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半部《论语》(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半部《论语》(随笔)


作者:柴湿燃 秀才,1800.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4发表时间:2018-04-28 14:10:54

于丹的《〈论语〉心得》说:“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她似乎和很多人一样,误解了赵普说这句话的原意。记载赵普说这句话来源的,有南宋人的《乐庵语录》,其中提到李衡曾对弟子们说宋太宗想要以赵普为宰相,有人就诋毁他,说他只是个“山东学究,只会读读《论语》。”于是宋太宗把这话告诉了赵普,赵普回答说:“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稍晚,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最后一句是:“可以辅陛下致太平。”与《乐庵语录》几乎同时的王称《东都事略》则说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回到家里,他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有时甚至整天在读书,翌日上朝他就成竹在胸了。赵普逝世后,“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也采用了这个说法,这与赵普的原话是有出入的。从赵普上宋太宗的疏中可以知道:他对汉唐的史书还是相当熟悉的;宋太宗所撰赵普《神道碑》也称其“及至晚岁,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以至达到了“硕学老儒,宛有不及”的程度。
   宋太祖曾用“乾德”二字为年号,并自认为没人用过,赵普也随声附和,可是卢多逊说:这是伪蜀曾用过的年号。命人一查,果然不错。于是宋太祖恼羞成怒,拿起毛笔在赵普脸上乱画,认为赵普太没有学问了。但这种细事,不足以说明他早年不读书,所谓“山东学究”不过是说他读书不甚广博,比较初级而已。杜甫有诗说:“小儿学问止《论语》”,《论语》不过是儿童读物。所以他说:“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的言下之意并非承认了自己真的只会读《论语》,而是说:别人所说只会读《论语》的自己,不是已经辅佐宋太祖平定了天下?接下来用余生也足以辅佐宋太宗治天下。南宋以后的儒生则利用这句话,自神其道起来。元人的戏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元人高文秀的《遇上皇》就有这样的台词:“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与赵匡胤兄弟有着特殊的关系,赵匡胤登基后,经常到他家里去议事,以至大雪天的晚上,赵普以为赵匡胤不会来了时,因为“一榻之外皆他人家”,而睡不着觉的赵匡胤兄弟又冒雪而来了!而且称赵普的夫人为“嫂”。是赵普策划了陈桥兵变,拥戴赵匡胤称帝;又是他献策“杯酒释兵权”,彻底改变中唐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定下先南后北的征讨策略,使宋朝在短短二十余年即一统天下。所以司马光《涑水记闻》和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等书都说宋太祖赵匡胤视他为左右手。要命的是还和枢密使李崇矩结亲!一个宰相,一个管军事,两人一结合岂不要架空皇帝?于是有点乱了方寸的宋太祖罢了他的相位,并让弟弟赵光义掌大权,重新启用已经被释了兵权的功臣,最终导致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不明不白地死去。他又投靠了赵光义,还编造出了一个“金匮预盟”,用以证明赵光义继承哥哥的皇位是早有预盟的,为赵光义解决了当皇帝正统性的问题。所以他说:“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是有足够底气的。而他所做的这些事,靠读《论语》是完全无助于事的,至于说他按照《论语》的要求来治天下,则更无从谈起了。
  

共 13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半部论语》:考证与分析,大概是湿燃君创作的常态,而此篇文字,分析的分量抢占了大半空间。一篇文字,一个世界,总有惊喜为你打开。好文章!推荐欣赏!【编辑:古不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不为        2018-04-28 14:11:40
  期待湿燃君更多精彩绽放丹枫!问好祝福不尽!
2 楼        文友:铁禾        2018-04-28 23:07:27
  历史里的轶事,文章下的逸趣。
铁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