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八一】三不调(小说·家园)

精品 【八一】三不调(小说·家园)


作者:陈亚珍 举人,4326.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6发表时间:2018-05-26 10:42:09

【八一】三不调(小说·家园)
   说起“三不调”须要费一些口舌,在我们山西中部地区东山一带,父母们通常把孩子们排行叫老大、老二、老三,不知出于历史洗炼,还是偏见定位,如是:憨大,二尖,三不调。那么依次排下去会是什么情况俗语没流传下来,依照这个说法,老四老五一直老下去没什么框定就好做人了。所谓“三不调”就是鬼灵精怪,不吃亏,算计得八米二糠的意思。我们家的三妹,父母也爱叫她三不调。
   三不调,小时候样貌特殊,由于瘦小,显得异常精致,两只黑葡萄似的眼睛,圆滴溜溜的好像随时在探测世情。在我们姐妹们中间,三妹的心最“冷”,好像不怎么关心别人的事。小时候她总是一个人弹格格,一个人踢键,一个人丢沙包。干活却是极利索,做饭、洗碗、和煤泥,提水,眨眼夫功一切办妥。
   母亲对父亲说:三不调是个当家闺女,手爪快、脑瓜灵、心清楚得明镜似的。
   这个说法有例可举,我们家有个规矩,尊老爱幼,吃饭先得紧父母,随后从小到大。父母偶儿买几斤水果回来,一摆溜五个放在床上,让小弟先挑,这是雷打不动的惯例,除去父母必要的特权,小弟的特权就是先吃先挑,可惜小弟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却是分不清大小,拿起这个觉得不大,再换一个还觉不大,挑来挑去挑得不耐烦了,稀里糊涂拿一个,自得其乐,小弟一挑完,姐妹们通常就不分次第了,一事同仁倒不觉得不平衡。三妹心明眼亮,最大个的总是准确无误让她一把捞到。
   小弟一看,就又觉三妹讨了便宜,哼哼着说我要三姐那个呀……
   三妹白小弟一眼说,少讨厌,早做甚来。
   父母在一旁吃吃地笑,欣赏地看着三妹,说你看那“三不调”就是眼毒,一点儿亏都吃不了。咱们的儿子呀,连大小都分辨不清。唉!将来,怕是抱着金碗讨饭吃。“三不调”你看哇,是个理财好手。
   我们听到父母对她的至高评价纷纷自惭形秽。
   日子比树叶还稠,我们面对没完没了的活计总是发呆、发愁、发牢骚。能干的三妹看到听到都不予以理睬,那无言中的意思很明确,我的活我干,你们的活也别指望我帮忙。
   三妹吃“份食”通常吃得很慢,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扫描仪似的探测我们豪爽的吃相,她却一点一点拧着吃,她吃东西只用切牙刮着吃,是那种细爵慢咽的吃法。吃一点就藏起来,我们都以为她吃完了,待我们狼吞虎咽吃下去时,她却像个万恶的富豪拿出来馋人,小弟经不住馋,伺机抢劫归为己有,却被三妹一脚撂出丈把远,想要讨得三妹的施舍不仅没门,窗户也不启一条缝缝。这让我想起猪八戒和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情景,我们都像猪八戒,一经拿到吃食三口五口吞下去,是什么味道也早让速度带走了。三妹就像孙悟空,拿在手里要把玩好久,然后在味觉上下功夫,把我们个个弄得口水直流。虽然我们故意不看,但小心心被她撩拨得直痒痒。小弟吸取这个经验,以为三妹吃不完的原因是讨了天下最大的便宜,要是父母分食的时候,总要看三妹的眼色,还问:三姐要哪个?告诉我哪个大?三妹白他一眼:哼,家里重男轻女就够不尽人情了,要你挑吧还拿不定主意,上天有眼啊,人间的不公自会摆平。我们听了三妹的话个个惊不愣瞪地看父母。父亲笑了:这“三不调”眼毒心也重哩。
   三妹就是这么干燥,这么冷。她不招惹谁,也没有谁愿意招惹她,我们都觉得她顶顶不好玩。
   但三妹除去冷以外,还有劣迹。那时候吃供应粮,一个月才几斤麦面,这个待遇通常是父母享用的,我们最多是“两参面”的级别,可有一天小弟饿得四处翻腾,翻来翻去“哇呀”叫了一声,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在空瓮子里发现了油麻花,由于心急,想要从瓮底捡起那只碗充饥,却是一头栽到瓮子里,两脚朝天胡乱蹬腿,锐叫了一声倏然不叫了,腿也直立不蹬了。
   四妹说不好,死了,不出气了。
   大姐“拍叽”打了四妹一把掌。呸呸呸!胡说八道屁眼放炮。
   我们看见小弟像一条鱼一样钻进了洞穴里出不来进不去心里一再为他着急。可我们并不知道,小弟不哭是因为嗅着香味,饥饿生出了智慧,用两根胳膊支住身子,嘴却发挥了应有的才能。
   大姐找了把椅子踩上去,用尽力气把小弟拎起来的时候,小弟嘴里还叼着油麻花吃得有滋有味。我们集体瞪大眼睛,以为瓮里有了传说中的神仙,要吃来了吃,要喝来了汤。姐姐探头一看碗里还有几根麻花,顿时火冒三丈。
   问说:谁来?谁干的?吃独食?把咱爸咱妈放哪儿去了?
   三妹脸一红没吭声。我们心里反正没鬼,纷纷回说咱不知道。而且义愤填膺一定状告妈妈。
   对于“偷吃”事件,在姐姐心里可说是件大事,一是行为不轨,二是父母的待遇让人侵犯,应该严惩不贷。不轨、不孝,两大忌全让她占了。
   姐姐盯住三妹,提高声音:谁干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啊。
   小弟吃完口中的食物,一把夺过碗,三八五下吃光吃净了。
   姐姐抢也没抢出来,说该死的,这是罪证,把证物消毁了,妈妈回来用什么做证?
   小弟不管这个,抹了一把油辣辣的嘴吃得心满意足,说三姐,我不告你,只要有小弟吃的,妈妈打你(拍拍胸脯)我扛着。
   三妹不屑地哼了一鼻子,完全不信任小弟的慷慨就义。
   这件事大家都断定是三妹所为,因为只有她才有这心机和手艺,别人没这胆量。
   三妹不置可否。
   这天中午,时间声急响烈地过,我们都像是在千篇一律的日子里找到了一点别开生面的异常,全都静等着审判的时刻到来,毕竟我们都想吃油麻花却未果,当然,三妹在父母面前完美的形象终于有了缺陷,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幸灾乐祸。我们不时打量着妈妈出现的大门口,却是妈妈怎么也不露面。我们的眼睛望困了,才见妈妈迈着疲惫的脚步回来。
   姐姐没等妈妈坐稳就状告了三妹。姐姐的情绪显然愤愤不平,觉得家中出现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件,真是罪大恶极。
   可妈妈说,那“三不调”可会打点自己哩,不怕亏了她的嘴。
   三妹适时端过一碗热腾腾的面给妈妈,妈妈什么也不说就吃开了。
   姐姐说这就完了?这种不端正的行为,妈妈不能这样放过她。四妹拿了五分钱你就痛打一顿,三妹“偷吃”妈妈怎不打?这不公平,应该一事同仁。
   母亲笑了,这大鬼从小到大就记下个公平,你出去看看世间有没有公平,有山峰就有低谷,有高楼就有茅草屋,你平了去。
   姐姐说,你这样做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好啊!这么一丁点小人儿就教训开妈了,放不下你了。快溜的,都给我吃饭去。我们愤愤不平地走开,都觉得有些扫兴。
   许是因为三妹能干,妈妈没追究。
   三妹其实很会讨妈妈喜欢,妈妈病了的时候点将要吃三妹做的饭,这种惠顾我们是望尘莫及的。就这样,三妹的“冷”就定格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再没有淡化过。
  
   二
   长大后三妹看起来随遇而安,有时候出奇的淡定、老沉,遇到你争我抢的事儿,她像个旁观者,好像早已是阅尽人间沧桑,从苦海中从容上岸的哲人,再大的事儿都不愿湿脚。但她的确是个理财的好手,插队分配工作时,我们都是分到哪儿算哪儿,只三妹有要求,她被分到工厂不高兴,她不喜欢穿千人一面的工作衣,也不愿倒三班,非逼父亲给她调商业上站柜台。父亲觉得做为领导干部不能走这个后门。三妹求父无效就一个人找人办妥了。那时候“汽车司机、售货员,油瓶、麻袋、大提包,给个县长也不当”。售货员是经济匮乏时期的大肥缺,三妹敏锐地抓住生存的第一道关口。果然,她的穿戴就是与众不同,别人买布要布证,她们供销社布头可以免证,她常常找裁缝把三色布头对接起来,就是一件别致的衣服,她给自己起名叫“接件服”,当时在这小城的街上还果然流行了一阵这种服装,不记得是三妹的创造还是借鉴,总之,我们都有些眼红心动,可也望尘莫及。三妹长得比我们都好看,两个羊角辫弯弯在耳后,是那种典型的橡壳壳眼,樱桃小口一点点,不能说倾国,也定能倾城。若在街上行走,她的回头率极高。在物质追求上三妹不落时尚,会穿会吃是三姝的亮点。可革命的父亲常常看不惯,认为是资产阶级情调,只讲吃穿不求上进,完全不像革命家庭里熏陶出来的革命的女儿。三妹对此没什么反应,她对所谓的外在荣誉统统没兴趣。父亲为此专门训话:你这身装扮还是不是我的女儿?
   三妹回话也毒:是不是只有你清楚,问我有意思吗?
   妈妈“啪叽”盖了三妹一巴掌,咋跟你爸说话,姑娘家没大没小的。我们都不知道三妹为何挨了妈妈一巴掌。长大后想起来都不觉哑然笑了。
   三妹当时说,别以为我不求上进,我求了,可最终怎样?被人唾了我一脸!
   父亲说谁唾你了?
   三妹说你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那年我在知青点报名参军,带女兵的人说我条件最好。但政审时候,因为你是走资派我不能参军。要是条件不好还能找找人,我找谁去,越找越痳烦。那时我也好好劳动了,我也想获得鲜花和掌声,可模范不是我这号人当的,因为类型有“黑”。我搬山填沟造平原还被冻土捣得小腿粉碎性骨折,你们只管革命,谁管过我?也就村里相处好的人管我。我的理想是被你扼杀的,还让我上什么进。
   父亲一愣眼,无语!从此不再提“上进”的事。
  
   三
   三妹结婚后,租了个房子,一间多年不住的老宅,经她一打理,老旧的家具也有了青春气息,那种古香古色的味道在那个一切创新的时代显出别样的韵致。哪怕是一面镜子,一个小饰物都放置的十分得当。三妹也会做饭吃,会到食不厌精。一盘咸菜经她一调,味道就独特了。三妹当家理事那是没说的。在婆家口碑也极好。她嫁给县财政局的一个干事,是农村出身的贫苦人家,姐妹兄弟一大群,回到家中连个独立的住处都没有,须得家人到邻居寄宿才能空出房间。但三妹没有嫌弃,对爱情不要条件只要感觉,所以贫穷不是障碍,对爱情逆天的忠诚。结婚时没有嫁妆,连衣服也置不了几件,通常结婚时总要三个包袱以上以显身价,可她一包袱衣服也满不了,愁坏了丈夫。公婆终日长嘘短叹,觉得愧对三妹,顾及三妹是干部女儿,羞得不敢会亲家。三妹有办法,把供销社的布头借了一堆,包了三大包袱为丈夫装门面。婆家人这下喜山悦海了,说真是打上灯笼也找不着的好媳妇。
   母亲探破了这个小秘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无言以对。
   三妹嫁给穷婆家,不久婆家老小的穿戴就有了变化,全是布头接起来的新衣裤。婆婆一辈子没穿过件好衣服,三妹给做了一件黑平绒衣服,一家伙亮了全村人的眼。那时候灯芯绒、平绒是有钱人家的衣物啊!穷婆婆穷惯了,穿起来不敢出门,怕别人眼红。三妹把婆婆推出去,说绕村街走一遭我看谁敢说三道四,又不是偷来抢来的。婆婆羞羞答答走出去,心就收不住了,一正月穿着走亲串邻,从上头院到北房院没有漏过一家一户,每进一户人家就要下意识地扯扯下襟,表示一下谦虚。谁见了都要吃惊:呀——这衣裳好的,怎么啥得穿来?
   婆婆说,媳妇给缝下来,不穿不饶俺。这不,在家替俺做饭哩,说累了一年啦,让俺出来走走。媳妇是干部家庭出身,可一点不高扮,像自养的闺女一样体贴。
   村人们就感叹,说有命(明)不用打早起,命好不用找政府。你盖了几层被做下了这等好梦?
   婆婆谦虚地拽拽衣服,一脸心满意足。经婆婆这么一炫耀,全村人就对三妹赞不绝口。后来村里人进城办事都会到三妹家打间歇脚,甚至求她便宜买几块布头什么的,三妹从未拒绝过。
   母亲说,精打细算过光景就数三妹。我们一听此话,都集体脸红自愧不如。父母晚年时,三妹就成了当家闺女,领工资,交养老费,一应钱财的事都由三妹代办。三妹也很称职,亲是亲财是财,一分一厘都交待得清清楚楚。
  
   四
   父母双亡了,在外出定居的我们,回家留住处就是三妹家了。那次我一进门,就见三妹低着头,一双眼睛毫无遮揽地红肿成两个烂桃。
   我怔住了,说怎么了?
   三妹说,她死了。
   谁?
   南红山的干妈。
   哦,我记得因为这个干妈,还引起了母亲心理上极大的不平衡。我们都知道,三妹不爱拉拉扯扯,那孤冷的神态,看一眼能让人打一个哆嗦。但在这件事上却是多年来一直牵扯不断。母亲说认干亲是大事,做儿做女是有数的,你敢认,她也敢要?认了干妈顶死亲妈,趁早给我了断啊!
   三妹不言,也不知道她做何处理。
   忽一日一个和三妹差不多大的乡村小伙子拎了两包饼干到家里,说来走亲戚。
   母亲问说怎么个亲法,我咋从来没见过?
   三妹说,这是她南红山的干哥。
   母亲忽然起了疑心,拎起饼干就仍出院外,说这亲戚我们不认,你走吧。
   小伙尴尬在一旁,脸胀得如一张红纸。
   母亲说,都说农村人老实,我看比城里人不知鬼了多少倍。说我们三丫头还小,你别打鬼主意啊,想歪事儿,门也没有。
   小伙子更加难堪了。
   三妹喊了一声妈,一跺脚就拉着“干哥”就走了。

共 627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人肺腑的好小说。读完通篇,我被作者笔下的三妹形象所吸引,在脑海中久久徘徊。在山西东山一带,以孩子排行为憨大、二尖、三不调。“三不调”即是鬼怪精灵、不吃亏、算计的八米二糠的意思,三妹行三,便也成了“三不调”。三妹从小心“冷”,好像不怎么关心别人的事,不合群,喜单独玩耍,干起活来却是手脚利索。三妹的心“冷”,忽的,踊跃在读者的眼前。三妹在父母给分发吃用的食物等,总是留一手,等别人吃完,她会拿出来慢慢享用,证实了“三不调”这个雅号不虚,的确会算计。三妹有上进心,只是,父亲是走资派,下乡当知青,被塌方砸得骨折,是地主干妈和干哥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后来跟着一同挨批斗。三妹最大愿望是当女兵,因父亲和地主干妈的缘故而被扼杀。三妹结婚后,操持家务,伺候公婆。婆家很穷,而三妹是干部家庭,门不当户不对,三妹却精打细算,让整个家庭换了新颜。三妹丈夫后来升职,她总是热心帮助求助她的人,尤其是干妈的去世,她披麻戴孝,跪哭灵前。从而改变了人们心中三妹的冷,实质上三妹是个热心肠的人。小说从三妹的心冷到三妹的热心,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子的矜持和智慧,讲述了她是如何知恩感恩的大美故事。小说语言流畅,情节结构紧凑,很富有感染力。感谢作者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唐山青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52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山青石        2018-05-26 10:43:19
  感谢作者,推荐精品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18-05-31 22:48:48
  编辑辛苦了。谢谢力推。握手!
2 楼        文友:唐山青石        2018-05-26 10:43:32
  感谢作者,推荐精品
3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8-05-26 11:39:33
  令人感动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向您学习了。
今生何求
回复3 楼        文友:陈亚珍        2018-05-31 22:52:54
  其实是个真实的故事。谢谢来访。
4 楼        文友:墨林        2018-05-26 11:57:05
  问候老师!小说细腻刻画了三妹的人物形象,从小时候、长大后、结婚后和多年后等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再看三妹的性格处事,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印象。小说人物,活灵活现,脉络清晰,节奏明快。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回复4 楼        文友:陈亚珍        2018-05-31 22:54:50
  问好墨兄,谢谢美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