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拥抱信息化,莫忘古文化(杂文)

编辑推荐 【星月】拥抱信息化,莫忘古文化(杂文)


作者:瀛洲居士 布衣,18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0发表时间:2018-06-03 15:31:2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天津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问世,标志着中国信息革命的凤暴即将到来。
   信息化的概念,1963年由日本学者在《论信息产业》一文中提出:信息化是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70年代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
   到八九十年代,电视电脑互联网等问鼎华夏。同时揭开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神秘面纱。就电视而言,业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伴侣,浏览各种信息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难弃难舍的一部分。1997年,首届中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把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由此,信息高速公路水到渠成。手机、电视、网络等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新闻、综艺、电视剧等更是丰富至极。国内乃至世界各地信息,直接呈现于观众和读者面前。正如古人云:“天涯共此时”、“天涯若比邻”,整个世界真的成为地球村。
   当下,信息网络铺天盖地,各种传媒也逐渐打破了官方垄断,利益驱动下,商业色彩浓重,熙熙攘攘的投资者,纷纷披挂上马,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有的电视剧,其制作费就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亿万元。制作者们挖空心思地抓引观众的眼球:反映武侠的、爱情的、侦探的、历史的、现代的、穿越时空的、甚至黄赌毒的、暴力的,统统搬上了银幕。观众一方面对电视剧网络剧的横空出世拍手称快,另一方面又概叹自己长少了几双眼睛,恨只恨难以阅尽多如繁星的剧种剧目。然而电视剧制造者似乎仍不满足,封不尽观众的视野就难以罢休。于是乎人物剧、木偶剧、动画片(卡通片)、三维立体片等全部涌向荧屏,网络信息也几近爆炸的地步。
   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有些信息人大作特作青少年节目,因为成人的观赏水平不断提高,难以满足,那么就只能向孩子们甩钩子了。什么狠不狠,惨不惨的就不去考虑了,只要收视率、点击率。每逢孩子们放学,到家之后不开电视便罢,如果一开电视,无论是哪个频道,哪个电视台,都会迸出一连串的动画片,日本的、美国的卡通片更是充满各个频道。电视剧的情杀、绑架以及帝王们的风流韵事等,把孩子们折腾的不知所以然。加之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可怜的孩子们,大凡乐悠悠地被那些先进而时髦的信息数字套牢了。
   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了什么,书包里装了什么,早就抛到九屑云外,有的沉迷网络,乐不思蜀。有人把古代抽大烟的图片,与床上玩手机的照片PK到一起,真是匠心独具,发人深省啊!
   久而久之,贤者们开始担忧了,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孩子们甚至很多成年人,均已陷入网络、智能手机的迷宫,而不能自拨。有些人因手机而出了车祸,有些人因手机自毁了前程,网络诈骗,手机诈骗等层出不穷。
   信息网络中所塑造的情境,特别是那些玄幻的、恋情的、暴力的、凶杀的,腐蚀了多少人,潜移默化了多少人,天知道。
   有些学生,课上开小差,课下谈剧情,课外乐道于早恋,甚至被窝里偷玩手机,睡梦中穿越时空,学会了腾云驾雾,打打杀杀。网络犯罪、青少年犯罪,很难说与电视、手机、网络等无关。
   当然信息化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如果一味地追求超前发展,忽略它的负面影响和作用,那么早晚有一天会潜发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诚然,近年来国家的治理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业已取得重大成效。
   重温一下日本学者的论述,“行为合理化”应该是信息化中不可或缺的权重。我想在我们国家,除了法律的约束,仍然需要传统文化意识的约束,否则就难以达到“合理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少儿们都知道小兵张嘎、潘冬子、高玉宝,雷锋、张思德、邱少云等,从他们身上懂得了很多传统的大道理,并不断地去学习仿效。八九十年代,爱情的面纱公然向少儿们撩拨大开,性知识的禁区也逐渐被消禁,少儿们敢说“我爱你”了,有的小学生居然知道写情书,中学生们的早恋现象更是令人头痛。
   曾有记者采访一位十六七岁的中学生,问他为什么这么小就开始找对象,他语出惊人,说是怕晚了就再也找不到处女了。大学生们更是百无禁忌,曾有报道说,某大学有学生恋爱,居然到怀孕的地步,学校却无权做出处理。即便处理了,在法律天平上还是学校违了法,说是侵害了人家的隐私权。
   甚至有的青少年敢于绑架、敢于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甚至爷爷奶奶。上海那位留日大学生,竟然在机场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时代、观念、思想、意识等,应该与时偕行,但不是彻头彻尾的改变和否定。“传统的、正统的”东西决不可丢,要勇敢地接受挑战!《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浓缩。即使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也不能彻底否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还是必须讲的。四书五经,仍然是不落的星辰。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
   当然,我们不能把负面现象归罪于手机、电视、网络,归咎于信息化,它毕竞属于科技前沿,是具有创新发展的事物。其精神生活层面的效益,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媒体把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即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也还是有禁区的,如果放开到没有尺度、没有准则的地步,可就真的是“兼收并蓄、泥沙俱下”了。古老传统的文化、思想、道德是否还能接受挑战?靠的是共识,是对老祖宗的认可和传承。
   青少年一代,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没有主见,向东向西,缺乏先人指路,缺乏先人指出的正路,缺乏铁定路标的正路。他们犹豫,他们徘徊,他们好奇,他们跃跃欲试,他们懵懵懂懂。尽管先知们苦口婆心地疏导一番,然而一回到家中,或是一接触社会,或是受到媒体网络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则显得苍白无力。
   起初,人们曾意味深长地形容学校教育,为“六加一”等于零,那么现在的“五加二”等于多少呢?愚以为到了非研究不可的地步了,当然这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不可回避的课题,其实也是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大人们如果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佛家弟子们吃斋而欺心,道家弟子们布道而无道,儒家弟子们专注假斯文,那就只能遍地十字架了!耻辱将会笼罩大地!
   那么,青少年是否必须多一点自我修养呢?答案也是肯定的,但他们的普遍特点是不成熟,缺乏主见和远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要他们自己去做什么修养,委实不是一件易事。成人的自我修养才是关键之所在,因为成人所营造的社会环境,从某种角度讲,其影响有时比天还大。
   做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发布什么样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所谓媒体人的成人们。如果百无禁忌,无休止地推出“科幻、玄幻、暴力、外星人与地球人大战”等,是否会导致负作用?是否应该质疑,这些片子到底对少儿们有什么好处?是教他们玩呢,还是教他们七十二变、刀枪不入呢?还是有益于学习、益于智力的开发呢?
   这些年来,少儿受益于看电视、网络、信息的应该有不少,但近视、散光、色盲者大增,违纪、违法、犯罪者更是令人怵目惊心。
   至于小青年们,忽视禁忌,率性而为者与日俱增。中大学生们喜欢缠绵排恻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偶像,《简爱》是向往,英雄美人演绎的历史是梦想。有的过早坠入爱河,天天情侣梦,日日思新郎(新娘)。因而各级学校均制定了惩治“早恋”的约法三章,然其效用不佳,大学里更是难以想象。
   据报载,某中学一对小情人竞然为情所困做了亡命鸳鸯。沿海开放城市的中学生似乎更加超前。在某些地方,青年人逃避学校和家长的监控,敢于敲诈、勒索绑架,甚至卖淫嫖嫖娼,网吧里也不时暴出丑闻。
   修养问题越发明显地暴露出来。缺乏修养,势必行有所悖,悖于传统美德,悖于高尚情操,悖于为人准则。作为教育者,当大声疾呼:少年要加强修养!成人更不能例外!
   其实青少年修养在前些年的中小学课本中也还算明确,上世纪80年代的《青少年修养)),90年代的《思想品德》课本等均属于此类。当今浩如烟海的青少年读物中,利于修养者并非少数,只是坚持和效果问题。
   读物、信息和视频必须规范,必须有利于青少年修养,必须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全社会的责任。
   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旨,仍然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什么时候忽略了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就忧患在即。它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没有谁可以置之度外。
   成年人的修养绝不容忽视,能否给青少年一代积极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是整个社会乃至历史的幸与不幸。青少年也理应自省自修,既然生在这个国度,就理应效忠这个国家,担当起未来的责任和义务。可以想象,缺乏修养的一代人能够担当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吗?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仍然需要警钟长鸣!
   那么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呢?
   第一是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每天都要不停地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有悖于道德和公理,做到及时发现过失和不足,以便及时修正和确立人生的正确坐标,这是一种古典的思维定势。有了这种思维定势,就可不偏不倚,或少走弯路,无憾无悔地去描绘自己那靓丽的人生。即使把自己放在大众的评议之中,也不会有僭越“仁、义、礼、智、信”之嫌,纵恶怂欲之说。“静坐常思己过”,“知耻近乎勇”等都是醒世格言,对于修养大有裨益。愚人察不到缺憾,智者总觉许多不足,不足方能弥补,得弥补才致完美,完美才是最高的追求。
   第二是自觉。自觉是人们依据固有的思维定势,自我驾驭、自我完善的一种心理过程。坚持什么,否定什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等都不受外因影响,相对平稳地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例如社会公德之维系,就是靠着人们的自觉心理支配而完成的,它不带有社会法制和集体纪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所以说自觉是人的更高贵的品质。
   青少年一代理应具备一定的自觉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用自己的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取舍能力去摄取和选择有益于成长、有益于健康、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未来的精神营养。
   就电视剧、网络信息而言,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有益,什么有害,要能够自我判定,而不能随波逐流。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就去看那不宜看的东西,势必害己、累己,误了学业不说,恐怕还会腐蚀自己的灵魂。到头来搞不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叫做违规违纪、什么叫做违法犯罪。
   纵观青少年犯罪案例,从心理学角度讲,大凡缺乏自觉意识,人云亦云、人为亦为,随波逐流,盲从盲动,找不到自我,甚至迷失自我。
   第三是自为。自为是凭借判断能力和取向能力去主动完成某一目标任务的实践过程。如许多青少年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努力读书,这就是自为的重要体现。但有些青少年胸无大志,缺乏致力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意向和情怀,因此把读书看作包袱,一心想卸掉这个包袱,无拘无束、信马由缰、甚至涉足江湖。
   有的是人在课堂,心在手机或网吧,或是逃课上网、网上交友、网上偷看色情电视剧等。其结果是巫山碰壁,易水翻船,甚至有的走进铁窗,身陷囹圄。
   孔子周游列国,讲学修睦,可谓自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自为;孙中山“天下为公”可谓自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谓自为。古今圣贤达到自为境界者,可谓群星灿烂。为新一代青少年树立了楷模,同时也繁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达到“自为”境界,就必须在“自省自觉”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人生坐标,不懈地追求,毕其生命,无怨无悔。
   总之,信息化产业的基础、先导、核心、支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其中“行为合理化”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必须按人类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在中国,必须要按传统思想文化、社会良俗、社会公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去规范,在此前提下的信息化,才是最可靠的、最有效的、最恒久的。
   清末梁启超曾写有一篇散文《少年中国说》,表现了他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希望。今天的中国虽已强盛,但青少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更加重大。惟愿青少年一代,能够在信息化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努力修养,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共 48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当代人利用信息化和各种媒体制作各种节目及电视、电影等令人们大开眼界,更是与世界缩短了距离,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一些只顾赚钱而不顾影响的作法对青少年起到了误导的作用,作者一方面呼吁媒体要自省并自觉,另一方面也希望青少年莫忘古文化,加强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拥抱信息化,身心更健康。一篇有的放矢的杂文,道出了媒体责任的认识,对青少年的希望,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8-06-03 15:56:02
  这是对古文化的热爱,这是对青少年的关爱。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8-06-03 15:56:27
  感谢王老师投稿支持星月。
3 楼        文友:瀛洲居士        2018-06-03 17:56:42
  感谢快乐永远老师的精心编按,辛苦了!信息化,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和历史的迅猛发展,然负面影响绝不可小觑,青少年教育和修养也绝不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也绝不可淡漠。关爱青少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4 楼        文友:瀛洲居士        2018-06-03 18:20:15
  《周易-蒙》强调启蒙教育、自然规律,因此几千年来,少儿读物均渗透着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圣心备焉”的导师们,编写了大量体现正能量的儿童读物,诸如《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等,这些都应该发扬光大。儒家的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中根深蒂固,我们绝不可以有丝毫的亵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