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海的那边(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海的那边(散文) ——旅日随笔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834.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4发表时间:2018-04-14 10:24:33


   一、物哀
   提起日本你想到什么?
   岛国,形如僵蚕漂浮在大海之上。富士山,樱花,寿司,艺伎,动漫,性,流川枫与苍井空,波多野结衣……自然,还有过劳死、自杀和夜店的酒吧。
   还有,福岛核电站的那次泄露。
   原先不是的。早先,我心目中的日本是《地道战》里的松井《地雷战》里的小野,是石原莞尔和坂垣征四郎和“九一八”、七七事变、七三一部队、南京大屠杀……后来,有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舞女》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我写“夕阳辉光下的塔影,一只鸟儿在飞,秋叶飘落。”我学写流行在日本的俳句。我读松尾芭蕉: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小林一茶:
   鳴くな雁今日から我も旅人ぞ (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
   “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法国人安德烈·贝勒沙尔的评价。
   这就是日本人,小(国),矮(个),短(诗)。同时,日本人如他们的俳句,精致,优雅,细腻。“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触景生情,心中便生出悲伤的叹息。人们把它叫做“物哀”。
   他们做什么都认真。物哀的“真情流露”,传达出一个人内心的和谐沉静的美感。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或怜爱的不忍。似《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我便想起了印度诗人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日本人眉间有着“一切都是徒劳的”淡淡的哀伤。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风骨”,而日本文化的内涵是“物哀”。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是物我两望的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物哀不等同于悲哀。而当以‘意会’时,它又确实表达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有时甚至是极深极痛的哀情。”灿烂夺目的樱花,七日而谢,齐开齐落,落花纷纷如吹雪,层层花瓣逝水而去。一种美的幻灭。易逝的还有美女的青春和爱情。
   四面环海,茫无际涯,哀美人之迟暮,恐英雄之末路,岛国寡民的自卑,形成了日本人“弃儿”式的孤寂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日本有优雅的花道,的确,日本人爱花独特,爱出了信仰色彩,悟出了生死在落花一瞬中获得的美学意义,这印证了知堂老人所说的:日本文化的特点是美。
   一切世俗的东西到了日本就弄成了“道”。日本人追求超越物质外的精神审美和对于过程细节的享受,痴迷得几乎“失我”。日本有“八道”,茶道花道武士道……道,乃天籁之约。却有另一面的残忍和无情。“武士道‘死狂’的另一面,是日本花道里的‘物哀’精神。
   “日本人观花,是在落花一瞬中感悟人生无常,正是这种人生无常感打开了日本人的‘物哀’之眼,在插花仪式中观花悟人生,形成日本特有的花道精神:人生如花开花落之短暂,与其‘赖活’,还不如以美的盛姿,去装点生命的一瞬以求‘好死’。”(李冬君《日本人的花道精神:从“死狂”到“物哀”》)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翻译并引进三岛由纪夫的叶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
   就在他漫无边际地思考时,凛子嘟哝道:“你想什么哪?”
   “没想什么,只是觉得能遇见你真是太幸运了……”
   久木说完抱住凛子,在无比温柔丰满的肉体相伴下,沉沉地睡着了……
   渡边淳一《失乐园》里的一对婚外恋的情侣在性爱的高潮中相互吻毒自杀。恐于易逝的爱,他们借此永恒。
   菊花与刀,一个代表皇室,一个代表武士。是日本人生命的徽章。如果说花道是他们的手心,那么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人的手背。从这两点进入日本文化,应该是了解日本人比较容易的一个视角。
   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樱花与武士,命运酷似。花美数日,人武几时?人不能选择生,但可以选择死,武士之死,如花落一瞬,是一种终极之美的姿态。这是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残美或凄美,一如当代日本醉生梦死的存在主义。你就理解了日本人的两端了——纵欲的活和自杀的死。
   自卑是一种心态,时间久了,成了岛国寡民的审美观。“审美意识和宗教感结合,是日本人知、情、意的神性底蕴。神性不在人的理性范畴内,它便成为日本人的信仰托所。于是,幸运的日本人,可寄存信仰的地方很宽敞,既在审美领域,也在生活中。”
   村上春树说:“不管是樱、萤或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情动于衷,发乎其外。是美,是生灭,是局限,更是升华。物哀,亦浅亦深。这怕也是日本茶道的“一期一会”吧。
   有人写道:“在日本,这样的物哀是不必要非到京都或者奈良的。有时候一条小街,酒幌低垂,一灯如豆,照在清净的石板路上,就已经很有物哀的感觉了。”
   有人写道:“在我,一直无法忘怀的,便是镰仓的黄昏,绿皮火车在湘南海岸边穿过夕阳,哐当哐当的声音……”
   立花北枝的俳句写到:さびしさや一尺消えてゆくほたる
   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转瞬即逝的光芒比恒久的黑暗更让人寂寞。
   “日本的哀是个人的,并且悲观更淡,更轻薄一些,缺乏抗争和不满,而是一种对于人生无常,宿命必然的完全理解。”也就是佐藤春夫所说的那种“诗意的,散漫而耽美的生活”。和世俗化的事物不相干,和功利不相干。
   在侘寂的世界里,一朵枯萎的花是美的,一捆未经修饰的草屋是美的,一个颜色灰暗的茶杯是美的。日本美学创始人茶道大师千利休让儿子洒扫庭园小径时,千利休坐在一旁看着。当儿子觉得工作已经做完的时候,他说:“还不够清洁。”儿子便出去再做一遍,做完的时候,千利休又说:“还不够清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许多次。
   “傻瓜,那不是清扫庭园应该用的方法。”千利休对儿子说,然后站起来走入园子里,用手摇动一棵树,园子里霎时间落下许多金色和深红色的树叶……干休利创立了日本正宗的茶道,提出“和敬清寂”的禅茶一味的理念。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小乘佛教流行于日本。侘寂(贫寒),幽玄(阴郁),物哀(不忍)。这就是日本,这就是日本文化,这就是日本人。
   他们没有大我,只有小我。
  
   二、风吟
   日本这个民族?!我们的熟悉又陌生的邻居。日本这个民族,外人读不懂。
   他们崇尚小巧玲珑,却自称大和民族,他们居弹丸之地却要建大东亚共荣圈,他们占领他国奸淫他国妇女,战败后却把自己的妻女姐妹推上街去为美国占领军“爱国献身”,野蛮屠杀和彬彬有礼,恋母、买春和洁癖,女人苛刻丈夫又能礼遇丈夫晚上带回家过夜的妓女,哀叹樱花朝开暮谢而又动辄剖腹谢罪,雅致的茶道花道又有硕大的阳具崇拜的节日,相扑、歌伎和围棋,谧静的寺院和迷醉的夜生活......富士山顶的白雪和汤泽县的温泉,“穿过县境的长长隧道,就是雪国了。”我读过川端康城的《雪国》,这是那小说开篇的第一句,在《雪国》的结尾,川端康成这样写道:“银河哗的一声,向岛村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却有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和《睡美人》,写美的残破,写残破的美.....被安眠了的清纯少女们裸着供一群老得丧失了性能力的老人们去享受夜的温柔。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川端康成《花未眠》)
   日本人崇尚白和黑的颜色,他们喜花用花装饰自己的生活。
   这是个唯美的民族,樱花,枫叶和菊,还有艺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艺伎是京都和日本的“脸面”,是日本男人幻想中最完美的女人,还有《雪国》《伊豆的舞女》《千纸鹤》等日本出诺贝尔奖文学家,有很细腻的小说,有很优美的俳句,也有国歌《君之代》:“吾皇盛世兮,千秋万代;砂砾成岩兮,遍生青苔;长治久安兮,国富民泰。”
   他们活得很优雅也活得很累。
   有一点我惊讶:工作第一,个人荣辱、家庭生活、身体健康倒是其次,他们永远疾步着,永远累,永远向你弯腰90度鞠着躬说:“请多多多关照”“让您受累了,对不起,对不起”日本多疲劳死。
   日本人还有个特点,他们会羡慕别人,有时很夸张地羡慕:“哇塞!”,可他们从不会嫉妒别人。他们敬仰成功者而鄙视失败者,他们不会去同情弱者。
   日本,是个多地震和火山的国度,这个国家遭遇过关东大地震、东京大轰炸,世界上唯一一个有两座城市同期毁于原子弹......关岛和长崎。日本人早已习惯了灾难和死亡……他们在淡定中忧患,在忧患中淡定。他们,拼命去活,却不畏死,他们敢死。他们不影响别人不烦劳他人,亡灵、尊严、体面,对于生者和死者,同样,至关重要。
   他们活得很无奈也很自觉。
   物哀?物哀,追赏残缺的美,吟一句空寂的俳句,成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无常的生命,永恒的自然。春花秋月和地震海啸……一切自然而然,在他们心里。重生轻死,生寄死归,活着,灿烂,死得超脱……他们信佛,生是死的开始,死是活的延续,他们以为。他们认为,个体的生命只有在一个集体里才会鲜活有力,“团队精神”是他们的口号,他们……一个人融入一个社会、团体、企业,才不会孤独,这是日本的人的信仰。所以,他们困于孤岛而走在世界前列,所以他们有着菊花的傲慢也有武士刀的残忍,他们脚下的那双皮鞋永远是亮净的。
   日本人的内心永远是寂寞和孤独的,他们爱养猫,喜欢猫的静静的独来独往,喜欢猫的坚韧和艰忍,他们喜欢和猫说话。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我读过,他用猫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像爱斯基摩人守望着忠诚而喜欢狗一样,猫是夜行动物。
   他们又很冷峻,几乎没有笑过,或偶尔皮笑肉不笑,有过,却没有过大笑。严谨精细周到,日本人是经济动物,总是那么的精明精细精打细算和精神十足。他们有钢铁、汽车、电子产品、高速列车、核电站,他们有株式会社社长企业家企业管理,他们吃生的鱼片,他们崇尚东方文化又紧跟在美国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献媚。他们用中国汉字又歧视中国人,叫我们“支那人”。
   他们保留着皇帝,叫天皇,已经形式得成了纯精神的寄托,国家的或国民的,就像蜂群要有一个“王”。这和英国保留皇室还不太一样,那里,是历史妥协的结果,伊丽莎白只是一种荣誉,国民的或者女王的,荣誉。忠君,绝对的尽忠,为主子“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的武士道精神已经成了过去,却渗透在日本这个民族的血液里,影响着现在,或未来。
   这就是日本民族,野蛮和文明的交织,交织出的一个民族,我们读不懂。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我在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三、四月的樱花
   傍晚,飞机在东京的羽田机场降落了。灯火辉煌,天下着细雨。调色板一般,灯光在水湿的路面上幻化着霓彩……
   在潮湿中,今天,我走进了日本。去看四月的樱花。去寻找“如果你要去铃鹿岭,就一定要穿过半山腰的樱花林。据说樱花盛开的时候,过路人经过花下就会发狂。”(坂口安吾《盛开的樱花林下》)
   “惜花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等到樱花开过,花瓣散落在小溪水面,像极了和服上的纹样……听说今年日本天凉樱花开的迟些,或许我来晚了,何况,这雨……四月,正是落花流水的季节。
   去伊豆看樱花,去北海道看雪。
   旅游推介说:日本最早的樱花盛放于伊豆半岛,而最集中出现的地方就在河津火车站周边地区。而著名的河津樱最集中出现的地方为河津火车站附近,以河津川沿岸为中心,八千多株“河津樱”延绵十公里,俨然眼前是一片粉红的花海,动人心魄。樱花绽放时,枝头上一朵朵樱花仿佛要倾尽全部的力气,奋力释放最烂漫的粉红色。清风徐来,淡淡的花香向四方飘送,花瓣漫天飞舞,似蝴蝶,似落雪,让人不禁沉醉于落樱缤纷的浪漫景致中。刚入早春,这里便满是樱花的味道,这个川端康成笔下的柔情之地,已是游人如织了……在樱花盛放的季节,“河津樱花祭”将在这里如期举行,届时,人们便相约来到河边,亲朋戚友围坐在樱花树下,边赏樱、边畅饮,享受着他们的聚会时光……樱花祭期间你可参与独具东瀛风情的活动,樱花树下和伊豆舞娘一起拍照留影。临街的商铺兜售着各式各样的樱花祭用品,人偶、摆设、挂件……最唯美莫过于赏夜樱,在灯光的照耀下,夜樱散发出朦朦胧胧的白光,美得如梦如幻。河津樱花祭长达一个月,你大可以在河津呆上一段时间,尽情在花海中徜徉,放慢脚步感受河津的柔美风情。读过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的人,你一定要去看看伊豆半岛,感受一下那里曾留下的一段伤痕、惆怅的爱情……
   能去伊豆看樱花吗?我的背囊里是一本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
   “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透明,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的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主人公是一个二十岁的高中学生,性情孤僻。一次,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迥演出的艺人,并与之结伴同行。他认识了一个十四岁左右的美貌舞女,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还产生过占有她的邪念。但他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沾污和损害。一方面。他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更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当他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欢叫着朝他迎面跑来时,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感到了无限的宽慰。舞女也对这位青年一见钟情。几天后,青年旅费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来送他的舞女默默无言,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他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船舱里的煤油灯熄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泉汹涌。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伊豆的舞女》)
   川端初次去伊豆旅行,与巡回艺人一行人邂逅,此书就是写这次邂逅,这或是川端康成的初恋。此后约十年,他几乎每年都到伊豆汤岛旅行。伊豆有渔家有温泉,富士山下,位于静冈县东部的伊豆半岛……冬天有时会下雪,沿海,气候温暖,花朵们都早早的盛开,竞相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
   四月,我到日本恰是川端四十六年前去世的日子,我悼念他。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家中口含煤气管自杀,七十三岁离开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遗书。他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四月,樱花落瓣缤纷。
  
   2018。4。13

共 59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海的那边》描写的是作者的旅日心情。日本,大和民族,这个我们隔海相望的近邻,令我们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另一方面,他们挑起战争杀人不眨眼。日本有令人称道的东西,比如动漫,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很多;但同时又有使我们痛恨的东西,比如南京大屠杀,比如七三一部队,比如用着汉字歧视中国人,比如福岛核泄漏。日本人的性格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感性又具理性,自大又自卑,物哀伤感。崇尚武士道,具有独特的生死观,“纵欲的活和自杀的死”。“哀美人之迟暮,恐英雄之末路,”。大和民族在历史上是最能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民族,大化改新全盘接受唐朝文化,明治维新又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他们自己的文化也没舍弃,而是在迷茫中行进着。从书中看日本,渡边淳一《失乐园》“一对婚外恋的情侣在性爱的高潮中相互吻毒自杀。恐于易逝的爱,他们借此永恒。”看到日本人的色狂,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小乘佛教在这个崇尚小巧玲珑的大和民族盛行。孤岛的狭小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爱而羞涩隐忍,又暴露了他们的天真和懦弱的性格。艺伎和俳句是他们的麻醉药,给伤感的物哀解了痛。日本人崇尚自杀,武士可以剖腹谢罪,并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中国人真的难以理解。樱花和武士是他们所推崇的,但他们却盛赞樱花的凋落和武士的殉道,欣赏的是在消失前的一瞬间的美丽。文章分三个小标题,基本上概括了日本人的特点。语言流畅自然,思想厚重凝练,斯文有深度,读之需细细品味方能了悟内涵。有幸编辑到猿人大哥的妙文,欣赏学习了!【编辑 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18-04-14 10:35:04
  问好猿人大哥,遥祝笔丰词顺,行文精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8-04-14 20:04:05
  我还在日本,谢谢远近的编按,很好,我喜欢!谢谢!
2 楼        文友:剑星        2018-04-14 11:52:39
  旅日感怀,语言流畅自然,思想厚重凝练,揭示出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给人深省。欣赏阅读!
喜欢读书思考的我,愿把所思所想和文友分享。
3 楼        文友:小白狐        2018-04-14 14:26:04
  很美妙的一篇散文,概括出了日本人的特点,文化。文思清晰,很有内涵的一篇佳文。祝老师周末愉快!
4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8-04-14 20:06:00
  谢谢朋友们欣赏和评论,我还在日本,行程太紧张,就不一一回复致谢了!问大家好。谢谢远近的编辑,辛苦!
5 楼        文友:远近        2018-04-14 23:31:47
  身临其境,感悟更深。祝旅途愉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楼        文友:宇宙        2018-04-15 23:29:56
  博学多才,熟悉人文地理风情事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
7 楼        文友:八千岁        2018-04-16 10:16:09
  好文,解读到位的编按给读者一睹为快的导读效果!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8-04-21 12:20:37
  日本人,只对他们自己的民族彬彬有礼。从孩子一生下午就教会残暴。没有人性化的教育。这个国家的人很有国家意识,这是我们中国人,所不及的。他们妇乳皆兵。不像中国人,汉奸!出买自己同胞。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