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微电影剧本】渔翁

编辑推荐 【微电影剧本】渔翁 ——据唐代柳宗元的诗作《渔翁》改编


作者:逝者如斯 探花,1514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97发表时间:2018-06-16 13:40:04

剧中主要人物:唐宪宗李纯、柳宗元、管家、小牧童、渔翁。
  
   剧情说明:
   全剧没有冲突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一句直接的人物对话,剧作者只是还原诗人柳宗元写《渔翁》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剧中假借一位小牧童的视角,还原诗中所描写的永州西山一带的山水风光,剧中特意增加了诗人对屈原和陶渊明的崇拜以及对佛教禅意的领悟等元素,剧作者基本赞同古今学者对本诗的理解,认为诗中的“渔翁”实指柳宗元本人,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面对困境不低头的乐观精神、以及“世人皆醉我独醒”而独立行走于天地正气之间的一种气魄。对比诗人同一时期的另一首诗作《江雪》,《渔翁》更多地注入了一些超然物外的暖色调。
   渔翁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1、 字幕:公元805年8月6日
   唐皇宫,日
   一太监在宣读圣旨
   画外音:贬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
  
   2、 字幕:公元805年9月13日
   唐皇宫,日
   唐宪宗李纯坐在金殿之上,文武百官分两边站立。宪宗怒气冲冲,将一份奏折往地下一抛,群臣吓得颤颤驚驚,纷纷跪拜在地。一太监在宣读圣旨。
   画外音:贬刘禹锡为连州刺史,柳宗元为邵州刺史,韩泰为抚州刺史,韩晔为池州刺史。
  
   3、 字幕:公元805年11月14日
   唐皇宫,日
   金殿之上,群臣齐立。一位太监宣读圣旨。
   画外音: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哗为饶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
  
   4、(镜头从皇宫淡出)街道,日
   几个太监在城门口扫地。
   从远处有几匹快马飞奔而来。
   城门口有一群衣衫褴褛的老百姓,多数人肩上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扶老携幼,有妇女左手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右手牵着另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子。大家正在排队,等着出城门。
   有两辆马车从皇宫的方向朝城门驶来,前一辆车上挂着门帘,只能看见车夫,看不见里面坐着的人。后一辆马车上装着几只枣红色的木箱子,赶车的是一个老年男管家和一个年轻的丫环。
   一位身着官服的青年男子骑着快马赶来。
   青年男子下马站在最前的一辆马车前,恭身施礼,口里说着什么。
   车马走动了,青年男子依然一路小跑着紧紧地跟着马车,还不时地以衣袖拭泪,似乎对远去的车中的人恋恋不舍,不忍别离。
   城门开了。逃难的老百姓蜂踊奔向城门口。
   两辆马车紧跟在老百姓的后面,缓缓出城。
   出了城,老百姓都走散了。
   马车停留了片刻,车帘被挑开了,一位年约三十四五岁、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伸出头来,朝京城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因镜头太远,观众看不清中年男子的面容。
   中年男子望着眼前的景物,不禁随口吟出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管家,继续赶路吧。”
  
   5、 城外田野,日
   田地干裂,草木枯黄。
   山路两边的树都没有叶子,一片荒凉。
   路边可以看见好几具因饥饿倒地死去的妇人和老翁的尸体。
   两辆马车缓缓地行进在一条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上。
   天空乌云密布,似乎一场大暴雨即将来临。
   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声乌鸦因争食而发出的幽怨的低鸣声。
   前方,出现一块直立的长方形麻石界碑,上书“永州”二字。
   车停了。后面车上的管家来到前一车前,恭身施礼:“老爷,已到永州地界!”
   车帘掀开,中年男子从车里钻了出来,双手还握着一本厚厚的发黄的线装书。他身材修长,面容清瘦,双目却炯炯有神。
  
   画外音: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系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父柳奭,是唐高宗时的宰相。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小时候,柳宗元聪明机警,超群出众,作文卓绝精巧,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21岁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26岁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33岁任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宗元的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6、 永州司马府,日
   一块“明镜高悬”的匾额挂在厅堂正中堂。
   身穿官服的柳宗元手持朱笔,正在一张诉状上划着什么。
   一班衙役分列左右两旁,个个脸上神情肃穆,威严有加。
   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携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跪在堂下。
   柳宗元一拍惊堂木,只见跪在另一旁的一位身着蓝色丝绸长衫、戴着枷锁的中年男胖子被两个衙役押着,推出堂外收监。
   司马府门外围观的群众一齐拍手称快。
  
   7、 司马府厢房,夜
   一盏幽暗的油灯下,柳宗元坐在一张书桌前紧锁双眉,右手握着毛笔,正在低头沉思。
   书案上摆着一张麻纸,上面已写有一首五言诗的首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靠近书案的右边,叠放着一本本线装书,其中有的是合上的,有的是摊开的。
   镜头转向房间的另一张桌子上,一小碗米饭,一碟花生米,一碟咸萝卜,一双筷子。看得出来,米饭根本没有动筷子。
  
   8、 永洲城外西山,日
   清晨,烟雨蒙蒙,群山俊秀。
   在一座山的最高峰,柳宗元身着黑袍,肩上背着一个浅蓝色的土布包袱,右手拄着一根竹杖,左手放在眉前,正凝神远望。
   柳宗元的画外音:
   好地方呀好地方。难怪当年陶渊明有诗云: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9、 永州城外西山,傍晚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
   远处,山峦叠嶂,古木参天。
   近处,出现一个被周围众山环绕的大湖。
   湖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只水鸟似在比赛低飞,纷纷掠过水面。
   其中一只水鸟的嘴里叼着一条小鱼,欢快地拍着翅膀,飞向远方。
   一叶小舟,从一座较低山崖的拐角处,借着风势顺流而下,朝西山西边可以停泊的浅水湾飘来。
   远处山崖上,出现一座千年古寺的飞檐。从近往远观,有袅袅炊烟从屋角向天空飘散。
   夕阳的影子正一点一点地在湖面消逝。湖面很静,没有任何一丝喧闹的声音。
   (镜头推近)在邻近湖边的一条田间小路上,有一位倒骑牛背的七八岁的牧童,口里正大声念着柳宗元的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镜头闪回)日落时分,柳宗元一副登山打扮的衣着,出现在这座千年古寺的门口。
   柳宗元环首四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是在用心感受古刹四周无边无际的深深禅意。
   柳宗元上前一下一下地拍打着寺门。
   寺门开了,一位小童领柳宗元步入寺内,寺门随即合上。
  
   10、 永州城外西山湖边,夜
   湖面风平浪静,万赖俱寂。一叶小舟泊于西山脚下。
   船仓内没有灯光,也没有任何动静,远山近湖和小舟一起,在寂廖冷清的夜里,构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山水田园般的诗情画意。
   如果不是天空出现三两点微弱的星光,能朦胧地照见这条停泊的小船,人们会怀疑在这天地山水之间,没有任何的活物。
   打渔的老人呢,也许此刻正在船仓内睡得正香吧。
  
   11、 永州城外西山湖边,清晨
   大雾蒙蒙。
   周围的群山被一片茫茫的雾气笼罩着,能见度很低,既看不见天上的云儿,也瞧不到周围和远处的群山。
   一位老人赤着双脚,高卷裤褪,双手捧着一个楕圆形的陶罐,在船头小心地蹲下身子,去汲清澈无比的湖水。
   打完水,老人又从船仓里双手抱出早已储备的一梱晒得干干的楚地瘦竹,用一柄月弯形的柴刀,一下一下熟练地将竹子砍成两节筷子的长度。
   炉火点着了。竹子在船仓的一只小巧的柴炉里发出“哔哔驳驳”的声音,如同一个稚子不经意间在野外拾到一颗糖点心而欢快地叫着、笑着。
   一只早已被烟熏得乌黑的小锅搁在柴炉上,一阵阵热气正从锅盖上的一破漏处往外冒着。紧接着,米饭的香气便在清晨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12、 永州城外西山湖边,清晨
   大雾散尽,远处群山尽收眼底。
   天上的云儿,像牛、似马,又如带尖的农具和美人的腰带,有的还如同湖边的某个山峰被风儿原封不动地吹到了天上。
   太阳总算出来了。
   万道霞光,照在波光鳞鳞的水面,映得湖水全是彤红彤红的,就像春天里有好事者将无数朵粉红色的桃花的碎片,在同一时间学着仙女散花般将花儿撒到了湖里。
   牧童手中拿着一支短笛站在湖边,睁大双眼在湖面上寻找着什么,口里自言自语:
   “渔翁老爷爷,渔翁老爷爷,您在哪儿?您去哪儿了?您不是很喜欢听我吹笛子吗?”
   四周静静的,无人应答。
   突然,从山坳里传来有船桨拍击湖水的声音,紧接着,又传来高昂的一声《欸乃曲》中的渔歌长调,歌声清越,悦耳动听,且尾音悠长,在青山绿水的上空回荡着,久久不忍心散去……
  
  
   13、 永州城外西山湖边,清晨
   牧童听见渔歌的声音,先是一喜,抬头四顾,四周除了山、水、树、草、山花和野果之外,空无一人。
   湖中,不见一叶小舟的影子,更没有看见渔翁老爷爷的身影……
   牧童独自站在湖边,似乎心中感到一种无形之中的孤独。
   茫然之下,牧童不禁仰头回望天际,天高云淡,天此时显得更加宁静、空旷又高远,对地面上的人而言,似乎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就算鸟儿有了翅膀,用尽全身的力气,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飞向自己所要寻觅的目的地。
   湖面的水,如同蓄满了万千种愁绪,满怀心事,默黓无闻地向东流去。
   头顶各色形状的飞云,像极了地上的孩童玩游戏似的,在山恋高低不平的岩石间你追我赶,无忧无虑。
  
   画外音(老渔翁读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寻着声音,牧童惊叫一声,双手搭成凉篷状,两眼直视湖心,只见一叶偏舟,立于湖心,渔翁老爷爷站立船头,宛如一尊穿越古今的雕像,直立于天地正气之间。
  
   (镜头画面渐渐淡出,湖中偏舟的影子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殆尽。)
  
   画外音:
   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王伾等人发起的变革。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写下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渔翁》这首诗也创作于这个时期,是作者这一时期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
   公元815年(元和10年)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公元819年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80多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而告终。从此唐朝又创了一个新的恶例,每个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当作私人,继位的皇帝对前帝的私人,不论是非功过,一概予以驱除。唐王朝从此一步步走向衰落……
  
   剧终,银幕推出片名《渔翁》和演职人员名单。
  

共 47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没有语言、也没有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山涧小溪,潺潺流水般讲术了一个故事,一个渔翁的故事,一个大文学家、诗人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变革失败,大概是变革时间尚短,没有像商鞅、王安石(此乃后者,只不过拿来做个排比,再往后就说到清朝的戊戌变法了)那样造成极大的声势,所以老柳几人受损不大,只不过贬官而已,至于性命方面尚且无忧,否则也就没有日后的一些惊动后世的铭文佳作了。正是集于此,柳宗元在这个贬官永州司马的任上写下了这篇《渔翁》之作。作者在这篇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寻着声音,牧童惊叫一声,双手搭成凉篷状,两眼直视湖心,只见一叶偏舟,立于湖心,渔翁老爷爷站立船头,宛如一尊穿越古今的雕像,直立于天地正气之间。”、“牧童不禁仰头回望天际,天高云淡,天此时显得更加宁静、空旷又高远,对地面上的人而言,似乎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就算鸟儿有了翅膀,用尽全身的力气,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飞向自己所要寻觅的目的地。”作者借用牧童之口,阐述了柳宗元此时的意境。可惜一代大家,怀才不遇、两次贬官、几经周折,四十七岁便驾鹤仙去,上苍招回了他的宠儿,人间少了一名诗仙。感慨作者老师一片执着,立意将此文搬上银幕。文字优美、叙事真实、散文诗一般讲述了一篇新桃花源记。【编辑 联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联丹        2018-06-16 13:47:20
  欢迎逝者如斯老师赐稿影视戏曲,为栏目增添了无上的光彩。盼老师常来这儿登台献艺,演绎您的拿手好戏!拜读学习了。
最爱江山美!
回复1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8-06-16 14:10:51
  多谢联丹老师辛苦审稿!有关剧本写作,如斯正处在入门阶段,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2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6-17 10:38:41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
回复2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8-06-18 08:56:08
  谢谢老师支持!端午安康!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