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野有蔓草(散文)

精品 【流年】野有蔓草(散文)


作者:华之 布衣,17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81发表时间:2018-04-28 10:10:41

【流年】野有蔓草(散文)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春日里翻读《诗经》,心一下子便被这诗句染绿了,仿佛自己便是那眉目清扬的女子,正走在故乡的田埂上,鞋子被早晨的清露濡湿,脚下青草葳蕤,如蔓如织。
   车前子
   我脚前的第一株植物,一定是车前子。
   《本草经集注》云:“人家路边甚多。”在我的家乡,车前子更是随处可见。
   我想大抵是因为它生长在路旁,才得名“车前”,至于“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对它的尊称,但就它临于车前而不变色的君子风度,称“子”也是很合宜的。
   李白的《阳春曲》里有:“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的诗句,就是对它的名字的最好解释,芣苡即是车前子。
   车前子叶片呈椭圆形,宽大,翠而薄,长在山野路边,平铺如莲,叶片上有清晰纹路如扇面折痕,开的花也是淡绿色的穗状花序,低调朴实的很。
   小时候,我对这种草的印象就是,它总是被车辙或脚印压辗踩踏得灰秃秃的,叶片残损,匍匐无状。随之对它也嗤之以鼻起来,比起山野里鲜嫩的笼笼葱,甘美的白茅草根,它是不入我们孩子们的法眼的。
   直到有一天,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流鼻血,长流不止,母亲慌乱得六神无主,奶奶赶紧让父亲到地边拽一把车前子回来,放在蒜臼里捣烂,用细布滤出青汁,让我喝下,方才慢慢止住。
   草汁鲜绿如碧,喉间淡淡青气,至今还能忆起。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车前子在我眼里,一下子变成了豪气风发的咸阳游侠,而我和它也由于这样的相逢,从陌路变成了知交。
   听奶奶说,车前子作用大着呢,能利尿,消肿,治脓疮,治流鼻血,谁家女人生孩子难产,也能用到它。
   我自此对它刮目相看,走在路上时也小心尽量不踩到它。
   郁郁车前子,在尘世里卑微如泥,常常被轻视,被践踏,却从不忘记带上自己的小小善意,在需要它的时候,便挺身而出,竭尽全力。它们是车前的君子,更是这大地上的义士啊。
   《中宗祀昊天乐章•中宫助祭升坛》里有“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的句子,是在颂赞“芣苡”的美好品德吗?
   《诗经•国风》里还有一篇专门写芣苡的文章《周南•芣苡》: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采采,是繁茂丰艳的意思。描写的是晴好春日里,一群女子兴致勃勃相约采芣苡。芣苡青葱繁盛,她们一会儿用手指摘取,一会儿用手成把的捋,边采集边唱歌,充满了欢乐之情。
   一首简单的诗歌,带着简单的满足和快乐,就这样流传千年,现在读起,还是被诗里的欢乐情绪感染,也想踏着春风,和女伴有说有笑走在青草蔓生的田埂上,各种颜色的小花开得任性又招摇。也想挎着篮子去田间采芣苡,不为别的,只想在春天里,做一件单纯的只和春天有关的事。
   就像一株车前子,心无旁鹜的长在春天的路边。
  
   地丁
   地丁,大地的家丁。
   看到这个名字,我常常想起大户人家豢养的忠实男仆,眉目温顺,敦厚持重。
   其实,地丁甚是温柔,它是小女人的态。
   它在春天里开出的紫色小花,细碎,清婉,忧郁,像是倾尽了一生的深情来赴这季节的邀约。那一抹幽幽的紫,惆怅得让人平白心生绝望,浓郁得连春天也化不开。
   它是带着前世的心事来的吗,有时候甚至觉得,它应该叫地仃。在那些迎合着春风开得热热闹闹难收难舍的花花草草里,唯它和这个世界是有距离的,眉间心上,难掩伶仃心事。
   但在儿时,地丁那种拼命的紫色却是区分它和其它小草的醒目标志。一到周末,堂哥便叫上我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提着篮子,扛着小镢头,专门在山坡上、草丛里找寻这种紫色小花。
   堂哥说,它是一种药材,可以送到药铺里卖钱。
   采回来的地丁,要放在院子里晾晒,完全脱尽水分后才是成药。
   于是,我们就把采回来的地丁堆放在院子里的朝阳处,眼巴巴的看着阳光和风一点点抽取着它的颜色、汁液、形容和美。后来,连那紫色铃铛花里沉甸甸的心事也偷走了。它豁然苍老,变得枯憔而轻飘,仿佛失去了生命的全部重量。
   当我们小手里紧握着汗湿的三两角钱,从村东头的中药铺子里走出来的时候,生平第一次感到人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地丁,就像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因此受到我们的格外青睐。
   《本草乘雅》里说:丁为干火,地在气中,顺承天施而成物者,地也。故主形骸地属,失承天施,为痈,为丁,为瘰,为疬。使之仍顺乎天施,而畅于四肢,美之至者也。
   原来,地丁就是郁结在天地间的一段精华之气,得益于天地偕行,四时俱安,才长成这至柔之草,至美之花,“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本草纲目》。
   中药真的是很神奇,用草木自身的五行和谐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衡,顺乎天施,畅于四肢,达到扶正固本、祛病健身的效果。
   人也是天地间一株孱弱的植物吗?唯其和草木何其相似,才能从那些花花草草里汲取到相同而强健的生命密码,维系加固自身的小宇宙。但所有的草木,人类予取予求,人类于草木,却不过是自私到毫无用处的血肉之躯罢了。
   关于紫花地丁,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河川之神伊儿的美,连美神都为之侧目。但是,宙斯说什么也不肯割爱。美神小声的呼唤伊儿,两人经常在草原上快乐地玩乐谈天。不巧,有一回被宙斯之妻赫拉看到了,伊儿便匆忙地变成小牛躲了起来。宙斯为了让小牛吃草而创造了紫花地丁的草。但是,当宙斯从赫拉那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生气地把伊儿变成了星星。悲伤的宙斯,为了怀念伊儿的美,又在草上增加了一种美丽的花朵,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山野,那就是紫花地丁的花朵了。它的花语是“诚实”。
   紫花地丁,始载于《本草纲目》。因其花色紫,地下根如钉,如名。
   但我更喜欢这个传说,它真的是大地上诚实而美丽的家丁。
  
   蒲公英
   老家把蒲公英叫“黄花苗”,很土气的名字。
   但在春天里,它开的黄花很是别致。
   几片锯齿样的狭长叶片贴地而生,翠绿色的细茎擎起一朵朵亮黄色的半球状小花,在路边草丛里或地堰上闪闪烁烁,又妩媚又清新,像大地次第睁开的眼睛,流溢着春的波光。
   在乡间,蒲公英的作用几乎是广谱的。
   犹记母亲第一次在饭桌上端了一碟蒲公英,立刻吸引了全家的味蕾。绿叶青梗略带苦味的蒲公英,仅仅是佐以盐和醋,稍加腌制,就立刻生发出一种清香脆爽的口感,回味悠长。
   蒲公英也可以焯水凉拌,或者清炒,或者做汤,或者在煮面条时放几片绿叶,颜色青白相间,颇引食欲。
   蒲公英还可以捣泥外敷,晒干了煎服,泡茶,是清热解毒、消肿散滞的良药,据说对防治肿瘤也有很好疗效。
   乡下农人的院子里、窗台上,或多或少都会晒一些蒲公英。遇上感冒上火嗓子疼,用开水冲泡一大碗,咕咕咚咚喝下去,蒙上被子睡一会儿,出一点微汗儿,身上立刻轻松许多。
   后来又百度一下,蒲公英除了可食可药,花还可用来做酒,根可用来替代咖啡。而它的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球状花絮,更是可入诗亦可入画。
   清澈的蓝天下,一株小小的蒲公英,风摇着它的絮,去远方……那是怎样诗意的离别。
   《诗经•卫风》里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意思是说:自丈夫东行之后,头发散乱像飞蓬。岂是缺少膏脂呢,只是不知为谁修饰我颜容!
   飞蓬指的就是蒲公英的球状花絮,极言头发的凌乱。但诗里那个首如飞蓬的人,心也定是凌乱的。就像蒲公英看到自己的孩子个个摩拳擦掌,整装待发,焉知它的心不是凌乱如飞蓬呢?远方,对每一位游子的母亲来说,都暗含忧伤。
   想起有一年春天,老家院子的屋檐下居然长了两棵蒲公英,俯首贴耳匍匐在泥地上,擎着两朵明媚的小黄花,简陋破败的小院一下子被这花朵点亮了。
   我们曾经栖居的大地,给了寻常日子多少诗意和惊喜,但我们终究还是远它而去,像一颗心意决绝的蒲公英的种子。
   他们说,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我想说,蒲公英的花语是来不及的爱和悲伤。
  
   狗尾草
   中国人的乡愁里,大抵都有一抹幽幽的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里的诗句吟唱千年,那位在水一方的伊人,也在每个吟唱者心里漫漶成千百种模样。
   有时我甚至觉得,她就是故乡,隔着一江烟波,永远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那里,大片白头的芦苇在风中苍苍茫茫,清晨的白露正凝结成霜。
   但我的记忆里,招摇的全是狗尾草。我固执的认为它们就是家乡的芦苇,只眷恋那片瘠薄的黄土地。
   狗尾草,名字听上去贱贱的,皆因它的弯弯的毛茸茸的穗像小狗尾巴一样可爱有趣。其实,它的细长垂拂的叶子也是颇具风情的,只不过做了狗尾巴穗的陪衬,便有些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味道了。
   在乡间,小路两旁长的最任性的就是狗尾草了。
   它们天生爱扎堆的样子,常常成片成片的生长,沿着田埂或小路,一路蔓延,一路迤逦,挤挤艾艾,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就像顾城诗里写的一样: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它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不过,从路边经过的老牛或羊群却不懂怜惜这美好。只要看见路边的青草,它们脖子一歪,长舌一卷,细而高的狗尾草一定最先成为它们的腹中之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草秀于丛,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还有小孩子,随手折了一支狗尾草,在它细长的茎上穿一串喇叭花,掂在手里四处招摇。或是让手巧的姐姐编成一个草环,再插上一圈五颜六色小花,戴在头上,美得不知所以。
   想起李清照的一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诗里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买了一支含苞欲放的花戴在发间,怕夫君觉得人面不如花面娇艳,就向夫君撒娇的说,你看看我和花谁好看。
   大约戴花的感觉就像是和美人比邻吧,既有小嫉妒,又有小幸福,还有相看不厌、眸里相生的小欢喜,忍不住处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
   年少的时候,邻居阿青哥也曾用狗尾草和喇叭花编过一个花环给我,后来又编了一个草戒指非要让我戴上。我嫌扎手,戴了一会就扔掉了,倒是那个花环喜欢的像个宝贝似的。长大后看了电影里的桥段,才知道我扔掉了一个少年单纯而持重的一份心意。
   后来,我们长大了,都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四处流浪。唯有狗尾草一年一年摇曳着,像风中苍苍的芦苇。
  
   野小蒜
   在春天,最不能辜负的美食就是野小蒜了。
   冬天一过,野小蒜最早从土里冒出头来,有时是稀稀疏疏的一片,探着针尖一样浅绿的微芒。有时是纤纤细细的一丛,盈盈不胜一握的新绿。如果再往土里深挖,就能挖出白色珍珠般大小不等的蒜头。
   民谚说:“三月小蒜,香死老汉”。大约因为尝了一辈子酸甜苦辣,老汉的味蕾已经有些厚重迟滞了。三月小蒜却自带气场,能量完备,连老汉都香得晕乎乎的,那是怎样的鲜香美味就可想而知了。
   野小蒜吃法很多,比如生腌野小蒜,野小蒜炒鸡蛋,烙野小蒜饼等。野小蒜狂放而纯粹的天然气息,轻易就能征服家常蔬菜中规中矩的味道,从而混搭出一种独特新鲜的口感,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即使把它单独用油炒了拌在饭里调味,味道也特别尖,老远就能闻到香气。
   不过最好吃的当属油熟野小蒜辣椒。热油里放入切碎的辣椒和野小蒜,轻轻翻炒几下,辣椒的炝香和野小蒜的生辛在热油的撺掇下,互相牵制,彼此渗透,纠缠交织中形成一种充满野性的奇香轰然扑鼻过来,任是什么老汉,恐怕都要馋涎欲滴了。
   我国食用野蒜的历史悠久。唐代杜甫有诗云:“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簪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诗中对薤白的描述形象生动,薤白就是古代对野小蒜的称呼,说它茎叶翠绿像青草的颜色,根茎洁白仿佛无瑕的玉做成的簪头。诗中提到了薤白的温补作用,当诗人饮下薤白做成的酒之后,“关膈”的不适迅速得以缓解,诗人的忧愁也如风般飘逝了。
   杜甫一生失意,生活颠沛流离,晚年更是疾病缠身,尝尽人间薄凉。他的好朋友知道他的病情,特意送了一筐薤白给他。就是这筐薤白给了他久违的温暖,让他的诗也呈现出少有的暖色。在人世的重重疮痍里,感谢大地用一抹薤白的绿,温润了一个诗人苍凉的眼睛。
   上个周末,和家人一起去郊外挖野小蒜,路上三三两两盛装出行的居然全是踏青挖野菜的人们。她们穿着艳丽轻薄的春衫,挎着篮子,提着小锨,背着水和食物,像是去赴一场花事重重的盛宴。不由想起黄庭坚的一首诗:“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戏随胡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踏青原来就是一场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回归啊。到大自然去,闻闻花香,听听鸟语,看看蓝天,然后让自己像一丛野小蒜一样散漫的长在田野里。此情此景,从古至今的人们,谁又能拒绝春天的邀约呢。
   嗬,走在春风盈怀的路上,扑面轻寒,日暖草浅,恍然觉得日子原来可以如此静美而安好。仿佛未来的种种事情,上天早已安排好,而我们,只需按照天地万物的秩序,就可以一直这样心无挂牵的走下去。
  

共 521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暮春上午,偷闲读《野有蔓草》,随同作者的文字漫步菁菁春野,享受静美安好的时光,任心被文字染绿,洁净澄明。每一株草木都有绿色的理由,蓊郁繁茂,开得热闹而寂静,默默装点了繁华的春野,它们渺小谦卑,却又都是神奇中药,以草木自身的五行和谐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衡,祛病健体强身,有一种济世情怀。如车前的君子,大地的义士,心无旁鹜长在春天路边的车前子;如诚实的紫花地丁,备受我们青睐的生命中的贵人;又如有着无法停留的爱执意飞向远方的蒲公英;又如坚守在家乡如水边风中茫茫的芦苇的狗尾草;再如野小蒜,它鲜香味美,唇齿留香,能解忧怀润人心。踏上春野,约会株株蔓草,是一次次身心回归,这是作者的文字赋予阅读者的。文章如华彩乐章,诗句、传说、典故美在其间,也如静水流深,读后让人沉醉忘我。感谢暮春一道至精至美的华宴,令编者过目难忘,唇齿生香。 【编辑:伊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29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伊蘭        2018-04-28 10:14:36
  精致典雅的文字,给了我无比美好的阅读感受。感谢作者。
万人如海一身藏。
2 楼        文友:伊蘭        2018-04-28 10:15:32
  一篇美好的文字,忍不住奔向四野,去亲近那些有灵性的植物。
万人如海一身藏。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5-03 09:51:28
  万物皆有灵,华之的《野有蔓草》有着相当幽远的语境,笔意纵横,有味道的散文。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5-03 09:51:46
  欢迎华之加入流年社团。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5 楼        文友:康心        2018-05-30 09:36:33
  从容,流畅,诗意,深情,博学,众多融汇一起,读来荡气回肠。真美。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