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大侠(小说)
1900年的天津卫已经是义和团的天下。
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所以当时在中国的洋人很恐慌,因为只要被义和团看到就干脆往死里整,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当时洋人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得终日,要么就躲在租界里,要么躲在教堂里。后来教堂也不安全了,因为义和团见着教堂就放火焚烧。
当时天津的义和团首领有曹福田、张德成、林黑儿等人,他们很有名。而在当时还有另一个人比他们更有名,那是一个大侠。
这个大侠是一个几乎被神化了的人物,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和义和团一伙的,也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因为不管是在白天还是在黑夜,他行侠仗义的时候都蒙着面。当然,也有人看到过他杀洋人、烧教堂,便据此判定他是义和团中的一员,其实他不是,几个义和团首领也曾调查过他是不是自己的人,但调查无果。
大侠比义和团首领还有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神秘和高强的武功,还因为他确实与义和团有所不同。义和团的目标是洋人,若是有中国人妨碍了他们打洋人,他们毫不客气,曾经有一家中药铺兼卖西药,义和团便派人把中药铺砸了烧了。大侠和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大侠是属于劫富济贫、扶危救难的,就算也杀过洋人烧过教堂,也是因为那洋人该杀教堂该烧。比如洋人强暴了中国女人,教堂却为犯法的洋人提供庇护,那么犯法的洋人就该杀,提供庇护的教堂就该烧。
当时在天津人的心目中,大侠已成为了神,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议论中无人不把他描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子。人们都确信,所有的英雄气概都能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尽管人们没有真正地见过他。事实上大侠确曾无数次混迹于议论他的人群中,听过人们对他的赞美,他很是自豪,他无数次下决心不辜负父老乡亲的厚爱。
大侠很喜欢自己的职业,若是往前追溯,这应该是他儿时的梦想。从小时候的看戏听书中,他就立志想成为一位大侠,一位不张扬不招摇的大侠。追求特立独行的他不加入什么组织,特别是像义和团那样拿愚昧当本色的组织。他学的都是真功夫,不像义和团那样还搞什么念咒施法术。他对于义和团的前途并不看好,认为那一群既被清政府利用又被清政府提防的乌合之众,怎么看都像是在演闹剧。
到了1900年下半年,事实很快就证明了他的看法是对的,义和团虽然在天津让洋人感受到“欧洲人在亚洲人面前丢了脸”,但洋人以八国联军的方式组团在中国横行后,义和团运动就终于被镇压下去了,同时清政府也开始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而作为清政府屈服的一部分,将义和团残留分子剿灭杀净斩草除根,也是八国联军向清政府提出的要求之一,不办不行,于是清政府的衙门又无奈地当起了洋人的帮凶。
因为大侠也杀过洋人烧过教堂,自然而然地他也被衙门确定为义和团残留分子,遭到了通缉。
人们都知道衙役们要想缉拿到他实在是太难了。洋人又催办得紧,无奈之下,衙门就只好抓了些无辜的百姓,诬称某人就是传说中的大侠,并将在十天内开刀问斩,想着糊弄过洋鬼子就算了,但洋鬼子好糊弄,无辜的百姓不就遭殃了吗?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大侠发觉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投案自首,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用无辜百姓的生命换取自己的苟活。
他倒是也想过,是不是可以运用自己的功夫劫狱救出无辜的百姓?但他知道不行,救出了这批,衙门还会抓另一批,而大丈夫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贪生怕死不是他的情操,如今死便死了,三十年后不还是好汉一条吗?
于是他就去了衙门,对官府的人说:“放了那些无辜的百姓,我才是你们要找的人!”衙门当然乐得有这样的结果,就依了他的话,把他收了监,放了无辜的百姓。大侠在监牢里感觉到自己又做对了一件事,他觉得大侠就是应该这样做的,救难时要义不容辞,赴死时更要慷慨从容。长期过着那种刀尖舔血的日子,最终死在刀下,在冥冥中似乎也是一个完美的归宿,所以他感觉很坦然。当然,在感觉坦然的同时,他也开始暗暗地想象,砍头那天自己应该是昂首挺胸、面带微笑的,那是一种气概,一种大侠精神的证明;另外,沿途和行刑前喊个什么口号比较好呢?乡亲们,永别了,别为我伤心,三十年后我还是好汉一条?对,只能这样喊,既慷慨又悲壮!
自从他被收了监,衙役们就从来没有像对待其他犯人那样对待过他,简直是恭敬有加。衙役们也痛恨洋人的霸道和清政府的无能,佩服大侠以前的义举和如今的壮举。为了表达大侠的敬意,大侠想吃啥就给啥,想喝啥就给啥,大侠在盛情难却之下,也就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
怎奈这样的好日子毕竟是不会长久的,由于洋人的催逼,大侠入狱半个月后就到了开刀问斩的日子,确切的时间是这一天的午时三刻。
这天一大早,衙役们就又买来了很多美酒佳肴,还有外面百姓委托几个代表带进来的好吃的东西,从早上开始,豪气冲天的大侠就轮番接受衙役们的敬酒和百姓代表的敬酒,大吃海喝,到报时官提醒要上路了,大侠吃喝了有两个多时辰。上了囚车,大侠还在打着饱嗝,并对身边的衙役开玩笑说:“哈哈,我好歹也算个饱死鬼了!”
时当正午,监狱的大门隆隆打开了,清兵押解着囚车出了大门来到了大街上。大侠看到了大街两旁等待亲睹自己真容的百姓,甚至听到了他们内心中对自己致敬的呼喊声。他知道他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把自己想像成英雄的样子,于是他挺直了胸膛,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
但他很快就觉到,大义凛然的表情虽然可以表现出他的无畏,却不足以表现出他的视死如归,对两旁的百姓笑笑点头致意应该更好些,那会显得他很无惧、很洒脱,于是他就想这样做,可就在这时他觉到腹中翻搅了一下,并且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在自然的生理反应下,他不但没有笑出来,反倒是痛苦地皱了一下眉头。
他知道这是由于今天吃多了,可能是把肠胃吃坏了。
他不知道自己刚才那一皱眉是不是被两旁的百姓看到了,但他却明确地知道,他无论如何也得忍住,绝不能带到表情上来,否则任何难受、痛苦的表情都一定会被百姓误解为自己怕死。于是,他还想再把笑意堆放到脸上来,肚子里却赶巧又来了一轮翻搅和疼痛。
可想而知,当他想笑却又因腹痛产生自然的生理反应时,那表情会是多么的奇怪。
而更让他惶急的是,这一次他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两旁的百姓看到了他这个奇怪的表情,便自然而然地想遮掩一下,却不知道应该怎样遮掩,就造成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奇怪了。
那是一种近乎于哭笑不得的表情,并且显得有些扭捏、造作。
人群中开始有人惊呼:“瞧,他这是怎么了?”
继而就有人回应:“他这不是怕砍头吓的吧?这就是传说中的大侠?还没到法场呢,就吓成了这个样子?”
他因此更加感到惶急了,而愈是感到惶急,肚子里就翻搅得愈厉害,终于有了一种快要憋不住的感觉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表情又会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人群中开始有人嘲笑和起哄。
他因此又感到了很悲愤,却不知道应该恨谁。他很想对两旁的百姓解释,说他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大侠,只是今天闹了肚子,可他需要有这样的解释吗?他也不能要求押解他的清兵停下来让他先去一趟茅房,清兵也不会同意的,而更让他悲愤的是,自己肚子里的反应已经让他预见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将是他行侠仗义以来唯一遭受过的奇耻大辱。
不过能忍他还是要咬牙忍的,而这样忍下去会带出什么表情,他已经不在乎了。此时,他终于笑了出来,却是苦笑,并伴随着悔恨交加的眼泪……
人群中又开始出现了谩骂声,骂他岂止是对不起他大侠的称号,甚至是侮辱他作为男人的尊严。他只能忍心听着,而当心理防线再也抗拒不过时,他预见的事情就终于发生了。
屎尿顺着他的裤管奔涌而下的同时,一股恶臭味也弥漫在了囚车周围。百姓们都很失望,一个个叹着气摇着头,想不到一个堂堂的大侠竟然在面对砍头时竟然吓得屎尿横流。
午时三刻,刽子手把刀高高举起来时,他没有按照设想的那样喊口号,而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头颅落地之后,他没有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