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平凡人生】乡村剃头匠(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平凡人生】乡村剃头匠(征文·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4.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00发表时间:2018-05-21 22:37:05

过去,镇上没有理发店,更没有现在满街的“美容美发”。只有穿乡走村入户的理发匠。虽然是走村入户,可是人们很尊重他们。一般不喊他“剃头匠”,而喊他“待诏”。关于“待诏”得名,这里有个小故事:说古代,一个理发匠被诏进宫为皇帝理发。太监禀报皇上说理发匠已到。这时皇上正在处理奏本,就随口说了一声:“待诏”。太监就告诉理发匠:“皇上叫你待诏”。理发匠受宠若惊,金口玉言,他误认为皇上称他为“待诏”。他回家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所有认识的人。老百姓一听,皇上都叫他“待诏”了。后来,老百姓就把理发匠都叫“待诏”了。
   这种流动式剃头匠,工具简单,一把梳子,两把剪子,两把剃刀,一副围脖,一把剃头的推子,一把修面刀(剃光头也用它),一个小小的耳扒子和一串油光光的荡刀布、一块肥皂等收拾包在一起,夹在怀里就可以行动。有的也自己带着一个铁锅,架在小炉灶上,做一个担子挑着。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他带着剃头工具到乡村里游走。靠着一双脚,差不多走遍了方圆十几里以内的每一个村、每一户农家。从大人到小孩,都得要他剪短头发,虽然剃一个头只收一角钱,但是生意相当不错。
   其实,这些剃头匠的手艺也相当不错,服务态度也极其的好。在村头树荫下或某户人家门口,搬张木凳当座椅,让理发的人坐在上面,然后解开包裹工具的围布,扑打几下围到理发人的脖颈上,将荡刀布往树杈或门搭子上一挂,再从木匣子里拿出刀、剪等工具,就开始理发了。有男人,有女人,有大人,有小孩,小孩大多由女人牵着。有来理发的,也有来刮胡子的,还有来瞧热闹的。剃头匠一边理发,一边说笑。一旦成为老熟人,就口无忌讳,有时开一些带荤的玩笑,男人们自是笑得开心,女人们也不生气。
   这些剃头匠的“头上功夫”确实不错。最拿手的是给乡村老人剃和尚头,就是将头发全部刮净。这可是一件看上去简单、做起来不易的“拿人”的活计,全是靠的手上功夫。首先要用推子把头发剪掉,然后再用热毛巾、肥皂沫将头皮发根泡得软软的,最后用剃刀刮。刮时既不能重,又不能轻,刀刃既要荡得快,下刮的角度又要把得好,既要将头发全部刮净,用手摸上去,像西瓜皮那样光滑,又不能划破一点点皮,要是哪儿划破了皮,流了血,剃头的人就会不高兴,甚至会不给钱,剃头匠也会感到丢了面子,不好意思,愧称师傅了。据说要学会剃光头的本事,就得半年。剃头匠们剃的和尚头又清爽又光滑又舒服,老人们都喜欢剃。他们把理发当成一种享受。
   他们的经营方式也是独特的。他们有时采取包村包户,每天在乡村游走,走家串户。理发费用,用按人头按年来计算。小孩一年的费用是大人的一半。那就是大人按一个人头计算,小孩是按半个头来计算。小孩和大人的界限,是按婚姻状况来确定的。没有结过婚的人,永远是按小小孩来看待。所以,人们觉得很合理,都喜欢有固定剃头匠来理发。
   这些剃头匠很讲究工艺的完美和艺术。需要修面的人,他们会在你自己家的洗脸毛巾上到上一点热水,把你的面部焐一会儿,然后打上肥皂,再把修面刀在“荡刀布”上翻来覆去荡几下(这样会使刀口锋利一些),便三下两下就把你的胡子给刮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因为全村的人都在等待着。当然,也不会有人去计较,自己的脸上什么地方还漏刮了几根胡子。他们给成年男人剃头之后,还会有一些小动作。比如用双拳给他捶捶背,把自己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弯曲起来,然后夹住被剃头人的鼻梁,不停地夹几下(应该是起按摩作用)。然后转到身后,用手朝那个人的肩上连拍四五下(也起到放松作用),让理发者轻松全身。有的剃头匠还会掏耳朵。掏耳朵,既要大胆,又要心细,既凭眼看,又凭手感。农村人剪头,或者老年人剪头,剪好后都喜欢掏一掏耳朵,既清理了耳垢,又是一种享受。当耳扒伸到耳朵里,在里面探来探去,轻轻刮动,那种痒痒的、酥麻的,甚至还有点微疼的感觉,实在奇妙无比。当从耳道壁上掏下一块耳垢,然后用镊子镊出后,仿佛就像消灭了一个敌人一样,而耳朵立时就清爽了许多,听觉也似乎灵敏了许多。待到最后用耳刷在耳道里快速地捻动,清除散落在耳道里的垢屑时,则完全是一种神仙似的快乐了。于是来剃头多的都感到舒服!微笑着离开。有的还递上叶子烟,叫多谢!
   现在理发店的年轻的理发匠大多不会掏耳朵了,特别一些女孩子,他们可能理发、染发、做发的本领很高,但叫他们掏耳朵,却不会,也不敢。掏耳朵,既要大胆,又要心细,既凭眼看,又凭手感。农村人剪头,或者老年人剪头,剪好后都喜欢掏一掏耳朵,既清理了耳垢,又是一种享受。当耳扒伸到耳朵里,在里面探来探去,轻轻刮动,那种痒痒的、酥麻的,甚至还有点微疼的感觉,实在奇妙无比。当从耳道壁上扒下一块耳垢,然后用镊子镊出后,仿佛就像消灭了一个敌人一样,而耳朵立时就清爽了许多,听觉也似乎灵敏了许多。待到最后用耳刷在耳道里快速地捻动,清除散落在耳道里的垢屑时,则完全是一种神仙似的快乐了。有的剃头匠就凭着这样一手掏耳朵的本领,就让凡是找他剃过头的人都一掏难忘。
   靠着一双脚在乡村行走,靠着一把剪刀为人们理发,用自己的手艺和辛劳为他人也为自己创造了幸福生活的乡村剃头匠,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

共 20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了黄金钱老师的文,好像眼前就看到一处街道的角落里,一个简陋的房子里,一块镜子,一把躺椅,一块荡刀布,一套理发工具,构成了剃头匠的工作场所。  一把剃刀剃出的都是人情味儿。推剪人生,剪艺人生。一生奉献温情的剃头师傅,替人理发已经有几十余年了。从乳牙还未完全脱落的小毛孩儿,到下工地的劳动者,还有步履蹒跚的古稀老人,都是他的常客。他们没有光鲜的衣着,不会虚伪的客套,言笑晏晏里,充斥着老百姓们最熟悉的温暖和朴实。一篇真情实意的文平淡中见真功。小人物折射大视角,小文章阐述大舞台。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演绎不平凡的人生。【编辑:素心若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8-05-21 22:39:55
  黄老师一篇质朴无华的文字,读来倍感亲切。贴近生活,很值得阅读。问好夏怡!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5-21 22:50:34
  谢谢素心大师精心评点!辛苦了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5-21 22:50:58
  谢谢素心大师精心评点!辛苦了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剑星        2018-05-21 23:06:20
  剃头匠,儿时才有的场景,却推剪和剪艺出精彩的人生。普通的最底层小人物,却演绎出不平凡的人间故事。推荐欣赏,期待精彩继续!
喜欢读书思考的我,愿把所思所想和文友分享。
5 楼        文友:小白狐        2018-05-22 08:44:01
  一篇真挚的情感散文,普通的剃头师傅,也有闪光点,也有不平凡的一面。欣赏老师佳作,遥问老师安好!
6 楼        文友:鲁芒        2023-05-26 08:53:54
  一切都在发展,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规律。文章通过剃头匠的兴衰说明了这一道理。不管新兴的理发店多么豪华先进,但已经消失的剃头匠却永存民间文化中,引起人们的回忆。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