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常州风雨,梳篦何在(散文)

精品 【流年】常州风雨,梳篦何在(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19发表时间:2018-06-13 15:15:46

【流年】常州风雨,梳篦何在(散文) 那天,在整理藏品时,无意中发现母亲遗留的一把桃木篦。那把双面篦,虽谈不上精美,且有岁月磨砺留下的底色,但能引发我儿时、少年、青年、中年直至渐入老境的生活琐记。习惯睹物溯源、浮想联翩的我,看到细齿略显残缺、色泽早已暗淡的篦子,忽然想到“梳篦之城”——江苏常州。
   北倚长江,南望“天目”,与茅山相邻,与绿野相接,古运河穿城而过,梳篦工艺古今闻名的常州城,被苏轼选为终老地。不知是否想用常州梳篦,细细梳理一下人生况味?
   在数十年采写生涯中,江南常州,虽仅去过一次,却饶有兴趣地写了一篇游记。作品在影响力报刊发表后,询问常州梳篦者络绎不绝,关注常州古今名人的读者,寥寥无几。可见物质时代,“物华”重于“人杰”。
   记得那年去常州,是以记者名义应邀参加活动。习以为常的欢迎宴会、熙熙攘攘的开幕场景、千篇一律的新闻通稿……很难激发我深度采记的动力。入夜,面对雨骤风疏、池塘蛙鸣,我忽有落寞感。于是披衣而起,泡上一杯“天目翠芽”,临窗夜读常州史料。时有清润之风,轻轻撩起窗纱,时有竹丛簌簌,缓缓倾吐情怀……
   长江文明与吴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常州,最独特的文化标签,应该是梳篦。1500余年前,当第一柄梳篦在豪门靓女的秀发上“试梳”之后,在人体最高部位“游走”的物件很快遍地开花。人们感到,每日晨昏,细细梳理,很爽很爽。
   静夜,流光更是如白驹过隙。当阅读感到有些疲倦,我便开窗远眺,见夜雨已由粗放到柔细,天际间,略有晨光隐现。于是,我启动游江南的习惯——一旦与丝雨相逢,便撑伞推门,游街串巷,以追想行吟为乐。
   尽管常州古城之貌,绝大部分被现代建筑、时尚看点所替代,尽管梳篦一词,早已在日常语境里很少出现。但我在独行之时,依然想听到制作梳篦的沙沙声。
   面对天地迷蒙、寒雨无边,我忽然心绪低沉起来。寻觅梳篦老作坊是否还在?绵延到今的梳篦工艺可有传承?我徘徊在一条偏僻老巷,百转千回,竟然找不到出口。原本涌来的缕缕诗情,竟然被“茫然无措”冲淡。
   路边有一家开门迎客的早餐店,散发出诱人香气。人近中年、容貌俊俏、两颊红润、干净利落、笑容可掬的女店主见我进店,“满脸霞色”更为灿烂,问我吃些什么。
   我点了常州特色小吃——马蹄酥、酒酿元宵。看着门外时小时大的晓风晨雨,心中还是放不下“梳篦情怀”。
   当店主端来一杯热茶,笑着与我攀谈。我忽然发现,茶杯、茶盘上都绘制着款式不同的精致梳篦。
   于是,我如实相告来常州的原因以及对梳篦文化的喜爱,并以此为题,询问常州梳篦的古今过往。
   很凑巧!这是一位祖辈在常州居住的“70后”。她曾祖父在这里曾承接、经营长辈留下的梳篦店,每天接待很多南来北往的批发商。到爷爷这辈,梳篦店生意虽渐渐冷落。但她通过耳濡目染,对这一传统手艺早已熟知。她见我询问常州梳篦,先说了一句民谚:“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说着拿来一本祖传的《梳篦志》。面带自豪神情告知,他祖上的梳篦,曾为宫廷所用。
   翻开册页发黄的“梳篦宝典”,我眼前一亮,古今绵延、色调繁丽、形态俏美的梳篦似乎向我涌来……
   原来,梳篦总称谓是“栉”,为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常州梳篦,历来为全国之冠。亮点在于精选材质、工艺精湛。如木梳,需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清末民初,这类传统技艺已享誉海内外……
   直到晨雨初歇;直到天光渐亮;直到小店客人纷纷前来,直到我向女店主表示感谢并就此别过,走出深巷来到运河之畔,脑际依然沉淀着当年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工艺梳篦。木梳路、篦箕巷、木匠巷、鳞次栉比是梳篦老店,饱经历史风霜、见证人间甘苦之后,你们还好吗?
   晨光渐渐驱散雨雾,我终于在另一条古巷,见到一位在门前摆弄精美梳子的老人。
   老人手中有一梳一篦,无论是形状、配饰还是色调,都凸显高价值。我上前搭讪,老人笑脸作答。一问一答之间,虽有口音阻隔,但依稀能听懂。原来,老人是常州屈指可数的梳篦藏家。可惜的是,近期,老人的“梳篦珍品阁”正在装修,我无缘进入观览。
   老人说,唐代女子喜插梳、喜插篦。北宋以来,梳篦材质日趋贵重,金银栉具相当流行。宋代妇女插梳比美成为时尚,如痴如醉。东坡曾有“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的诗句。元代,常州梳篦从运河经长江出海,随着水上丝绸之路传到海外。
   何为“梳”?一面有齿、一面为“背”。何为“篦”,双面有齿、中间为手握之处。前者为梳理发型之用,后者为清理头屑之用。老人说起常州的“宫梳名篦”,叹息连连,说眼下世人大多了解梳子,对篦子却鲜为人知。制作梳子的企业尚存二三,已很少有人提及篦子!
   与老人道别后,我继续探寻梳篦遗踪,却一直没有找到老人讲述的“明天启年间(公元1622年)“真老卜恒顺梳篦店”。也没心情在这家老店的传承地——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门前停步。在急功近利、物欲横流、心浮气躁,虚拟空间凌驾实体之上的当下,传统梳篦技艺的传承难觅踪迹。没有多少人肯为制作一把材质珍贵、工艺精美的梳篦耗费大把时光。茫然之余,我沿着运河,走进东坡公园。
   原名“舣舟亭公园”的中心地带,怪石嶙峋、泉声如诉。一座假山下,东坡洗砚池十分醒目。砚池呈椭圆形,水清可当镜。从解说牌上看,砚池是从东坡居住地移来的。遥想当年,东坡居士或许与我相似——晨起之后,习惯用木梳“醒脑”,而后,缕缕茶香与涌动的文字相伴相随。那支饱蘸浓墨的如椽巨笔,在这方砚池里不知清洗过多少遍。我试着把头贴近水面,企盼还能嗅到几许墨香……
   登上东坡公园中的舣舟亭,缓缓流向远方的古运河尽收眼底。遥想当年,屡遭权臣排挤、打压、在宦海沉浮之间身心疲惫的苏轼,曾上书《乞常州居住表》,想在常州买田造宅,在飘泊无定时寻一处安身之所,未能如愿。直到年迈的苏轼流放海南,获赦之后走入常州,在“顾塘桥”北岸借得“孙氏住宅数间暂居”。日后,这所老宅被称为藤花旧馆。当时,常有路人热议,说这座小院歌吟与春花互动,墨香与琴声醉人。不久,苏大学士因病死在这里,小院由此寂静苍凉。而今,一代名人故居虽几易其主,藤花旧馆遗址尚存。
   不知何时,又是风来雨落。我忽然想起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之句,心潮起伏,泪眼模糊。
   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世上有几人能超脱这等苦涩?苏轼在“梳篦之城”弥留之际,会不会手握为爱妻选购的精美木梳呢?
   雨帘稠密,行人匆匆。百代风雨,曾冲刷了人间不平。我在深思——曾经毁损、今日刷新的遗迹,政绩驱使、扭曲古风的新建,连同迷蒙中的花伞、车流、绿植、巷陌、城标、商态……是否也该用智慧的梳篦精心梳理一下?

共 2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梳篦,是旧物。每每谈及,那些旧时光里的场景便在眼前鲜活起来。曾有民谚歌咏梳篦:“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于春秋,行于魏晋,兴于盛唐,为古代女子贴身之物。梳篦,是常州的特产之一,作为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常州梳篦无论是选材,工艺,制作都极为严格精良。作者此文对梳篦的情思,源于某日整理藏品时无意中发现母亲遗留的桃木梳,遂想起身在常州偏僻老巷时,独自一人探寻梳篦遗踪,访当年的梳篦老作坊之情景,心中自是放不下的梳篦情怀,手捧一册泛黄的“梳篦宝典”,各种形态俏美的梳篦涌入视线。又与城中老人,聊起梳篦,言语中常有叹惋,现代人熟知木梳却对篦子了解甚少。后,作者登上舣舟亭,想起东坡当年于延陵弥留之际手握一把梳篦时写下的断肠词,思绪万千如江水泛涌。散文情思细腻,语言充满韵味,表达对梳篦这一文化遗产的怀念,散文的内蕴在字里行间彰显。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61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6-13 15:21:39
  身为女子,极爱梳篦。曾和散人老师这般,深入常州篦箕巷寻踪。故,很喜欢这篇散文,有情有思有内涵。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6-13 15:22:21
  感谢散人老师赐稿流年,顺祝安康。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6-13 15:45:01
  深谢纷飞的雪精致编评。有如此解析,如名梳佳篦,优雅梳理文中意蕴。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6-13 16:40:20
  读了散人老师此文,也想写一篇关于梳篦的散文了。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6-13 18:12:42
  纷飞的雪:恭候大作。企盼再见梳篦之忆。
5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6-13 18:13:57
  恭候纷飞的雪大作。企盼再见梳篦之忆。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6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8-06-13 23:28:15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
   梳篦情怀中,有文化的传承与绵延,内涵丰沛。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