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起风的日子(散文)
北方的春天短暂而多风,起风的日子更是多了。一场春雪,天空碧蓝如洗,“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描画的就是这种场景,这一次的“倒春寒”倒的真够厉害的。雪停了,雨走了,风来了。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丰子恺说: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很多人追求美追求时尚,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更多时候是以批判的眼光看世界,如果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那该是一种什么样子。
那一天,我们毕业于河北师大“国培”,然而毕业了不等于没有联系了,感谢“微信”如此强大的功能,我们的诗人和研究鲁迅的专家王老师还在分享他的新作,一首或清新或深刻的小诗是那么含蓄隽永。
我们的黄老师还在给我们分享“后现代”的内容。也是在师大,我第一次听说“后现代”这个名词,对“后现代”有浓厚的兴趣,感谢老师的分享,使我了解到很多。
群里的老师在总结、交流、分享,只要用心的话,完全可以找到需要的东西。这几天在做一个课件,想到承德老师分享的雪后承德的美图,眼前不由得豁然开朗,可以创设情景来导入。
张丽钧老师的勤奋我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公众号几乎天天更新,更是在激励着我,我是每篇必读,有感触就留言。大家风范,的确让人很长见识。
写作对于我不是难事,但是“精进”确有些难度,我本来只是专科毕业,学历和水平都很有限,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缺陷。今天备课备到《驿路梨花》,了解到作者彭荆风竟然是自学成才的靠自学成为作家的,不由得颇为感慨。那一种梨花淡淡香历经沧桑依然不变,我对于语言文字又有更深一层的敬畏了。在文字的海洋天空中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每每仰视大家,更感觉自己的渺小,所幸还可以记录下来自己的点滴感触,稍作慰藉吧!
起风的日子,不用去惦记春暖花开,不用去惦记万紫千红。起风的日子,就是窝在家里,整理清洗。洗衣机一直在隆隆地转着,薰衣草皂粉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飘散……换季的衣物鞋帽都打点清楚,被褥也做了清洗翻晒,晚上躺在充满阳光味道的被窝里是如此的舒爽,只有劳累之后才会懂得栖息的重要,香甜的睡眠是岁月的厚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失眠,没心没肺的生活少了很多累赘也少了很多附丽。只是把日子过得简单一些而已,不是想象的那种诗意盎然的样子,一些随手拍下的照片,就如同我的文字一样简单随意率性为之,没有什么责任和义务,也没有什么约束和规范,只是希望更多一些纯粹和干净。朋友圈永远不是生活,我不知道你是否懂得?
起风的日子,适合检点和反思自我,适合打点整理,更适合批判自我。我也有懈怠的时候也有惰性。于风中行走,多了很多举步维艰,风沙迷漫,不得不出门时,做好严密防护。注意看看头顶是不是有可以之物,以免被高空坠物砸到,生活中更学会了小心和谨慎。不得不顶风而行,风沙肆虐,衣服被风吹动的鼓涨起来,连腿都变得像灌了铅一般沉重。呵呵,风中行走多了许多负累,多了许多艰难。于风中行走,我知道生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总会风和日丽,这自然界有阳光灿烂也有风霜雨雪,没有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道路是畅通无阻的。
很是奇怪,如此狂风肆虐中,生命的萌动和喷薄还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县城这一条路,被称作“花海”是当之无愧的。我也最喜欢这一条路了,走在这条路上,心情是无比愉悦的,走在这条路上,风雨无阻。因为道路的这头是我的家,那头还是我的家。家就被长长的马路连接在一起了。
不用去婺源看油菜花,我们村村东就有成片的油菜花,大风之下,花浪一浪一浪翻滚涌动,一会儿娇黄一会儿墨绿,那种翻滚,还真以为到了海边呢!马路正在几株紫荆花是我念念不忘的。因为紫荆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亲情、兄弟合睦。是的,血浓于水,这个道理应该讲给下一代听了。那一树一树的深紫,在风中摇摆飘忽,花瓣随风飘落,却并不在马路中间停留,她们早已去“化作春泥更护花”了!二月兰在狂风中几乎快匍匐在地面上了,然而只要风一停依然倔强挺立。
起风的日子看到更多,想到更多,这是一个繁花盛开的季节,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