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小站情未了(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小站情未了(小说)


作者:安子川 举人,411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19发表时间:2018-05-11 12:34:07


   一
   陕北高原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往往都在零下18度左右。大地一片萧瑟和寂寞。
   只有蜿蜒于黄土高原腹部的包西线铁路,列车在日夜不停地穿梭,给寂寞的大山带来一线生机和活力。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位于包西线的杜川站,是黄土高原深处的沟壑小站,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尽管小站上的铁路职工加起来还不足二十人,但却亲如一家。从吃完中午饭开始,所有休班的职工,包括陪爱人来小站过年的职工家属,都自觉地拥挤在站区食堂,有说有笑,帮着炊事员师傅准备年夜饭。有的打扫卫生,有的摘菜洗菜,有的切肉剁馅,有的张贴春联,好一派喜迎新春的热闹场面。
   正在大伙干得身热兴浓之际,我们的主人公黄磊急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非常歉意地对大伙说:“信号设备出了故障,我们刚处理完回来,来晚了,非常抱歉。”说着,就拿起拖布,帮忙拖地。
   正忙着和面的炊事员师傅笑着说:“你看今天帮忙的人这么多,还用得了你?地已经拖过了。赶紧坐下休息吧,屋里暖气好,先暖暖身子。”
   “那怎么行呢。”一听说地拖过了,他放下拖布,又开始蹲下来帮一位职工家属摘菜。
   这是一个车务、工务、公安、电务职工大聚会的时刻,虽然人不多,但却是非常难得。大伙看他执意要干,就不再说什么,又继续了刚才又说又笑的话题。
   在这盛大的节日来临之际,大家汇聚在一起,图的是开心、热闹和一种共同营造的节日气氛。
   这一点,身为电务信号工长的黄磊当然知道。参加工作6年了,小站的孤独、寂寞、无聊陪伴了他六年。六年来,小站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没超过三十人;即使偶然的几次,也是上级的平推检查车路过小站,做短暂的停留。平日里的小站,几乎见不了几个人。一则工作性质不同,车、工、电、公职工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上班各干各的,下班又互不来往;二则这个小站身居黄土高原最深处,前不着村,后不挨店,四周十里不见村庄。加之客车小站不停,也就没有上下旅客。因之,一年下来,相互见面的机会很少,在一起聚会共庆节日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今天,又是一年春节来临,大部分职工都已放假回家,留守值班的职工不足十人,加上个别职工家属来此过年,小站上下也就十七人。
   在一起聚会是站长的要求,也是大家的渴望。
   小站太需要欢乐的节日气氛了。
   等大家说笑着忙完年夜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下班时分。看着摆了满满两大桌凉菜热菜,高个子站长罗涛首先大声提议:“除了车站留下值班人员外,其余单位的看看自己的人齐了没,没来的赶紧叫来,今天咱们吃个团圆饭。”说完,又吩咐两个年轻职工准备好鞭炮,人员到齐,放炮开饭。
   十八点半的时候,小站上所有职工及家属齐聚餐厅,准备庆祝这传统的新春佳节。
   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之后,大家相继落座。罗站长举起盛满饮料的杯子,站起来即兴讲话:“同志们,在这个举国欢腾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在座的各位放弃休假,坚守岗位,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尤其是几位抛家别子的家属,更是支持自己丈夫的工作,用行动筑起了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对此,我作为站长,对大家的奉献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话音刚落,餐厅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之后。他又接着说:“现在请大家举起杯子,以饮料当酒,为我们的新春佳节干杯。”一时间,觥筹交错,说笑不绝;有的边吃边相互祝福;有的谈论各自的家庭;有的谈论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几个小伙子竟然边吃边唱起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使得整个晚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对一个常年见不了几个人的深山小站来说,今天这样的场面是少有的,也是难得的。他们好似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把一年来的孤独、寂寞和无聊全部排放掉。一杯接一杯地干,一声接一声地笑,一首歌接一首歌地唱;虽然不是酒,但一个个喝的醉醺醺;虽然声音已经沙哑,但仍旧引吭高歌。
   此时,寂静的黄土高原也沉静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中。
  
   二
   黄磊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二十二点了,他依然兴致很浓的没有睡意。晚上的聚会太让他快乐了。他可以暂时忘掉对家的思念,忘掉工作后的疲劳,忘掉孤独寂寞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可以忘掉一直困扰在他心里的婚姻大事。
   今年三十岁的黄磊依然单身一人,倒不是因为他没有谈过恋爱,只是失恋的痛苦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时不时地像针一样地扎他的心,让他痛苦不堪,难以释怀。再加上每一次和父母电话,不是催就是怨,唠叨个没完。每一次话没说完就被他烦得挂断了电话。回到家里,父母亲更是没完没了地唠叨。因此,他也很少回家。他心里知道,老人都是为了他好,别说农村像他这样年龄的孩子都上学了,就是城里,没结婚的也找不到几个。可是,这又不是急的事,何况他心里仍然没有忘记那个曾爱得他死去活来又无情抛弃他的人,让他冷静地想一想,让心口的伤疤好一些。
   这也是近两年来没有回家过年,主动承担春节值班的主要原因。
   至于今年没有回家,并不是怕父母又再唠叨。而是他心里依然放不下那个人,那个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人。
   黄磊是二零一二年八月从山东铁路学校毕业后分到这个小站的,和他来的一共有四个人,三男一女,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同学。其中那个女的,名叫岑燕,就是他的女朋友。高挑身材,披肩长发,皮肤白净,性格开朗,虽然不是花容月貌,但绝对也是艳压群芳。他们还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学校操场、公园角落、花前月下,无不留下他们谈情说爱、窃窃私语的美好瞬间。那段日子,可以说是他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为了能永远不分开,在毕业分配时,女朋友岑燕毫不犹豫地选择和他一同前往陕北铁路,申请和他一个小站。
   刚分到小站时,看到那一片荒凉、群山不绝,数里之外没有人烟的景象,他们虽然后悔过,埋怨过,但很快就被两人在一起的甜蜜冲淡了。只要能在一起,再艰苦的环境都不觉得苦。
   那时,他们不但在工作上积极上进,在学习业务上也是你追我赶,比翼齐飞。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双方通过了上岗考试,成了工区的生产骨干。两年后,黄磊被提升为工长,成了单位为数不多的年轻工长之一;岑燕被提升为车间技术员,成了单位最年轻的女技术干部。
   从此,他们一个在工区上班,一个在车间上班;一个依然在小站上默默坚守,一个则严把着整个车间五个小站的安全技术。虽然不再有朝夕相处的左右相伴,但他们天天晚上不是电话就是视频,除了讨论信号设备技术和安全生产外,更多地是互倾思念,互诉衷肠,成了全车间人人羡慕的天生的一对。
   时光飞速,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两年来,他们不断走向成熟;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成绩。黄磊和岑燕两次在集团公司举办的信号技术比武中荣获并列第二名的好成绩;黄磊在二零一三年的陕北抗洪抢险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和年度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岑燕也在车间信号技术员的岗位上创新了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集团公司年度创新成果奖。
   他们在安全生产的主战场上都发挥着青年突击队的带头作用。
   他们共同浇灌的爱情之花依然灿烂无比。
   然而,就在他们双方事业蒸蒸日上,爱情之树即将结果的时候,一件谁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也就是三年前,当他们在认真地思考一阵后,都觉得应该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便商量决定结婚的事宜。然而,结婚就得有房,这房应该在哪里买,总不能把房买在距小站不远的县城吧。黄土高原腹地的县城,偏远不说,今后孩子上学都不方便。这样一想,只有把房子买在集团公司所在地的省城。
   主意一定,他们便利用休息日乘车到省城,四处奔波,八方看房,跑遍了省城不下十几处的售房楼盘,价位都在一平方一万元以上。
   按理说,凭他们两个人的工资,这几年应该攒一些钱,加上他们的公积金贷款,完全可以购买一套住房。可是,实际并非如此。两个人都来自农村,而且是属于很贫困的山区。加上黄磊在他上大学时,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失去了双腿,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那时候,他的家就像到了世界末日,不知如何熬过往后的日子。作为独子的他,正在欲哭无泪、准备辍学回家的时候,是他的母亲坚决地制止了他;政府也及时地给他们家送来救济款,加上母亲没日没夜地劳作,才让他艰难地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参加工作后的这几年,他每月都要将工资的很大一部分寄回家,以接济家里的艰难日子。因此,对黄磊来说,基本没有经济积蓄。
   岑燕虽然和黄磊同属贫困山区,但相比之下,要比黄磊家庭生活条件好一些。但每个月的工资也要给家里接济一点,毕竟农村挣钱不容易。
   这样一来,他们二人几乎没攒下多少钱,就连购房的首付款也付不起。虽然岑燕也知道黄磊家的艰难,可在个人的终身大事上,黄磊家也该想想办法,亲戚借借,资助他们一下吧。
   最让黄磊头疼的是开口向家里要钱,实在是太难为他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知道,别说没钱帮他,就是他每个月不给家里寄钱,父亲看病的医药费都成了问题。
   现实,让他们放弃了在省城购房的打算。也让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出现了第一次的不愉快。
  
   三
   时间如杜川站旁边的河水一样在静静地流淌。夏去秋来,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这几个月里,黄磊和岑燕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依然出色地完成着安全生产的维修任务。只是相互之间聊天视频的次数明显少了,就是周末黄磊休息时来车间看岑燕,岑燕也没有以前那么无话不说,甜甜蜜蜜。对此,黄磊心里很不好受。他无数次地痛恨自己没有本事,满足不了心爱的人最基本的安居心愿。可他实在没有办法,他又不能怨恨自己的家庭。像他这样的家庭,父母能把自己供成个大学生,已经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又怎好再向家里开口呢。
   也正是在这几个月里,他一边痛苦地煎熬着,一边想办法走出困境。他照样每天固定给岑燕打电话,问她吃了没有,天冷了要注意多加衣服;或者谈谈工作上的事情。尽管他也感觉岑燕明显的话少了,热情度降温了,他还是坚持如此。尤其是每逢休息日,主动到车间陪她洗衣服、说话聊天。他想用行动来弥补对她的亏欠。
   同时,他也私底下向要好的同学和师傅借钱,并积极和单位财务科联系,看能不能用公积金贷款,先付清首付。他没有告诉岑燕他这样做。他觉得成家立业是男人的事,他应该承担起这个重担,让心爱的人过上舒适的日子。
   然而,就在他即将办好手续,准备再次约岑燕去省城看房的时候,却突然接到岑燕的短信。
   “黄磊,你好。”当他看到这个称呼的时候,心里猛地一紧。在他和她近六年的热恋中,她对他的称呼都是“亲爱的磊”。而这次的称呼,竟然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温度。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急切地看着下面的内容。“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想了我们的相识相知;想了我们的相互爱恋;更想了我们六年来所经过的风风雨雨。本想我们会很幸福地步入婚姻的殿堂,恩恩爱爱地过一辈子。可谁知残酷的现实给我们设置了太多的障碍。我是个俗人,也是个很现实的人。我不能结婚后连一套不算太好的住房也没有。我也考虑到咱们双方的家庭,都是贫困山区的贫困家庭。要想在省城购买住房,确实很不现实。我也不忍心逼你。你家里的情况你我都清楚,要想拿出二三十万元的首付,那简直就是把老人往死路上逼。既使你我都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但以后每月既要偿还贷款,还要接济家里,你想我们的日子将是怎样的状况。因此,我反反复复地想前思后,觉得我们的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我真的不忍心说出‘分手’这两个让人心痛的字。可是,可是……也许分手是我们爱情的最好结局。这样对你我来说,都有可能找到更符合现实的各自爱情,何尝又不是好事?因此,希望你认真地考虑一下。本来想打电话告诉你,但实在难以启齿。做出这样的决定对我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请你理解和谅解。”
   看完这条短信,黄磊整个人都呆木了,大脑一片空白,思维停止了运转,一口气憋在心中几乎令他窒息。他本想用自己的行动弥补对她的亏欠,也想用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和担当为他心爱的人搭建一个舒适的爱的暖巢。在购房这件事上他开始确实顾虑重重,让他心爱的人心里不高兴;可这完全是从现实出发,根本不是他的本意。何况他已经办好了贷款手续。她怎么就突然说出分手这样绝情而残忍的话呢?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呀!难道他们双方亲自精心浇灌的爱情之花就这么经不住风雨的考验。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就被风吹雨打尽了吗?
   黄磊的眼里浸满的泪水,他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样,用颤抖的手指按着手机的按键。他要拨通岑燕的电话,亲口说出他的想法和他已经办好了住房贷款的事,正准备这次休假后一起去省城看房子。可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他一连拨打了好几次,对方就是不接电话。直到手机信息的提示音响了以后,他才急忙打开信息。“请你不要再打电话了,我无脸接听,我有负于你。我也知道你想告诉我你已经问好购房贷款的事。但我无法接受,我不想让你的家庭再雪上加霜,这将让你的家庭跌进更加贫穷的深渊。我不想成为罪人。还是忘了我吧。我们以后还是朋友。”

共 1124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纪实体小说!小说讲述一对感情很深的情侣,同分到条件艰苦的陕北小站,由于家庭的困难,因为购房而产生摩擦,因贫穷而草率分手,分手后的女朋友,再婚后生活不幸福,后悔莫及的情况下离婚了。离婚后的她重新过上了单身生活,始终爱着她的男朋友在经过再一次不懈地追求下,终于好事多磨,重新走到了一起。小说告诉读者,在婚姻的大事上,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心灵相通才是幸福的基础,只要有双手有目标和追求,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明天。全篇文字朴实无华, 情感真挚,男主人公的一往情深,女主人公的悔恨和本质善良,非常感人!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5-11 12:35:27
  全篇文字朴实无华, 情感真挚,男主人公的一往情深,女主人公的悔恨和本质善良,非常感人!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8-05-11 21:02:49
  经历过才懂得真爱的珍贵!很朴实的语言,很启迪人生的纪实小说!为你点赞!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