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走进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走进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散文〕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92发表时间:2018-05-22 16:53:31

【天涯】走进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散文〕 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就是他就读过的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大学位于英国伦敦东北约70公里处。经过漫长的岁月,剑桥大学和当地的小城镇一起长大,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一座有近十万人口的热闹城镇,剑桥大学也已经发展到31个学院,其中女人学院就有三个。
   剑桥的历史悠久。相传在千年前,那时剑桥还只是一个乡间小村落。1209年,牛津的一批学者来到这里定居,觉得这里的地理环境适宜办学,就合力建起了这所大学。剑桥大学成立后,在岁月的轮回中越办越好,越办规模越大。剑桥大学英才荟萃,至今已培养了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其中有28位物理学奖、1位医学奖、17位化学奖。在社会科学方面同样也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才。如经典语录“知识就是力量”的哲学家培根、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学家特里维廉、文学家萨克雷等都曾在读剑桥就学,成为泰斗;该校还有弥尔顿、拜伦、丁尼生等,成为英伦诗国的桂冠和骄子;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1661年入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进化论始创者、生物学家达尔文:,1827 年于该校修读神学;2018年3月14日逝世的物理学家霍金,也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研究生,尽管他身体动过多次手术,仍以坚韧的意志努力工作、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而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数百年来,剑桥以其优异的教育质量和人文风采著称于世界。
  
   一、
  
   四月初,当我从伦敦乘车第一次踏上剑桥的路,霏霏春雨就飘来迎接我们,雨点落在剑桥所有的古老的校园建筑上,湿漉漉的泛着油亮的春意。下车后,我们兴致盎然地步行观景,发现剑桥早春的味道已经很浓。
   剑桥,中文翻译又名康桥。剑桥大学除了绿色配上各类花园外,大学城中建有博物馆、教堂,剧场、美术馆等,使得这座大学城在共享学习资源诸方面充满了魅力,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剑桥大学是当今世界上口碑最好的大学之一。
   有哲人说:来到剑桥游览,不仅要看剑桥古色古香的建筑风光,还要寻找中国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和林徽因当年牵手走过的康桥。在霏霏的春雨声中,在众多的人流中,我随着参观的队伍,脚步轻轻的在寻找徐志摩和林徽曾经走过的康桥。
   望一眼静静流淌的剑河水,使我对剑桥充满了美好憧憬,同时会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可不是吗?徐志摩和他歌吟的康桥,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记得十年以前,我在北京写过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的文,专程介绍过她和徐志摩的一段火热恋情,特别是写到了他们在英国剑桥的那一段难忘景头。岁月悠悠,当我实地来到当年徐志摩和林徽因爱恋过的地方,我的思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奔放开来。
   追寻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剑桥的生活,就会自然想到徐志摩与英国作家和哲学大家罗素的交往一事。徐志摩与罗素,一个是中国新月派诗人,一个是英国的作家和哲学大师,他们远隔重洋,之间的交往却因共同的思想而相识。1918年,正在美国学习银行学的徐志摩从书本上读到了英国作家和哲学家罗素,知道罗素是英国影响最大、声望最高的思想家之一,不仅是一位罕见的博学多产的作家,又是一位蜚声国际的哲学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写作了多部论著和论文,涉及哲学、数学、伦理、政治、历史、文学以及教育等诸多领域。这对当时追求时代前进足迹的徐志摩来说极为崇拜。从那时开始,徐志摩大胆地迈出了想到英国学习政治的念头,为了能见到心中的罗素,他放弃了在美国哥伦比亚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于1920年9月24日带着激情与梦想登上了开赴英国的航船,漂洋过海寻求自己的信仰。
   然不巧的是,当时的罗素因反对战争被剑桥大学除名,正在周游世界各地。无奈之下徐志摩只得暂住剑桥,就读于政治经济学院,他年轻气盛,一口气注册了6门功课。
   此时,来自中国的芳龄才16岁的美丽姑娘林徽因,在父亲林长民的携领下正在考察欧洲并旅居英国伦敦,她在房东影响下,喜欢上了学习建筑课程。林徽因当时被父亲安排就读于剑桥读书。也许是人生的安排,24岁的徐志摩在剑桥巧遇到了林长民。林长民原是福建政法专门学校和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当他看到国内才子徐志摩也到剑桥求学时,非常高兴,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那时林长民住在伦敦,徐志摩住在剑桥,他们互相引为知己,还玩过一场互通“情书”的浪漫游戏。在通信中,徐志摩扮演一个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演一个有妇之夫,他们在书信中互诉衷肠,双方假设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下“热恋”……
   之后,徐志摩成为了林家经常出现的常客。林徽因在初见徐志摩时,一开口就称呼他为“叔叔”,日子一长,林徽因被徐志摩浪漫奔放热情的气质所吸引,而徐志摩也因此陷入了对林徽因的痴情追求中,两人从探望不断到书信不断,从约会不断到牵手不断,演了一幕幕追求自由爱恋的诗剧。
   1921年,徐志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了半年书后,经林长民的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狄更生。狄更生当时在剑桥皇家学院主讲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同时也是一位颇具特色的作家。在徐志摩眼里,狄更生是一位“慷慨无私、聪敏、风趣、动人,满有振奋人心的充满活力”的人,他热衷于政治社会改革,尊崇中国的老子,仰慕德国的歌德,喜爱雪莱和拜伦等浪漫派诗人;他没有种族和民族偏见,自认为自己的前生是炎黄子孙,所以对中国人特别亲热友善,这一切都让徐志摩景仰不已。两人立刻一见如故,经常喝茶聊天,畅谈文学,成为了忘年交的好朋友。
   就在当年的四五月间,经狄更生介绍,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上了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学习政治,并且准备攻博士学位。除了学习外、狄更生还引导徐志摩领略了“剑桥”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剑桥的美成为了徐志摩生活和创作的基地。剑桥自由的学术氛围、悠闲的生活方式、流行的政治思想,对徐志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凝结成了徐志摩非凡的“康桥情结”。 这一段的留学生活,是他短短的亮点和辉煌一生的转折点。特别是徐志摩在和林徽因的交往中,心情变得愉快起来。
   不久,狄更生又引荐他与回到英国的罗素大师一起见了面,徐志摩便和罗素开始了交往和书信联系。在给徐志摩的信中,罗素反对诗歌写作压抑天性的思想,提出要让诗歌充满活力,该抒情的要抒情……这对徐志摩的诗文写作又有了很大的影响。在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徐志摩是“特别生”,平时没有考试压力,校园成了他自由放飞情怀的天地。平时兴致一来,他还去剑桥的河码头租一条小船,拿起浆板划船;有时还可以在校园内外骑自行车,当然还包括与人闲谈、散步、喝下午茶、看闲书等。日子一长,徐志摩被熏陶成为一名彻底的浪漫主义诗人,写作出笔很快。
   在与罗素相识和密切交往中,徐志摩写出了许多浪漫的抒情诗,他的文风也由中国古典特色演变为自然幽默和明快利落的风格,得到当时同在剑桥求学的林徽因的亲睐,她对徐志摩的才华崇拜得五体投地。
   在剑桥,徐志摩一面学习,一面写诗,一面还诗意般地爱上了林徽因,两人一度陷入了空前的热恋中。热恋中的人互爱,是没有年龄界限的。林徽音一双弯弯的笑眼,似含盈盈秋水;两排洁白无暇的牙齿,还有一谈话面颊上就会泛起羞涩红云,成为了徐志摩眼中的仙子。徐志摩看林徽音,就像看中国古代美女西施,越看越美丽,越看心中燃起爱的火焰就越旺,常常夜不成寐;而纯真风雅、飘逸潇洒、才华横溢的徐志摩也一度闯进了林徽因的心田,每当夜晚,就会想到和徐志摩散步和牵手的情景,就像是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奇妙的涟漪不停地在心头闪动。从此,两颗炽热的心越靠越近。他们相会在剑河的桥上,感情不断升华。
   那么徐志摩为什么最后没有和林徽因结为夫妻?林徽因为何回国后最终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当人们提到这个问题时,回答的答案是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家庭和其他方面的各种原因,又有林徽因个人的因素,这只能由林徽因自己去解释了,外人只是猜测和联想。
   当徐志摩回国后与林徽因再见面时,知道林徽因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早已经订了婚。徐志摩听了百感交集,由于他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他克制了自己,从此徐志摩在情感上处于失落和痛苦之中。当他晶亮的爱情之梦的水泡变得破灭,他对生活的理想失去了航标,激情开始低落,但他的诗情并没有泯灭,在忧闷和痛苦中用写诗继续支撑着他的人生之路。
   后来,徐志摩从欧洲回国后,他们仍然能大气地一起接触,在京多次组织新月社活动,还开心地在一起讨论文学诗词,一起演戏和书信来往、接待英度诗人泰戈尔等等。当林徽因得了病在北京西山养病期间,徐志摩还经常去西山看望她,鼓励她继续写作,并帮助她修改和发表了一些诗作,这对于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来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这么说,在林徽因的文学道路上,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很大的,徐志摩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那么,林徽因究竟爱不爱徐志摩呢?请看林徽因的一首名作《那一晚》,此诗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在英国康桥的那一个晚上。她说:“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林徽因是用理智战胜了情感,他把爱的火焰放到了婚姻之外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没有得到的爱却在她的诗中成为了永恒的爱。他们一起用诗写就了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美丽的爱情童话。
   徐志摩后来娶了陆小曼,但他的爱情并不是像诗一样的浪漫。特别是小曼的红杏出墙,还有吸大烟等使得徐志摩大为伤感。所以有哲人曾这样说过:追逐婚前的浪漫都是一种烟云,或者只是桨声中溅起的一朵浪花,生命和爱情是一辈子的甜酸苦辣滋味,不只是瞬间的事情。
   1928年6月15日,徐志摩为解烦躁之心情,只身起程经日本赴美、英、印度等地游历,并重返英国剑桥大学。这次出国的直接原因是他对与陆小曼的婚姻感到失望和痛苦。据说在伦敦,他在罗素大师家逗留了一夜后,就一个人悄悄来到剑桥大学找其他朋友,遗憾的是一个也没见到。当他再一次站到“康河”的面前,心情极为不平静。他看到了小桥流水、晨曦夕照、垂柳芳草等昔日同样的风景,心中不禁又想起了林徽因。在他心中,林徽因是一个最理解他,也最让他牵挂的女子。可是,“康桥”美景犹在,只是见了风景不见人。触景生情,美丽的惆怅在诗人心里挥之不去,所以在时年的11月6日,徐志摩写下了著名的《再别康桥》。 于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诗篇诞生了。
   不管怎么样,林徽和徐志摩在剑桥的那一场热恋,使得徐志摩在如痴如醉的过程中不仅没有放弃文学,而且坚守并且相伴了文学,他把所有的爱融入了他的诗页,逐渐成长为一个中国现代诗人。在这里,除了徐志摩本身具备文学创作的才华和素质以外,林徽因对他的影响是不可缺少的,是她把诗情给了徐志摩,而最为出色的就是剑河上的“康桥”,一度成为他们曾经相爱中的媒人,这在他的诗作就能说明一切。
   1931年11月19日早8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去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泰山附近的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了山头,当即坠入山谷,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徐志摩年轻的生命只活了36岁,但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四部诗集、六部散文集、一部小说集和一部戏剧,还有集外诗60余首,集外译诗40余首,散文30余篇,以及《志摩书信》等多种集子。他留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诗文,对中国文学的贡献重大。有哲人这样说过:“如果徐志摩在剑桥遇不见林徽因,也许他的爱情诗没有流传得这么广。”
   获悉徐志摩的不幸逝世,正在北京的林徽因哭干了眼泪。那时她又得了重病,就托梁思成从北京赶到济南失事地点,找一些徐志摩的遗物留做纪念。后来,林徽因得到了一块飞机上烧焦的木片残骸,她爱不释手地把木片挂在了自己的房间里,直到自己去世。从这一点上看,她对徐志摩是多么的深爱!
  
   二
  
   剑河水从南到北从剑桥大学城穿行而过,几所著名的学院在剑河的东岸一字儿排开,其中大名鼎鼎的国王学院建于十五世纪、三一学院和圣•约翰学院建于十六世纪,他们并排在大学城中心的国王大街上,是大学城里最为气派的建筑群体。

共 1031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走进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老师的笔轻轻一挥,就带着我们游遍了英国的名牌剑桥大学。剑桥在我国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笔下被称之为“康桥”。那条穿越大学城的河就是“康河”。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是英国的学术、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剑桥毕业的学生有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者牛顿、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等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伴随“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的诗文中。1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这段时期是徐志摩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在剑桥学习期间,他不仅被康桥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还被康桥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在这里,他不仅结识了狄更生、罗素等一大批作家、哲学家,还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思想洗礼,并最终走上了浪漫诗歌的创作之路。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是和美丽女子林徽因热恋过的“康桥”。“康桥”成为他灵魂的再现和重塑。如果说祖国是诗人永远的故乡,那么康桥就是诗人的精神故乡,心灵故乡。因为在徐志摩的心中,“康桥”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剑桥大学的代名词,还象征着和谐美丽的大自然,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境界,象征着诗人的美学观和人生观。这篇文章从走进去,回忆、领略当年徐志摩走过的地方等,在风景中自然产生联想,并大胆地表达作家的观点:“我想,徐志摩所言的 “康桥”就是剑桥大学和剑河上的每一座桥,同时也包括了剑河上的别致风景,我认定这是符合《再别康桥》中的题意的……”很有新意。真是别开生面,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旅游吧!〔编辑:馨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8-05-22 17:14:47
  徐志摩的“康桥”诗,是我以前喜欢阅读的诗。读了老师的这篇文章,我在认识剑桥的同时又一次认识了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感谢老师带来精彩!
馨语馨愿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05-22 21:17:12
  谢谢馨儿美评。祝编创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05-29 19:13:13
  谢谢馨儿美按点评。祝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栀子芬芳        2018-05-22 18:28:15
  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旅游。感悟老师带来精彩!
栀子芬芳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05-22 21:17:47
  谢谢栀子花美评。问好!
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05-22 21:16:23
  谢谢馨儿精美编按。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4 楼        文友:妙琴        2018-05-23 06:47:58
  品读《走进徐志摩笔下的“康桥”》,跟着沁香老师的妙笔让我们荡起双桨,游览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的每一块风景,包括康河的每一座桥;重温一遍我国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爱情史!这篇游记的内容庞大,涉及到世界好多名人从这里吮吸知识的原浆,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文章通篇赞美剑桥大学的名气和灵魂。我为神笔老师的美文折服点赞!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05-23 10:59:17
  谢谢妙琴美评。问好!
5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8-05-24 21:28:53
  从一首著名诗晓得了康桥,从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重新了解了诗人与康桥!祝福诗人与康桥名字永在人间!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05-28 20:30:48
  谢谢秀水美评。问好!
6 楼        文友:思想者        2018-05-29 18:37:14
  走进剑桥,又读康桥。很美!
回复6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05-29 19:14:43
  谢谢老友。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