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父亲与土地(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父亲与土地(散文)


作者:牟瑞霞 秀才,1170.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93发表时间:2018-05-19 20:22:43

仅以此文献给八十三岁的父亲,祝父亲安康快乐!
  
   “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土地是世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奉献,值得为它奋斗、牺牲的事物,因为它是唯一永存的东西!”这是世界十大名著《飘》里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父亲杰拉尔德一个爱尔兰移民对他的女儿说过的一句话。
   每次重读《飘》,这句关于土地的名言,在我心灵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一串串春雷在耳边滚动所带来的震撼!
   然而,我热爱这本名著却远远胜过热爱脚下的土地!
   而我的父亲热爱足下的土地却远远地甚于这本世界名著!
   父亲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终极情怀。
   他热爱土地,眷恋土地,挚爱着他能掌控的每一寸土地。他挚爱土地就像鱼儿爱大海,鸟儿爱天空,生命爱阳光一样强烈,让我感慨!
   其实,早在五十年代末父亲作为建国后第一代知识分子,改变了他农民的身份,而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
   但是他的身份完全不能改变,他对土地生俱来和浸入骨髓的热爱。
   身为会计师的父亲不仅有神算盘的美誉,除了一手神算盘,他还有四大爱好:读书、绘画、唱歌、种地,而种地又排在四大爱好之首。
   父亲热爱土地,是土地能给予他生活上的辅助,为他的儿女们提供了生命的保障,使他疼爱的四个儿女不至于在困难的日子里饿着。
   没退休时,每调到一个新的单位,勤快的父亲就把小菜园开到哪里。所到之处不久,我们家房前屋后荒萋萋的百草园,摇身一变,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小花园:紫色白心的茄子花,像小鸟展翅似的一串串的豆角花,金灿灿的黄瓜花,还有白色的辣椒花,碎如繁星的西红柿花,拇指盖大小的豌豆花……倭瓜和角瓜的大黄喇叭花总是盛满清晨的甘露,引来无数蜜蜂的光顾。这些菜蔬的花期在灿烂的阳光下粉墨登场,闪着迷人的光!
   看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我们几个孩子,想到的是香甜的果实,于是对着花朵就垂涎欲滴!
   所以每到一处,朋友们总是戏谑地送父亲一个恰如其分的绰号“南泥湾干部”。
   因此,不管父亲调到哪里工作,他总是把“南泥湾精神”带到哪里。开荒种地成为父亲一项雷打不动的业余活动。
   白天工作,父亲只能把种地的时间安排在早晨或晚上,每天他总是三四点钟就起来,迎着晨曦,踏着朝露在园田地里锄禾,收拾秧苗,密密麻汗珠滴在土地上,滋润着禾苗的茁壮。
   春天的夜晚,父亲和母亲在晚饭后会一同去散步。临出门时,父亲总是抓几把倭瓜籽揣在兜里。
   他喜欢嗑倭瓜籽,更主要的是一边走、一边嗑、一边把手里的倭瓜籽抛向路旁的灌木丛中。
   这一抛一撒,把无数生命的种子投入到了土地的怀抱,我不清楚这些种子是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在浓密的灌木丛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但我知道从春到秋一定上演了一个个精彩的生命故事。
   秋天的周末,父母亲带着我们去收倭瓜,父亲拿了十几条麻袋,我们几个孩子平时读书的读书,上班的上班,并不知道父亲在春天里埋藏的秘密。
   当我知道是去路旁的树林里收瓜,我撇撇嘴,不以为然!心想一麻袋能装满就不错了。
   结果是,我们全家钻进公路旁边的榛材棵子,就听见公路上传来砰砰砰……倭瓜砸到地上的声音,等我们一个个捶着腰,哼哼叽叽地回到公路上时。我们惊讶地看到公路上好像在搞“破袭战”,无数的倭瓜密密麻麻地摆在哪里像一颗颗地雷,倭瓜们深绿色、桔红色的老皮在秋阳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
   这一年我们收获了二十多麻袋的倭瓜,仅倭瓜籽换来的钱就供了我一学期!
   啊!富饶美丽的黑土地啊,你又一次奉献给我们以美妙的食物!
   至此,我才真正理解了《飘》里的那句至理名言:世上只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土地是无私的,土地包容生命,永远无私伟大!
   这一节目在我们的成长中上演了好多年,直到父亲退休回到他的胶东老家。
   孝顺的小弟给他们在城里最高档的小区买了楼房。
   本以为父亲退休后就可以安度晚年不再种地了。
   我想,父母亲在黑龙江边陲小镇工作了四十多年,如今回到了大城市安度晚年,再也不用泥一脚土一身的种地了。再说了父亲即使想种地也没地方种去啊!
   可是我错了,不久后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又开始种地了。
   原来,父亲住到了小区后,开始考察周边的环境,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些地产商把地皮拿下来以后,不是负债逃跑,就是后续资金跟不上,小区里有几个楼盘根本就没有盖楼,现成的地怎么能不种呢!
   父亲的南泥湾精神又振奋起来了,每年跑到人家没人管的楼基座子上种地,这一种又是二十多年。
   逐渐,父亲种的绿色蔬菜出了名。
   快晌午了,母亲让父亲去起点新鲜紫薯回来烀着吃。
   听到门响,母亲高兴地到门口迎接。结果老爸的篮子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张红艳艳的百元钞票在里面
   父亲挎着他的收成,经过小区时,被一个年青人打劫了。年青人用哀求口吻和父亲商量:“大叔啊,您老把这些地瓜卖给我吧,我们就愿意吃您老种的绿色安全的蔬菜,我给您高价……”
   “你要吃就拿一半去,不要钱,给我留点就行,老伴还等着烀呢!”父亲回复他。
   小伙子嘿嘿一笑,把地瓜全抢跑了,还丢下了一百块钱。
   “快把钱拿回去,我不要钱,喜欢吃地里有的是,我再给你起去……”父亲追了一气也没追上,只好挎着钱回来了。
   这样的故事经常上演,气得母亲直埋怨父亲:“我还就不信,自己种的地吃不到嘴里,等着我去……”
   结果是,母亲还不如父亲,父亲管怎样打不来粮来有口袋在,时不时还有钱压筐底,母亲却是呢血本无归……
   一听人家说现在市面上卖得果蔬如何如何不安全,孩子就愿意吃阿姨您种的绿色蔬菜了等等……母亲最听不得表扬话了,最后把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颠呵颠呵的送到人家家里,末了还嘱咐人家一通怎么怎么做才有营养,吃完了再到家里来取……
   热心肠的母亲空手而归,还跟人家建立了长期供需关系,隔三差五的就给人家孩子送过去几把时令的蔬菜,并乐此不彼!
   老两口虽然嘴上互相抱怨着,其实他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母亲在电话里讲起这件事时,我分明听出了她的骄傲和满足!
   “你说,我和你爸爸两个老人能吃多少啊!年轻人不爱侍弄地,嫌脏嫌累,咱就多种点,吃去吧!”母亲的话语透出老人的慈爱。
   行行行……你们觉得高兴就行,但不能累着,要悠着点儿,毕竟你俩都八十多岁的人了,不能种就别种了,自己又吃不上几口……”我担心二老的身体会吃不消种体力的消耗。
   “我俩还能种几年呢……”听了母地的话,我无法回答。
   今年,父亲已经八十四岁,母亲也近八十岁了。他们的生活很愉悦!
   他们已经把去年收获的大豆,红豆,绿豆,豌豆,黑豆,黄瓜……等等的种子装在用过的豆油桶里,只等着节气一到,就开始种地。
   父亲热爱土地,他离不开土地。
   只有匍匐在宽厚、慷慨的土地上,父亲的生命活的才踏实,才有意味,这算是一份清欢吧!
   春天已经来了,南泥湾老干部又要种地了,不久他的小菜园里又是瓜果飘香!
   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写于乌伊岭
  

共 28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土地是民生之根本,这不限于只对农民而言。土地对于人类来讲,是无私奉献的,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人类也将失去维持生命的供养。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人,都应去爱我们脚下每一寸热土,去珍惜土地所给予我们的给养。文章描述了一位父亲对土地的热爱,对劳动所带来的收获的愉悦。一位建国初期的国家公务人员,数十年里,一直秉持着农民子的精神,工作之余耕田育苗,用勤劳与汗水滋养着贫困的生活。他热爱土地,钟情于土地,他的热情换来土地的回报,这也就是人与土地的情感往来。散文里的父亲,有土地一样的本质,淳朴,勤劳,善良,乐善好施。因对土地的爱,使其生命更加丰富,生活更加多彩。文章语言生动流畅,意蕴深远,推荐阅读!【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8-05-19 20:43:38
  感谢牟老师支持星月,敬茶!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8-05-19 21:16:52
  父亲对土地的这份爱,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也是精神的寄托。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