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开】闲话文明劝导(随笔)
县城扩容后,车辆不断增多,各个交叉路口都安装了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但是,部分市民,有的不看红绿灯,只要没有车来,他们就勇往直前;有的纯粹不信这个“邪”,争分夺秒,横冲直撞“赶路”。当然,也有少数从农村进城的老大娘、老大爷还不习惯,对红绿灯他们视若无睹。于是,一个新兴的职业——文明劝导诞生了。各单位轮流派人在各个十字路口对不守规矩的行人进行劝导。
文明劝导,这是一项“阅人无数”的工作。红绿灯,既是城市的文明之灯,也是市民的生命之灯。过往的各类车辆,闯了红灯,违了规,自有监控录像记录在案,自有交通管理部门找他们理论,不在文明劝导工作范围之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知道并遵守交通规则的,只有极少数人不懂交通规则,有极少数人懂交通规则但不遵守,强行闯红灯。闯红灯的后果,一是车辆减速,给这些闯红灯的人让道,出现交通拥堵,严重的发生车辆追尾事故;二是快速行驶的车辆来不及刹车,将横穿公路者撞倒碾压。显然,仅仅为了抢先几秒钟,甚至就一秒钟的瞬间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成为车轮下的冤魂,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从此家破人亡支离破碎,这是非常不值的。
文明劝导这项工作,做起来既不费力,又无需动脑,只需把印有“文明劝导”字样的红色袖套往手臂上一戴,手中的小旗帜一扬,或者拿着一个扩音器,或者含着一个口笛,人往斑马线路口一站,就可以“上岗”开始工作了。这项工作似乎很轻松,但要做实做好还是不容易的。首先,很多人不大愿意做这项工作,心理上排斥这份差事,认为这是单位“闲人”做的事,觉得他们在单位也没有承担或者没有能力承担重要工作,做文明劝导这种无关痛痒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总该会吧。所以,文明劝导的人员大多精神萎靡,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兮兮的,无精打采的。他们是在单位的硬性安排下被动接受这份差事的。所以,劝导起来也不太卖力。你要横穿公路就横穿呗,闯红灯就闯呗,任便,即使发生交通事故,也不会因为我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而承担法律责任,顶多我是一个交通事故的目击证人。其次,劝导困难,常常会有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的无助感。绿灯放行无需赘述,劝导的目的说白了就是阻止人们闯红灯,纠正和规范市民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保证车辆畅通无阻,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如果你对面的行人对着红灯向你迎面走来,你立即一边用扩音器高喊或者用口笛吹出尖厉的声音,一边拿出“要闯红灯就从我身体上踏过”的架势示意对方停下或者后退,他们会知趣而退;倘若迎面走来的是耳朵背,眼睛不好使,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你就得为他们捏把汗了,他们对你撕心裂肺的吼叫和你优美的肢体动作的阻止无动于衷,只顾埋着头慢条斯理的蹒跚迈步,行走的车辆不得不放慢速度为他们让道。此时,你就会有些无奈,因为你不大可能横穿公路去阻止或者扶助他们,你只能默默祈祷他们平安通过这段一二十米的漫长的红灯路,希望这里不是他们人生之路的终点。也有个别年轻人无视你的劝阻,雄赳赳气昂昂的闯红灯,他那视死如归的气慨让你不知所措,只有在心里骂娘了。更有甚者,他索性不走斑马线,在斑马线几米或十来米的地方开辟通道,横穿而过,他一边张望过往车辆,一边像做贼一样急速奔跑。他在你的工作责任区域内,在你的视线范围内,却在斑马线外,叫你鞭长莫及,让你难于抉择。你用喇叭高喊阻止时,他扭头用一种胜利者的神态向你示意:“不劳驾你了,我已经达到彼岸了。”你是横穿公路跑去阻止,还是听之任之?此时,你会感到无奈和无助。
文明劝导,仅仅是治标,劝导的背后是治本。近年来,各种媒体在学校、社区、公共场所广泛宣传和引导,广大民众的交通文明素质大幅度提升,“红灯停,绿灯行”,已经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文明劝导这个“岗位”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