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空竹声声(散文)
小时候住在自建,那时的自建是土坯盖的房子,所以人们叫俗了,都叫它“土房”。
土房一共有六排,五十九栋。除了二排是九栋房子,其它几排都是十栋房子。那时家家户户都没有院子,排子房也很宽,记得拉煤的马车可以把煤卸在家门口。
我家就住在二排五栋2户。还是我上小学的那年,我们二排七栋一户搬来了一家姓董的,人们都叫他“老董”。他家有一个小男孩叫小田经常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弹玻璃球、搧三角、下象棋、下军棋。他的父亲“老董”是房建段的一个木匠,也很爱玩,不过他不是象我们小孩子玩的那样:弹玻璃球,下棋之类的。他玩的是一个“木葫芦”。用两根木棍一根绳子连接起来,把“木葫芦”绕在绳子中间,抖动起来,让那“木葫芦”嗡嗡作响。人们都看得新鲜,他一玩,围观的人很多。人们都不知道他这是玩的什么!感觉很神奇,老董说它叫“风葫芦”。和我家邻居一户人家姓冉,我叫他“冉大爷”是北京人,说的一口北京话,人也很聪明,象棋高手,我爱下棋就是跟“冉大爷”学的。他说:“这个叫空竹。”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空竹”的故事!冉大爷说:空竹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他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常看到老北京人“抖空竹”,当时在北京天桥玩空竹的很好。空竹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宝!老董叔叔听到有冉大爷这样表扬他的风葫芦,玩的更起劲了,空竹的声音也跟随大了起来!我可是第一次见,以前从未见过这么神奇的、好玩东西!
那时候,单位大都是休息星期日的,每到休息的那天“老董”家门口就有很多人,都等着看他玩“空竹”。我从小就喜欢玩,在土房是“孩子头”。就连老董家的小田和弟弟,每天都跟着我,我带他们一大群小孩子,动物园、霸王河到处跑着玩。可是这几天,小田爸爸“老董”的空竹成了土房人的焦点。我想跟他学学。一定把它学会。每次我都是早早起来,等着老董出来。
老董知道我是他家小田的好朋友,每个周日我都可以玩上一次,老董的“空竹”是很干净的,上面都油了亮油,抖起来闪闪发光。我们不会抖的人,免不了把空竹掉到地上,不是弄脏了,就是碰坏了。大家争先恐后地要玩,老董从来没有嫌弃我们不会玩,也从来没有怕把他的宝贝“风葫芦”给弄坏了,他很大方,从来没有说过要这个人玩,不要那个人玩的话。不管男女老少他想让大家都来玩一玩、试一试。也不知道是学了多少次,最后我总算是会玩了,也能把它转的嗡嗡作响了!为此,老董叔叔还表扬了我,夸我脑子好使,学啥都能学会!后来小田上学了,他爸爸就不玩了!说是怕影响小田学习,上学了,学校里都叫大名,小田的大名叫“董天顺”。那时的学校都不怎么正规,在“文革”时期吗?以后小田的父亲就教小田学了木匠,老董叔叔退休了,小田接了父亲的班,在他父亲的单位也当了一名木匠!很令人羡慕!
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能玩的东西太少了。女孩们就是打“砂包”、“跳皮筋”;男孩子们玩的少微多一点,也就是:“弹玻璃球”、“搧三角”、“推铁环”,有条件的家里买的象棋、军棋,大家玩一玩,我家的条件不好,妈妈也没有钱给我买棋,我的象棋都是自己做的,棋盘也是自己画的……在此以后的多少年,回想起童年的时光,只有那个“空竹”,让我难已忘记!它那“嗡嗡作响”的声音是那么的悦耳动听!
前几天,和风友聊天,他说他是“房建段”的。我问他,你认识:董天顺吗?他说,当然认识。“我是他们家的三女婿”。他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童年的好友“小田”的回忆,多年不见了!我们也都成了自己的家,童年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他说:老董叔叔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很健康。家里还有那个他喜欢的“风葫芦”。我听了真的很高兴。忠心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让那空竹声音继续在他身边回响!想起这一切真的就象听到了那木“空竹”的声音,美极了!
我直到现在还是很喜欢“抖空竹”下班了,有时间就出去玩一玩,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抖空竹这項运动,很适合“全民健身”!它不分场地,男女老少皆宜。即让我们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中华文化,人们在一起抖空竹,还可以加深了解,促进友谊!真心希望大家都能象我“董叔”一样:让大家都来玩一玩、都来试一试。
百亩池塘小阁东,芙蓉凌水绿丛中。
莫道月季妖娆艳,勿论牡丹富贵红。
身出淤泥离秽色,名从节操伴清风。
遥思莲赋千年唱,诗绪沾香意不穷。

