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儿时记忆 (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儿时记忆 (散文) ——无


作者:宋小强 白丁,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53发表时间:2018-06-05 22:11:39
摘要:儿时的痛苦经历,将是毕生的幸福,“少不努力,老必艰辛”。这句老话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它有一定的哲理。无论何时,我一直把它当我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我,催我奋进,丝毫不敢懈怠。今天读了《卖米》,好像就是我儿时的情景再现,因为我的苦难经历竟然和她如此雷同,泪水再次湿透了双眼。

光阴荏苒,时光如水,不知不觉,即将步入天命之年。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写点回忆性的东西,自以为,还没有到回忆的年龄,却不知:“生死路上无老少”;“谁的头上没有铁叶子箍”;也不全是因为这些令人恐慌的话,有感觉就写点,这样的动机,驱使我随便写点什么。记得中学学过的一篇课文叫做《想和做》,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不知是啥体裁,只记得大致内容:想要和做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不切实际的空空而谈,也不能盲目蛮干。
   今天有幸拜读了一篇很优秀的文章《卖米》,居然和我的儿时生活一模一样,简直就是我儿时生活的重现。
   巧合的是,今年镇政府委托我写几篇文物局保护文物的解说词,由于其中有一篇是我的故乡金龙山的,明知自己文笔粗俗,难登大雅之堂,可我免为其难,将就的为自己的爱好,欣然接受。“事非经过不知难,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深入的了解,写出的作品就会脱离实际,尤其解说词,它是一种说明文体裁,没有具体的资料,不要说好,就连真实地讲好文物故事都难,更不能天马行空,凭空捏造。
   为了写好解说词,我不得不回故乡。通过电话联系,寺庙的负责人接待了我,他是我的堂叔父,一个在村里叱咤风云了将近一辈子的人——老支书。
   本来我对他没有一丝好感,儿时我们家境困难,父亲在我四岁那年就去世了,为了给他治病,欠了一屁股债,母亲含辛茹苦的拉扯我们姊妹六个。当时大姐十八岁,患小儿麻痹,行走不便;大哥十四岁,因父世而辍学,在生产队放羊挣工分:母亲那年三十八岁,养活着我们姊妹,其中的艰辛应该只有她知道吧。虽然堂叔父是村支书,却从来没有照顾过我们孤儿寡母,母亲常常在委屈时哭着对我们说:“我挣死牛不翻车,就是为了你们,也不能让亲房邻居看笑话”。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时劝母亲改嫁的人很多,就连舅爷舅婆也劝她,她固执的性格,就是为了我们,她硬是咬着牙,把我们拉扯成人。
   睹物思人,不由的想起了在小学念书的情景,就像电影里面的倒叙,历历在目。
   上课的铃,是一块钢轨,约五六十公分长,上下课由值周的同学敲,有时为了早点下课,就偷偷地跑到办公室,把时间拧着提前,目的就是为了多耍一会儿。被老师发现,是免不了挨板子的,那时的老师,很严厉,竹棍,板凳腿,都是我们的型具,但也治不了我们的顽皮。课桌是一块木板架在两边土泥的台上,三个人趴一桌,很拥挤,那时的男女生,从不说话,老师为了很好的教学,把男女生插开,虽然男女不说话,一旦超过分界线,就用胳膊肘捣对方,引起她注意。上学最困难的、最令人头疼的是交学费,而不是趴桌子的事。当时二哥在五年级,三哥在三年级,我在一年级,那时仅仅几块钱的学费,迫使二哥辍学,我就和三哥继续上学。
   虽然条件这样,但是因为有着“少年不知愁滋味”心理,也就并没有感到自卑,和其他同学一样,吵吵闹闹,快乐无比。
   天下雨时,我们就高兴坏了,一个个都光着脚丫,在泥水中行走,不是不穿鞋,根本就没有雨鞋。我们三五成群,前面的用脚摆成八字,把水聚在一起,等水多了,就喊放,最下面的同学被大水冲湿了裤裆,我们其他的人就哈哈大笑,捉弄人的感觉是如此的快乐。
   在八十年代,刚包产到户,由于我们孤儿寡母,分田时没有给我家分一二类地,母亲就叫我们放学回家拾粪以积肥,那是养牲口的人很多,几乎家家都有,最要好的朋友,也会因抢一泡牲口粪大打出手。
   母亲的努力,我们没有饿肚子,但天天是先米面馍,隔三差五,还有糜面馍,从来没有白面馍,在学校,其他同学都是白面馍,我垂涎欲滴,有时,要好的同学给我一点,那叫一个香,很难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回到家里,我对母亲说“我们能不能在家吃先米面馍,在外面吃白面馍,捏的娃娃都是白面馍”,母亲听后,说“你好好念书,以后天天吃白面馍,你藏能吃上先米面馍就好的很,前些年我哈把猪衣子不吃了”。我固执的说:“现在又不是前些年,天天吃先米面馍,捏都笑话我里”,母亲平时很温柔,那天她发火了,将我狠狠的骂了一通,说:“现在就爱面子,不好好学习,你咋不把学习搞好里,就你晓得面子,我就晓不得吗,我一个妇人家,拉扯你们容易吗?”母亲哭着说了很多,好像要把多年的委屈一下子全说出来,我惹怒了母亲,真害怕哥哥姐姐他们都责备我,我后悔,不该和母亲争着要。自打那以后,再没有提过,就当没有发生一样。
   弹指之间,女儿大学即将毕业,对于她们,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只能在电视剧或书本中体会了。
   生活的艰辛,生活的不易,对于各个阶层,各个阶段的人而言,只要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就有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压力。
   儿时的痛苦经历,将是毕生的幸福,“少不努力,老必艰辛”。这句老话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它有一定的哲理。
   无论何时,我一直把它当我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我,催我奋进,丝毫不敢懈怠。今天读了《卖米》,好像就是我儿时的情景再现,因为我的苦难经历竟然和她如此雷同,泪水再次湿透了双眼。

共 20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问好作者老师。一篇《儿时的记忆》讲述了自己儿时的经历,既是成长经历亦是生活经历,也将读者带入到那个不算遥远的时代。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文章朴实、细腻、自然的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我想对于有过这样经历的读者也一定会产生共鸣。通读完整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复杂情感,我想也许正是这种情感使得作者在铺排文章的同时欲言又止,没有将这些“记忆”深入下去,使得文章略显单薄。水墨直言,勿怪。感谢作者的分享,期待更多美文溢美心灵!【编辑:水墨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8-06-05 22:12:25
  问好老师,晚上好!
祖籍江南,军垦二代;喜欢胡杨,喜欢雪山,喜欢沙漠......
2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8-06-05 22:12:52
  感谢老师的分享,期待更多精彩作品溢美心灵!
祖籍江南,军垦二代;喜欢胡杨,喜欢雪山,喜欢沙漠......
3 楼        文友:秋水翁        2018-06-06 08:44:33
  我也看了卖米,觉得那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共同的痛处。拜读了老师的好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