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冬至(小说)

精品 【流年】冬至(小说)


作者:文清丽 秀才,1356.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7发表时间:2018-05-19 23:23:59

【流年】冬至(小说)
   随着新房的落成,王老太太额头的皱纹就没舒展过,她不知道自己费尽周折盖新房到底值不值当。新居离村子太远了,的的确确是村头第一家。盖的新房是全村最好的,别人家是三分地,她家的是五分,为了多要出这几分地,大儿子给果园的主人赔了一万元,老二探亲还请村委会领导吃了饭。质地精细的磁片从底铺到顶,连院子地面上的水泥也抹得光光的。宽大的院落种了好几株大儿子从省城运回的玉兰、石榴树,想必春天一定好看。农村里人,没见过这树,听听名字都稀罕。大门面对的就是柏油铺就的官路,门前屋后、左邻右舍全是雪,雪原上种的全是苹果树,右首离得最近的邻居也隔着四户人家的苹果园。现在,苹果树光秃秃的,戳在一寸多厚的雪地里,那一片白呀,就像老头走的那天人们头上脚上裹的白布,总让王老太太心里渗得慌。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新庄子有什么好的,离村里人那么远。旧宅子多好呀,有急事,朝屋里的墙上拍几下,侄儿媳妇就应声了,立马小叔子就披着衣服带着儿孙来了。现在,离他们太远了,电话是有的,可是小叔子家没有。冬至那天,她搬家。搬家的时候,侄儿、媳妇都帮着搬,边搬边说,现在来回少说也有两华里路,恐怕以后看你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叔子走到门口了,才开了口,我年龄也大了,到你新庄子来一次,都得歇好几遍。再说,进你这洋房的可都是公家人,富人,我这穷人怕登门也不受你待见了。小叔子比她小一岁,自从弟媳妇忽然走了,一夜间好像老多了。可是说出来的话还像刀子,过去他可不是这样的,想必是因为自己的盖了心房,心里妒忌着哩。
   你们都别来,我死到这里,喂狗行了吧。她气呼呼地说着,感到眼眶湿湿的.这可是村里离自己最亲的一家人,老头就这么一个弟弟,妹妹倒是有几个,都没了。最近,不知咋搞的,心越来越窄,动不动就淌眼泪,抹光了好几瓶眼药水,也不顶事。
   人家不主动来,就得自己上门去求,得找个跟她一样一个人过的老婆来晚上做伴。村里人把她们这种人叫寡妇,谁敢当着她的面这么叫,她管保给脸上吐口水,在她看来,寡妇是个晦气的名字,就是没福分跟自己的男人过日子,把男人早早地克死了。自己虽然老头没了,但老头跟自己过了快六十年了,是八十多岁走的,用她的话说瓜熟透了,自然就要扯蔓了。再多的钱,屁事都不顶。自己与那个晦气的名字不沾边。可是村里人还这么叫,只要她没听见,全当吹了一阵风。老婆单过的,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跟自己一前一后嫁到这个村子的、没出五服的妯娌三婆娘。三婆娘比她大一岁,七十八了,她是老三的婆娘,因而她排行在前,她是二婆娘。
   三婆娘痛快地答应了,笑着说那晚上我就不用烧炕了,省了柴草。三婆娘有三个闺女,一个儿子。儿子跟她早就分家过了,虽在一个院落住着,基本上谁也不跟谁说话。儿媳嘴刁,她也看不惯,你指着鸡骂我,我朝地上唾口唾沫损你。三婆娘提起这事来,咬着牙圆睁着眼,说自己不知哪世造的孽,生的儿子没出息,整天让婆娘拴在裤腰带上唱皮影。还唱皮影呢,亏你想得出。
   不想就等死呀?穷开心么。
   为了迎接三婆娘的到来,王老太太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点心糖果,全是儿女们从天南海北给捎回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她一个人吃也没啥胃口。还有让她得意的就是她的新房子,这在全村是第一家,液晶彩电当然也是第一个。三婆娘是第一次来,她一一的带着转完了所有的房子,期望三婆娘说些夸奖的话,让她心里得意得意。毕竟花了十几万呢。平时嘴不停的三婆娘却不说话,只管看,看,还是看。眼睛看,手摸,就是不张嘴。脸上的表情淡淡的,不是羡慕,也不是伤心,是什么呢。王老太太搞不明白,本来还想给解释某某东西花了多少钱,某某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现在看三婆娘的脸,就不想开口了。转了几个偏屋,三婆娘就嚷腰疼,不转了。王老太太忙领着进到上房的客厅,三婆娘一屁股就坐到了真皮沙发上,说,给我倒些水,放些好茶叶,别像打发叫花子。
   王老太太压住心里的不舒服,端了水,说,我给咱开电视,有个电视剧就是说咱这些人的。说着,就要起来开,三婆娘说,我不想看,咱坐到炕上说话,你这是啥沙发,坐得人腰这么不得劲。
   她说好好好,咱进屋里。她领着三婆娘走到套间,指着床单、被套说都是新换的。三婆娘说你这套间这么冷?比我窑洞里可是差远了。
   行了,行了,再说我不高兴了。王老太太说着,故意生气了,三婆娘这才笑了,说,你呀,不就是给我显摆么,你不显摆全村人都知道,还让我咋说?你知道说你好就证明我过得不好,你知道我也是个要强的人呢。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了,也不去擦。
   你,你,你这是干啥?好好好,我不说了,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行不行?你说你多大岁数了,还像个娃娃。说着,给递卫生纸,三婆娘把纸拿到手里,看了一下,并没有去擦眼泪,而是装到了口袋里,说,我都不想活了,真的,我儿子气我,女婿嫌女子又生了个女娃,打的是女子,疼的是我。当面还顶我,你说我把他儿子换女娃了?还是我让女子给他生女娃的,生娃的事,毛主席都管不了的事,咱平头百姓能管得了么。
   还毛主席呢,毛主席早就没了。
   我命苦呀,你说我当家的咋早早就走了,丢下我,过这凄惶日子。三婆娘放声大哭起来。
   晚上肯定睡不了好觉了,王老太太想着如何安慰三婆娘。谁知道三婆娘属于那种心很大的人,刚还哭天抹地不想活了,眼泪还没干,躺在炕上立马就呼噜打起来了。丢下王老太太不停地翻身就是睡不着觉。
   天明了,王老太太想起来,三婆娘总是拉她说再睡会儿,再睡会儿。睡觉总是幸福的事。
   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又都没出五服,两人就有共同的话题。说离开了的男人,说长大的儿女,说着,说着,不禁想起年轻时候的事,偷生产队的麦子,摘邻家的果子,说到底都是为了一个个饿得哇哇叫的娃娃。为过去的光景,两人或叹息,或流泪,也有时候,两人畅怀大笑,狠不得让时间倒流,满院子都是娃娃们欢闹声,那时候多好呀,大人娃娃都离不了你,死的死,走的走,没走的,却视你为眼中钉,怎么说也是自己身上掉的一块肉,咋说不理就不理了呢。谁没有老的时候?!
   你说我争,时间过得真快,天说黑说黑了。她想让三婆娘别回家了,就在她这儿吃,不就加双筷子么。三婆娘却坚决要回家,拉都拉不住。睡够了,脸都不洗,就顺着官道,走一华里路回家。天麻黑的时候,再来。无论刮风下雪,风雪无阻。这让王老太太心里特过意不去,毕竟三婆娘年龄也大了,官路上积的雪冻成了冰块块,稍微不注意就滑倒了。一把年纪了,摔倒就很难再站起来。自家的老头子还是在家里坐空了椅子,就摔成骨折,整整在炕上瘫了半年,她起早贪黑地照顾着,又是让锻炼,又是给按摩,是指望能站起来,结果人还是走了。即使不摔倒,这来来往往的车,也怪让人害怕的。这么一想,心里就揪成了一团。每次三婆娘走时,总是送到半路,还叮咛半天。在家里,总是想着法儿让三婆娘感觉就像在自家一样随便。即使对方动不动就朝着雪白的地板吐痰的时候,她真想说几句,终了,也是趁她不注意,悄悄拿布擦了。即便自己爱看电视,也得将就着三婆娘,早早地把电视关了。
   三婆娘说很久没有去看闺女了,不知外孙们又打架了么。一听这话,她就知道自己要重新找伴儿了。跟儿子过的寡妇,当然是不能去找的。不定你前脚去,人家后脚就骂你了。还有,有些单过的老太太也是不能去找的,比如得病的,手脚不干净的,找了这些人,等于是给自己找来了麻烦,恐怕后半生都不能消停了。
   坐着,想着,忽想到有些东西还没搬上来,就到旧庄子去取,看着村中坐的热热闹闹的人群,想到自己孤单的新居,心里酸酸的。人们好像也失去了过去的热情,说话总是带着刺:哟,北京街上的人到咱这贫民区来了?她本来是有许多话要说的,毕竟搬上去十几天了,要不是儿子了回来陪着住,她可能老早就到旧村子去了。可是一听这话,她就知道村里人嫉妒她住上新房了,便没了说话的意思,勉强笑笑,拿着东西就往村头走。边走边不时地给经过的人们打着招呼,人们并不上前,只是象征性地应付一下。她也就不往他们跟前凑。后来,她就不再打招呼,望着她曾住了三十多年的旧庄子。窑洞破得掉土,门楼子咋看咋难看。一家家地看,一户一户地瞧,的确老村子实在太破了,还是自己住的新庄子好,大家叫“北京街”,北京她没去过,但她在电视上看过。她又回头望了望,心里想,儿子们让搬家是对的,自己住到旧庄子里,真是给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丢脸了。队里有钱的人都搬到官路上的新庄子上了,整整两排,自己再不搬儿女脸上都挂不住了。
   正走着,碰上了她的一个远房侄女,这个侄女跟她娘家离得不远。十几年前,因为自己跟侄女说了几句对村里某人的看法,嘴巴不严实的侄女一转脸就传给了当事人,从此姑也不是姑,侄女也不是侄女了,多年都没来往。可当她走过的时候,侄女忽然叫住了她,说,姑,进去坐会儿。我好长时间都没见你了。
   一声“姑”,让她心里咯噔了一下,让她想到了娘家,想到那久远的亲情。娘家的哥嫂都埋进了土里,几个侄儿侄女也都在外地工作。让她忽略了这个侄女曾经骂过她,还打过她。于是就跟着进了门。
   侄女也不年轻了,怕是有五十多了,男人去得早,现在跟儿子分家过。多年了,她没有去过,来来回回只在新盖的门楼前往里瞧过几眼。她走在前,侄女跟着后,她要往新盖的大门楼去走,侄女却拉着她的手,说,姑,我在这边住。她这才看到大门楼旁边的角落里开了个门,要不是侄女说,她都没瞧见,因为门前她堆着麦草垛,不注意,还真看不到。
   门是单扇,门檐太低,她进去的时候,头被撞得生疼。侄女说姑,姑你头低些,慢些,小心下面的台阶。
   迈下三个土台阶进到屋里,里面黑呼呼的,想必是门前的柴草挡住了光线。侄女拉着电灯,才看清屋里堆满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只留了一条能走一人的道,里间做饭、住宿。一个大炕上,摊着被子。天真冷,她习惯的把手伸向被窝,炕是冰的,被子是硬的。
   姑,你上炕,上炕。
   你咋就不烧炕,天这么冷。
   费柴火。侄女说着,低下了头。
   你男人在的时候,你家的光景过得像地主,就给你没留下些钱?她说的是真话,侄女男人活着的时候,多年来一直是村里的会计,全村数得着的富户。那时候侄女衣着光鲜,听说连厨房都没进过。只把自己三天两头的倒饬,人光鲜得像戏台上的人般。
   老了的侄女穿的是典型的老年人的大襟衣服,衣服上沾了好几块油污。头发也有些白了。连过去漂亮的大眼睛,好像也变小了。侄女不说话了,她就也不再问,说,这样吧,三婆娘过两天要到她女子家去,你到我家住几天吧。
   侄女感激的笑了,但说出的话还是让人想起她过去的风采:那我就陪姑住几天,谁让咱是姑姑侄女呢。
   三婆娘真的走了,侄女就来了。侄女手里反复摸着松软的踏花被,说,姑,你太幸福了,过这么好的日子。
   是呀,就是儿女们都不在身边。
   姑呀,你儿女不都给你寄钱么,我的整天住在一起,连口水都不给我喝。你看,为了不再见我,大门都不让进,生生地给我开了个狗道。侄女说着,哭了起来。
   快别快别,小心他们听见了。王老太太说着,怕惹事非,抬起了腿,说,那你后天就来,啥也别带,我啥都有。
   侄女的到来,给屋子曾加了欢快的气氛,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地板擦了一遍又一遍,桌子抹了一次又一次。她笑着说,你很勤快么。
   姑,我知道你说的啥意思,我在我那个家里是没心劲干。过去,明利他大在的时候,我的家里收拾得啥样子,别人不清楚,姑,你还不清楚?院里吹下一片叶子,我都要收拾干净。现在,姑,就是人拉到屋子了,我都懒得收拾,没心劲了。收拾那么好,给谁看呀?我那屋里,成年都没人去。你看你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把它擦净人心里就像糟蹋了好东西,你看这大彩电,这亮闪闪的桌椅,还有这能照出人影儿的地板,你想懒都懒不起来。说着,摸着一只大花瓶,说,姑,我男人告诉过我,说这花叫青花瓶,很值钱的。
   王老太太说,我儿子也说过。
   晚上睡觉,侄女给王老太太掖被子,敲背,还给她洗头。侄女的脚从来没有闲着,忙前忙后,比闺女还亲。
   姑,你真是命好呀,我的表哥表姐对你真是孝顺。他们都在外面干大事,还对你好。不像我生的那几个,没本事,对我还不如对旁人好。
   他们再好,都不在身边。想叫我到城里,我住不惯,你看在家里吧,有个头疼脑热的,身边又没个人在跟前,过得也凄惶。
   姑,你就当我是他们吧,我比你小,能照顾你。
   王老太太嘴上点点头,心里却算起了小九九。随着三婆娘从姑娘家回来的时候,她心里越来越不安。侄女啥都好,就是爱说闲话,东家长西家短的,刚开始,王老太太坚决只听,嘴里绝对不迎合。后来说着说着,自己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跟着说起来。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无论怎么圆也很难再圆回来。于是给侄女又是再三的嘱咐,说千万不能再说出去。人老了,要像个老人的塑子。媳妇说她不会像年轻时候那么嘴碎了,要是再传话,自己就不是人。一月过去了,侄女果真没有再传什么话,可是还是有事,回到家免不了给儿子媳妇夸姑对自己多好,可这无形中就侄媳女对王老太太有了讨人嫌的味道。三婆娘跟自己从结婚起就到一起了,能说得来。可是让侄女回去,三婆娘再去姑娘家,侄女还能来么?如果身边没有一个人,守着这么一个大院子,她真的挺害怕的。

共 74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冬至》这个题目,一语双关。第一种意思,指“冬至”这个节气。冬至这天,王老太太家搬家,从老村子搬进了新庄子,新房新家电,所有一切都是全村最好的。第二种意思,指人到晚年,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凄凉之感。王老太太的四个儿女能挣钱,都在外面生活,她跟儿女在外面住不惯,儿女们便给她在老家盖了偌大的新房。但是,一位古稀老人独处的生活,是无法言喻的辛酸,她希望有儿女陪伴在身边,但现实却不能如愿。三婆娘和王老太太侄女的出现,让文章立意瞬间明了。三婆娘也是孤寡老人,男人死了,她经常去女儿家小住。王老太太的侄女则儿女在身边,却个个不孝顺。王老太太过不了独处的生活,先是请了三婆娘来陪她住,后又请了侄女来。三婆娘懒惰人很老实,侄女勤快却爱嚼舌头。一来一往,三人之间心生嫌隙,但尽管如此,王老太太还是要从二人之中选一人来陪自己住。作者文笔非常老练,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极其生动,三个女人,三种性格,三种态度,在整篇文章里形成了鲜明对比。冬至,白雪,寒冷的季节,无形中表达出孤寡老人需要温暖,渴望被关爱的心理状态。一篇发人深省的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静如画】【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52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如画        2018-05-19 23:26:30
  文老师作品非常有深度,拜读,问安!
2 楼        文友:真真        2018-05-21 14:31:37
  有些情,不是金钱就能解决的,这就是当下的“孝顺”,很尴尬的孝顺!
   拜读,欣赏了!文字很贴现实,很有同感!
用键盘敲打着我人生的点点滴滴
3 楼        文友:劳英        2018-05-21 16:43:01
  王老太太搬新屋了。人逢喜事精神爽,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可是儿女不在身边,她就是高兴不起来。人到老年,享受的只是一份孤独,一份凄凉。冬至到了,王老太约了亲人来热闹。文章里的故事反映了老人的孤独,作为儿女的就要多多回家看看,给老人多一点幸福和温暖。没有亲人在身边,住皇宫,吃山珍海味也是抵挡不了那份孤独的痛苦。故事很感人,语言顺畅。好文章,谢谢作者,希望精彩继续。
相信自己的努力
4 楼        文友:康心        2018-05-21 22:41:40
  她一个人想了一夜,然后故事也随天亮结束了。人到底应怎样活着,如何与人相处,文中通过三个人物已经告诉我们。问安。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