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特殊岁月蕴深情(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特殊岁月蕴深情(散文)


作者:似风凌宇付春秋 布衣,48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84发表时间:2018-06-05 22:03:29

岁月匆匆,又是一个临近高考的季节。
   然而,对于出生江南乡下的秦天而言,也想到了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以及秦天高考之前一年的备考情怀,依然历历在目,那同学之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相互帮助,特别是城里的一些同学,没有一丝看低从乡下中学过来的秦天,这让秦天由衷地产生发自内心的缕缕感激之情,顺岁月飞驰,依然铭记于自己的心中。
   秦天想到了自己在迎接自己高考时节,在1978年10月-1979年7月,在这特殊的复习的艰难日子里,城里出生的同学,秦天的一个提问,最终,在同学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会归结出一个让秦天理解的答案。
   秦天的脑海中,又出现一串串非常熟悉难忘的名字,一群出生浙江平湖小县城的城里学生——袁航嘉、徐志刚、邹俊等同学,也是1978年高考的落榜生,偶然的一个机遇,分在同一个县城最好的中学的复习班,成为前后坐位的同学。
   在秦天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1978年秋天的场景,一个复习班,容纳了城里及乡下过来的学生,共60多个同学,挤在一个教室内,认真复习,努力提升自己那临门一脚的水平,或者说1979年参加高考的真本领。
   这些初识的城里学生的帮助,让来自乡下中学的秦天,交上了一个个好运,秦天的难题,在众多城关同学的协力之下,得到了一个个破解。
   回忆起这些艰辛的岁月,秦天久久难于平静,心中升腾起缕缕感激与思念之情。
   繁重的复习之余,这在中学附近居住的邹俊同学,邀请乡下的秦天,一起上他家转转,他拿出照相机,给我们这些同学一起合影,在他家喝茶、聊天、聊未来的设想与希望,那没有城乡之别的平等对待,让秦天深深地感谢同学之间的真情流露。
   在秦天青春岁月的旅途中,因为他们的出现,他们的帮助释难解惑,秦天的数学成绩飞速上进,数学的上进,也带动了物理与化学科目的上升,再加上复习班老师经典题目的精彩演示与分析,让秦天的学业,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秦天借助老师的认真执教,同学的认真指点,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刻苦操练各科作业,练就了一套这对高考的过硬本领,在1979年7月高考中,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名次,以让人难于置信的班上排名,让全班同学及老师刮目想看。
   虽然,这事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但每每想起,总让人又回忆起特殊岁月的特殊经历,那复习的辛苦及付出,是一个人青春之际的最大付出,或者说也是秦天最难忘的时刻。
   依旧记得1978年7月,秦天从一个农村中学,经过二年制的高中学习,参加了同年的高考,无奈,由于自己基础差,加上当时农村的高中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二个高中班108年同学,约半数同学参加了高考,结果没有一个同学上线,让学校的师生,徒生了叹息与不安,特别是张校长,是心里非常地难过与无奈,这些乡下中学尖子生,难道就这样回乡下种田了吗?校长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路径,让这些乡下的高中生中的尖子,有个好的前程,他在思索,他在奔忙,他在联系,他在沟通。
   1978年高考,是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由于当时的复习资料稀少,在乡下的高中,更是少得可怜的复习资料,让老师与学生,都是非常地头痛,但这些乡下的中学老师,依旧通过自己的各种关系,努力寻找有关的高考资料及以前的中国高考试卷,让学生复习与试做。
   1978年的高考,数学,秦天只得了33分,高考的总分只得了200多分,远远落后当年录取的高考分数,面对自己二年高中的苦读,努力的结果,只是一个不上线的成绩,失落的情绪,笼照在秦天的心头,秦天对高考之路彻底地绝望,准备回乡,在乡下发挥自己的作用。
   作为乡下高中的张校长,面对同学高考的成绩,也是非常的失望,但他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当时,农村高中的师资力量落后,复习教材很少,应对高考的办法不多,高中二年,学生物理、化学的有关实验,做得一是非常地少,面对城市的高中,实验的设备及师资,相互之间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之后,在县城中等师范毕业的张校长,硬着头皮来到县城,跟教育局的同志沟通、跟县重点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沟通,述说自己的理由:让我们胜利中学的12名学生,进入县中的高考复习班学习,让我们所在的乡村的农家子弟,也有个好的前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张校长的四处游说,以及发自内心的如父亲一般的请求,让教育局的同志及县城重点中学的领导,同意了张桩长的请求,但对来学习复习的学生,仍旧做出了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就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成绩总分,要在200分以上。
   努力的结果:让胜利乡中学1978年参加高考的200分以上学生,进入县中高复班学习,让这些聪明的农村孩子,多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以期他们有个美好的前程。
   于是,张校长又分头电话通知学生的家长,请他们的子女在1978年9月,上县城的中学,报到参加高考复习。
   这12个同学,经过一年的努力刻苦的学习,除了一名没有考上高一级的学校,其他的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换,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成为走出农村,走向大城市的一员。
   在老校长的关心与热情帮助下,秦天跟农村中学的12个同学一起,进入了县城的重点高中进行复习,为自己的崭新明天,继续着艰难的跋涉、攀登。
   本来,秦天打算放弃上高考复习班,决心在农村务农,但老校长及亲朋、同学的几次上门劝说、鼓励,让秦天有了再来一次勇闯高考独木桥的底气,所以,秦天比其他的一些同学迟到了半个月,才到县城重点中学的高考复习班上课。
   高中数学,对秦天来说,是一个弱项,知道了自己的弱点,秦天就在数学这一块,努力静心地钻研有关的数学题目。
   后来,秦天跟城关中学高中毕业的几个城里同学,成为前后座位的高考复习班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接触、交流,城关的邹俊同学、徐志刚同学、还有袁航嘉同学,成为秦天的好朋友。
   当然,一起从农村来的几个同学,课余交谈也多,但更多的数学难题,往往在城关袁航嘉同学的提示下,很快地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
   所以,秦天的数学成绩,在短时间内,来了一个快速稳步的提升,并在每月复习的测试中,达到了90分。
   袁航嘉同学身高1.65米,戴一副近视眼镜,长方脸,衣着比我们农村来的同学要齐整得多,但人是非常地平易近人,对乡下来的同学,也是一样看待。
   他对秦天这个出身农村的同学提问,总是非常地重视,即使当场无法解答,他也会用纸头记下,并说:“秦天,这个问题,让我回家再考虑考虑。”
   或者说:“秦天,这个题目,我回家再想想,我明天回答你!”
   第二天一早到校后,秦天总会签到了个回复,或者写在一张纸上的答案,或者袁杭嘉拿出一条定理,让我再仔细地理解一下,或者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钥匙的寻找方法。
   秦天提的难题,袁航嘉同学精心研究一番,总会弄得水落石出,并迅速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给秦天听,让秦天迅速彻底理解,并成为了自己掌握的知识。
   这样的学习方法,自然,对秦天的复习效果大大提高,也同样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以致在1979年的高考中,秦天取得难于想象的好成绩:数学92分,化学90分,总分399分的成绩,名列复习班六十多个同学的前十名内。
   秦天从一个乡下中学毕业的普通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复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考取了省城的一所部属学校。
   在秦天所在的大队,秦天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个考上省城的学生,赢得周围邻居与同学的赞许与羡慕,但秦天心里清楚,如此成绩的取得,与袁航嘉同学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的,与张校长的精心安排,提供给我们乡下学生,进入县城中学复习,是分不开的,两者都是非常的重要。
   正是这一环环的密切联系,一个个同学及恩师的精心安排,再加上自己一个还不算特别笨的脑子的灵活使用,最终,结成丰收的成绩。
   秦天的心中,对这一路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心中油然产生缕缕感激之情。
   当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秦天对袁航嘉同学的帮助,也只有带一些农村土产致谢。
   1979年这一年高考,袁航嘉同学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毕业之后,他当上了一个光荣的人民老师,而秦天上的是一所部属学校,全国分配,进入了另外一个省城单位工作。
   所以,1979年高考完成以后,秦天跟恩师一般的袁航嘉同学,各奔东西,一直没有联系。
   直到有一次,秦天从外地返回自己的家乡,在探望双亲的同时,跟在自己县城工作的几个同学走动一番,在跟城关出身的同学聊天中,得知了袁航嘉同学的一些情况:
   袁航嘉同学从师范毕业后,进入了县城的二中当了老师,后来,找了一个同事老师为妻子,但在自己的孩子出身后不久,他患了不治之症,虽然上大城市的医院精心治疗,无奈,恶疾最终夺取了他年轻的生命,辞世时还不到40岁。
   听到如此惊人的消息,让秦天这个曾经受过袁航嘉同学在学业上帮助,并精心指点迷津的人,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心想:“可能是同学传错了。”但那个同学说:“他太年轻,就走了,太可惜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事实无法改变,让人悲痛不已。
   秦天不禁仰天长叹:“苍天那,你怎么如此地残酷与不公平,让一个乐于助人的善良之人,过早地离开了人间,让受恩于他的人,有些措手不及,来不及感恩,那同学间的友情,还没有几度回味,一个美丽的灵魂,就悄然归隐于天堂,让曾经的同学,多了几分伤感与唉叹,阴阳相隔,无法再面对面地交流、心贴心地聊天,匆匆太匆匆,悲伤接悲伤,世间伤心事,此事定在间。”
   “今天,又临近了2018年的高考,袁航嘉老同学,让秦天亲切地叫你一声:“袁老师,你老同学在天堂安息吧!谢谢你,在那1978年的特殊岁月中,你给予秦天的特殊关照与答疑,你的善意付出和帮助,让秦天从此进入了高一级学校深造,实现自己的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建设中国的有用之材!你听到了没有,我的恩师一般的老同学!”
   岁月如歌,往事如风。恰似老师的袁航嘉同学,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愿老同学在天堂,安好!你不仅是我高考复习班上的同学,你更是让我实现远大理想的一个不出名的老师,尽管我们相识已经四十年了,你不幸离开我们,也已经几十年了,但你的音容笑貌,你那朴素与真诚的对待秦天的每一个问题,依旧记在秦天的脑海中,并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
   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给中国城乡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现在能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跟1979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让人难忘的,依旧是那秦天参加高考复习的特殊岁月,也就是在1978年10月——1979年7月,秦天生命转折的关键岁月,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内,借助同学、恩师的一路帮助与提携,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巨变,从一个乡下的农家的孩子,成为一个省城的部属学校的学子的身份转换。
   以诗为证:
   老师设法创机会
   同学提携释疑问
   紧张复习互帮学
   特殊岁月友谊纯
   借力同学助秦天
   潜力突发创奇迹
   特殊岁月蕴深情
   人间深情驻心间
   又是一年高考时,多少记忆如眼前。1978年,已经已然逝去了四十年,那特殊岁月中经历的一件件事情,交往的一个个同学、一个个精心讲授科目的老师,特别是秦天高中的张老师,他为了自己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基础,参加1978年高考复习,托朋友,跑部门,求爷爷、告奶奶,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与心血,这一幕幕情景,至今想来,依旧是那样的让人感动,是恩师的努力付出,让我们出生乡下的学生,进入了1778年县城的重点高中复习,从而让我们每一个进入复习班的学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历史,并在自己的记忆深处,永远地定格在1778年9月——1979年9月,那特殊岁月的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特殊战斗。
  

共 47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张老师,袁航嘉同学,这个曾在1978年和1979年高考鼎力帮助过作者的老师和同学,令作者实实难忘,时隔四十年了,忆往昔,仿如昨。可惜的是,袁航嘉同学的生命却定格在他当二中老师四十岁的旅程中,这是令人握腕叹息的!一篇透着浓浓深情、回忆当年高考的师生故事的好散文!倾情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18-06-05 22:05:23
  一篇透着浓浓深情、回忆当年高考的师生故事的好散文!倾情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