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开】六十前的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开】六十前的记忆(散文)


作者:郑榆臻 布衣,20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21发表时间:2018-04-11 16:30:18

【丁香花开】六十前的记忆(散文) 一九五九年,正是举国上下都在忍饥挨饿为填肚子而焦头烂额的年岁。那年,父亲二十二岁,不过,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已独立支撑家庭重担九年了。
   农历冬月十七日,祖母从家里出发,沿着和平、流度、中观、务川的当阳、涪阳,前往务川汞矿探望在那里劳动改造了八年的祖父。在经过祖母娘家铁厂坝时,祖母的嫂嫂担心她在路上挨饿,从苕坑里拣了几个红苕放在祖母的娃娃背篼里。祖母凭着一双裹得尖尖的小脚翻山越岭,凭着一张甜嘴逢人问路。天黑了,就近在农家投宿。途中,有人无意间瞧见了她背篼里的红苕,他们用一种饥饿而呆滞的目光看着祖母,祖母吓了一大跳,急急忙忙赶路,顺便在路边扯了把乱草把红苕遮住,不时扭头看看,担心有人打那几个红苕的主意。
   当祖母赶到务川汞矿时,矿上的工作人员告诉祖母,祖父已经在冬月十五日去世下葬了,留下了两床破棉絮。祖母强忍着丧夫之痛,把那床又重又烂的棉絮烧掉了,背起那床稍稍好一点的棉絮就往家赶。
   冬月二十五,祖母回到家里,我们家立即笼罩着悲凉凄清的气氛。建国初期,我们家因为有百多担谷子的农田,又请了“长年”,在一九五一年二月划分家庭成份时符合当时的“放田剥削”“请人剥削”的条件被划为“地主”,从土坪庙台垭迁移到十六里外的双树坝,作为一家之主的祖父就因为“剥削”毫无商量地走进了监狱的大门,劳改八年。
   一九五九年八月,父亲到务川汞矿看望祖父,祖父这时的八年劳改刑期已满,成为汞矿的一名工人继续留在汞矿劳动。父亲问他回家不,他说想回家,不过身无半文,想通过劳动领几个月的工资回家与家人团聚,好好过个年。但是,因为我们国家要“超英赶美”,全国各地掀起“大办钢铁”热潮,成熟的庄稼无人收割,慢慢烂在地里。从一九五九下半年开始,各地饿死人的消息不断传来。有点心计的生产队队长,家家户户都分一两分自留地种上萝卜菜,还勉强能够熬过。祖父他们的口粮也没有了保障,一减再减。为了填肚子,最后就大量用一种叫玉丹花的叶子和在饭里,一个个慢慢患上了浮肿病。每天,都有同伴悄悄倒下,永远离去。
   作为“地主”子女,父亲从十三岁成家以来就饱受世人的冷眼。祖父倏然离世,他放心不下祖父在汞矿遭受的煎熬和苦难,放心不下在祖父临终前没有能够见到他最后一面,更放心不下祖父客死他乡永远成为孤坟野鬼。不过,解放后的十年时间,在全生产队人们眼里,我们全家老老小小还是“罪大极恶”的“坏人”。父亲不敢向生产队开口找人帮忙去领祖父,因为这时的人民公社正在热火朝天的大办食堂,老百姓天天都在“突击”,正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于是,父亲跑到三十里外的外公家和外公商量,希望外公凭借曾经的资望向他们的队长开口请个人帮忙。可是,外公一开口,他们的队长上下打量了爸爸一番,鼻孔里“嗯”了一声,说道:“死的不是地主么!天远地漏的,也要领!?”
   吃了闭门羹的父亲灰心丧气的回到家里。族中的曾祖父郑汗青关切地对父亲说:“贤孙啊,你看这年岁,到处都在饿饭,领你父亲的事先放一放吧,你们拖娃带崽的,全家生活要紧啊!”
   父亲权衡再三,主意已定,壮着胆子去找了我们的生产队队长。他想如果队长不准,自己一人也要把祖父的遗体背回来。大大意外的是队长满怀仁慈之心,不但批准了两个人随同父亲前往,还把这两个人的口粮也退了出来。就凭队长的这一善举,爸爸一辈子都没有忘记队长的大恩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要知恩图报。被准假与父亲一起领祖父的这两人一个叫郑德真,一个叫郑吉宣。我们家一个年过六旬的远房亲戚——姑曾祖父听说此事后,要求一同前往,父亲觉得多个人多个伴,也不好拒绝他的好意就应允了。
   出发前的准备就绪,郑德真、郑吉宣他们抗着竹竿,一床竹席,一块青布,绳索,父亲背着全家的“粮仓”和在大食堂退出的两人的口粮——一共六十多斤包谷面和几斤大米就上路了。
   虽然父亲心急如焚,巴不得马不停蹄的早日赶到务川汞矿,但是,姑曾祖父杵着拐杖,老迈昏花,郑吉宣也不是精强力壮的棒劳力,行动迟缓,加上大家长年累月饱受饥饿,走起路来趔趔趄趄,个个精神萎靡。
   第一天天黑,父亲一行四人在和平过夜。此时,家家户户都在集体大食堂吃饭,没有人开旅社,只能在农户投宿。投宿也不仅仅是睡觉,还要借主人家的锅灶、柴火煮饭,饭熟了还要借用碗筷吃饭。睡觉每人每晚三角钱,煮饭的柴火费每顿两角钱。每天吃两顿,早上起床后煮饭吃了赶路,天黑投宿吃夜饭。每顿每人一斤粮食下锅,虽然没有菜下饭,但他们每顿饭都吃得津津有味,吃得舔口达嘴的,碗上的每一粒饭都舔添得干干净净。因为家家户户都早已断炊,冷锅冷灶的,每天有点粮食吃进肚子,已经是很奢侈的了,不要说吃菜,有个盐罐就不错了。
   饭后,带着浑身的疲惫入睡。
   当天夜晚,寒风嗖嗖作响,飘起了小雨。
   赶路,成为他们一天的工作。天亮起来,道路早已上了一层明晃晃的桐油凌,一步三滑,稍不小心就摔倒。走路,对于饥寒交迫的他们来说是十分艰难的。
   进入务川地界后,寄宿当阳,途经涪阳,终于到达务川汞矿。这时,大雪已经封山。父亲向矿上的管理人员说明了来意,管理人员接待了他们,立即开了一张条子,盖了好几个鲜红的公章后,父亲一行四人才吃上了一顿饭。管理人员劝父亲说,吃了饭就回家吧,你父亲去世已经半个多月了,安葬得好好的;那么多人都在这里长眠了,又不是他一人;再说路途这么遥远,天寒地冻的,完全没有必要领回去。
   父亲没有功亏一篑。饭后,工作人员带路,父亲一行四人抗着锄头、铁铲来到一片坟地。父亲环顾了一周,全都是最近才埋的新坟,密密麻麻的至少有好一、两百个。大雪覆盖着这些新坟,明晃晃的灼人眼睛。每个坟的前面插有一块木方,上面写着死者的姓名和生前的家庭住址。父亲找到祖父的坟地后,大家迅速刨开了泥土,露出了柏楿枋子割的木匣。开了棺,确认是祖父的遗体,他穿了一身破旧的衣服。爸爸前三个月来看祖父时,他穿的那件黄卡其衣服不见了。还好,因为天气寒冷,祖父虽然去世了十多天,遗体没有发臭。他们用青布裹上绑好后就上路了。
   走了十多里路,父亲觉得有些不对头。祖父劳动改造刑期已满,已算是厂矿的一名工人了,听祖父曾经说过一个月有十六元的工资,难道全部花完了吗?再说,父亲在八月间来看望祖父时明明看见他穿了一件崭新的黄卡其衣服,现在却穿的是破烂不堪的衣服。想到这些,父亲心里一阵酸楚,他决定让他们三人先行,杀个回马枪返回汞矿,和管理人员一番口腔舌战,讨回了四十多元。
   天黑进歇,主人家总要父亲把遗体停放得远远的,以免吓着人。在这非常时期,人的日子难熬,户户都是家徒四壁,牲畜也几乎绝迹,更没有哪家养狗看家了。在短短几个月内,一片又一片的森林很快倒在了“大办钢铁”的刀斧之下,所有野生动物无处藏身,早已无踪无影。不然,父亲每晚是无法睡安稳觉的。
   到中观时,太阳出来了。走起路来虽然不冷了,可是,遗体却发出了臭味了,毕竟,人已经死了二十来天了。
   到流渡后,带的粮食全部吃完了。父亲多方打探,拿钱买不到裹腹的东西。到了街上,好不容易看见有人买粑——茹榔皮用碓舂细后做的粑,硬邦邦的,冷冰冰的,两角钱一个。父亲给每人买了一个。吃进嘴里满嘴钻,粑在嘴里挪来挪去总是咽不下,但又不得不咽下。
   天黑后,父亲一行人到了和平田坝外公家。煮了一大锅萝卜菜,撒了小半碗包谷面,大家一扫而光。每个人究竟吃了多少碗,数不清。
   回到家里,父亲买了棺木割成木匣把祖父下葬了,又请一个道士做了一晚的道场,烧了钱纸。
   父亲一行四人往返历时十一天,终于将祖父的遗体从务川领回来安葬了。知道的人无不对父亲翘起了大拇指,有的人还动情地失声大哭,感慨我祖父就只有父亲一个儿子,是多么孝顺和能干。因为,在务川汞矿和外地劳改病死饿死的不少,但是能够魂归故里的就屈指可数了。一时间,父亲远赴务川领回祖父遗体的事情不胫而走,人们争相传颂。

共 31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狐死首丘,况人乎?故土难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而那些离开故土的人,都有很多的苦衷。文章借特定年代里的故事,道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哲理——为儿,要懂得真孝敬。文章开篇描写了祖母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去看望祖父,但到了目的地后,却没有见到祖父的人,而是得到他早已过世的消息。祖父的突然离去,犹如晴天霹雳般,给这个本来就很困窘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阴霾,但父亲依然固执地要把祖父的遗体背回来。最终,在他的多番努力下,祖父魂归故里。毫无疑问,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他的正直、忠孝,都是难能可贵的。常言道“忠孝两难全”,但他做到了。【丁香编辑:樱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雪        2018-04-11 16:31:58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类似文章中的故事太多了。父亲的忠孝,值得高度赞扬。感谢老师支持。祝开心。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1 19:51:32
  感谢编辑老师的辛勤劳动和鼓励!
2 楼        文友:乐歌        2018-04-11 19:40:44
  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里,饿死人的例子太多了,但像文中这个父亲那样,执意长途跋涉把已经过世的祖父背回家乡安葬,这种事少之又少,文章通过叙述这一艰难过程,把父亲忠诚、孝义、坚决、果敢的性格展现无疑,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错的一篇文章,推荐品读。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2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1 19:49:27
  感谢点赞,请多赐教。
3 楼        文友:乐歌        2018-04-11 19:53:22
  樱雪老师的编按非常精彩,升华了主题,为文章增添了光彩。辛苦了,敬茶。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3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1 20:02:53
  感谢樱雪老师、乐歌老师的鼓励!
4 楼        文友:娇娇        2018-04-11 20:33:28
  一篇久远年代的故事,读来感受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成份在那个时候很重要,地主是很不吃香的,因此才会有人们的歧视和白眼。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1 21:01:45
  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5 楼        文友:娇娇        2018-04-11 20:35:55
  尽管生活困苦,但是对亲人的那份爱很受感动。一篇情感厚重的文章,感谢老师分享您的故事,敬茶!期待精彩!
娇娇
回复5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1 21:00:20
  感谢您的鼓励。
6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18-04-11 21:34:51
  读了两遍郑老师的文章,忍不住难过又敬佩。那年月的事情,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倔强的祖母,惨死的祖父。孝顺的父亲。终使祖父回到故土,叶落归根。谢谢老师分享这么感人的作品。祝春安。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回复6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1 21:45:10
  感谢粉红莲秀的鼓励。祝快乐无限。
7 楼        文友:樱雪        2018-04-12 18:01:46
  在一段很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的生活都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那些具有“高成分”的人,他们的生活过得更苦,不但要忍受饥饿的折磨,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摧残。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7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2 18:38:32
  了解苦难的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谢谢樱雪!
8 楼        文友:樱雪        2018-04-12 18:02:32
  父亲的形象,非常高大,尤其是他的一片孝心,是值得高度赞扬的。毫无疑问,父亲的所作所为,是很得称赞的。那个年代,那样的事,常人,不敢想象。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8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2 18:33:55
  是的,父亲的事迹,已经过了六十年,老家的人们还在争相传颂。他成为我们当地人楷模和标杆。谢谢樱雪!
9 楼        文友:樱雪        2018-04-12 18:03:26
  文章行文流畅,以追忆为主线,通过描写昔日的苦难,道出了对亲人的思念,读来,令人揪心。但好在,那个时代永远过去了。感谢老师支持,祝生活愉快。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9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2 18:37:11
  笔下无力,本来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叫我糟蹋得平淡无奇。多批评指教!
10 楼        文友:郑榆臻        2018-04-12 20:59:47
  樱雪,你真是有心人。感谢你给拙文配了一幅大集体突击劳动了宏大场面!
创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