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云】这是哪里(外三首)
邻居家的小部分建筑
一直在我家摄像头范围内
早几天被拆除了
通过摄像记录
我随意剪辑一张图片
并发在家庭群
快四个月未回家
的女儿回了信息:
“这是哪里?”
2018-06-09 15:00
◎读诗与写诗
“诗是经验”
以前读的少
写的多
现在是读的多
写的少
为了一首诗
观看,认识,感觉
揣摩别人也
俯视着自己
2018-06-09 15:25
◎改革开放四十年
作协组织采风
盛主席布置任务
回来之后每个人都
必须交篇(首)以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为主题的文章或诗歌
我说那年学校也有要求
我当时写了一篇《客人》
竟然让班主任谭老师
在一节语文课上
朗诵和点评
从此之后我的
文章或诗歌相继在刊物上发表
而这篇文章
三十多年过去
我现在都能一字不漏
的背出来
2018-06-09 16:00
◎客人
上课铃声刚响过
班主任谭老师
异常兴奋的走进教室
同学们,这节课
我们来读一篇习作
是周XX同学
上周三写的《客人》:
“二哥,王叔来了
哪个王叔?还不是
你上次骑自行车去长沙…”
谭老师站在讲台
一只手拿起作文本
一只手扶着讲台
很深情的念着
“……是啊,自从第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全国
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念到“是啊,人变了
大地也变了”时
谭老师忍不住拍了拍桌子
将其中的“也”字拉得很长
脸上也露出得意的笑容
2018-06-09 16:40
【编者按】一组叙事风格的诗歌,第一首以“女儿”的信息回复作为结尾。儿行千里,心系故土,父母又心系儿女,此处作者用女儿的疑问道出两代人对于家庭,故土情感上的微妙不同。第二首则写出了诗人在成长中的心路历程,从青涩,锋芒毕露到开始学习反思审视自己,学会思考人生,无疑这是诗人在走向成熟与豁达。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最后一首有内容上的关联,都是讲述生活巨变,作者以很小的的事件切入,反应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变,语言朴素干净,真实可信。感谢诗人投稿如云,编按不到之处请告知,期待有更多作品呈现!推荐赏阅。【编辑: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