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端午节(外一篇)

精品 【荷塘“PK大奖赛”】端午节(外一篇)


作者:丹江诺儿 举人,3120.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5发表时间:2018-06-17 10:17:29
摘要: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在故乡,我们习惯称之为“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有些不同,天刚刚开始热时,小城便沸腾了,尤其是丹江的一条名叫“鹳河”的支流备受关注,因县体育局和文化局要在这里举办首届龙舟比赛,这条沉寂了千年的河流终于复活了。
   划龙舟,在南方并不稀奇,年年都有划龙舟赛事。我曾经在江南待过很多年,见过龙舟的制作和赛事过程。那里的龙舟制作得很精美,有高昂的龙头和盘旋的龙尾,龙舟上画着龙鳞,龙头点上龙睛,飞跃在河面的龙舟,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让人情绪高涨、热血沸腾。
   端午前夕我特地去了鹳河边,尽管小城的龙舟没有江南的龙舟那么气势浩大,舟上的人员也少了许多,但是尖尖的龙舟在河面上向前驰骋着,舟桨荡起一波又一波的浪花,身穿橘黄色救生衣的雄壮汉子在“咚咚咚”的鼓声中卖力划着桨,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看着这个壮观的场面,我心潮澎湃;看着那一朵朵飞溅的浪花,好似读史书一般,看到了小城灿烂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
   端午节,打从记事起便是极其隆重的节日。尽管那时候日子过得很紧巴,但不影响对先贤的敬畏。乡村的人每年都会用特殊的方式把端午节过得热热闹闹、喜喜庆庆的。
   每年端午节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儿便是朝厨房奔去。在厨房的锅台上,母亲依次摆好我们的早饭,一个人两个煮鸡蛋、一个咸鸭蛋,偶尔还会出现一个大鹅蛋,再加上一头煮熟的大蒜。
   没有开饭前,在母亲的授意下,我端着装着几个鸡蛋和几头煮熟的大蒜瓷碗欢喜地朝二奶奶家去,一边走还一边喊“二奶奶,二奶奶,给您送鸡蛋和大蒜来啦!”
   如同惯例,往往我还没有到院子前,二奶奶就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了。
   二奶奶咧着嘴笑,那黑褐色的老年斑像铜钱一样爬在她的脸上,阳光落在她斑白的头发上,似乎增加了亮度。二奶奶接过我手中的瓷碗,低着头弯着腰走进茅草屋厨房,把我端来的瓷碗放下,从案板上端起她事先就准备好的瓷碗递给了我,那里边也装着鸡蛋和大蒜。
   同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的瓷碗里,似乎就有了不同的味道。
   我给二奶奶送鸡蛋和大蒜的同时,在母亲的安排下,弟弟们也会端着放了几个鸡蛋、几头大蒜的碗送到邻居大姑家,同样的,大姑依旧会让弟弟再端回来一碗。
   送完后回来端起放在锅沿上的玉米粥,捂着带着温度的鸡蛋,那些鸡蛋也不知道是二奶奶家的还是大姑家的,都长一个样。
   喝着喷香的玉米粥,咬着煮熟的大蒜,没有辛辣,带着蒜香,打个喷嚏,连鼻子里都留着蒜的味道。
   鸡蛋,大蒜,是那时候我们过端午的两样美味,而很少能吃上粽子,因为老家鲜少种稻谷,粽子在我们眼里是很稀罕的东西。
   端午节插艾蒿,在故乡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带着特殊味道的艾蒿田间地边随处可见,父亲会割一捆回来,挑选几枝长的分别斜插在门窗的两侧。一大清早,整个村子空气里散发着浓郁的艾蒿馨香。
   今年的端午城里特别热闹,划龙舟的号子在鹳河上空回荡着,各种馅的粽子满城飘香,到处洋溢着快乐和馨香。
   看完了激荡人心的划龙舟比赛,我回家煮了鸡蛋、大蒜、粽子,在门楣上插了艾蒿,城里的乡村的端午节,就这样一起欢欢喜喜地过了。
  
   夏至
  
   老话说“长不过五月,短不过十月。”小时候不明其意,不懂何谓夏至,只知道进入五月后白天特别长,早上睡得正香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太阳早早地透过窗户照射进屋里,一道道强烈的光线落在了粗布印花背面上。
   乡村的五月除了忙还是忙,播种的芝麻、玉米、黄豆、绿豆幼苗早就破土而出了,青草也赶趟似的跟着苗子一起窜着长。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劳力基本都在天亮的时候出了门,趁着天凉快去地里锄草。
   俗语“锄头有粪,越锄地越嫩”、“干锄棉花湿锄瓜,不干不湿锄芝麻”。记忆中的五黄六月基本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眼皮打着旋儿。天蒙蒙亮的时候,母亲就喊起了我们,在不停的催促下,我和哥哥不情愿地拿着锄头跟着父亲去地里锄地。
   早上这顿饭一般会在地里解决,大概八点左右的时候,母亲会挑着担子到地里送饭,一头篮子里用盆子装着玉米粥,一头篮子里用筐子装着白馍。
   看到母亲挑着担子来了,我和哥哥撂下锄头迎了上去,一屁股坐在地垄沟里,揪上几个大蒜,咬一口发面大馍,再喝一口已经不热的玉米粥,这顿简单的早饭也吃得津津有味的,吃饱饭后丢下饭碗继续拿起锄头干活。
   锄地可是个细活儿,要弯着腰低着头,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紧紧握着锄头把,一下一下地小心翼翼地锄着,不敢深了,怕翻出了苗子的根;也不能浅了,必须连草根一起除掉,否则生命力特别顽强的青草三五天后就又会发出新芽的,到那时就会很难除掉的。
   “草多欺苗”,谁家的地里没有青草,庄稼苗就长得特别旺盛。土地就像人的脸面,勤快人和懒人只需一眼便能分得清清楚楚的。
   夏至这天,能吃上用新麦面做成的手擀面。母亲冒着汗水在厨房里忙碌了一会,把一碗碗香喷喷的手擀面端到了院子里,一家人围坐在桃树下的小木桌周围,吃得酣畅淋漓、胃口大开。
   夏至虽很炎热,却能厚待众生。西瓜、香瓜、水蜜桃、樱桃等瓜果都成熟了。大大圆圆的西瓜,薄薄的绿皮儿,菜刀刚一碰上,喀嚓一声就裂开了,只见红红的瓤儿,迫不及待地切上一大块,咬上一口,满口都是甜汁儿,那冰甜的味道透心儿凉,那爽快劲甭提了。
   如今,我站在夏至的入口写夏至,脑子里出现的依旧是那一望无垠的土地和庄稼,鼻子里闻着的依旧是那充满浓郁瓜果香甜的味道。在夏至的时间节点里,我用心拼接着时光胶片,曾经在老家生活的场景,再一次浮现在了眼前。不管走多远身在何方,在夏至这天,我的心便不由地跟着回老家了,和父老乡亲们一起享受着收获的快乐……

共 23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组优美灵动的抒情散文。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第一篇《端午节》回忆与现实穿插,作者以娴熟凝练的笔触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盛况,想起小时候一家人欢欢喜喜过端午节的温情画面。第二篇《夏至》情景交融,思绪飘逸,介绍原来农业生产时,庄稼人起早贪黑侍弄土地,自己也投入到劳动之中,不小心把苗除掉,紧忙用锄头挖点土把锄掉的苗子敷上,装作若无其事继续挥汗如雨。描写得真实而生动。文章夹叙夹议,描写细腻,画面感强,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巧妙的引用,使文章的意蕴悠长,介绍家乡的劳作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充满正能量,力荐赏读!【编辑:牙牙吉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62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6-17 10:28:35
  文章思绪飘逸,穿插有序,详略得当,采用对比的写法,把北方农村的劳作描绘的淋漓尽致,身在南方时,也感受到了南方“夏至”的隆重。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赞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2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6-17 10:29:23
  老师好!感谢老师赐稿荷塘!祝老师创作愉快,精彩无限!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3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6-17 10:35:10
  欣赏老师具有乡土气息的佳作,读后给人一种力量之美。向老师学习!期待老师传奇再现!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4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6-18 07:52:42
  两篇精美的时节小散文!端午节也好,夏至也罢,多少文人墨客成文成诗成画于笔端,已成浩瀚文海。若想写出独特,写出新意,是其生辉,传于后人观,的确没那么容易,的确需要好好下番功夫才有可能。丹江诺儿老师真的做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宝剑锋锐磨砺出,半点不由人。牙牙吉祥老师的按语点评,言简意核,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已经说明了一切,这里不再赘述。需要重点陈述的文章的又一个亮点是,小小两篇文章,竟能承载的知识容量,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端午节》把节的说法、灌河边的传统文化、民俗传承细致入微地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夏至》把节令期间的农忙劳务、农谚俚语、田间村头老人孩子生活淋漓尽致绘声绘色点面结合地传送到读者面前。如果说,水是山的精神,峰的特性是山的魂,那么文章中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活泛的音符般的文字运用是文章的精神文章的魂的跳跃。我拜读过丹江诺儿老师多篇精美文章,老师在文章中的文化装载和文字驾驭能力可谓炉火纯青。这就是老师已经形成的文章风格,也是您的水,也是您的峰。赞!学习!敬佩!献茶敬师!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6-20 16:23:50
  文章构思精妙,语言精炼,描写生动,场景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流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对生活与农事的孰知让人敬佩。文章把民俗文化、农作文化融入叙述中,增加了文章的厚重。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6-22 10:44:0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7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8-06-22 14:01:20
  祝贺美文成精,精彩继续噢!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8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6-22 20:33:1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无限!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9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6-22 22:02:07
  端午节,各地的习俗大同小异,叫法也各不相同,老师文字意味深长,情感真挚,看到城市里端午划龙舟,回忆起把家乡的端午节,把端午节的一些小事情,融入到文字中,让我们看到农村的民俗文化,以及乡村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帮助朴实的农家传统门风。远古以来,农民在气候变化耕地收种总结出一套经验,这就是节气,夏至是每年太阳最高的一天,也是每年最然的一天,文章中写了锄地的情景,写了夏至虽然炎热,但是瓜果飘香,处处透露出丰收欢乐的气氛。表达了老师对家乡这片热土的厚爱,对父老乡亲亲切的赞美。老师文字深深扎根土壤中,语言驾驭相当闽熟,一片接地气的好文,学习了,祝贺老师作品加精!
10 楼        文友:阿巧        2018-06-22 23:01:43
  祝贺丹江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