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蓝】老师(散文)
假如生命是一首歌,我愿意为她终生传唱;假如人生是一台戏,我愿意拜她终生为师,生命不息演唱不止。——题记
据说“客家山歌班”是龙岗区老年大学领导层特别“关照”开设的一个班级。十几年来,培养的山歌爱好者遍布深圳,走向全国。我就是其中的一员,真是相知恨晚!
去年开学之初,经过老师严格的挑选,我终于有幸成为龙岗区老年大学客家山歌班的一名学员。经过在这个班级一年的学习,我已经是可以引以自豪的大二学生了。
尽管每周只有90分钟的上课时间,由于老师的用心我的认真,相比于去年我似乎有了较大的长进,算得上老师眼中的一名优秀学生。
记得上一学年,一周、两周、三周、四五周……,离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的时间渐行渐近,自我感觉唱功并不看长,只好将自家客厅也当成了课堂,找准节拍反复的唱,全神贯注在音符上。打自我强化训练以后,虽然不能跟班级的优秀学员那样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然,由于我的努力,至少不会给团队添乱。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次汇演,我们的戏技高一筹,惊动四座,掌声雷动,纷纷祝贺!那时我想,功夫不负有心人,有时大器也晚成。
光阴荏苒,转眼间又过了一年。我班上的教师没有变。她就是能作词能谱曲,能编能导能表演,声名显赫,自己却很低调,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李惠嫣老师。
每一次上课,我都非常认真的听,详详细细地记,留意老师施教时的每一段歌词、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唱腔,甚至不放过老师的每一个眼神,尽量使自己进入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景之中。
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学生会全神贯注着老师的每一个手势和表情。而客家山歌班,似乎有它不一样特性,除了安静中钢琴引导下的歌声,还不时地传出开心抒怀的欢笑声。这就是李老师授课的吸引力所在,也是她个人的魅力所在。同学们常说,每当走进课堂就被那种祥和温暖的气氛所感染,当下课的钟声敲响之时,学员们却如小孩子似的迟迟不愿离去,非得和李老师一起走出课堂。
这一年多的学习,让我看到了,做一名老年大学老师的艰辛和不易!由于李惠嫣老师的真情付出,不厌其烦地耐心传授,我们客家山歌班又迎来了一批奔客家山歌而来的新学员。
深圳的春天,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深圳的春天,是这样的绚丽和祥,就像年逾古稀的李惠嫣老师那样,始终洋溢着青春的光芒。
时光飞逝,岁月老去,一些当年的文艺尖兵渐渐淡出我们视线,虽然偶尔也会在电视银屏上目睹她们的身影,但是年岁终归不饶人,她们一个个风烛摇曳,老态龙钟。令人感到诧异的就是李惠嫣老师,她却跨越了人生的常态,超出常人,她不但是一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老党员,更是一生就做好一件事的老教师,老演员。虽然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却改变不了她对艺术执着的爱,也改变不了她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诚。
作为一名老年大学的学生,我与李老师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而李老师在我的心里却是那样的高大,那样的纯真。论名声,她早年就是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戏曲明星,她曾经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论钱财,她拿着国家给予她不菲的退休金,且儿女们都是拿着国家俸禄的国家干部。就有有人要问:“李老师都年逾古稀的老人了那么她又图什么呢?”。李老师图的,就是能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让闻名遐迩的客家山歌得到传承。这就是一位老党员心灵的亮堂之处,也是一位老人思想境界得以升华的意蕴。
李老师为了祖国的非遗文化,为了龙岗区诸多退休干部职工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她退休不褪色,依然站立在她的三尺讲台,继续她所珍爱事业,如春蚕吐丝一般,将知识反哺社会,将艺术之精华传给后人,让自己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得到进一步升华!
当我进入老年大学认识了李老师以后方知,她退休后,一直担任龙岗区老年大学山歌班的教师。十几年了,由于她对事业的执着,对党、对组织、对人民的忠诚,连年被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教师,并在龙岗老年大学荣获十年教学优秀奖。
德艺双馨的李老师,退休后一直是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并担任深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为了广东省的戏曲、曲艺事业尽其在我地倾注自己所有,无怨无悔,宛如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地耕耘作属于她的这一片田地。
李老师退休后一直从事客家山歌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其代表作有《夸媳妇》、《老少齐唱新龙岗》、《追梦齐上大学堂》、《鹏城再写新篇章》等。其中《追梦齐上大学堂》还代表深圳市参加全国示范老年大学颁奖仪式暨文艺汇演。最更令人钦佩的还有,李老师笔耕不缀,一边教学还一边写作,一册由她自己编写的《客家山歌唱腔教学法》业已出版发行,并融汇于客家山歌的整个教学之中。
那些当年无比艳丽的花,经过岁月的磨砺,已经素淡,直到沉淀到生活的底部,或者尘埃之下。然而,却挡不住她的香气,依然想起时,弥漫身心,弥漫世界。我似乎才知道岁月里消失的,是无价的轻飘,真正有价值的分量,总会穿越时空,飘香在现实的土壤。
我们的李惠嫣老师,就是我心中素淡却依然飘香的花朵。她的无私与真情,她的执着与奉献,以及她对党对人民那一颗赤诚的心,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里,她的思想和品格,她的善良和纯真,以及她在讲台上,舞台上独特的风韵,将影响着我的余生。
我在想,我可能很难做到李老师的那一份执着,更难学到她像春蚕一样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是,我会努力学习李老师退休不褪色的那种韧劲;我会争取上进,成为老年大学的好学生;我会认真学习,以更加浓重的笔墨续写人生的新篇章,以全新的步伐开启人生的新征程。
——2018年5月11日作于深圳
祝老师节日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