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访道天马山(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访道天马山(散文)


作者:骊夫 童生,948.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9发表时间:2018-05-29 09:44:36
摘要:无处不见“道”,这就是来天马山的收获,而来天马山访“道”,当然更因为其渊源而显得目的更加明确了。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有一座山,名叫天马山。
   巨大的老子像矗立在天马山上,昭示着天马山与道教颇有渊源。
   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刘真一传》记载:“癸卯(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冬,丹阳(即当时全真道掌门人丹阳子马钰)将羽化,召先生(即刘真一)嘱之曰:‘汝缘在北方,可往矣。’先生拜而谢。”“丹阳既升仙,迤逦北游平滦之境,所至请益者户外屦满。一日至抚宁县,爱其山水佳胜,筑重阳观居之。厥后度门众数千馀辈,创宫观大小仅三百区。北方道风洪畅,先生阐扬之力居多。”
   也就是说,一千八百多年前刘真一以天马山为基地在此间弘扬了道法,并使道风洪畅。
   千年既往,吾辈今来,访道于天马山。既然访的是“道”,就不能凭凡夫俗子的悟性了。天马山不过是地质变动、岩层挤压的产物,本身似乎不会刻意地按照“道”来塑形,但实际上它是最契合“道”的。“道”本无形,只存在于我们的“悟”里。
   “道”是什么?我的说法,那是老子深研《易经》之后得悟而命名的一种“境界”,并在出关时写下了研读《易经》后最经典的论文《道德经》,但“道”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境界,连老子都承认他也说不清,原话是这么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于是他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道”这个境界不是不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只是语言毕竟描述不出它真正的本质,因为语言是受限的;这个境界虽然用“道”这个字来冠名了,却无法仅仅通过这个名字就能表现出“道”的全部内涵。简单来说,“道”这个境界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名状的东西,很博大,很深奥,无所不包,一切都在其中,能让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并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
   来天马山访“道”,是因为天马山有“道”可访。除了它与道教的渊源,其位置、其形状、其承载养育的花草树木,皆循道而生,暗含灵性。
   首先它所处的位置就默契了“道”,从整个燕山山脉的角度看,天马山似乎应该称作是山脉的终点,燕山从很远的北方逶迤而来,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天马山的前面已是一片平原。然而换个角度,天马山又为什么不能称作是燕山山脉的起点呢?平原上突起一座山峰,然后一直向北,逶迤绵延出了莽莽群山。起点或者终点,只在我们设定时的角度不同,天马山既可以是头,也可以是尾,头尾同属一物时就是太极。
   不要以为天马山能让我们悟到这一点毫无意义,我们自主设定方向式的生命轨迹和人生轨迹,始终默契的是自然道法。本质上,我们所有的经历都在不知头尾的剧情中间,从某个地方出发,最后到底是从头走到了尾,还是从尾走到了头?什么是前,什么是后?
   无始无终,无前无后,无上无下,无大无小,或者按照我们的认知非得区分大小时,也是大无其外,小无其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都在头也是尾,尾也是头的世间舞台上演绎着“道”,觉悟着“道”。始终,前后,上下,大小,都是名可名,却非常名。有名,只是我们人为的设定而已。
   其实“道”是无处不在的。登任何一座山,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愿望,就是登顶。登顶会有“山高我为峰”的感觉和“一览众山小”的视觉,而如果从登顶这个过程和结局上悟道,我们则难免会愣一下神。
   当我们进入了某座山里并决定登顶的时候,登顶诚然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实现的愿望,最后如愿以偿地登临顶峰之后,我们也确实会获得登顶的一切感觉,但你能从此长住顶峰不下来吗?这是第一个值得我们愣神的问题,那已经被实现的愿望并不是最终和长久的,只能证明某件事我们做过,然后还得回来,接着去尝试更多没有做过的事情;第二个值得愣神的问题是,我们愿望中登顶是为了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但实际上究竟能看到多少?就算是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我们看到的不还是局部吗?所以宇宙中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道”理,就会让我们再产生这样一种觉悟:在不登顶时而知顶,是一种境界的超越;登顶而知其绝非极顶,我们就会谦虚下来,不再狂妄。
   就是说,登一次山或登一次顶,都是一种短期行为,达到的目的非常有限,但在未完成登顶之前那愿望曾如此强烈,并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和激情。然后愿望实现了,志得意满地回来了,“此次未留遗憾”的想法充满了内心。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在不断地设定新目标,完成后也会有欣慰的一刻,但新目标会不断出现,欣慰或失望的一刻也总在反复地品尝,这实际就是无数的短期行为累积成的整个人生。似乎每一次都能达到一个高度,但我们明知道,每一个高度都不是愿望中的顶点。
   而许多人都忽视的问题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就算已经位居了顶峰坐拥了天下,生命刻度能够随之延长吗?事实是,在山下的人也活得很好,甚至可能因为不想去探寻无止境的高度而活得更加从容自在。顶峰上的人有时候会感觉荣耀,那是他们往下看的时候,就像有的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但如果他们再往上看,荣耀感会立即消失,因为别的更高处还有人,很可能也正在用蔑视的眼光看着他们。
   “道”告诉我们:最广的视野绝对不是靠眼睛获得的,而是靠心,靠悟性的层次。这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也是唯一能够注入生命内核的。十元钱的快乐和一亿元的忧愁都属于精神范畴。如果非要用物质来衡量,那也是“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那么,既然让心登顶才算得上一种境界,就让身体在山里逡巡好了。天马山的林木之中自有小径,通往不同的地方。逡巡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想寻找一份幽静,然后或坐或站着,看树,看草,看野花,想人生。这已不同于登顶,登完后还得回来。逡巡于山中,我们相对可以停留得久一些,自主降低自己的高度便不用焦灼于视野的受限,最起码不会有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感觉。
   天马山上的松是什么品种,我不知道,就是在贫瘠的石缝里也能生长却很难成材的那种,木质硬,枝桠多,弯弯折折,几十上百年都很难长高。我站在一片松林前,觉悟到这些难以成材的树活得比我们还要艰辛。从贫瘠中吸取养分,从雨雪风霜中培养性格,扎根在一个地方,几十上百年不能挪窝,长寿是长寿了,可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制造氧气,绿化环境,甚至还能用其品格激励人性。可是这些好处毕竟是人类为其标榜的,松树和我们言语不通,我们的猜测难免会强加于它。
   相对来说,我们人类的寿命确实比不上松树,所以松树也带给了我们一些美好的祈愿,比如祝福老人松龄鹤寿,人的意志要学松树那样顽强等等。然而松树再长寿也会慢慢走向死亡的,不是因为砍伐,单就自然规律就是这样。人类也是如此,世间的一切都是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中延续着,寿命长未必是一种愉快,寿命短也未必是一种悲哀。
   天马山上漫山遍野的花草,足以引发关于“道”的联想。不论是从生态角度还是美学角度,草的存在都是有目的和意义的。一棵草从春天的萌芽到冬天的枯萎,就是它的一生。我们能够看到草的一生,并且知道来年的四季中,它还会经历大致相同的过程。对于草来说,我们拥有着全方位的观察角度,但对于草本身而言,它在春天里萌芽,在夏天里繁盛,在秋天里结籽,在冬天里枯萎,虽然它的自身感受是全面的,但它可能不知道此后的归宿。当然,如果它有灵性的话,也该知道那只是一种轮回,因为它的根茎还活着,或者依靠它在秋天撒落的草籽延续着生命。
   我们可以观察草这种生命的周而复始,那谁在观察我们?对于个体的“我”来说,虽然也是通过下一代延续着族群,但下一代已经不是“我”了,除了基因和某些遗传,“我”总有一天会不在的。这种表象显然让我们很不甘心,却又无奈。实际上,今年的草和去年的草也不完全相同,只不过在我们的观察角度上,那些草都是一样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法”字的含义是遵从、默契的意思。在这个逻辑进程里,“人”显然处在最低端,凭什么可以产生“人定胜天”的狂妄?而自然之怒正是由此产生的啊!
   无处不见“道”,这就是来天马山的收获,而来天马山访“道”,当然更因为其渊源而显得目的更加明确了。
   最后,如果从“天马山”的山名上还能产生什么觉悟的话,我就用一首《七律•天马》来表达吧。
   长空寥远任飞腾,饮雾吞云气势弘。
   仙界无垠双目阔,人间万象四蹄惊。
   昂昂落地傲群驽,跃跃回天请众英。
   未悟凡尘藤蔓厚,裹足石化剩山名。

共 33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具有议论性的散文,作者以游览天马山看到老子的塑像,由此想到老子著的《道德经》,而产生的一些禅悟,《道德经》区区只有五千多字,但它内涵玄深,包含世间万物,方方面面,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哲学哲理书,历代学者倾心研习,至今不能完全领悟。作者以自己攀登天马山,写出了天马山与“道”的缘。作者描写山的形状,路途中的感悟,以及到山顶俯视内心的感想,还有山中松树的品质等,这些都无不包含着“道”的内容,作者静心下来,仔细领悟,将《道德经》禅的一些内涵,一一透析,将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告诉人们一些生存哲理,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难题,克服了我们一些心理疾病。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造诣。文学富有很高的哲学价值,欣赏老师的佳作,倾情推荐共阅!【编辑:临沟听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29 09:48:11
  欣赏老师的佳作,学生才学疏浅,对文言文更是一窍不通,只能从皮毛上蜻蜓点水般的,把老师的文字加以总结,不足之处,望老师了解,期待老师更多具有学习价值的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骊夫        2018-05-29 09:53:46
  解读已经非常好,我们互相学习。
2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8-05-30 11:23:17
  这篇剖析“道”的文章,作者以访道为引,带领读者来到天马山,讲解始终头尾一体蕴含的道义,又借世俗中成功的定义剖析了登顶与悟道,作者说:在不登顶时而知顶,是一种境界的超越;登顶而知绝非极顶,我们就会谦虚下来,不再狂妄。以道悟人生,蕴含哲理,学习欣赏了!唯“人定胜天”一语,布衣更赞同“人心定了,社会就祥和,人心定了,地球上灾难就化解了”这一解说。
   问好作者,远握,文祺~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回复2 楼        文友:骊夫        2018-05-30 11:43:09
  我知道另有比较确切的解释是“人定,胜天”。但问题有二:一是太多的人已经普遍认为“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胜过天”,这其实是一种狂妄;二是事实上,人即使定了,也不可能胜天,那只是默契了天。因此人定而后胜天,也是一种狂妄。其实老子已经说明了顺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这个顺序中是处于最底层的。但“人”并不渺小,因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由此可见,“人”绝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宇宙的必然产物。
3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8-05-30 11:58:17
  见仁见智,无须争辩。窃以为,人为可见,人心不可见,不可见之物能够安定,即是自然之物,符合道法自然,人定胜天并非狂妄。所以有:“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得人心者得天下”“德与位配水到渠成”的说法,遵循的就是自然规律。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6-02 06:10:05
  文章思路开阔,联想丰富,寓理于事,语言有力,提出观点并阐明观点,佩服老师深刻的见解!学习!再学习!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