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江山情】我为“江山”重执笔(散文) ——淡雅晓荷
我无意于写下任何一个名字,因为哪怕写下任何一个名字,那都是对江山其它文友的不公,那都是厚此薄彼、忽略我江山其他文友一样的热情。
——作者摘要
加入“江山”已经一年,从注册到发稿,其间中断了三个月。期间,有踌躇,有思考,有审慎,有摸索。不是无稿可发,亦非无事可写。
常常听“江山”的文友们说,加入“江山”,是文友的推荐,亦或身边亲人、朋友的介绍。而我不是。我加入并注册“江山”,是从网上了解到的,筛查、确认、释疑、笃定。
说来惭愧,早在中学时期,就已经酷爱文学,并尝试着投稿。但直到走出家乡,来到广东,在打工的繁忙和奔波中,经一次征文之后,才陆续在广东的一些大小报刊发表文章。但理想的热盼,终归经不住现实的冲击。生活的应对、工作的紧张与忙碌,令我不得不放下渐渐捂热的笔。于是一辍笔,一晃就是二十年。尽管时不时总会想起那被搁置的笔,但终是无暇顾及、或者拿起。
经历过期刊投稿的泥牛入海,领略过报刊发文的漫长等待。对于一位业余写作者来说,写作,是信心与耐心的支撑,是毅力与耐力的比拼。于是有人告诉你,写作,你拿它当生活的调味品可以,但你千万别拿它当主食。
你似乎不信,于是,现实一次次提醒你,某某期刊,走完了数十载,终于再没能走出困境;某某杂志,订销量逐年下降。现实的一次又一次警醒与提示,让你不得不重新面对、领悟和思考。
你于是徘徊、踌躇,听人们一次又一次谈论起二十一世纪文学的没落。你于是自忖、反思,文学是否还能再一次走入人们生活的日常、或者辉煌。你于是接触到一个新词——“网络文学”。
你于是考究、探索,“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与不同。是“雅”与“俗”的辨析,还是“纯”与“泛”的划分。你于是听到一个声音,听到不少来自于文学、文化界的议论。听到一些相关于“网文”的褒贬与质疑。或品劣,或质低。你于是发现,文学,不仅要深受大众的喜爱与青睐,更要接受文学标准的认同与检验。
我接触网络文学,纯属偶然。一次看某电视节目,某电视台以“如何看待野蛮生长的中国网络文学”为题,谈到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也谈到中国网络文学的随意性与功利性。
几年前,我的一个正上中学的侄子忽然对他父亲说,他要去赚钱。
我听了就说:“你一个学生,不好好读书,你上哪赚钱去?”
他说,他要上文学网站上去发文、投稿赚钱。
我听了就笑了,说:“网上投稿真那么容易挣钱么?”
他说,他的同学们都那么说。
我听了就笑笑。我试图说服他,但最终,我连自己都没能说服。他的一番话,又燃起了我熄灭近二十年的文学火焰。我忽然觉得,网上发文,的确要比写在纸稿上来得方便快捷。我于是也渐渐有了兴趣,我问他:“那你能给我介绍一个文学网站么?”
他看着我,睁大了眼睛问:“你也会写?”
我笑笑,轻描淡写地说:“之前写过。”
但他告诉我,他也没接触过多少文学网站,他只是听他的同学们都那么说,他也便跟着那么想。他于是让我自己去百度搜索。
我于是真的打开百度,一家家查看,希望能找到一家适合于自己写稿发文的文学网站。但每当我打开网站的网页,里面的内容就会让我大吃一惊,让我一看就想到退缩。我一看那文章的分类,就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青葱校园”“耽美同人”“古风灵异”“修仙重生”……真是看得我一头雾水。我自知我那十分有限的想象力,无法写出些远远超出我想象范围的灵异文章。于是我放弃了。
直到一年前,我才又下载了两家读写一体的手机APP文学网站,因为写读方便,我注册并且加入。但不久,一家网站宣布去商业化功能后作者全部走光,几近关闭。一家网站注册的全是孩子,几乎都是初高中学生或小学生,一个个都像玩游戏似地折腾文字。里面的一个“作品推荐区”里,你每天能“听”到的“跪求打赏”“甩文”“弃坑”……等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曾经有人问:“‘甩文’是什么意思呀?”有人答:“‘甩文’就是推荐自己文章的意思。”我于是真佩服我中华文字的神奇力量,一个“甩”字,把为文者对文的轻蔑刻划得淋漓尽致,把一些人对文的心态拿捏得准确得当。但我又想,文学的创伤,已经够痛的了,我们可别再拿来自嘲嘲人。文学需要严肃和严谨,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
经历过一次次网上写作的失落与探索,我于是变得越来越慎重。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无意中从百度上读到有关于“江山文学网站”的介绍:“江山文学网,是现今为止全国唯一一家严肃性文学网站。”“网站设有栏目齐全的编发稿系统,并有严格的编审制度。”“网站提倡正统的、正规的、正面的、正向的、正确的‘五正’为标准的文学作品。并自誉为‘正文学’网站。”看完这些,我终于发现,这才是我一直要找的适合于我的文学网站,我于是下载并注册了江山文学网。
通过三个月的观望和了解,我翻阅了大量江山文学网新老作者的文章,并查看了编辑们热情洋溢、引人奋发向上的编按。然后,我才开始陆陆续续地在江山发文。然而,一发便不可收,在江山文友及编辑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更加坚定了写作的信心和信念,并用三个月时间,坚定地与江山文学网签了约。
不管是文友的热心与热情,还是编辑的鼓励和支持,抑或社团的相帮与相扶。江山留给我的形象,都是一个文学大家庭的和睦与共融。那一个个看似虚无的、无可触摸的网名,却能让人触摸到一颗颗诚挚而真诚的心。
那是一颗颗充满文学热情的诚挚的心,那是一颗颗充满友爱的真诚的心。每一颗心,都有一个挚爱文学的名字。我无意于写下任何一个名字,因为哪怕写下任何一个名字,那都是对江山其它文友的不公,那都是厚此薄彼、忽略我江山其他文友一样的热情。
那是一个个谁也不认识谁的文学追随者,那是一个个彼此从未谋过面、却永远称作对方为老师的文学信奉者。为你们,也为江山,我又重新拾起我搁置了近二十年的笔。
我只想写下一篇篇文字,写下你们的追求,写下你们的狂热。诚如有朋友问:“那么多文学网站你不加入,为啥偏加入江山文学网,难道你想用你的笔,写出一片‘江山’来?”
我没有回答他。我只想说:愿“江山”永在,愿文学永在,愿我江山文友共同的文学热情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