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降临】尘世再闹月,我们依然想念你(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降临】尘世再闹月,我们依然想念你(征文·散文)


作者:泪珠魚儿 秀才,1090.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91发表时间:2018-04-11 11:00:29

【流年·降临】尘世再闹月,我们依然想念你(征文·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清明,父亲离开我们快八个月了。遵循风俗传承,新坟不过社的习俗,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已在社日前,去父亲的坟茔培土挂纸,焚香祭扫。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我伫立在父亲的坟前,默忆父亲走后的这两百多个日子里,我们度过了月圆的中秋,登高思亲的重阳,以及欢乐祥和的春节。在这岁月喧嚣的光影中,尘世无比闹月,却始终无法让我对父亲的逝去彻底释怀。因为“想见音容空有泪,欲聆教训杳无声”!
  
   一
   父亲的前半生,我们无从参与,都是听祖母和父亲的口述,得知一二。
   父亲生于一九三三年(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时值国共纷争,日寇入侵,国家动荡,民不聊生。
   我的祖上贫寒且人丁不旺。祖父是从村南头过继到北头来的,祖母是童养媳。
   父亲七岁那年春天,家里揭不开锅。祖父抱病,徒步去三百多里远的景德镇瓷窑谋生。窑主们见祖父精神不济,都不敢收留,祖父只好辗转去婺源茶山采茶。
   祖父夜宿茶山,日晒夜露,山上瘴气攻身,患上严重的皮肤病。祖父滞留异乡,无钱看病。祖父饥寒交迫,颠沛流离返回了景德镇,不久便客死在旅馆的墙外。
   父亲八岁那年夏天,偕同祖母从吕家桥岭上采撷绿豆回来,在新屋村头遇上一个日本兵。日本兵用刺刀背架在父亲瘦削的脖颈上,来回冲刺。祖母吓得魂不附体,趴在地上,拼命地磕头求饶。好在日本兵只是对父亲狞笑着戏耍了一番,没有进一步加害,父亲得以保命存活下来。
   解放以后,国家百废待兴,大搞建设。力薄体弱的父亲在村里参加集体劳动。由于我们家族人丁单薄,伯父玩世不恭,流落四方,不问家事。人小力薄的父亲担起顶门立户的重责,在集体总受别人的排挤和欺负,自然年轻时多吃了不少苦。
   父亲是个性格要强的人,他明白肩上担着振兴家族的重任。在乡村,人丁兴旺,永远是家族繁盛的标志,自然,多生儿子便成了父亲刻意追求的目标。由于家贫,父亲结婚较晚。大哥出生时,父亲年近三十。随后的日子,父亲又生下我们兄弟四个,加上我上面还有个姐姐,父亲一共生下六位儿女。
   小时父母对我们的管教都很严历。放学回来,母亲要求我们动手做饭、炒菜、洗碗。礼拜天不上学,要随父母去田畈地头扯草,捡棉花。
   父亲管教我们的方法一向是粗暴的。若是我们兄弟在吵架,父亲一声不响走上前,用手指在我们头顶狠狠地敲一螺蛳,敲得我们眼泪汪汪的,别说继续争吵,哭都不敢哭出声。一出声,父亲一声断喝,头顶又会挨一下父亲抽的黄烟管。在父亲严历的管教下,我们兄弟都正常成长,抗压能力都强,该上大学的,上了大学,该成家的成了家。不象现在的孩子,家长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青春叛逆期,父母稍微说重了一两句,动不动就出家离走,更有甚者自尽轻生。
   虽然我们家兄弟姐妹多,父亲肩上的压力很大,但坚毅的父亲,还是凭借手中的篾刀,闯出一片天地。不仅将我们兄弟和姐姐抚养长大,还将我们六人都送进了学堂。学历最低的,也进了初中的大门。在当时的农村,非常难能可贵。
   因为在那个时代,农村子女进生产队放牛挣工分,是生活潮流,再正常不过。而文盲出身的父亲,在母亲的支持下,能够送每个儿女进学堂,应该说极其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八十年代末,电视刚挤进农村市场,一放学,我们兄弟便躲在别人家看电视,总被父母抓回来教导:我们家只要你们漏一年不上学,买条牛让你们放,到年底的收入,够能买上十部电视机,摆在桌上随你们看。
   在父母的监管下,二哥和五弟,凭着优异的成绩跳出农门,回报了父亲望子成龙的心切。而大哥和姐姐,迫于家庭生活的压力,不得己中途被父母从初中教室拽出。大哥随父上户学艺,姐姐进县城做保姆,分担家庭负担。
  
   二
   父亲从小跟着伯父和方舒向村的老于师傅学艺。由于父亲人本分,手艺好,被好心人引荐进了北山手工业社。父亲从此跳出农村繁重的集体劳动,一心抱着篾匠手艺做。从我懂事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早出晚归,要么在北山手工业社赶货,要么被人家请进门做户工,偶尔也买毛竹在家里做订货。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农村供请匠人师傅做活计,一般都是在过年后。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是最隆重的。为了过年,家庭主妇,会提前一两个月预备储存过年的食物。年一过完,没吃完的红鱼腊肉和鸡蛋面条,精打细算的主妇便会留着供奉匠人师傅。
   请匠人上门做事,雇主都要提前十天半月甚至一二个月,同师傅说好上门做事的日子,便于匠人师傅合理安排时间。
   父亲自我意识强,手艺过硬,加上踏实务实的作风,在四乡八邻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声望。因此,父亲上半年,一般都忙于上户做手艺。
   农村供匠人师傅,都是紧随传统,很是正式和隆重,丝毫不能怠慢匠人。不管是哪村哪户,只要把匠人请进门,每天必须三茶两点,好吃好喝好招待。
   早晨七点匠人进门,东家必定端上一碗精心煮好的点心上桌,碗里一般都是肉丝面加三个荷包蛋。家境差点的,面碗里至少有一个鸡蛋。八点左右吃早饭,早饭一般吃粥,六个菜碗不能少,至少有一个荤腥碗,一般是针弓鱼或凤尾鱼。
   中午十二点吃中饭,一般男主人会坐下首陪师傅吃酒吃饭,端上桌面的六个菜碗,其中必有两个荤腥碗。
   到半下午时,东家老板又要给师傅弄点心,下午的点心可以随便些,客气的仍就煮面条,或炆绿豆,随便些的泡碗薯粉或爆米花。
   小时侯,父亲每逢在村里做事,他总要提前给我们打招呼,让我们下午三点半去做事的人家附近玩,一等东家将点心端上桌,父亲便将本该属于他吃的点心端出门外,让给我们吃。依然记得,小时候在小团、小毛和祖华哥家吃过点心。
   上户做工,父亲大清早七点就进了别人家的门,忙活到傍晚六、七点才收工。若逢上圆工的那天,有毛竹零碎料多的话,收工更晚。因为总有一些会算计的主妇,找出一些旧篾具出来修补,或是削些筷子,出条扁担什么的,尽量把剩余的竹料用尽,才松口放父亲回家。大家的出身和家境都差不多,父亲也理解他们的用意,自然尽量配合他们,求得一团和气。
   这样,一方面东家的工钱也好结,另一方面,匠人师傅体谅人,好说话,来年人家也愿意再雇请你。
   父亲白天上户工,晚上还接订货做。
   早期的记忆中,父亲做得最多的是那种长形的,两头翘,装四个脚的翘头篮子,这种篮子容量有大有小。那时县城各单位都有食堂,装菜都要用大篮子,而普通家庭人口也多,五六个子女的家庭多得是,逢年过节,也要用这种容量大的翘头篮子装菜。
   后来分田到户,父亲做的最多的卖货,便是菜农卖菜用的土兜和鱼篮,都是本大队以及杨家港、邹家咀、段家咀的菜农订做。为了赶制这些卖货,父亲天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
   听大哥说,每年寒冷的冬天,晚上有时池塘里结冰,但为了湿篾条,往往要敲破冰层,将篾条环成圈,浸在冰窟窿里。几分钟后,把这些温漉漉的篾片拎回家一看,那篾条上,已经附结一层亮晶晶的薄冰。父亲抡起这些结了冰的篾条,在地上摔打几下,然后搓搓两只冰冷的手,散开篾条,抖抖冰渣,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父亲十个粗糙的手指便继续拔弄着飞扬的篾条,为我们兄弟编织美好的未来!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前前后后总共带有七八位徒弟,但真正学满出师的只有几位,很多都成为过客。其中,二舅艺满出师,能独立上户。另外还有一位破塘塍的哥哥,也出师自立门户,以篾匠手艺养家糊口。
   我们兄弟五人,只有大哥有幸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算是二代传承人。那年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母亲让父亲带着我做下手,学篾匠,但父亲说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学徒,我便南下出去打工。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业受工业机械化挤压,竹制品被塑料化纤制品所取代,篾匠日益式微,凭手艺难以养家糊口。加上本来学篾匠艺苦,工艺又复杂,学徒时间长,冬冷夏热,忙活的时侯,姿势或蹲或趴着,腰身及膝盖酸痛难受,没有新人愿来学艺。就连父亲的传人都半途开小差,改行另图发展。
   二舅进了环卫所,端了铁饭碗。大哥在家开小店,且进了村委会任职,篾匠手艺自然荒废。
   父亲的手艺看来终究是无人传承下去,他内心肯定很是伤感。父亲有时甚至跟我说,看我现在窘迫的生活,后悔当年没让我跟着他学手艺。俗话说“有艺好藏身”,就算学艺不精,能学到半桶水,也能做一点简单的篾具挑到市场上去卖。譬如刷锅的筅竹,夹菜的筷子,买菜的小篮子,山民捞柴禾的抓扒等,这样多少也能活络一下手头的紧张。
   父亲的牵挂惜怜之心,我当然能够理解。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上,人生没有彩排,但机遇无时不在,我也有两只手,一个健全的头脑,人家能生存下去,我怎么着也能创造些财富,断然不会饿死。
  
   三
   我们兄弟一个个成家立业以后,父亲明显地变老,但他的篾匠手艺,依然没有丢下。
   父亲是个坐不住的人,对弹琴唱戏打牌不感兴趣,依然把手艺看作安身立命的依靠,过着自食其力的俭朴生活。父亲的骨子里贯涌着一种高傲的硬气,自己能解决的事,不求人,不喜欢看人的脸色,更不想给自己的儿女增添负担。哪怕是年逾古稀之年,他依然接远近乡邻的口头订货,还是一如几十年来一样,去县城买毛竹,然后独自用肩扛回家。锯断竹子,一个人叮叮当当,用笴刀一点一点胀破剖开竹子。圆滚冗长的竹子在父亲粗糙的手中,慢慢被篾刀剖开化为零碎,然后变魔术似的,篾片在眼前飞舞跳跃,最后被编成结实的竹篓菜筐,惠及远近乡邻。
   本世纪初期,每年进入秋季,晚稻收割前昔,父亲都要收拾他的篾匠工具,背在身后,远走都镇矶山一带,为村民提供上门修补篾制农具的服务。
   那时父亲晓行夜归,白天走村窜户忙修补,晚上到家,锯竹子破篾预备第二天要用的材料。
   当时矶山农村没修通连贯的水泥路面,村村相连的,很多都是山间杂草丛生的小道。父亲早晨起得早,走在山路上,两个裤脚都会被杂草上的露水打湿。父亲便自制去露神器,用篾刀砍下一根鱼杆粗细带枝叶的竹子,父亲握着这根带枝叶的竹子,挺在前面推草开路,草叶尖顶上滚圆的露珠,被竹枝扫落,这样一来,裤脚不会被打湿。
   每到一个村,父亲在开阔地带放下肩上的竹片和工具篮子,扯开嗓门喊,修补篾器家伙啰。
   听到喊声的村民,就三三两两将破旧的用器搬到父亲面前,当面议价,修理完善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各自皆大欢喜。一个村只要补动了头,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来补。那些年,父亲常说,矶山临近县城码头,男人在鄱阳湖打渔换钱,女人在家侍弄田地,经济比较活跃,舍得花钱补篾器家什。父亲在矶山穿村走户,每天都有一两百块钱的收入。父亲以前也有北上,去过素仙、马山等村委补过,但一天补不上几十块钱,每天还跑得腰酸胳膊痛。因此,每年秋季,父亲都要在矶山忙上个月修补的活。
   父亲的修补生涯一直延续到二0一三年,国家突然来了惠政,以前的大集体单位,可以补办养老保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在北山手工业社,待过很长的一段时期。父亲在抽屉角落里找到了一本党员证,党员证上,不仅盖有北山手工业社的公章,还有每月上缴五分钱党费的手写笔迹,以及接收党费经手人的手写签名。父亲凭着这本党员证,补办到了养老保险。从此,父亲每月能够领到六百多元养老金。从这一年开始,父亲便开始疏远他的篾刀,更多的时候举着鱼竿,坐在池塘、湖汊边钓鱼。
   父亲精湛的手艺,加上诚恳的服务,在矶山一带有着很好的人缘和名声。今年四月,矶山一户人家购买四弟的大理石,装修楼梯间。户主得知四弟是丛峦余家,还问起那位老篾匠师傅,怎么不来上门补篾具家货。四弟笑着回他们,老人是我老子,现在年纪也大了,门牙也掉光了,衔不住篾。我们做子女的也不同意他出远门修补,现在国家政策好,老人也有少许养老工资,早就放下篾刀,在家钓鱼颐养天年。
  
   四
   因为住在鄱阳湖滨,出门便是湖汊港沟,父亲除了做手艺,受生活的压力,父亲还喜欢捕鱼捉虾。家里有很多单兵作战的捕鱼工具。
   乡下春夏季经常下暴雨,暴雨一歇,父亲会扛着虾竿起网去溪流冲落的水潭捕鱼,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前的塘堰港沟的捞捕捞权都在集体,一到放水抓鱼,首捕由集体派劳力统一出工,所捕获的鱼,按工分平分。首捕过后,会向大众开放,自由捕捞。父亲只要听说哪处塘堰河道开放,便不顾辛劳,都要抽空扛把鱼罾去搫鱼。
   父亲更多的时候是去鄱阳湖搫鱼,父亲置办有一把大鱼罾,夏天白天上户做篾匠,晚上就扛大鱼罾,去鄱阳湖边吴家桥或西门塅搫鱼,运气好的话,一个晚上能搫一旮箩。

共 1043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伴随《尘世再闹月,我们依然想念你》一文降临的,是作者父亲平凡的一生。已经离开二百多天的父亲,始终是作者难以忘怀的牵挂。白天送快递,晚上写文章,他或许用了很久,才能完成这篇文章,也正如他分日的书写一样,作者父亲的一生,对于作者来说,也是有个不同的标签。 在祖母和父亲口述中,得知的父亲的前半生,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祖父贫寒,在父亲年幼时,外出谋生遭遇坎坷而失去了性命。祖母拉扯父亲艰难度日,帮他成家。这些,都对父亲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并不屈服命运,而是靠着自己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对子女严苛有加的抚育之心,一个供养孩子上学的执念,一枚牵扯到老的挂牵,得到远近相邻的尊重,家族的兴旺和睦,安然温暖的晚年,儿女用认真生活来诠释的深切怀念。 作者书写此文,用浓郁的乡土气息来书写父亲的一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作者及家人身上得到延续。正如此文,书写严谨,饱含深情,让读者陪伴老人走过一生,读懂很多人生哲理。此深情之作,当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12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8-04-11 11:14:48
  编辑此文,就像陪伴您一起回忆您父亲的一生,满心敬重。为老父亲祈福。
2 楼        文友:泪珠魚儿        2018-04-11 21:10:50
  谢谢真真温暖的编按!这篇文章确实写了很长时间,父亲走后就开始回忆撰写,一直是在手机备忘录上慢慢码字,写一点存一点,直到腊月底过年才完成初稿。
3 楼        文友:泪珠魚儿        2018-04-11 21:12:45
  再次感谢真真帮我纠错!
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8-04-12 08:36:16
  鱼儿弟弟,节哀。
   老伯父的一生,是勤劳而阳光的,敬重的最佳方式,就是传承他的精神,好好生活。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4 楼        文友:泪珠魚儿        2018-04-12 21:32:34
  问好,谢谢雁子姐姐的宽慰和指引!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