天》《大刀记》等。不知什么原因,这些书很难引起我的阅读兴趣。一部书读完,脑子里没有留下些什么。只不过记得书中几个人物的名字,主要故事情节而已。唯有《创业史》中的梁生宝留下的印象深刻一些,这也许是自己出生在农村的缘故吧。这个时期,我读过的书,收益最大的是《十万个为什么》。我虽然只读了这套丛书中的十来册,但我还是学得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它们填补了我知识的些许缺陷,让我在迷茫之中看到了一丝科学之光。那时最让我遗憾的是未能目睹被他人津津乐道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高老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活》等等名著的风采。偶尔从看过这些名著的人的口中听到一点点零碎的片断后,这些书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会让我牵肠挂肚,放心不下。可是尽管渴望读到好书的念头一直十分强烈,但那只是一种肥皂泡沫般的幻想罢了。我想读书没有书读,想学习学不到知识,这在我人生留下了空白,是我一生中无可挽回的损失,终生无法弥补的缺陷。
   人生中最重要的读书时光被无情的扼杀,留下的是创伤和病痛,这是我的人生的悲哀。我出生在缺书的年代,是不幸的,但我还是幸运的。改革开放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经过一番努力拼搏,我成了一名大学生。在读大学时,我虽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年龄,但我亡羊补牢,珍惜时间,发奋学习,让知识的甘露尽情的浇灌我龟裂的心田。两年中,我如饥似渴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我知识上的缺陷,总算有所弥补。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的人生也因有了知识而更加精彩。
   每当想起我的读书生活,想起那缺书的年代,我就会更加珍惜书籍,努力读书。
   我读书求学的大好时光大多被白白的荒废了,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是我无法抹去的伤痛。

共 18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写的很实在。作者不仅写出了那个特殊年代无书可读的事实,还写出了自身知识的塌陷。确实,“文革”时期,正是“焚书坑儒”的年代,哪里有书可读呢?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浩然)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生活。在严重的知识匮乏的时期,有很多优秀的人不能“充电”,才华被窒息、被扼杀,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然而,“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作者在新时代到来时,抓住机遇,狂补知识,最终收获多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也属可喜可贺。散文语言朴实流畅,表达准确,推荐共赏。【编辑:寻找姚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4-03 10:26:32
  作者所写的那个年代,我同样遇到过。所以,读这篇散文,感同身受。
寻找姚黄
2 楼        文友:杨忠文        2018-04-04 10:27:48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的。
3 楼        文友:杨忠文        2018-04-12 11:26:23
  恭喜《看点文学》晋升前四,祝《看点》更上一层楼。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