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遇见】社区工作者(纪实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遇见】社区工作者(纪实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494.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71发表时间:2018-06-02 10:42:14
摘要:这是一篇十年前写的稿件,当时只做为一种工作的记录而放下。如今,正逢历史的机遇,社区工作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管理方式和途径, 成为联系民众与政府感情的桥梁。把这份稿件发出来,可能显得有些落后过时,但是,毕竟,它是我在社区生活中思索和遇见的生活。遇见,就是一种缘份,我们就这样在一个尴尬的场合、一种并不适应的时候,遇见了。

【晓荷.遇见】社区工作者(纪实散文)
   一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区工作。
   不论从怎样的角度出发,我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参加社区工作,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
   呵呵,开始时,觉得挺有意思的,毕竟一种新角色差异会让人产生兴奋。
   第一次会议也挺符合实际情况的。6月28日上午,接到通知,参加“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动员会议。因为我的领导在外地请假,我按照领导的具体安排,代替他参加会议并代表他参加社区工作。是地委、地直机关和市委的领导主持的,就在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内。当时,我们有十一名队员参加,这边开着会议,领导一个个地轮流说着各自分管里重要的工作事情,反复强调着重要性。另一旁就有人在办事,他们需要复印材料办理生孩子、毕业见习以及开证明、办准生证等事情,一个街道干部和几个街道的居民,一声不响地挤在会议室的一角,手里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等一摞子材料。
   嘿嘿,领导的指示讲话,我们大家的发言,就在“喀拉喀拉”的复印机的轰响声中开始了、结束了。
   我分配到了解放路南路社区,并代替当上了队长。呵呵,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的,往往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就成为一个注定的角色,包括我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成为一名成员、成为队长。
   由于2009年发生在新疆的“七五”暴力事件等因素影响。社区工作被党政进一步加强了,及时掌握社区的动态、及时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尤其是对各类刑事犯罪、非法宗教分子以及其它各种不同内容的重点控制对象的管理,都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在七五快一周年之际,这种防范工作注定会被加强起来、被各级领导和新闻重视起来。
   我们就是被上级单位抽调出来,协助社区开展这些工作的。
  
   二
   在国外,从事社区工作也就是当一名社会工作者,可能是一个人为社会做奉献的一种标识,也是证明个人能力和水平以及责任意识的内容方面。尤其是大学生的人生过程中,简历里如果缺少了社会工作者或社区工作的内容,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社区工作或者说是当一名社会工作者,这样的经历和历史却被蒙上一层说不清楚的影子。首先,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就是第一个大的阻碍,因为在官场中混过生活的人,大体上算成了聪明人的行列之中,同样也列入到可以信任或使用的对象之中;而从事社会工作却没有这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第二,社区工作是社会的底层生活的标识,类似于中国的村民委员会之类的工作简历,这样的厦力是构不成自豪和荣誉感的。第三,人们对社区工作或社会工作者仍抱着一种不正确的认识。
   我曾经在农村工作过,并下派出到那里从事一年之久的帮扶。与社区工作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点。但是,相对而言,条件要好的多,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多大的改变,生活的规律性影响几乎不大。但是,工作的难度却明显高于乡村。
   最重要的是第与住在楼里的城市人无法进行沟通。在农村,你站在一个高坡上,放眼望去谁家生火做饭,谁家灯光点亮,谁家来了外人,这些情况一目了然。站在他们的院门前,听着狗的叫起响起,不久,就能与主人有效沟通起来。可是在城市,与住在楼群里的居民沟通,难度出乎意料。
   我第一天入户,就碰了一个大大的钉子,一天下来,总计走了48户,有人答应的10多户,真正给我们开门的仅有2户,而且不提供相关的资料和相片。社区与住户的配合矛盾,政府有些部门在民众间并不太高的威信,如此显现出来,让人尴尬。
   呵呵,先说到这里吧。事情来了,我得出去下户,否则完成不了今天的任务。
  
   三
   “到处找不到你,你到哪里去啦?”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见面就生气地问我。
   “社区去了,干社会工作者了。”我边写着手头的材料,边挟着电话告诉他。
   “哈哈,社会工作者?天啊!”电话那头仍旧是惊讶不已。
   社区是中国政府中最后的一个政权组织了,其实说到头,是一级居民组织更为恰当。在这个机构中,一切涉及到居民养老、失业、就医、补助和保障等生活的事情和程序,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所要去解放南路社区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社区有近3000户居民,居住着8000左右的固定居民和数字上难以掌握的可能约有2--3000人的流动居民,是这个小城市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地区、市上的一些政府部门和军队武警等企事业单位,也在社区管理的范围内。
   社区成立的时间不长,估计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这是中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和实现城市管理的功能,而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向中国基层政权中更下一层级进行延伸的一种管理形式。我所去的解放路街道办事处,下设北路、中路和南路三个社区,管理着这个城市最关键的一条大街上的所有事务。南路社区现在有管理人员25名,正式的人员不足三分之一比例,其余的全是临时或长期聘用的人员。
   通过几天的了解,我觉得社区人员的精神面貌上真得值得让更多的行政单位公务员学习。
   一是社区干部的个人收入太低了:除了几名正式人员每月能拿到2000元上下的工资外,其余的大部分人员每个月只有490---840元的收入,以这样的收入在我们这个边境小城市中,仅仅够一个人吃饭的消费水平,如果每个月想买一件衣服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二是女性人员居多数:南路社区中,只有2名男性人员其余的全是22---48岁左右的女性,就是社区的书记潘灵也是一名年轻的女性,可惜她回内地探亲了,没有见到。
   三是各类事物繁杂: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残疾人事务、人口管理、失业登记、毕业生管理、社区党员管理到宗教事务的管理、老年养老保险、防洪治水、居民的计划生育、就业管理等等,我心底里悄悄地计算了一下,社区所负责的工作从生到死、种类杂多、事无巨细,不仅跨出不同的行业部门,而且在实施中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市区各上级政府单位的工作安排和计划任务,最终都需要通过社区人员的努力来加以落实。我们去工作的第一天,就看到社区干部在大热天气里,一个个跑单位、送通知,要求及时拆除堆积有克兰河边的防洪沙袋子;
   四是节假日的休息时不时被占用。今天,我们工作组的人员也被通知需要加班等着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
   我想,如果有能力和条件的话,真想让单位的同事和家里的孩子来社区体验生活一个时期。这样他们才可以真实地了解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现状,才能最近距离地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体验到中国社会各类矛盾加剧的现实状况,才能亲身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因社会地位和分工不同造成的收入差距情绪、地位悬殊情结。通过这些了解和体验,我们的同事和孩子才能少些怨气、少些不平衡感、少些牢骚、少些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
   今天是周末,回到原单位的办公室里坐下,才能抽出时间多些几天来的感受。
   这回该我打电话找朋友了:“有时间吗?”我问。
   “请我吃饭?”朋友高兴了。
   “想得好,想让你来社区工作,有时间吗?”
   “什么?你真想得出来?”朋友惊讶着回避这个要求。
   我知道,再坚持下去的话,他不仅不会来社区了,而且会一次次地不接我的电话。
   “开个玩笑,别当正。你去忙你挣钱的事业吧。”我打着哈哈结束了这次不成功的邀请。
  
   四
   我认识的第一个社区干部,就是哈萨克族中年妇女阿依古丽。
   她是进入社区工作比较晚的一位干部了,她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收入非常低,而且有孩子正上中学,需要她来挣钱。在传统文化中,一般情况下,在一般家庭里哈萨克族的女人是不外出工作的,可是在城市这样高物价的消费水平中,女性就不得不打破传统的约束,开始外出工作挣钱。一般情况下,只有双方同时上班挣钱,收入的水平才能勉强能够养活家人、供孩子上学。
   我抱着了解情况和尝试新鲜工作的想法,在到了社区后的第二天,就跟着她开始了入户调查工作。入户调查是加强居民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它需要及时掌握人员的变化情况,在最经济的时间内,把社区的危险人员与重点管理内容找出来,以便于各级领导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
   阿依古丽总共分配了四座新盖建的楼房,社区领导考虑到她需要管家的实际,把她的调查户放在对面的恒丰小区旁边。第一座楼有48户,我们从第一单元开始,一层一层地跑。这座新楼是二年前盖建的,当时销售价格不高,每平方才1400---1800元之间,一些住户先是购买后简单装修一下就出租出去,一些用户自己住了进来。在众多的住户中,有来自内地来疆打工人员、有公务员自购、有军人武警家庭,也有许多经商、搞个体的租赁户。对这些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管理,是每个片区社区负责人的第一职责。这些社区负责人必须要对外来的人员动态、对固定户家庭成员变化、对每一户人家的基本情况等,都要及时掌握,做到“一口清”。
   这一天,我才算真正知道了社区基层干部的苦。几乎所有的住户中,除了享受低保人员,都对外来人员抱着重重的警戒心理,就是对社区干部来访,也是隔门谈话的多,开门纳入的少。这可能与社会治安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居民对外人的防备心理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在一点点的减弱起来,人们之间正常的交往愿望,也在一天天增多的楼房铁门、保险门的冰冷隔离中,一点点地被疏远和无情地断绝了。
   我们明明听到住房里有人的响动,可是偏偏没有人答应,更别提开门了。就是有居民答应了,也是打开一道窄窄的门缝,或是隔着厚厚的保险铁门,与我们一一核对情况。更为让人不解的事情是,这一天,这些新搬进入的住户中,没有一个人让我们走进家门,甚至一些人拒绝回答我们的情况。我与阿依古丽站在门外,通过声音反复做工作,一次地了解和调查新入户人家的基本情况,记录着这些新搬进人员家庭的情况。
   事后,阿依古丽告诉我,新楼里,这些新来的人员警惕性非常高,一般开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等时间长了,与我们的社区干部一点点熟悉了,就好多了,就可以让我们入户了。不过,我们一般也只在过道里就办理事情了,很少能够坐进新户的客厅里。
   后来,我跟着几位社区干部陆续入了几次户,果然证明了阿依古丽的观点。老住户、老干部、甚至是享受国家困难补助的人家,在了解了社区干部后都能及时开门,配合社区开展的各项工作。只有个别的一些人家态度不太友好,配合意识差劲。
   这一天,我们核对完新入住的居民后,又累又渴。我跑到一位书店的朋友处要水喝,连着喝了三杯后,在他的惊讶目光里,才一点点地告诉这位朋友:今天我和阿依古丽开始入户了。
  
   五
   虽然是代替我们的王书记暂时充当一下社区工作者,可是,我仍旧把这份工作想做得好一些,走的远一些,深入得再多一些。因此,工作的事情安排得比较细致,也顾不上感受呀、适应呀。因此,我们这一组的工作组长张金海老大哥说我适应的很快,带动了整个工作组三个工作队。其实,他并不知道我有过长期的基层生活,曾经在偏远的禾木乡政府工作过一年,并因为努力和肯定,而获得地委领导的表彰(这有些王婆的感觉,不好)。
   细细算一算,时间过得真快呀,到南路社区工作已经整整一周了,再加上星期六加班应对上级检查工作,整整七天的时间。那天检查后,我又陪着社区干部杨新云到一所老楼去入户复查,社区的干部大多数是女性,入户工作是基本功,不过,我向社区的艾山主任建议过,从干部的安全角度考虑,如果白天可以一个人入户,如果是晚上或休息时间,最好能二个人一起入户。
   在一周的时间里,我凭着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对社区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先是认识了一大批社区干部,从主任艾山、副主任秀玲、娜孜帕到干部李洪玲、刘萍、阿依古丽、樊风英、马丽、王文娟等,可惜的是,我没有认识到他们书记潘灵,她有事请假到上海探亲去了。
   然后,我陪着他们一起入户,他们核对自己的事情,我询问和宣传着自己的政策,这是一种极为快乐的工作,与很多平时我们并不认识的人打交道,这是超出我们专业部门的范围的事情,因此,在政府业务部门工作虽然很好,可是毕竟在视野上、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等方面,仍存在着视野狭窄、范围不大的问题。当地政府经常性地把一些业务部门的干部抽到基层工作,办法虽然老了一些,可是作用是显而易见。我就是其中受益人之一。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真的让人有一种时光如梭的感觉。
   我觉得想有个好的开始,就必须与社区干部融为一体。因此,我让自己先记下他们的名字,然后一个人一个人地跟着他们入户,并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关系。平时,我们对社区干部了解并不多,甚至有些说不清楚的感觉,可一旦接触了,就发现他们或她们的生活内容都非常丰富,有业余时间喜欢缝纫的、有绣花的、有体育爱好的、有喜欢种草养花的,也有陪着孩子上学读书唱歌的,也有跟着教师带着孩子学习乐器的。

共 1438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纪实散文,生动翔实地叙述自己在社区工作的经历,内容丰富而厚重,有着深刻的感悟。文章开篇叙述,2009年9.5事件之后,新疆的形势复杂,自己是被上级单位抽调出来协助社区开展工作。文章接着详细叙述自己在社区工作中的许多事件,那些人和事牢记在心中,用了十年的时期整理记录为真这篇长文,真实地再现了那段难忘经历。社区工作让作者对基层民众的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在文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文中叙述了许多深入基层的故事,特别是走访贫困人家的切身体会,感人至深。文末作者的结语是出自内心的真情:这可能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底层的机会,也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的机遇。优美而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倾情推荐阅读共赏!【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6-02 10:44:37
  纪实的散文,厚重的内容,叙述自己在社区工作的难忘经历。感谢赐稿支持,倾情推荐阅读共赏!
秋觅
2 楼        文友:何叶        2018-06-02 15:14:32
  欣赏大路哥佳作。敬茶。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