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媒人老张(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媒人老张(小说)


作者:维祥 布衣,33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05发表时间:2018-05-10 17:39:28


   老张头叫张豪,是个胖乎乎的老头,说话风趣幽默,话锋极健。他走到哪儿,都能引起一阵笑声。不信?你看,老张瞧见有一群村人坐在街边捧着碗边吃边谈,就又凑了过去,“唉呀,这几天胃口不好,走到茅厕里,看见啥都不想吃。”众人“哄”的一声笑了起来,老张却板着面孔,仍然在松松地啦呱。
   老张先前是不说媒的。前几年,老张头从建筑公司退休,赋闲在家,闷坐无聊,就想起来说媒。第一次说媒,老张头是受表妹所托,为外甥女张罗对象。男女双方小青年见了面,都没啥意见,正准备进一步接触。老张头却探听到男方有一隐疾,脊背上有一肉疙瘩。唯恐落埋怨,老张就打电话告诉了表妹,表妹一听,心里着恼,竟给自己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说了一个这样的对象。表妹没有吭声,“啪”地一声挂了电话。老张尴尬不已,事后又遭男方一顿埋怨。经此一事,老张才意识到“媒哄”的真正含义。
   老张第二次说媒,是为妻侄女刘芳找婆家。本村有一户家庭,家境殷实,小伙子张哲也老实本分。刚开始说媒,老张头手头资源匮乏,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老张头就为他们牵起了红线。姻缘实由天定,那姑娘没相中张哲,却看上了陪同张哲一起去玩耍的陈三娃。张哲母亲认为老张头夫妇没给他儿子添好言,竟与老张夫妇结下了暗仇,在以后的种地浇水事宜中,处处与老张头作对,着实令老张头烦闷了几天。三娃与刘芳两情相悦,开始自由恋爱,成就了婚姻。老张的妻侄女嫁给三娃后,才发现,三娃不唯有英俊的外表,还家徒四壁,拉了一屁股的饥荒。刘芳虽有娇滴滴明星般的面容,面对生活中的油盐酱醋,也只得放下身段,拼命争气挣钱。奈何红颜命薄,那三娃却是个好吃懒做的人,又嗜赌如命。刘芳辛辛苦苦经营着一家小吃店,养着自己那无所事事的男人和年幼的儿子。不料有一天,刘芳晨起做生意,竟发现饭店易主,刘芳顿时傻了。原来,三娃赌钱输得眼红,竟把铺子抵了出去。刘芳回家大闹了一场,念及年幼儿子,不舍得离婚,只得去姑姑家哭诉,顺带着把老张夫妇埋怨了一番。老张妻子气得牙根疼,发誓不再让老张说媒。
   但老张不听妻子的,他不怕媳妇,虽然他在两口子打仗中不占上风。老张妻子长得五大三粗的,有力气,干起农活来虎虎生风。老张在单位上班,终日闲散,捂出一身细皮嫩肉,手无缚鸡之力。因此,几次近身肉搏战,老张均被媳妇牢牢压在身下,饱受一顿老拳。久了,老张就总结出一些实战经验。每有心得,老张必会卖弄:“哎呀,今天打了个胜仗。”“咋回事?”有人追问。“今天上午,我下了班,把自行车叉到大门外,掉转车头,朝向大路。进了门,见老娘们正撅着腚抱柴禾。我攒足劲,朝腚上跺了一脚,转身就跑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就往单位来了。那个老娘们没追上。”老张头得意洋洋。
   退休前,老张终日在单位吃食堂,妻子则领着几个孩子在家里艰苦度日。妻子会过日子,她精打细算,把家里老母鸡嬎的蛋攒起来,拿到集上去换钱。有一次,老张对本单位的一位同事说:“兄弟,今天跟我赶集去。你推着自行车,别吭声,只管听我的。”只见老张走到一个卖鸡蛋的摊子前,伸手抄起盛鸡蛋的包袱,顺手一兜,抱在怀里就跑。“兄弟,快上车,跑。”老张和那小青年扬长而去,那后面的妇女骂着追了好远才作罢。原来,那个妇女就是老张妻子。
   老张头说了几次媒,渐渐尝到甜头。每走到一处,无论男家还是女方,主人都好烟好酒侍候着,美味佳肴吃着,老张慢慢就吃刁了胃口,回到家里,看见老婆做的粗茶淡饭,就难以下咽。于是,老张头慢慢习惯了走街串巷,开始了职业说媒的生涯。
  
   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自古以来婚姻所必不可少的程序。古人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如果没有媒人撮合,那就是淫奔苟合,为人不耻。于是媒人便成了人们不敢得罪的人物了。前几年,老张头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过人的眼力,倒也成就了几对美满姻缘。玉成姻缘,功德无量,况且媒礼钱也越来越水涨船高:小青年订婚需要交四干元,倘若遇到那些抢手货——二婚头,或者小寡妇,则会有六七千元的红包揣入媒人的衣兜。老张头很是乐此不疲了一阵。但老张头渐渐发现,媒不好说了。现在的小青年不再是以前的懵懂毛头小子,大姑娘也不再是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现在都时兴外出打工,自由恋爱。一个正青春,一个正妙龄,没有父母的拘束管教。正是,干柴烈火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小伙子们也很快就发现了这对付丈母娘的快捷方式和不二法宝——先上车,再买票。春风几度,珠胎暗结。在前几年,这种情况会引起丈人跳河抹脖子的。现在,丈母娘只能咬牙骂几句“死妮子”,便不顾丑不顾羞地匆忙做了赔本生意,肚子不等人啊!新娘子在婚礼上腆着大肚子,谈笑自若,倒是老婆婆疼爱备至,不断提醒主持人,“招呼着点闹喜的人,媳妇有了。”一下子添两口,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双喜临门啊!父母之命成了虚谈,媒妁之言更是白扯。现在都时兴起一种新风尚:男女青年谈恋爱,火候差不多,告诉父母。男方父母约上几个族人,到女方会亲家订婚,直接一脚把媒人蹬得远远的。唉,世风不古啊!
   “如今这年头,啥行业也不好干了,啥买卖都有竞争的。”老张感叹着。近几年,有一批巧嘴小脚老太太异军突起。她们凭借可以自由出入内帷的优势,登堂入室,姐长妹短,拉走了大部分青年客户资源。她们要求低,走门串户,说一对青年男女见面,一两盒“小苏”烟即可打发。并且这些媒婆很有职业操守,婚事不成,绝不吃请,不像老张那样,得好酒好菜伺候着。这些媒婆在乎的是那一张张红通通的票子。她们不厌其烦地出入俊男靓女之家,剩男大女之户,催换帖,追婚期,不嫌腿酸脚疼。婚事不成,每天也有几盒烟入兜,折换成钱,也能有百余元到帐。低廉的价格、热情的服务,让老张大感压力倍增。老张本就资源不多,再加上那些老太太明橇暗挖墙跟,事业愈发衰退。
   事急从权,老张也开始转变原先信奉的原则底线,变得有些不择手段。他开始出动出击。首先,坚守商业机密。“老张啊,你有好的男小伙么?”“没有啊。”老张相信,只要自己吐口,那个同行准会当天杀到彼处,到时自己只有干瞪眼的份。其次,老张开始扩大视野,主动深入一线,到各村去寻找适龄订婚男女。有一次,我姐姐正在家里忙家务,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老张笑着伸过头来。“大妹子,在家了,家里有孩子该订婚么?”“大女儿在大学里上学,不订。”“二闺女呢?”“二闺女在上小学。”“男孩呢?”我姐姐有些不耐烦,“这不,还在地上爬着玩呢,等他大了,再仰仗你吧。”我姐姐开始关门,“这是哪儿来的人啊,魔道。”老张不以为意,继续私访。有时,老张也狠心拆婚。虽说,宁摧一座庙,不拆一桩婚。但有些小崽子们也太不像话:明着说婚事不成,暗里却陈仓暗度,卿卿我我,还没过河就拆桥,只为省那几千元钱。老张狠心跑到女方家里,说了一些男方的不是。可惜,破坏婚姻不成,反招来男方母亲的一顿臭骂,老张头威信大减。
   老张不气馁,他利用自己识字的优势,建立了几本适婚男女信息档案,进行分门别类,有大学生类,二婚类等。档案本内,家长姓名,学历,长相,找对象的要求,无不条理清楚,一目了然。老张有部老年手机,铃声是豫剧《铡美案》,每每响起,李斯忠的黑头腔都聒得人耳朵嗡嗡叫。
   “大妹子吗?我是老张。”“我还给闺女操着心嘞。小伙子长得别提多俊了,工资也高,一月一万多。啥,谈着哩?哪怕啥?不结婚不为就,一家女百家求,多看一个,多个挑拣的机会。喂,喂,大妹子……”
  
   三
   我一出车门,老张看见就踌躇起来。他一直盯着我,嘴里嘟囔着,“年龄大了些,大了些。女孩才二十多岁。”他怕女方骂他,不敢往女方家里领。我不由好笑起来。“你说啥?我的儿子都二十多了。不是我相亲,是领外甥相亲的。”老张看着年轻的外甥也笑了起来。“这个中,中。”
   进了女方家中,外甥说了几句就退了出来,脸色不悦。“这个老张,瞒人。只说漂亮,没想到却结过婚,谈了几句,那女子竟又多了个儿子!”
   回来的路上,老张看我脸色不悦,忙搭讪着。“大兄弟,前面庄上有个好闺女,看看去不?”我看外甥没有反对,便点头答应了。不料,这是老张风闻的一个女方信息,以前与女方父母没有接触过,也没有电话联系,径直杀到女方门前。女方一家人对老张做法很是反感,坚决不许老张进门提亲,直推说女方有男朋友了。老张看着我们的白眼,尴尬了一会,就扎进了车里。
   老张开始老眼昏花了。有一次,我回家办事,老张截住了我。“你还在北京上班么?有编制了不?”“北京?”我不由诧异起来。“你想找个啥样的对象?”我愈发惊讶起来,“你说的啥?”“噢,大兄弟,认错了,认错了。”老张不好意思起来,慌忙走开。
   老张越来越令人讨厌,婚事说成的也越来越少了。

共 35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张自退休后就开始说媒了,从开始的没有经验、落人埋怨,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从中牟利,再到遇到竞争、失去底线,老张在说媒的道路上走得不亦乐乎。可是如果失去了为人的底线,当说媒仅仅是为了牟利,也就失去了诚信和名声,自然说媒的事业也会越来越艰难。故事引人深思,呼唤诚信,并从老张的变化中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紧贴时代主题。语言充满乡土气息,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一篇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只留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5-10 17:40:22
  一篇接地气的小说,感谢赐稿看点。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2 楼        文友:维祥        2018-05-12 07:08:58
  谢谢只留阳光老师的推荐和按语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