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征文“似水流年的温情”】远离了故土却难逃家园的眷恋(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征文“似水流年的温情”】远离了故土却难逃家园的眷恋(杂文随笔)


作者:潘梦臣 秀才,148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3发表时间:2018-05-10 19:09:22

远离了故土却难逃家园的眷恋。
   忘记了确切的从何时起,家乡的年青人们都选择了离开那片祖祖辈辈耕耘的黑土地,争相的奔赴各个城市去谋生,企盼着能够脱离农村,过上城市里的朝九晚五的幸福生活。
   尤记得我在初中一年纪的时候,那时家贫,哥哥也在初中毕业后出去务工了。爸爸一直都在一家玻璃厂里工作。家中只剩下妈妈和我维持过活,爸爸是隔两天回来一次的。妈妈是个闲不住的人,田里院子里的活计务弄完了,就会搬了纺车嗡嗡的纺线,一手摇纺车,一手持了一缕麻慢慢的絮入螺纹的转针,麻便乖乖的附在7转针上带了劲,然后反摇纺车,手臂扬起便带出一根紧绷绷的麻线,再利索的缠在线轴上,这样的麻线就可以用来纳鞋底,做出厚实耐穿的农家布鞋。我好象是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是在穿妈妈做的布鞋,偶尔的买来一双白球鞋就像过年了一样。
   七八月里,我懒在堂屋的几块木板拼凑的‘床’上浑沌,妈妈也会拿了或《岳飞传》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打磨酷热。妈妈是老高中毕业的,喜爱读书,即便是到了七十四五岁的今天也会戴了老花镜拿了我买的一些书阅读,这对我的影响非常的大,直接的导致我的阅读量非常大,一部金庸先生的大部头,只需三两日便可看完。
   这一日,街尾的杨家三婶大早的就来了,拎着耳朵把我揪了起来。说道着接了铁道北边一块苞米地施肥的活,可人手还缺两个,一亩地给二十块的工钱,叫妈妈也去挣个零花钱。妈妈诧异的问,现在苞米杆已经一人多高了怎才想着施肥?三婶嫌弃的说那户人家本不会种地却硬要包种了一块好地,若不是她提醒着施肥的事就耽误了那块好田亩。再说了不是苞米杆长的高了不好操作人家也不会给二十元一亩地,当时一亩地雇人施肥都是十五块的。二十元在当时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妈妈换了长袖扎了围巾就要和三婶一起去,我赶紧的说我也要去挣这份钱,不过那二十块钱要由我支配。我是要买一本早就看好的诗集的。妈妈和三婶倒是不怕我做不好这个施肥的活,农村的孩子打小就是在田地里打滚的。我们收拾好了干活的衣物拿了几个包装条子编制的筐便走进了浓浓的大太阳里。
   还没有干活,裸露的皮肤就已经被太阳晒的生疼,我狠狠的灌了几大口水,便提着化肥钻进了茂盛的苞米地里,抓着化肥在每棵苞米杆的根部撒上一小撮化肥。宽大狭长的苞米叶子像是锋利的剑一样割划着裸在衣服外的脖颈面颊和手腕,汗水慢慢的润在上面火辣辣的疼,我强忍着疼痛,为了这二十块钱,为了我喜欢的书,隔了密密的叶子抬头看到太阳的光也像箭一样发射着炙热的温度。弯腰起伏,弯腰起伏,已经记不得时间,已经记不起我的书本。唯有不断的算记和盘问还有多远啊?“快了,一半了,吃中饭前一定可以完成。”我心里惨然,扯开了衬衣的纽扣,胸前后背的汗小溪一样往下淌。这七八百米一根垄的田地是哪个人才制定出来的。要是那种二三百米的田垄施完了一根垄还可以透透气,这里四面只有不尽的玉米杆和它们顽强伸展的手臂,还有浓浓的化肥刺鼻的味道。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施完的这一垄地,只是在终于看见了前头的空旷时心里是激动的仿佛重见了光明一样。我嗷嗷叫着冲向了自由,扬手把筐子扔了出去。一屁股歪在地上,看着自己的前胸手臂上一道道红红的印痕,有的地方都肿成了一道蚯蚓。我有气无力的对妈妈三婶说“这辈子再也不干农活啦!”三婶和妈妈基本无视了我的誓言,我的学读的太渣,一直都是在班级里垫底的。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农村的孩子读不出书来还能有什么办法可以真正的走出农门。那个时候的社会构成还很少有做生意的人离开农村走进城市,至少在我们的十里八乡是如此。外出务工的人也多是进了工地挣点辛苦钱,只有几个念了大学中专的牛人才真正的做到了逃离农门的桎梏。
   随后的几年里,我读书依旧垫底,到初三的时候干脆就逃课躲到了别人家的大棚里畅读街面上能借到,租到,甚至偷到的所有小说。(当时村委会里搞了个图书馆,是全民扫盲时搞起来的,一下子买了几千本各式图书。却只是门面工程,从不外借,我父亲当时已到村里做了电工,我便利用人面熟的各种时机往外偷书,大概能有几十本之多。后来到我退伍后回来听到那里的图书被卖了废品,不禁大是惋惜。),浑浑噩噩的被毕了业,考的成绩实在太烂,熟识的老师捏了鼻子给乱写了个分数,才拿到了毕业证书。用他的话说有个毕业证以后出去打工也有用的。我当时是浑不在意的,没想到这本毕业证到后来我当兵的时候起了大用。前些年遇到了老师还提起了这事,大为感激。
   毕业后我在村里的油房打过工,到沈阳的饭馆里学过做饼,在鸡蛋厂搬过箱,最后到村里做了联防队员,兼民兵连长的工作,协助村主任负责征兵工作,就那时我起了当兵去的念头,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到二十周岁的时候才走入军营,是空军地勤兵。人啊,都是在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后才重新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在新兵营里我刻苦的学习各种航空原理、机械构造的知识,八个月的学习后我以全优的成绩分配到铁岭开原的空军飞行员学院三团。第三年我就做了飞机机械师。保障飞行的空余我被选作团里舞蹈队的人员,每天压腿开胯的折磨得二十多岁的我苦不堪言,教练是曾经的某政歌舞团的编舞,对我们异常的严格,全部按民族舞的教学方法训练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终于在八一建军节的时候登台演出了。是在长春的院部演出的,获得了很大成功。做为新演员的我当时真的很兴奋,因为全国著名舞蹈演员叫‘小辣椒’的王小燕老师和我同台演出了节目,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明星。然后还在长春的市民广场进行了一场演出,是与长春大学的学生窜场表演的一台晚会。
   当兵的第三年由于兵役改革我成为一名一级士官,第五年在一次飞机故障排查中我发现了飞机座舱盖玻璃裂纹避免了重大的飞行事故。这是要立二等功的。可命运之神露选了我。在全师的安全大会上宣布这个命令的装备部长调职到其他部队,我的二等功也就没了下文。年底,我就选择了退伍。我真的没有怨恨我的部队,我的领导。真的没有……
   退伍到了家,过完年我就辞别了父母南下广东务工。我不信命,我十年前发下的誓言尤在我耳,‘再也不干农活了!’。到了广东最初险入传销,在那个体系里生活了三个多月也没交钱,最终我找机会走掉了。后来在很多载体上看到别人入了传销多么的艰辛,挨打受骂,动则挨饿的情况我没见到。可能我进入了一个好的传销组织吧!
   然后我作业务,跑遍了广州番禺,东莞的大街小巷。在东莞我认识了现在的爱人,一个江西景德镇的大学生。最初她的家人反对我们在一起,一度的关了她的禁闭,一年后,她教的学生毕业,她用谎言瞒着家人跑到东莞与我相会,我非常的感激与感恩,和她在一起的第二年我和她返回了她的家,她肚子里有了我的两个孩子,‘先斩后奏’,我们简单的办了婚礼,我的两个儿子两个月后就出生了。有一次我问老婆,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我,她说当时的我高大帅气,文字也好,所以就……要早知道你现在的样子就不选你了。我无奈,十几年的时间,沧海桑田,我的肚子也从原先的平原变成了现在的丘陵。我从一米八的身高一百五十斤的体重也飚到了一百八十余斤……
   孩子六岁的时候我们从东北又返回了江西,并在乐平市里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把七十三岁的老娘也接了过来一起生活,至此,我真正的远离了农门,完成了我的誓言。
   两个孩子就近入读了小学,老婆依然选择了教书,我则暂时的和老娘在楼里慢慢的收拾杂物,每天需要出去买菜,进进出出于家门与小区,却发现这钢铁森林的城市里的人与人之间全不似村里人那般的亲切,虽早己在各大小城市生活了许久,但当时每天忙于生计,碌碌为食忙,可也没有过多的去有闲暇看待这样的生活方式,而今休闲下来才开始去观察思索。
   楼上楼下的主人至今还没见过,同一楼层的两户主人倒是见过面,可几个年青人从来都是低头看手机,或心事重重匆匆而过,从不停留,从不互视一眼,仿佛根本就看不到人一样。我不禁心里堵的慌,曾试着与人文流,先是眼神与肢体上的,偶然的目光交接都主动的一笑,微微领首,往往回应的是一个诧异的目光,然后远去,再是语言上的试探,“你好!”可得到的更多的是防备的目光,充满怀疑与戒备。我曾试验了不下二十次,只有两次得到了回应,一次是问路,得到了不知道的回复,一次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对我微笑。后来通过物业安保人员了解到,这个小区是个新区,人员复杂,天南地北的哪的人都有,防备心重是正常的,在其他的老小区还是可以的,尤其我说话带着东北口音,更是难得沟通。
   我心里恍然,这里是完全不同于北方家乡的环境。在我的家乡,且不论乡里乡亲,即使是陌生人只要是一个微笑,一个领首,一句“干啥去?”都能由陌生人迅速的聊成故交。这是地域的原因,也是文化的养成,更是对一个他乡人的防备吧!
   我迅速的做出了改变,再不轻易的施放善意的微笑,再不随意的与人搭讪,再不去做轻而易的举手之劳。而是吩咐两个儿子在小区里欢快的奔跑,纵声的欢笑,去参与其他的小朋友的游戏,去礼貌的叫阿姨叔叔,儿童的纯真是最易于打开别人的心扉的。慢慢的,我也通过孩子结识了小区里的一些人。可是过了一个月,老娘却忍不了这里的生活环境了,上下楼不方便,邻里邻居的少了熟识的老姐妹,多了交流不通的陌生人。每日在这百十平的空间里辗转不开她的不服输。操劳了一生的母亲实在受不了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住了几个月便坚持的孤身返回了辽宁。
   我在断续的给老娘寄衣服,寄南方的一些特色小吃通话的过程中,渐渐的竟生起了异乡异客的孤独与对家乡和老娘的思念。现在的农村除了少了高楼林立,少了大型的超市商场,其他的也几与城市里没有太大的区别,水泥路面街街通,家用小车也是不知多少,可却此城市里多了一份自由与安逸,自家的院子里种一些时鲜的小菜就着自酿的大酱吃的放心而香脆。早先选择在城里买房的人大多都重新回到了村子里吃住,而把城里的房子当成了旅店,偶尔的回去收拾一下。而愈发多的城市里的退休人选择了到农村来生活,享受那份与城市里完全不同的自在与清新。
   我突然的对自己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心思产生了一种怀疑,是过于天真还是过于对完美与幸福的惮释。我知道我想家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有老娘在的地方,这不同于现在我们一家四口生活的家。那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归心似箭的觉悟、是一种难逃生命中深深印痕的归宿。
  
  

共 41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随笔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展开生动具体地论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构思合理,主题明确。通过作者的人生经历,品味着远离了故土却难逃家园的眷恋。由于种种原因,长大成人后,为了生计,大多数的人们都会选择远离故土,去异地去谋生,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使将来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满足更高的生活目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乡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里有思念,那里有亲情,那里有忘不了的根。感谢赐稿绿野社团,问好老师,祝福佳作不断,精彩连连。【编辑:鹦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