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童年的味道(散文)
顺着步行街往东不远处,新开一家蛋糕房生意很好。因为正好离学区很近,总是能看到许多孩子进出那家店铺,门庭若市。
五月末的一天夜晚,依旧溜达着走向那条熟悉的街道。经不住糕点香甜气味的诱惑,我也走了进去。选购了几样点心后,在收银台处等待付款。此时,前面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准备交款时,她身边的小家伙看着妈妈买的点心哭喊起来:“我不要曲奇,我不要吃,我就要吃螺丝卷!”
“别闹宝贝,曲奇与螺丝卷不都是甜的吗?一样好吃!”年轻妈妈低下身劝说着。
“不一样、就不一样!螺丝卷是夹心的,里面有巧克力!”孩子跺着脚哭喊着。站在身后的小导购员趁机说道:“小宝贝说的没错,“螺丝卷”是我们店里的新产品,虽说价格贵一点,但的确很好吃,这不正好六一节到了,就给孩子买一些吧?”导购员简单几句话,弄得那年轻妈妈只好让收银员退了曲奇饼,让服务员给称了一斤螺丝卷,顺带给孩子拿了一个巧克力冰淇淋,这才使那小家伙安静了下来,满意地走出了店铺。
望着那母子俩远去的身影,我低下头看了看自己刚刚选购的那几样点心,闻着点心袋里冒出的香甜味,不经意间就打翻了五味瓶。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小时候吃的那种极普通的饼干了。
七十年代初期,突来的一场运动,使得书生一样内秀的父亲背上了“反革命特务”的罪行,而我们这些狗崽子也免不了受到牵连。父亲被下放到农村后,家里的经济来源也随之终断。我们的生活只能靠母亲四处打临工勉强维持。虽说家与县上那家比较好的幼儿园很近,可小弟却没有享受过幼儿园的教育,也就根本没有机会体验在幼儿园里过“六一”吃点心的快乐时光了。遇到六一节日时,母亲顶多加一个炒鸡蛋,也会让小弟欢天喜地的如同过大年一样。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那个“六一”节,老早从学校回来后,我带着小弟在那家幼儿园的门口看小朋友们表演节目。演出结束后,幼儿园的老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了一个苹果,还有一把饼干,那些小朋友个个喜笑颜开,欢快地在院子里玩滑梯,荡秋千。弟弟拉着我的手轻声说了句:“姐,我也想吃饼干!”“好,等妈妈回来后,我和妈妈给你做饼干吃!”我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拉着弟弟向家中走去。
耐心地等着母亲干活回来,看着她疲惫的样子,我却不忍心张嘴说弟弟想吃饼干的事。没想到,母亲让我将在外面玩的小弟与二哥一起叫了回来,从她随身的背包里摸出一个纸包轻声说道:“今天是六一节,看看妈妈给你们带什么回来了?”小弟急忙上前,用手撕烂了纸包,几块饼干从包里掉了出来,小弟一下惊喜地叫着“我们有饼干吃了!我们有饼干吃了!”。
原来,这些饼干是母亲打临工时,那家食品厂一位阿姨给装的几块散碎饼干,而就是那几块极普通不过的饼干,却让我们那个六一过得有滋有味,使得我们在那个生命中缺少温暖的时光里,一下就有了幸福的感觉。
值得庆幸的是,在那贫穷的岁月中,生活尚有甘甜的时刻。后来,母亲在食品厂学会了怎样做点心,遇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她都会亲自给我们做几样好吃的甜点。面点中虽说是加不上那奢侈的牛奶和鸡蛋,但母亲会在炒的馅子里偷偷放一点花生芝麻或是青红丝进去,然后再在院中生了碳火,将邻居家烤烧饼用的鏊子借来,给我们精心地烤制甜心。每当那鏊子里冒出热气,飘出香甜的味道时,我们就像小鸟一样地欢跳着,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疯抢着吃起来,那怕是最简单的烤饼、苞谷发糕,我们都吃得是津津有味,那样的香甜。在我们啧啧作响的声音里,母亲饱经沧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仿佛皱纹也平展许多,母亲的笑容里包含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我的童年虽说很是清苦,但却是最难忘的时光。就是因了母亲对我们的点点呵护,让我们渡过了一个个风霜雨雪的日子。那排低矮的土屋,丝丝缕缕飘过老榆树的炊烟;那些稚嫩而快乐的游戏,让清贫苦闷的童年充盈了些许欢乐与温馨。
转瞬间,几十年的光阴悄悄就流走了,细品童年的过往,酸辣苦甜兼而有之。于我而言,无论哪一种味道都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成长的动力。相信大家都与我一样会回味童年时的美好时光,那份美好虽说是短暂,可却如同雨后的彩虹一般,让你去回味、去遐想,更让你在现今物质丰富的生活中去体会一份与众不同的味道,然后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慢慢去的回想了……
问好云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