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父母坟前培锹土(散文)

精品 【江南】父母坟前培锹土(散文)


作者:许如亮 布衣,306.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37发表时间:2018-04-14 14:47:37
摘要:父母在,家就在,无论你走到哪里,不管事务多么繁忙重要,都不要忘记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陪陪父母尽尽孝,要是父母哪天走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每年在父母坟上培锹土,仅此而已,留下的却是对父母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


   清明节上午,我和二哥、大嫂相约去祭扫父母的坟墓。
   往年为父母扫募的任务都是由住在老家的大哥、三哥完成的,四哥一家住在上海离得远,难得回来一趟,今年大哥去了外地,三哥去浙江办事,我和二哥商量,不能让父母坟上长荒草,今年再忙也得回去给父母扫扫墓。
   二哥说现在提倡生态文明祭扫,于是我们在集市上买了几束鲜花带上,在家的大嫂早早扛上几把铁锹来到坟前。父母的坟墓在离大嫂家不远的射阳河边上,村上人百老归天后一般都葬在那里,已经成了几代人的习俗。
   父母的坟上长满了杂草,由于雨水的冲刷有的地方已经塌陷下来了,静静的射阳河堤下,一堆土,一座碑,几行字,此情此景一种悲伤怆凉的感觉涌上心头,泪水不自觉的打湿我的眼睛。
   我母亲属于英年早逝,生下我第九个年头就因患上胃癌而离开了人世。母亲去世的那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农村大地,各家各户生机焕发,特别是分田到户,搞家庭副业,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热情,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年起,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全家人再没为没饭吃而发愁。
   而母亲没赶上那个改天换地的好时代。母亲在世时,我没有太多的印象,依稀记得全家人常常无粮煮饭,无饭可吃,由于人口多,劳力少,分得的粮食早早就吃光了,为了让全家人不挨饿,往往靠到邻居家东拼西凑借粮食,或是烧山芋茶、煮野菜度日子,母亲自然是舍不得吃一粒米,做好的饭菜常常让我们兄妹几个先吃过然后自己再吃,其实到母亲吃饭时,锅里已经所剩无几了,因为我们兄妹几个七张嘴,每天饿得饥肠辘辘,每到吃饭时都是狼吞虎咽,一会锅碗就见底了,哪还留一点给母亲,即使这样我还常常是饿得头昏脑胀而晕倒。
   在家是无法填饱肚子的,跟我一样大的孩子饿急了就自己结伴跑到田野里找食吃,山芋、蚕豆、野果等什么都往嘴里塞,吃饱了还带回一大包山芋、野果什么的食物,勉强可以度过一个难熬的深夜。
   我实在记不清母亲是靠吃什么度日的,既要起早摸黑挣工分,又要省吃俭用养我们,住的是低矮潮湿的茅草屋,吃的是稀汤薄水的粗饭,穿的是打满补丁的旧衣,苍老的脸色从来就没红润过,额头上过早的爬上了皱纹。母亲啊,你为我们操碎了心,你是一盏油灯,耗尽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长大后,我才深切的体会到母亲的艰辛,在那个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年代,母亲为了养育我们,披星戴月,忍饥挨饿,饿坏了胃子,累跨了身体,最终患上了不治之症而离开了我们。于是我常常想,母亲要是生活在现在这个经济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一定不会那么早的离开我们,即使患上疾病也不至于束手无策而听天由命。
   我的童年虽是酸楚的,但却沐浴着母爱的阳光雨露,一如嗷嗷待哺的小鸟,不管经历多少狂风暴雨,为了孩子的成长母亲总会无私的奉献自己而不图一点回报。人世间的一切爱都没有母爱的伟大,母爱如温暖的太阳,永远放射着无私的光芒。
   父亲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母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没有被沉重的生活负担压跨,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哥、二哥一起打鱼种粮,搞家庭副业发家致富。父亲是个特别能干的人,在全村第一个办起了制作瓦坯的作坊,那时村里人在射阳河边上办起了好多立体窑,各家联合起来烧砖坯,然后相继砌了瓦房,因此砌房时砖头是不愁的,但要到很远的地方买瓦。于是父亲专门从外地购回了制瓦的模具,每天能做几百片瓦坯,然后送到立体窑上去烧。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已是村上早期的工业项目了。
   后来,射阳河边上的立体窑全被关停了,父亲就利用年轻时在海上捕鱼队做过船老大的经验,自己打了一条木船,和村里人一起到海边去捕鳗苗,鳗苗很贵,号称“软黄金”,但风险很大,常有渔民碰上风浪而船翻人亡。父亲胆大,常一人驾船出海,为了多捕鳗苗多挣钱,没有大风大浪总是风雨无阻,破浪前行。一次父亲出海时,碰上台风吹来,海上掀起了大浪,无论如何摇桨就是无法靠岸。岸上的人看着父亲的船在海浪中上下翻滚,几次出海相救都无功而返。
   到了晚上,风不但没有停歇下来,还下起了磅沱大雨,岸上的人已经看不到父亲的船了,估计又是一起船翻人亡的事故,有人连夜赶往我家报信。我们兄妹几个吓呆了,大哥大姐冒雨往海边赶,天亮到了海边时,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在海面上冉冉升起,人们看到父亲的船稳稳的停在海面上,父亲正摇着桨向岸边驶来。大哥大姐喜极而泣,父亲这座大山不能倒啊!
   父亲一生操劳,他的最大心愿就是为我们砌瓦房,娶媳妇,养孙子,后来正如父亲所愿,我们在父亲的带领下,兄弟姐妹都砌了新瓦房,那是村里了不得的事情,而且结婚成家后,每家都生了儿子,父亲看到儿孙满堂,常笑得合不拢嘴。
   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父亲一生用坚强和勤劳为我们点燃希望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而自己却饱含艰辛风雨,历尽人间沧桑。在我眼里,父亲就是一座永远屹立的高山。
   父母为我们辛苦操劳默默付出了一生,可是我们回报父母什么呢?当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时,就像小鸟长了翅膀飞向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很少再回到那个破茧而出的鸟巢。
   父母在,家就在,无论你走到哪里,不管事务多么繁忙重要,都不要忘记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陪陪父母尽尽孝,要是父母哪天走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每年在父母坟上培锹土,仅此而已,留下的却是对父母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

共 21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父母在,家就在。一句深情的话语,却催人泪下,在那贫困的年代,母亲勤劳的辛苦劳作,节衣缩食勒的紧裤腰带,结果患上了胃癌,早早离世。父亲用他那坚强的臂膀,撑起一个家的希望,儿女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家,是一个人心中的力量,是一盏明灯,是一壶老酒,是温暖的港湾,父母在,家就在,一句真诚的话语,让我想起: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话的道理。是呀,父母在家就在,清明时分为母亲扫墓,扫去的是杂草丛生,扫去的是心灵的尘埃。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谢谢投稿江南,期待下一次的美文。【编辑:蓝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1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烟        2018-04-14 14:51:10
  读来令我感动,清明是祭奠的日子,也是思念的日子,父母在,家就在。感谢投稿,问好,希望继续投稿江南…
回复1 楼        文友:许如亮        2018-04-14 16:39:49
  谢谢好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