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游人拥挤的平遥古城(随笔)
2月18日是正月初三,下午我们从晋祠到平遥,刚到古城外面环城路车就被堵住。这条路本是单行线,竟然堵车,可见来的游客之多。路旁就是古城墙,我看一时半会也没有走的意思,便下来活动活动腿脚。这时女儿也下来了,我们俩便往城门方向走去。城门路旁停一辆警用电瓶车,有两位警察在执勤,问为啥堵车?说前边有事故,问前边有无停车场?答有。王楠和赵妈妈孩子们也都下来了,我们就一同走进城门里,车上只留下两个开车人去找停车场。
这条街叫城隍庙街,正好离我们预定的旅店不远,便打听着前往。旅店叫善庆会馆,门面临街,里面有天井,挂着红灯笼,四周是青砖灰瓦的二层小楼,古色古香。我们住的两个房间都在二层,都是四人间,里面一大一小两铺小炕。因为古城里景点多,还有各种小吃,两家决定各自单独行动。后来证明,这个决定还真对了,不然两家一起走也会被挤散了。
古城内的街道都是青石板路,很窄也就六米宽,两侧全是旅游商店,各种商品小吃琳琅满目。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多,可以说是游人云集南腔北调,摩肩接踵,人流涌动。我们从城隍庙街走到南大街,来到南城门,这里应是平遥城的正门,有高大漂亮的城门楼。登城墙得买票,女婿去排了很长时间才买到,我们随人流登了上去。城墙顶宽约三四米,青砖路面,外侧是两米多高的垛口墙,内侧砌有女儿墙。站在城墙上向内望去,狭长的街道上人头涌动,鳞次栉比全是青砖灰瓦老房(或仿古建筑)。在一片灰色中,只有商家挂着的串串红灯笼,才有了一簇簇鲜亮。我们顺墙往东走,上面还有些古代大炮,人物雕塑等等,我们边走边看。城墙外侧都是青砖砌成,内侧大多数都没包砖,裸露着夯土,充满了沧桑。走了一段,前边有一个下墙出口,我们便回到地面,此处正是孔庙。孔庙也保存非常完好,我们从前面一直走到后面,女儿女婿领着孩子,一路格外用心观看、讲解、照相,我能理解他们的殷殷期望,但不知孩子自己能否体会到?从后门出来,竟是我们住宿的城隍庙街。
古城内给我们的第二个印象是,东西贵质量差。女儿和孩子都是吃货,看到满街的小吃,就忍不住买了两样,边走边吃。外孙女拿着牛肉串非要我尝尝。我勉强吃了一块,觉得没有香味倒有苦味,并且走一路这余苦没退,真不知到底是不是牛肉?也不知是用什么汤煮的?就是游人多,不管好歹都能卖钱。我们从孔庙出来,进到一个叫元和饭庄吃饭,我看看菜单想走,女儿非要在这吃,我知道她是想到我走一天了,晚饭要几个菜喝口酒解解乏。看菜单价格挺高,也不知口味如何,便先点了三个菜,如吃着好再点。菜上来了,价格38元的野蘑菇炖豆腐,二碗口大的小罐,里面都是汤,只有几片豆腐和蘑菇。价格28元的蒜末西蓝花,只有一小盘,看样子就用水焯一下,拌点蒜末。价格22元的一小盘野菜炒鸡蛋,吃着还有点腥,不像是鸡蛋。大伙尝一口,谁都不吃了,看情况就得我吃了,但那点炒鸡蛋还是剩了一半,口味实在太差。无奈老伴出去买了两个烤地瓜,大伙一人吃几口。尝了这家饭店的菜,女儿道是高兴的不得了,叫嚷着自己也能当厨师了。是我们矫情吗?或不习惯口味吗?都不是。我们走时,在古城外的街里,进一家饭店吃一顿套餐428元,味道和品相都非常好。后来我问女儿,住宿价格?两个房间1350元,是我们一路住宿条件最差,价格最贵的。古城里就是游人太多,应了老百姓那句话“萝卜快了不洗泥。”
19日早上我们去平遥县衙,县衙所在地衙门街和我们住宿的城隍庙街其实是一条街东西头,但走的并不顺利,主要就是人多。多到啥程度?我和老伴一辈子没牵过手,这次她拽着我不撒手,怕挤丢了。县衙大门前人更多,还站着几队旅游团等着入内。我们从大门进去,沿中轴线走过大堂、二堂,一直到后面县官生活区,亲眼看到了真实完整的古代县衙门。但有一个意外,清朝时规定县官不许带家属,看样那时当个县官也不容易。我们拐向东侧,是一座小花园,应是县官们工作之余休息放松地方。继续前走,这里除了各种库房外,还有个粮米加工房,石碾子、石磨、风车俱全。估计古代县衙里,知县、县丞、县尉、主簿、师爷,衙役、看守等等办事人员,再加上在押犯人,也得不下几百号人,吃的米面都是自己加工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中轴线西面我们也去看了,基本都是司法机关,除了县尉等的办公处,审讯室,监狱俱全。整个县衙南北长二百多米,东西宽一百多米,占地两万六千多平方米,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县衙。县衙应是平遥古城最值得看的地方,古城别处也有,这么完整的县衙基本没见着,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及管理制度,非常有帮助。
从县衙出来,我们又前往日升昌。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朝道光年间,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银行或银行雏形。我们来到日升昌所在地西大街,街道上堵满游人,进到里面更不用说了,只能随人流走了一趟,各个房间,展厅根本无法进去看。
平遥古城不但城墙保存的好,里面的民居、街道、古迹也保存得很好。但也因保留了原貌窄街道,游人多了就拥挤不堪,另有些景点比如日升昌,本来就是个人家生活或几个人工作的地方,现在可倒好,开成了公共景点,节假日一股脑涌来这么多人,旅游变成了挤游,看景变成了看人。
平遥古城因为完整的保留了古代的原貌才成为热门景点,才吸引八方游客,让人们蜂拥而至,使旅游产业大发展,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平遥人因为尊重古迹,爱护古迹,才使自己的生活区变成景区,挣旅游钱,发旅游财。但咋样持续发展,咋样诚信经营也应该思考。
宫老师在人游如织的古城,尚能静心去观景、去思考,独得一份净心,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