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断章(小说) ——我这一辈子
我谱清歌一曲能否换你动容,
我用别离一场能否换你心痛,
猜不透你一心丸重,
留不住你一夕惊鸿,
我吟诗歌一篇能否换你入梦我等一生一世能否换你情钟,
我写断章一份朦胧,
回眸你已无踪无踪,
一场梦一场空,
一道虹,一阵丹风,
一曲到这已是终,
成全你们的春宵,
成全你们的终老,
我一直等在今朝。
——动画片《通灵妃》片尾曲
我叫蝉猴,是不是很奇怪的名字,这是广惠寺的大师傅给我取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夜哭不止,惊痫,我的母亲就求助于大师傅,后来用蝉蜕入药治好了我的病。
母亲认为我和佛有缘就让我在广惠寺做俗家弟子,修身健体。
大师傅给我讲恭禅师傅的轶事。当年恭禅师傅在禅院闭关苦修十年终于得道。
十年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已经接近一个子亥,而在佛家来看只是一眨眼的瞬间。肉身凡胎的人们常常纠结于生死,面对死亡总是讳莫如深。可是,佛门中人似乎对生死看得很淡。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不是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又护花,”到底还是超凡的多。
那是个大夏天,大师傅在禅房打坐,我见那蝉聒噪的不行,所以担心大师傅不得清净于是就捕来。
没有了蝉鸣反倒惊动了大师傅。看到我手里的蝉,大师傅笑了。“何必要为它多加一苦,放生让它早寻归处吧!”
“蝉猴,大师傅有首诗你来看看,”大师傅领我到禅房。也许是在我捕蝉之后写的墨迹还未干。
“咏蝉!”
“无光伏地数三载,
垂地出壳翅展开。
清院声声空梗鸣,
秋风蝉龟入土才。”
“你可参悟得透?”大师傅问道。
“这是夏蝉的一生吗?”
“蝉猴你真是蕙质兰心。”
“生有时死有时得有时失有时,芸芸众生如果比那蝉,在子宫十个月在阳间数十载,都比不得那蝉为了半夏光阴要在土里蛰伏数年,不可比不可比啊,”
“也许蝉的轮回生死才是值得参悟的。”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好徒儿。”
我有一个师兄他叫泰方,比我大七岁,泰方是恭禅师傅出家前和蒋士戴村史金凤所生的四子一女中排行老三的嫡子。师兄很照顾我,饮食起居,读书写字亲力亲为。
我记得一个故事是师兄讲给我听的:
1南柯一梦
两个小沙弥正在山路上清扫落叶。
师兄,一小沙弥对年长一点的沙弥说,我们天天清扫这些落叶,也算修行吗?
世间凡人连梳头都是功,你说扫地算不算功呢!
师兄你的觉解真高。
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
小沙弥来到莲座前,观世音菩萨手持玉净瓶向人间普撒甘露。所谓救苦救难,小沙弥不能理解,人世间究竟有多少的苦难。
二十年之后,小沙弥得到老禅师的点化:弟子,‘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世间有太多的疾苦,你肩负有使命,到世间走一趟你就明白为师的良苦用心了。
苦行僧带着师父的愿望行走世间。
云游四海,苦行僧目睹饥饿的灾民,有被病魔缠身的病人,有为富不仁的富者,有欺男霸女的流氓?……
苦行僧回到寺院面对老禅师:地狱未空,逝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苦行僧在佛前苦苦修行,一盏青灯,一卷黄卷,一只木鱼,一个蒲团。
二十年又二十年,苦行僧最终修得正果,普度人世间的疾苦。
榻上一位相公从梦中醒来,原来自己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正是这位小沙弥和那位苦行僧。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相公来到地藏王菩萨的莲座前,从袖中拿出一把带血迹的匕首。
在凡间作孽,到冥界会下十八层地狱吗?
施主,杀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杀心,你顿悟了吗?老禅师说道。
请禅师点化弟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忏悔
施主你一定要牢记: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相公你的法号叫自醒。愿你改过自新(谐音自醒)。
4三界有轮回
自醒,大千世界,有三界,阳界,冥界,佛界。你的心哪天在三界之间自由穿梭,你就得道了。
5
人说天上好
神仙乐逍遥
成功的背后泪多少
都说人间苦
辛辛劳劳
汗珠干了有欢笑
神仙是人做
修炼不辞劳
吃得苦中苦
正果才修到
要像神仙心一条
人间天堂定来到
神仙没烦恼
名利脑后抛
要像神仙
得失都忘掉
天上人间都一样
天上好人间好
神仙是人做
修炼不辞劳
吃得苦中苦
正果才修到
要像神仙心一条
人间天堂定来到
神仙没烦恼
名利脑后抛
要像神仙
得失都忘掉
天上人间都一样
天上好人间好
“师兄,你刚才讲的那首诗是什么意思?”我疑惑的问道。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文
在写这篇文章,正在听佛教音乐——大悲咒,洗尽铅华的天籁之声。咪咪嘛嘛的梵语一点都没听懂。但是艺术可以相通,文字艺术,音乐的艺术。佛家讲入世和出世。入世,人世间的大俗;出世,境界的升华。在世俗的世界谁没有做过错事,谁能避免七情六欲,更甚者杀生;但是佛教又教会人们怀有一颗超脱凡尘的心,积极的出世,洗净尘世的“污垢”,达到净化心灵的境界。我们都有过屡教不改经历,既然做错了事为什么不知道忏悔,承认错就这么难吗。其实做错事本身并不坏,那只是一个人的经历,是人生路上的一次弯路,我们应该欣然接受才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才使我们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只是要从中学到“新意”你就又要“多一次的犯错”——所以屡教不改,并不是坏事,在此本人并不提倡去做坏事,在人世间应该怀有一颗慈悲的心,多做善事少作孽。”
“可能我的修行还不够,还参悟不透其中的奥妙!”
“不吃三日斋就想上西天,那是不可能的!”
“多谢师兄点化!”我拿起扫帚,继续所谓的修行,“师兄你说修行要不要缘分?”
“缘起缘灭缘终尽!”
“为什么这样说?”
“这要从我父亲也就是我恭禅师傅,那是他的故事,道听途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原来恭禅师傅也有风尘轶事,说来听听!”
“这是一个很美的故事:科瑞蒂娜是个虔诚的信教徒,一天一个天使出现,对她说“这是天国的种子,你要把它种在盆钵里,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等它长大要,天天吻它一下,这样你就会遇到你人生中的另一半。”科瑞蒂娜照做了,而等那种子发芽长大后,开出了洁白的花朵。这是栀子花。天使又出现了,对她说,“你很虔诚,你可以得到你的真爱,”于是,天使的翅膀落下变成一个英俊的男子,从此,科瑞蒂娜得到了真爱。
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
我的主人公叫白栀子,她住在一个美丽的山谷中,而这里少有人烟。在茅舍的外面,种满了栀子花,初夏,栀子花已经开遍。
一天,一个年轻的画家叫顾北,来谷中采风。
山上的老和尚接待了他。
“师傅怎样才能达到虚空的境界?”顾北问道。
“年轻人,你看那片竹林,”老和尚指着那片茂密挺拔的竹子说道,“虽然它们很普通,可是它们的心是空虚的,”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钱樟明
“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年轻人这要你自己去悟!”
“还请师傅点化!”
“虚怀若谷,虚空生境!”
“多谢大师。”
画家顾北,离开了寺庙,他要到那片竹林看看,到底老和尚的话有何玄机。
没想到谷底天气多变,下起了大雨,此时顾北刚好路过白栀子的茅舍。
“姑娘打扰了!”顾北抖了抖身上的雨水,走进茅舍。
“既然是过路,自是有缘,”说着白栀子递过来一杯茶水。
此时,白栀子正把采回来的栀子花戴在头上。
“过客,你懂得这书画吗?”说着,白栀子把一副郑板桥的竹子打开给顾北看。
“姑娘请指教。”
“郑板桥的竹子多于纸窗粉壁见日光月影的影射怪而得名,”白栀子说道,“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春之竹、万古不移之石,郑燮要做的是千秋不变的人,”
“那竹子在他的心中是几分的?”
“所有。”
“真是个痴人。”
“因为爱。”
“爱?”
“就像我爱栀子花一样。”
“玄宗妙语‘争(怎)如我解语花,’”
“过客你有轻薄之嫌,”此时,白栀子脸上微微泛红。
“白姑娘,失言了莫怪。”
“既然是画家就给我画一幅自画像吧?”
“那敢情好。”说着,顾北打开画架,“白姑娘,能不能含情脉脉的,这样才会和那朵栀子花神韵相谋。”
天色暗了,在烛灯下,顾北给白栀子画像。可是都没有睡意,直到完成那副画。
“枉费了那朵栀子花,多少画里的自己带着的那点世俗之气,”白栀子正要把画焚烧了。
“白姑娘,栀子花是好,可是人终究是人,谁人不食人间烟火?!”
“过客,你可知我的心意?”
“在我的心里你是那朵解语花,美不胜收。”
“既然如此,和你是否有缘分再次邂逅?”
“放心,我既然答应你就一定会回来的。”
“送你一束栀子花,也算是你送我画的回赠。”
人不留人天留人,这场夏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顾北由小坐变成小住,而白栀子也有心要挽留这个过客。
“先生来了些时日还没好好款待你,今天天气好转,我去捉些鱼来给你打打牙祭。”白栀子说道。“几日来河水暴涨,应该有鱼。”说毕,白栀子拿着鱼篓和一支长竹去到河边,顾北也跟着去带着画架。
没想到在这深山还有河流,其实也不是很深的河应该叫做溪更合适。
白栀子卷起衣袖退去鞋袜卷起裤腿拿着削得锋利的竹子,下水到溪里。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果然浑水可以摸鱼。
白栀子在水里一动不动,看着表面平静的溪水此时水下已经有很多的鱼在穿梭。
白栀子很娴熟的把长竹插到水下,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被插在长竹上,还用力地摆着尾巴。
“不虚此行啊,”白栀子很高兴地举着长竹和鱼。“看来今天有口福了。”
“你真行,”此时顾北摆好画架,在溪水边即兴的画着少女捕鱼图。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已经够我们大饱口福了,”白栀子拎着鱼篓向岸上走来。“你在画什么?”
“噢,写生,一个少女在捕鱼,呵呵。”顾北把画从画架上取下来。“你看是不是很写实。”
“嗨你把我的丑态都画上了,不过淑女是捉不到女的,”白栀子笑着说道。
“这是你的本色,我就照实画了。”顾北说道,“如果你淑女反倒成不了画了。”
“是啊,淑女就该是在闺房做些女工,我是生在山野,养成了自然的天性,不然就吃不上鱼了,”白栀子自信满满的说道。
“可不是,千金小姐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有你这等的洒脱。”
“你应该说我野吧!”白栀子开玩笑地说道。
“就是你的这份野才和这眼下的自然相融合,你是这个大自然的一部分。”
“你可知靠天吃饭的艰难,”
“是啊,离群索居,自然要比山外要艰难些。”
“不过已经习惯了,让我到山外生活我反倒不自在。”
“好了,送给你我给你画的第二张画。”
“那就用鱼表示感谢,”白栀子兴奋的说道。
吃罢鱼,他们畅谈不息。
“为什么取名字叫白栀子?”
“我是夏天生的,栀子花开的时候!”
“为什么又离群索居?”
“你不是去过寺庙!这里是通向寺庙的必经之地,偶尔也会有香客在此歇脚,你是其中一个,不过从来没有画家来过,你也是第一个。”
“你没有亲人吗?”
“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跟着我爹爹在山里生活,不过物是人非,他也去世了。”说到此,白栀子眼睛红红的。
“对不起。”
“没关系,因为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回答这同样的问题。”
“你很独立!”
“是生活把我逼成这样,我已经随遇而安了。”
“有没有打算出山的想法?”
“我会舍不得这篇栀子花园,这是我苦心经营的一片心爱之地。”
“如果有你喜欢的人出现,你会舍弃这山野的一切义无反顾的和他生活吗?”
“不会,因为我喜欢现在拥有的一切,至于感情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放弃我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现在我很富足。”
“你真的这样想吗,一棵花一棵草你都觉得是富有。”
“是的,大自然的馈赠我们要珍惜,说说你吧?”白栀子叹了口气说道,“画家在追寻什么?”
“我不是什么画家,只是一个画画的人,对于世间美好的东西尤其是天然自成的东西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