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清明蒿子粑(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清明蒿子粑(散文)


作者:罗治台 白丁,2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2发表时间:2018-04-19 20:22:49
摘要:以清明祭祀供品的变迁,忆出儿时祭祖时的普通食物蒿子粑的制作过程,及其色香味俱佳的铭心记忆,展示的是浓浓亲情与乡情。

我们故乡,清明节给先人扫墓祭祀时,除了烧纸钱、燃放爆竹外,还要摆些供品。
   供品有荤有素,荤的是一坨豆腐状五花猪肉,富裕的还有鸡、鸭等。素的则是水果、干果、糖食之类,当然烟酒也是必备的。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读此诗,我就会联想到,杜老先生去给先祖扫墓的路上,适逢大雨,看到有人在避雨的匆匆中,手忙脚乱,不小心将祭奠先人的酒瓶打翻了,酒泼了撒了,想重买,可一时找不着酒店,就问路边的牧童哪里有酒买?牧童便将鞭子往远处一指,瞧前面杏花村就有得买。当然,这是我个人“酒泡唐诗”胡解,当不得真的。
   不过,习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着。好在传统的对先人的怀念是难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某些形式。譬如在我故乡,扫墓的形式也在悄悄变化着,变化最大的是祭司供品。如今,家境好的人家扫墓,除了“三牲”、烟酒外,会带上苹果、香蕉、桔、梨等鲜果,有的人家更丰盛,还会带上桂圆、荔枝、葡萄干等干果,带上奶糖、饴糖、蛋糕、饼干等糖果点心和矿泉水。扫完墓后,就将这些供品散给跟随的孩子们吃了。当然,大人渴了饿了,也可用来解渴充饥。扫墓确也辛苦,要走路爬山,甚至有的还要走较远的路爬较高的山,祖坟地儿远呀,享受些美味水果点心是完全应该的嘛!
   不过,如我这般年纪的人孩提时肯定没有当今的孩子们幸运。记得,那时我跟着大人去扫墓,祭祀后可食用的供品基本上只有两样,一是家养的煮鸡蛋,二便是自制的蒿子粑粑。那时社会贫穷简朴、农家生活更是节俭、简单,少有余钱购买副食品的。我们家人多劳力少,穷得更甚。好在再穷父母亲也会自制些蒿子粑粑,这就难得了。
   记得故乡做蒿子粑,一年两次,一次是清明节,一次是重阳节。清明节往往都选择在寒食节前,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两天。
   记得那时候,寒食节故乡人家早餐是不生火做饭的,只食先天做好的蒿子粑。后来,我才知道,寒食节是纪念晋大夫介之推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介之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避内乱,惶惶途中,重耳饥饿得奄奄一息,介之推毅然决然割下自己的股肉熬汤救了重耳。后来,重耳做了晋文公,跟随他逃难者都受了封赏,惟介子推不受,背着老母躲进绵山。为了逼介之推出来,文公下令放火焚山。可是,大火过后,文公见着的只是介之推抱木而亡的焦尸。为此,文公心灵大震,布令全国每年的这天,禁烟火以纪念介之推。后来便有了“寒食节”。可见那时候的寒食节是全天候禁烟火的。
   儿时,对我们来说,介之推这个人物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寒食节这一天。这天又能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蒿子粑粑了,难得啊!
   记得那时,寒食节前夕,母亲总要去乡间田塍采摘些蒿子尖尖,用来做蒿子粑。
   如今,崇尚绿色食品。蒿子粑粑也从古老的乡村走进了城市,并堂而皇之进入到宾馆、酒店和饭庄。在我生活的城市里,我也品尝过不少蒿子粑,从街头巷尾个体贩夫的粗制到星级酒店宾馆厨师的细作,可是都没有故乡的蒿子粑好吃。这不是“月是故乡明”的情感作怪,而是故乡的蒿子粑确实要略胜一筹,无论是察色,还是闻香和品味。
   老伴对我故乡的蒿子粑特喜爱有加。每逢清明节我回乡扫墓时,她总会再三叮咛:记得返回时,要带蒿子粑粑啊。
   我故乡地处湘西的雪峰山区,远离城市,少污染。清明节前的春雨,犹如诗圣杜甫所吟的: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仿佛一夜之间,蒿子就像精灵一般突然从故乡的田塍、山坡、土坎……从它应该的任一个地方冒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丛丛一簇簇地装饰了故乡的土地。于是,那掐一把绿汁儿四溢的尤物,便招来了四乡的欢声笑语,有提着竹篾篮儿的少妇,也有背着竹篾篓儿的妹儿伢崽,还有……
   采回的蒿子尖,经过精心挑选和洗净之后,再掺进浸泡得鼓涨的大米中(糯米为主,按比例掺些籼米,籼米是用于固形的,还有少许生石灰水或食用碱),一起磨成混合米浆。这道工序很关键,据我所知,别的地方是将蒿子切碎揉进糯米粉里,终不如我故乡将蒿子与米和在一起磨成浆的好。混合浆用包袱包好,再在上面压上重物,榨掉多余的水分。于是,大致干了水分的米浆便成了淡绿色的淀粉团,再经过人工揉搓后,便可以做了。
   做蒿子粑粑之前还要调好馅。故乡蒿子粑的馅大多就地取材自行制作。制作时,先将黄豆炒熟,再用擂钵擂成粉末,最后与片糖末拌匀便成了。当然,若掺些炒芝麻更妙。那时,能吃上糖豆芝麻末馅的蒿子粑,就够幸福的了。
   有了淀粉团和馅这两样后,还要一样就是“粑托”。粑托最好是选柚子叶,柚子叶香啊。若没有柚子叶用棕叶替代也可,只是棕叶蒿子粑少了一种清香味。好在故乡柚子树多,不难寻。柚叶要大小均匀的,洗净,再剪去叶蒂,这样制做出的粑粑就较均称了。
   做蒿子粑粑一般是主妇亲为。女人嘛,心细手灵。做时,她们会从淀粉团里抓出一把润润的绿淀粉,双手边捏边搓,搓圆后拍平,再抓一把馅放在圆平的小粉团双手一合,馅便躲进淀粉里头不见了,然后又把小粉团捏成椭圆球状摆放在柚叶的中央。于是,蒿子粑算初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它们放进笼屉上蒸熟。
   蒿子粑刚蒸熟出笼时,那股香甜气味哟,真是沁到人的心脾了,要多爽有多爽。初闻,有那么一股蒿叶的清香,再闻,增了那么一股柚叶的芳香,复闻,又多了那么一股豆末的甜香。待到水汽散尽稍凉后,再仔细瞧那笼屉内的粑粑,个个圆润光泽,犹如晶莹莹的绿宝石,要多可爱有多可爱哩!馋得那时的我,禁不住伸出一只小手,偷偷地捞出一个来,张口一咬,哎,我的妈呀,差点儿把舌头也带进肚内了。
   这一切都是我童年的感觉,适逢身体疯长时段嘛,老觉得肚子空落落的想填些食物进去。现在再想找回那种感觉就很难很难哟。唉,母亲不在了,谁还会用原始的方法为我制作蒿子粑粑呢?再者,时过境迁,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人的味蕾也会与时俱进地变化着,会变得越来越刁钻!
   如此,谁能例外呢?
   我想,我是不能例外的啰!

共 23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蒿子粑,是江淮一带的特色美食,承载着千年文化信息。清明祭祖扫墓,历代相传,用蒿子粑作祭祀供品是民间传统风俗。作者以细腻地笔触描写了故乡清明节的习俗,重点叙述了故乡人在寒食节前夕做蒿子粑的过程。蒿子粑不仅寄托着后辈人对上辈人的怀念,也承载着作者快乐的童年。蒿子粑的味道,对作者来说是母爱的味道。现在清明节祭祀供品也被丰富的糖果点心替代,母亲也不在了,而蒿子粑的岁月永远留存在作者的记忆中,蒿子粑依旧是作者舌尖上最幸福的味道。作者行文流畅,情感自然,现实与回忆交替,夹叙夹议,描写细腻,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怀念。习俗表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19 20:36:04
  一篇充满地域特色的叙述抒情散文,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说到清明,不得不提到寒食节,由于两节前后相连,仅差一两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统称清明节。
回复1 楼        文友:罗治台        2018-04-20 08:02:51
  谢谢老师对拙作关爱,总体概述之后又第一个点评。实乃作者我的荣幸。
2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4-19 20:59:01
  很好很好很好
回复2 楼        文友:罗治台        2018-04-20 08:03:34
  谢谢老师点赞。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19 21:26:29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作为孩子对节日的期盼其实是对填饱肚子的期盼。文章语感亲切,层次分明,主题明确。
回复3 楼        文友:罗治台        2018-04-20 17:31:05
  谢谢“红叶摇秋风”老师再度点评,祝老师编安笔健!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4-19 21:26:58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问好老师。
5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4-19 23:13:09
  一篇地域民俗文化厚重的作品!历史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及记载,离不开文人骚客。更何况它是一个地方的特色小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信息,又有童年的乡情母爱在里边,拯救历史民俗文化更是当仁不让,也深深寄托了作者老师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母亲的深爱。散文文笔流畅,层次清晰,意蕴悠长,耐人寻味。好作品!问好老师,给您敬茶!
回复5 楼        文友:罗治台        2018-04-20 07:42:13
  谢谢老师点评和褒奖,远握。
6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4-19 23:15:36
  欢迎老师常来荷塘赏月品茶,期盼老师佳作继续呈现荷塘分享!遥祝老师春安文琪!
回复6 楼        文友:罗治台        2018-04-20 17:27:11
  谢谢“大地琴韵”老师,问好老师!
7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18-04-20 06:25:35
  蒿子粑是故乡的味道,是母亲的深情。文章生活气息浓厚,对童年时吃蒿子粑的经历描写生动有趣。如今生活好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对蒿子粑的喜爱会不会发生变化?不变的是故乡情节和对母亲的怀念。问好老师,祝好。
回复7 楼        文友:罗治台        2018-04-20 17:29:09
  谢谢“风萧萧易水寒”老师点评,向老师学习。
8 楼        文友:罗治台        2018-04-20 07:32:41
  谢谢“红叶摇秋风”编辑的抬爱,谢谢对我拙作的评述与力荐。顺祝“荷塘月色”越办越好。祝编安!远握。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